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志1986-2000

敦化市志1986-200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系《敦化市志》 (吉林省地方志丛书之六,1991年8月出版)的续志,为

内容时限: 1986年-2000年

目录

封面
编委会
图片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区划
-- 第一章 位置界域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四章 街道
---- 第一节 渤海街道
---- 第二节 民主街道
---- 第三节 丹江街道
---- 第四节 胜利街道
-- 第五章 乡镇
---- 第一节 官地镇
---- 第二节 大石头镇
---- 第三节 黄泥河镇
---- 第四节 额穆镇
---- 第五节 贤儒镇
---- 第六节 沙河沿镇
---- 第七节 秋梨沟镇
---- 第八节 大山嘴子镇
---- 第九节 大蒲柴河镇
---- 第十节 江源镇
---- 第十一节 江南镇
---- 第十二节 大桥乡
---- 第十三节 黑石乡
---- 第十四节 翰章乡
---- 第十五节 青沟子乡
---- 第十六节 红石乡
---- 第十七节 林胜乡
---- 第十八节 沙河桥乡
---- 第十九节 江东乡
---- 第二十节 太平岭乡
-- 第六章 敦化经济开发区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位置区域
---- 第三节 投资环境
---- 第四节 工业现状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成土母质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脉山峰
---- 第二节 地貌类型
-- 第三章 水 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分布
---- 第二节 土壤类型
---- 第三节 土壤肥力
---- 第四节 植被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动植物资源
---- 第四节 矿藏资源
---- 第五节 旅游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低温冷害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霜冻
---- 第四节 冰雹
---- 第五节 旱灾
---- 第六节 风灾
第三篇 人口民族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状况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政策法规
----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
-- 第三章 民 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族渊源
---- 第三节 民族构成
---- 第四节 民族分布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中共敦化市委员会
---- 第二节 市委组成部门
--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敦化市党代会
---- 第二节 基层党代会
-- 第三章 市委中心工作记略
-- 第四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党员队伍
---- 第三节 党员培养
---- 第四节 干部管理
---- 第五节 干部档案管理
-- 第五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理论学习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对外宣传
---- 第四节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六章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一节 宣传工作
---- 第二节 党外人士工作
---- 第三节 台胞台属工作
---- 第四节 统战会议
-- 第七章 纪律监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党风党纪廉政教育
---- 第四节 监督检查
---- 第五节 信访与案件查处
-- 第八章 政法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三节 专项治理与“严打”斗争
---- 第四节 维护社会稳定
---- 第五节 执法监督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九章 农村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 第三节 引导农民观念更新
---- 第四节 实施农村小康工程
---- 第五节 “三清两建一公开”工作
---- 第六节 包扶贫困村
-- 第十章 老干部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老干部状况
---- 第三节 老干部待遇
---- 第四节 老干部活动
-- 第十一章 市直属机关党建工作
---- 第一节 党工委组成
---- 第二节 思想理论建设
---- 第三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五节 群团工作与扶贫济困
-- 第十二章 党史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史编研
-- 第十三章 党校
---- 第一节 培训教育
---- 第二节 学历教育
---- 第三节 科研著述及论文
---- 第四节 党校建设
-- 第十四章 信访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第五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人民代表
---- 第一节 代表选举与构成
---- 第二节 全国及省州人大代表
-- 第三章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会议
---- 第二节 议案处理
-- 第四章 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常委会议
---- 第二节 人事任免
-- 第五章 活动纪要
---- 第一节 视察调查
---- 第二节 执法检查
---- 第三节 质询、建议、意见办理
-- 第六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主要工作
第六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改革
---- 第二节 政府组成人员
---- 第三节 乡镇体制改革
-- 第二章 施政记略与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施政记略
---- 第二节 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三章 政府办公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秘信息督察
---- 第三节 综合调研
-- 第四章 民族宗教翻译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族事务
---- 第三节 宗教事务
---- 第四节 翻译工作
-- 第五章 外事侨务旅游
---- 第一节 外事
---- 第二节 侨务
---- 第三节 旅游
-- 第六章 政务公开网络建设
---- 第一节 政务公开
---- 第二节 网络建设
-- 第七章 行政执法监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监察工作
---- 第三节 案件查处
-- 第八章 机关后勤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机关服务及设施建设
---- 第三节 政府采购管理
第七篇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政协委员
---- 第一节 委员构成
---- 第二节 各级委员
-- 第三章 政协委员会
----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
---- 第二节 专门委员会会议
