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全省测绘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测绘教育、科研、学术活动、仪器、机构、管理等。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6年02月
目录
封面
浙江省测绘志
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浙江省测绘志编纂委员会
编 纂
编志办公室
图片
--
浙 江 省 政 区 图
--
浙 江 省 地 势 图
--
1:5000比例尺地形图
--
1:1 0000比例尺地形图
--
1:25000比例尺地形图
--
1:50000比例尺地形图
--
1:1 0万比例尺地形图
--
1:25万比例尺地形图
--
1:50万比例尺地形图
--
1:1 00万比例尺地形图
--
测量觇标
--
黄茅尖高程测量
--
精密水准测量
--
水利测量
--
地形测量
--
野外测量
--
航测外业调绘
--
工程建设测量
--
工厂竣工测量
--
航测外业控制
--
电磁波测距
--
秦山核电建设测量
--
城市测量
--
城市工程测量
--
变形观测
--
海测“阿戈”导航仪
--
海洋测绘
--
航内加密观测
--
航内立体测图
--
解析测图仪作业
--
正射投影仪作业
--
制图作业
--
地图印刷
--
地图部分产品
--
测绘教学
--
外国专家讲学
--
省测绘局办公楼
总序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机 构
--
第一章测绘管理机构
----
第一节浙江通省舆图局
----
第二节浙江陆军测量局
----
第三节浙江省陆地测量局
----
第四节浙江省测绘管理处
----
第五节浙江省测绘局
----
第六节市、地测绘管理机构
----
第七节东海舰队航海保证处
----
第八节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
----
第九节浙江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
第二章基本测绘单位
----
第一节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测绘单位
----
第二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测量队
----
第三节浙江省地质局大地测量队
----
第四节浙江省测绘局外业测绘大队
----
第五节浙江省测绘局综合测绘大队
--
第三章资源勘察测绘单位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林业
----
第三节地质矿产
----
第四节煤田、石油和核工业
----
第五节金属和非金属
--
第四章工程建设测绘单位
----
第一节水利
----
第二节电力
----
第三节城乡建设
----
第四节冶金和轻纺
----
第五节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
----
第六节公路铁路
----
第七节矿山
--
第五章海洋测绘单位
----
第一节海洋
----
第二节河口海岸
----
第三节航道
----
第四节港务
第二篇大地测量
--
第一章大地测量基准
----
第一节紫微园坐标系
----
第二节1954年北京坐标系
----
第三节坎门高程系
----
第四节吴淞零点高程系
----
第五节1956年黄海高程系
----
第六节1985国家高程基准
----
第七节长度检定场
--
第二章天文测量
----
第一节古天体观测
----
第二节经纬度测量
----
第三节一、二等天文测量
--
第三章重力测量
----
第一节大地重力测量
----
第二节地质勘探重力测量
--
第四章长度测量
----
第一节全省三等三角和大三角测量中的基线测量
----
第二节天文大地网基线测量
----
第三节电磁波测距
--
第五章三角测量
----
第一节全省三等三角测量
----
第二节全省大三角测量
----
第三节一、二等三角测量
----
第四节二、三、四等三角测量
--
第六章水准测量
----
第一节全省早期水准测量
----
第二节精密水准测量
----
第三节一等水准测量
----
第四节二等水准测量
----
第五节三、四等水准测量
----
第六节浙江省最高峰黄茅尖高程测定
--
第七章全球定位系统与大地测量计算
----
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测量
----
第二节天文大地计算
----
第三节天文大地网平差
----
第四节水准网平差
第三篇地形测量
--
第一章舆图测绘
----
第一节《皇舆全览图》在浙江的测绘
----
第二节厅、县图测绘
----
第三节 《大清会典图》在浙江的测量
----
第四节城郊地形图测量
--
第二章地形控制测量
----
第一节迅速测图中的图根测量
----
第二节全省小三角测量
----
第三节局部小三角和等外水准测量
--
第三章航空摄影
----
第一节浙江省首次航空摄影
----
第二节1:5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航空摄影
