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建置沿革、党政群团、人口、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集镇建设等章。
内容时限:
1912-1985
出版时间:
1986年01月
目录
封面
序言
凡例
编纂人员名录
图片
--
王正生题词
--
三汇场镇图
--
三汇镇行政区划示意图
--
乌瞰三汇镇之一角
--
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
镇长向人民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
--
文明生产 绿化矿区
--
镇办观音堂煤矿在建设中
--
镇办三汇矿山机械修配厂门景
--
个体户在信用社门前摆摊设点
--
自建公助居民点之一
--
华陶厂新产品远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华蓥山陶瓷厂生产车间一瞥
--
商场高楼拔地而起
--
三汇税务所新址落成
--
商场玻柜、琳琅满目
--
三汇坝地方特产——自橙糖
--
三汇坝火车站
--
煤碳源源运隹祖国各地
--
三汇汽车站候车室
--
街村集资新建“迎宾楼”
--
农贸市场 百业兴旺
--
扩建后的蔬菜、副食品市场
--
秧苗正青
--
春到茶山
--
鱼跃人欢
--
即将建成的“兴旺大桥”
--
幼教事业在兴起
--
榆钱村民集资十万建校办学
--
职工医院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
--
镇初级中学短跑冲刺
--
绿荫掩映的三矿职工俱乐部
--
一矿退休职工文娱室
--
孤寡老人 晚年幸福
--
三汇镇党政负责人合影
--
镇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
--
镇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
概述
大事纪年表
目录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建置
--
第二节镇界
--
第三节集镇、自然村
第二章自然条件
--
第一节地质、地貌
--
第二节水系、溪河
--
第三节气候
--
第四节自然资源
----
一、土地资源
----
二、矿物资源
----
三、动植物资源
--
第五节自然灾害
----
一、旱灾
----
二、水灾
----
三、风灾
----
四、冰雹
----
五、泥石流
第三章党政群团
--
第一节党群组织
----
一、中国共产党三汇镇(乡)委员会
----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三、国民党三汇区分部
----
四、三青团
----
五、工会
----
六、农民协会
----
七、妇联
----
八、工商联合会小组
----
九、中苏友好协会
--
第二节政权机构
----
一、镇(乡)人民政府
----
二、镇(乡)公所(联保办公处)
----
三、镇(乡)人民代表会
----
四、镇(乡)民代表会
--
第三节公安、司法
----
一、三汇派出所
----
二、治安保卫组织
----
三、调解委员会
----
四、人民陪审员
----
五、纠正冤假错案
----
六、改定地、富成分
--
第四节民政
----
一、民政机构
----
二、优抚烈军属
----
三、安置复退军人
----
四、贫困救济
----
五、贯彻婚姻法
----
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五节军事
----
一、兵役
----
二、民兵
----
三、地方武装
第四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一、自然构成
----
二、职业构成
----
三、文化构成
----
四、区域分布及人口密度
--
第三节计划生育
第五章农业
--
第一节土地制度
----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
(一)租佃制
------
(二)押金
------
(三)长工
------
(四)送礼
------
(五)高利贷
------
(六)请会
----
二、社会主义农业体制及其演变
------
(一)土地改革
------
(二)互助合作
------
(三)人民公社
------
(四)联产责任制
----
三、专业户
--
第二节粮食作物
----
一、水稻
----
二、玉米
----
三、红苕
----
四、小麦
----
五、其它粮食
--
第三节经济林木
----
一、林木
----
二、茶叶、果树
----
三、桑茧
----
四、药材
--
第四节副业
----
一、养殖业
----
二、种植业
第六章工业
--
第一节煤矿
----
一、私营煤矿
----
二、国营煤矿
------
(一)华银煤矿
------
(二)华蓥山煤田南段会战指挥部
------
(三)天府矿务局三汇三矿