-- 第四章 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人员组成
---- 第二节 常务会议
-- 第五章 主要工作
---- 第一节 调查视察
---- 第二节 协商监督
---- 第三节 建言献策
---- 第四节 提案处理
---- 第五节 学习培训
---- 第六节 咨询服务
---- 第七节 联络联谊
---- 第八节 文史编研
第八篇 群团 社团
-- 第一章 敦化市总工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敦化市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敦化市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节 妇联家政
-- 第四章 敦化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节 学会协会研究会
-- 第五章 敦化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六章 敦化市文学艺术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七章 敦化市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八章 敦化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九章 敦化市红十字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十章 敦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十一章 敦化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十二章 敦化市消费者协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十三章 敦化市计划生育协会
---- 第一节 组织状况
---- 第二节 协会活动
第九篇 公安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破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巡警
---- 第七节 看守所
---- 第八节 消防
---- 第九节 保安公司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刑事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审判程序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八节 执行与法警
---- 第九节 信访告申立案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依法治市
---- 第三节 普法宣传教育
---- 第四节 律师事务
---- 第五节 公证业务
---- 第六节 人民调解
---- 第七节 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
---- 第八节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第十篇 民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基层政权与自治组织
---- 第一节 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
---- 第二节 街道及居民委员会
---- 第三节 社区
-- 第三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优属
---- 第三节 创建双拥模范城
-- 第四章 优 抚
---- 第一节 群众优待
---- 第二节 国家补助
---- 第三节 国家抚恤
-- 第五章 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 退伍士兵安置
---- 第二节 离退休军官安置
-- 第六章 社会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收养登记
---- 第三节 殡葬管理
---- 第四节 烈士陵园管理
---- 第五节 地名标志管理
---- 第六节 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管理
---- 第七节 行政区域勘定
---- 第八节 收容遣送
-- 第七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 农村扶贫
---- 第三节 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
---- 第四节 募捐捐赠
-- 第八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二节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三节 社会供养
---- 第四节 社会福利企业
-- 第九章 老龄工作
第十一篇 人事 劳动 社会保险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编制管理
---- 第五节 干部工资与福利
---- 第六节 职称评定
-- 第二章 劳 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 第四节 职工工资与福利
---- 第五节 劳动与安全监察
---- 第六节 劳动仲裁与信访
-- 第三章 社会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保险种类
第十二篇 军 事353
-- 第一章 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管武装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政治工作
---- 第四节 参建活动
-- 第四章 预备役
-- 第五章 武警部队
-- 第六章 拥政爱民
-- 第七章 全民国防教育
-- 第八章 人民防空
第十三篇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经济状况
---- 第四节 综合管理
---- 第五节 计划编制
---- 第六节 经济结构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统计项目
---- 第四节 统计调查
---- 第五节 统计法制建设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集贸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五节 个体私营企业管理
----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七节 商标管理
---- 第八节 广告管理
---- 第九节 查处经济违法行为
--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制度改革
---- 第三节 质量监督与管理
---- 第四节 计量监督与管理
---- 第五节 标准化监督与管理
--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价格调控与改革
---- 第三节 服务性收费管理
---- 第四节 物价指数
---- 第五节 价格调节基金
---- 第六节 监督检查
-- 第六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地籍调查
---- 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第五节 建设月地管理
---- 第六节 地价地税
---- 第七节 土地监察
-- 第八章 地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九章 专卖管理
---- 第一节 烟草
---- 第二节 食盐
---- 第三节 石油
---- 第四节 酒类
第十四篇 农 业
-- 第一章 农村改革
----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乡镇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农村经济包保责任制
-- 第二章 农村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农村内部结构调整