----
第三节1:1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航空摄影
----
第四节地质和土地资源调查航空摄影
----
第五节航摄像片的应用
--
第四章1:5000、l:lO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
第一节1 : 25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
第二节1 : 5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
第三节1:10万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
第五章l l 5000、l:1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
第一节1 t 5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
第二节1:1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第四篇 资源勘察与区域规划测绘
--
第一章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中的测绘
----
第一节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测绘
----
第二节农业区划中的测绘
----
第三节土地资源调查中的测绘
--
第二章林业资源调查和规划测绘
----
第一节林业资源调查测绘
----
第二节林业规划设计测绘
----
第三节林路建设测量
--
第三章江河流域规划测量
----
第一节控制测量
----
第二节地形测量
----
第三节断面测量
--
第四章地质区域调查、矿产普查地质勘探中的测绘
----
第一节区域地质调查中的测绘
----
第二节地质勘探测量
----
第三节地质勘探工程测量
--
第五章煤田、石油和核工业地质勘探测量
----
第一节煤田地质勘探测量
----
第二节石油地质勘探测量
----
第三节核工业地质勘探测量
--
第六章有色金属、建材和化工地质勘探测量
----
第一节有色金属地质勘探测量
----
第二节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探测量
----
第三节化学工业地质勘探测量
第五篇工程测量
--
第一章工厂建设测量
----
第一节杭州钢铁厂
----
第二节衢州化学工业公司
----
第三节镇海石油化工总厂
----
第四节浙江横山铁合金厂
--
第二章矿山建设测量
----
第一节长广煤矿
----
第二节武义萤石矿
----
第三节平阳矾矿
----
第四节漓渚铁矿
----
第五节龙游黄铁矿
----
第六节国营七七一矿
--
第三章铁路工程和民用机场测量
----
第一节铁路工程测量
----
第二节铁路桥梁测量
----
第三节民用飞机场测量
--
第四章公路工程测量
----
第一节一般公路
----
第二节高速公路
----
第三节专业和旅游路线测量
----
第四节公路桥梁和隧道测量
--
第五章水利工程建设测量
----
第一节水库建设测量
----
第二节排灌工程测量
----
第三节海塘工程测量
----
第四节农田水利建设测量
--
第六章电力工程测量
----
第一节火力发电厂
----
第二节水电站
----
第三节核电建设测量
----
第四节输电线路测量
--
第七章变形测量
----
第一节大坝变形测量
----
第二节建筑工程变形测量
----
第三节城市地面沉降观测
第六篇城市测量
--
第一章城市平面控制测量
----
第一节杭州市
----
第二节宁波市
----
第三节温州市
----
第四节嘉兴市
----
第五节湖州市
----
第六节绍兴市
----
第七节舟山市
----
第八节金华市
----
第九节衢州市
----
第十节台州、丽水地区
----
第十一节主要城镇
--
第二章城市高程控制测量
----
第一节杭州市
----
第二节宁波市
----
第三节温州市
----
第四节嘉兴市
----
第五节湖州、绍兴、舟山市
----
第六节金华、衢州市
----
第七节台州、丽水地区
----
第八节主要城镇
--
第三章城市地形测量
----
第一节杭州市
----
第二节宁波市
----
第三节温州市
----
第四节嘉兴市
----
第五节湖州市
----
第六节绍兴市
----
第七节舟山市
----
第八节金华市
----
第九节衢州市
----
第十节台州和丽水地区
----
第十一节城镇
--
第四章城市工程测量
----
第一节定线、拨地测量
----
第二节市政工程测量
----
第三节地下管线测量
----
第四节.地下人防工程测量
--
第五章风景名胜区测绘
----
第一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测绘
----
第二节省级风景名胜区测绘
----
第三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区测绘
第七篇地籍测量
--
第一章土地经界与编造鱼鳞图册
----
第一节土地经界.