------
(四)天府矿务局三汇一矿
------
(五)天府矿务局三汇二矿
----
三、乡镇煤矿
--
第二节铁矿
--
第三节硫磺
----
一、和营磺厂
----
二、国营磺厂
--
第四节建材
----
一、水泥
------
(一)国营水泥厂
------
(二)乡镇水泥厂
----
二、白石厂
----
三、石灰厂
----
四、砖瓦厂
----
五、矸砖厂
----
六、玻璃钢厂
----
七、预制件厂
----
八、其他建材
--
第五节陶瓷
----
一、国营陶瓷厂
----
二、乡镇土陶业
--
第六节建筑业
--
第七节食品工业
----
一、白橙糖
----
二、茶叶
----
三、粮食加工业
----
四、酿造业
----
五、面粉加工组
----
六、饮料
--
第八节机械及手工业
----
一、三汇矿山机械修配厂
----
二、三汇服装厂
----
三、街道工业
第七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公路
----
一、省道
----
二、乡村公路
----
三、专用道
----
四、交通事故
--
第二节乡村大路
--
第三节铁路
----
一、国家铁路
----
二、专用铁路
--
第四节车站、桥梁
----
一、车站
----
二桥梁
--
第五节运输
----
一、运输生产
----
二、公路养护
--
第六节邮政、电信
----
一、民国时期的邮政和电信
----
二、建国后的邮政和电信
第八章商业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对私改造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个体商业
----
一、座商
----
二、行商
----
三、摊贩
--
第五节国营商业
----
一、国营工矿贸易公司(概况)
----
二、1970-1985年合川县三汇工矿区贸易公司经营情况表
--
第六节供销合作
----
一、生资供应
----
二、生活资料
----
三、废品收购
----
四、农副产品收购
----
五、扶持农副业
--
第七节粮油商业
----
一、市镇粮油收购
----
二、市镇粮油销售
----
三、粮油储备
----
四、私营粮油概况
第九章 财税信贷及市场管理
--
第一节财政收支
----
一、收入
----
二、支出
--
第二节预算、决算
--
第三节税务
--
第四节信贷、储蓄
----
一、银行
----
二、信用社贷款
----
三、信用社储蓄
--
第五节工商市场管理
第十章集镇建设
--
第一节集镇现状
----
一、人口分布
----
二、土地占用
----
三、房屋建设
----
四、工矿企业
----
五、公共设施
--
第二节集镇建设发展规划
----
一、人口
----
二、计划用地
----
三、产业结构
----
四、交通街道
----
五、农房建设
----
六、三废处理
第十一章文教卫生
--
第一节教育
----
一、幼儿教育
----
二、小学教育
----
三、中学教育
----
四、中国矿业学院
----
五、成人教育
----
六、集资办学
--
第二节文化
----
一、广播
----
二、电影
----
三、电视
----
四、图书阅览
----
五、川剧
----
六、俱乐部、茶园
----
七、文化站
--
第三节科技
----
一、科技组织、科研项目及成果
----
二、科技队伍
--
第四节体育
----
一、学校体育
----
二、厂矿体育
----
三、农民体育
--
第五节医疗卫生
----
一、三汇镇卫生院
----
二、合作医疗
----
三、天府职工医院
----
四、皮肤防治院
----
五、妇幼保健
----
六、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乡土风尚
--
第一节哥老会
--
第二节宗教
----
一、天主教
----
二、佛教
----
三、朝山拜佛琐记
--
第三节习俗风尚
----
一、封建迷信
------
(一)看风水
------
(二)殡葬
------
(三)算命、问仙
------
(四)解放前煤窑忌讳与传说
----
二、封建恶习
------
(一)吸毒
------
(二)赌博
----
三、社会习俗
------
(一)婚嫁
------
(二)生辰
------
(三)清明节
----
四、社会新风
------
(一)劳动光荣
------
(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
------
(三)精神文明
--
第四节谚语 歌谣
----
一、谚语
------
(一)农谚
------
(二)民谚
------
(三)歇后语
----
二、歌谣
------
(一)民歌
------
(二)嫁歌
------
(三)丧歌
附录:
--
▲人物传记
--
▲烈士英名录
--
▲先进集体、英模简介
--
▲知名人士
--
▲工程师以上专业知识份子人名表
--
▲高龄老人表
--
居(村)民守则执行情况记载
封面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