----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 第四节 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蔬菜
---- 第五节 农技农艺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 第七节 农田建设
---- 第八节 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建设
-- 第四章 特产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种植业
---- 第三节 养殖业
---- 第四节 采集业
-- 第五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畜禽生产
---- 第三节 草原牧场
---- 第四节 疫病防治与检疫
-- 第六章 渔 业
-- 第七章 农业机具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具
---- 第三节 农机推广
----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程度
---- 第五节 农机机械化管理
第十五篇 林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林业体制改革
-- 第三章 林业经济发展
-- 第四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森林资源现状
---- 第二节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第五章 营林建设
---- 第一节 采种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造林
---- 第四节 幼林抚育
---- 第五节 义务植树
-- 第六章 木材生产与加工
---- 第一节 采伐
---- 第二节 运输贮木销售
---- 第三节 木材加工与利用
-- 第七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其他项目
-- 第八章 乡村林业
---- 第一节 乡镇林业站
---- 第二节 营林与木材生产
---- 第三节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
---- 第四节 退耕还林
-- 第九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森林防火
----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十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林权管理
---- 第二节 林地管理
---- 第三节 林木管理与保护
---- 第四节 护林队伍
第十六篇 水 利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企业单位
-- 第二章 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经营管理
---- 第二节 经济体制
-- 第三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防洪工程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蓄水工程
---- 第四节 灌溉工程
---- 第五节 治涝
-- 第四章 小水电站建设
-- 第五章 防洪防汛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防汛
---- 第三节 防洪资金
-- 第六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治理
-- 第七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河道管理
---- 第二节 用水管理
---- 第三节 水费征收采矿管理费征收
第十七篇 工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工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承包经营
---- 第二节 租赁经营
---- 第三节 企业兼并
---- 第四节 股份制企业
---- 第五节 企业出售
---- 第六节 企业破产
-- 第三章 经济成分
---- 第一节 国有经济
---- 第二节 集体经济
---- 第三节 股份制经济
---- 第四节 “三资”企业
---- 第五节 私营经济
-- 第四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服装缝纫纺织业
---- 第二节 食品饮料
---- 第三节 建材非金属矿业
---- 第四节 机械制造及修造业
---- 第五节 林产工业
---- 第六节 粮油饲料加工业
---- 第七节 化学工业
---- 第八节 印刷包装业
-- 第五章 制药业
---- 第一节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
---- 第二节 市属企业
-- 第六章 乡镇企业
-- 第七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劳动竞赛技术改造
---- 第三节 综合管理
第十八篇 交通 邮政 电信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公路养护
---- 第五节 公路运输
-- 第二章 铁路
-- 第三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网络及设备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四章 电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电话
---- 第三节 电报数字通信
---- 第四节 移动通信
第十九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城市规划
---- 第二节 村镇规划
-- 第三章 市政建设
---- 第一节 道路桥梁
---- 第二节 排水
---- 第三节 路灯
---- 第四节 供水
---- 第五节 供电
---- 第六节 燃气供热
---- 第七节 园林绿化
---- 第八节 环境卫生
---- 第九节 城管监察
---- 第十节 公共交通
-- 第四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房屋建设
---- 第二节 供水改水
---- 第三节 村镇供电
---- 第四节 乡镇环境卫生
-- 第五章 城区房屋
---- 第一节 房屋建设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 第六章 建筑管理
---- 第一节 勘察设计
---- 第二节 建筑质量监管
---- 第三节 主要建筑企业
-- 第七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环境污染治理
---- 第四节 环境管理
第二十篇 商 贸
-- 第一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所属企业
---- 第三节 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商品购销
---- 第五节 食品副食品购销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二章 供销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
---- 第四节 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五节 农副产品购销
---- 第六节 废品收购
---- 第七节 多种经营
---- 第八节 企业经营
-- 第三章 物 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物资购销
-- 第四章 民营商业
---- 第一节 个体商业
---- 第二节 私营商业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五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粮油存储调运
---- 第四节 粮油检测
-- 第六章 蔬菜供应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蔬菜购销
-- 第七章 医药经营
---- 第一节 药品购销
---- 第二节 监督检查
-- 第八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九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内、外资利用
---- 第三节 “三资”企业
---- 第四节 经济技术协作
---- 第五节 劳务输出
---- 第六节 企业简介
第二十一篇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第五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国 税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税种税率
---- 第四节 税收管理
第五节 税务稽查
-- 第三章 地税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税种税率
---- 第四节 征收管理
第五节 税款征收
第六节 税务稽查
第二十二篇 金 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保险机构
-- 第二章 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三章 货 币
---- 第一节 货币发行
---- 第二节 货币收支
-- 第四章 存 款
---- 第一节 城乡储蓄存款
---- 第二节 企业存款
---- 第三节 财政存款
---- 第四节 信托委托存款
---- 第五节 信用卡业务
-- 第五章 贷 款
---- 第一节 工商业贷款
---- 第二节 农业贷款
---- 第三节 基本建设贷款
---- 第四节 “三资”企业贷款
---- 第五节 专项贷款再贷款
---- 第六节 其他贷款
---- 第七节 信贷管理
-- 第六章 结 算
---- 第一节 结算管理
---- 第二节 帐户管理
-- 第七章 证 券
---- 第一节 国库券 国债
---- 第二节 有价证券
-- 第八章 外 汇
-- 第九章 保 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第二十三篇 教 育
--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教师队伍
-- 第二章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教育、教学改革
---- 第三节 依法治教
-- 第三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幼儿教学
---- 第三节 敦化市第一幼儿园简介
-- 第四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教学
---- 第三节 重点小学简介
-- 第五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教学
---- 第三节 德育
---- 第四节 重点学校简介
-- 第六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教育设置
---- 第二节 学校
-- 第七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第二节 农民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第八章 民族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教育
---- 第二节 中学教育
-- 第九章 特殊教育
-- 第十章 经费 设施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设施建设
-- 第十一章 勤工俭学
第二十四篇 科 技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三章 科技项目及技术引进
---- 第一节 科研项目
---- 第二节 技术引进
-- 第四章 科技普及与服务
---- 第一节 科技普及
---- 第二节 科技服务
-- 第五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制药业
---- 第二节 工业
---- 第三节 农业
---- 第四节 医疗业
---- 第五节 林业
-- 第六章 科技经费
-- 第七章 气象 地震 水文监测
---- 第一节 气象监测
---- 第二节 地震监测
---- 第三节 水文监测
二十五篇 文化 体育
-- 第一章 社会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城乡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文学艺术
----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六节 图书电影音像及电子游戏
---- 第七节 文物
-- 第二章 档案地方志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档案
---- 第三节 地方志
-- 第三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章 体 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育队伍
---- 第三节 竞技训练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 第五节 群众体育
---- 第六节 体育设施
第二十六篇 卫 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医疗网络
-- 第二章 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城市医疗改革
---- 第二节 农村医疗卫生改革
-- 第三章 医 疗
---- 第一节 医疗技术
---- 第二节 医疗队伍
---- 第三节 医疗措施
-- 第四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卫生监督
---- 第二节 卫生环境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 慢性病防治
---- 第五节 消毒杀虫及检验
----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章 地方病防治
---- 第一节 克山病
---- 第二节 大骨节病
---- 第三节 碘缺乏病
---- 第四节 布氏杆菌病
-- 第六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七章 血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备
---- 第二节 采供血
---- 第三节 采供血管理
-- 第八章 医政 药政
---- 第一节 医疗管理
---- 第二节 药政管理
-- 第九章 继续教育
---- 第一节 岗位培训
---- 第二节 离职进修
第二十七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汉族
---- 第二节 朝鲜族
---- 第三节 回族
---- 第四节 满族
-- 第二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供应体制转变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 第三节 职工生活
---- 第四节 消费趋向
-- 第三章 社会风尚
-- 第四章 百岁老人
-- 第五章 宗 教
---- 第一节 基督教
---- 第二节 天主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佛教
-- 第六章 语言文字
---- 第一节 汉族语言文字
---- 第二节 朝鲜族语言文字
---- 第三节 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第七章 姓 氏
---- 第一节 汉族姓氏
---- 第二节 朝鲜族姓氏
---- 第三节 满族姓氏
---- 第四节 其他民族姓氏
第二十八篇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记
-- 第二章 人物传略
-- 第三章 劳模名录
附录
-- 一、敦化市重要文件辑存
-- 二、创建纪实
-- 三、艺文
-- 四、清史研究
-- 五、前志补遗
-- 六、《敦化市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索引
-- 一、市委、市人大、市政协会议
-- 二、乡镇街道
-- 二、机关企事业单位
-- 四、事物
-- 五、人物
-- 六、表格
修志始末
《敦化市志》提供资料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