----
第二节编造鱼鳞图册
--
第二章土地清丈、查丈与编造丘地图册
----
第一节土地清丈
----
第二节土地查丈
----
第三节编造丘地图册
--
第三章地籍测量
----
第一节全省土地和地籍测量
----
第二节航空摄影地籍测量
----
第三节现代地籍测量试验与试点
--
第四章沙田绘丈与盐田测量
----
第一节沙田绘丈
----
第二节盐田测量
--
第五章国土面积量算
----
第一节各县分类面积量算
----
第二节陆域面积量算
----
第三节大陆面积量算
----
第四节海岸线长度和海岸带面积量算
----
第五节 内水和领海面积量算
第八篇海洋测绘
--
第一章测量基准和控制测量
----
第一节测量基准
----
第二节平面控制测量
----
第三节高程控制测量
----
第四节领海基线测量
--
第二章水深测量
----
第一节沿海水深测量
----
第二节近海水深测量
----
第三节毗连区和大陆架水深测量
----
第四节扫海测量
--
第三章海涂和岸线地形测量
----
第一节海涂(滩地)测量
----
第二节岸线地形测量
--
第四章海岛地形测量和海洋测绘勤务保障
----
第一节海岛地形测量
----
第二节海洋测绘勤务保障
--
第五章江河(港湾)治理、疏浚和航道测量
----
第一节江河(港湾)治理测量
----
第二节江河疏浚测量
----
第三节航道测量
--
第六章港GT程测量
----
第一节港址普查和港口选址测量
----
第二节港口工程测量
--
第七章海图制图
----
第一节海防图
----
第二节航海图和海道图
----
第三节海底地形图
----
第四节专题海图集
第九篇地图制图
--
第一章舆地图编制
----
第一节舆地图和会典图
----
第二节郡县和府县地图
----
第三节名胜图和历史地理图
--
第二章地形图编制
----
第一节1:10万比例尺地形图
----
第二节1:20万比例尺地形图
----
第三节1:25万比例尺地形图
----
第四节1:30万比例尺地形图
----
第五节1:50万比例尺地形图
----
第六节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
第三章普通地图和地图集(册)的编制
----
第一节省普通地图
----
第二节市、地普通地图
----
第三节县、市普通地图
----
第四节浙江省普通地图集(册)
----
第五节市、地、县普通地图集(册)
--
第四章专题地图和地图集(册)的编制
----
第一节省专题地图
----
第二节市、地、县专题地图
----
第三节省专题地图集(册)
----
第四节市、地、县专题地图集(册)
----
第五节立体地图
--
第五章地图制印和地图编绘技术
----
第一节拓印、雕版和石版印刷
----
第二节胶印机印刷
----
第三节复制技术
----
第四节地图编制技术
----
第五节地图绘制技术
第十篇仪器设备
--
第一章简易测绘仪器
----
第一节天文观测仪器一浑仪
----
第二节水利、土地、舆图测量器具
----
第三节地图石版印刷设备
--
第二章常规测绘仪器
----
第一节大地测量仪器
----
第二节摄影测量仪器
----
第三节工程测量仪器
----
第四节海洋测绘仪器
----
第五节制图器具和制印设备
--
第三章电子测绘仪器
----
第一节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面积量测仪
----
第二节电磁波测距仪器
----
第三节激光测量仪器
----
第四节TA电子绘图桌和解析测图仪
----
第五节阿戈(ARGO)定位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
第四章测绘仪器的制造、保管与维修
----
第一节测绘仪器的制造
----
第二节测绘仪器保管与维修
第十一篇管 理
--
第一章行政法规
----
第一节省行政法规
----
第二节市行政法规
--
第二章测绘资料档案管理
----
第一节省测绘资料档案管理
----
第二节测绘资料归口管理
----
第三节各测绘单位资料档案管理
----
第四节测绘资料保密检查
--
第三章测量标志管理
----
第一节测量标志保护
----
第二节测量标志检查
----
第三节测量标志维修
--
第四章技术管理
----
第一节技术标准
----
第二节技术设计管理
----
第三节技术指导和城市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
第四节地图编制管理
--
第五章质量管理
----
第一节管理规定
----
第二节检验与监督
----
第三节优质产品评选
----
第四节全面质量管理
--
第六章测绘许可证管理
----
第一节测绘许可证实施办法
----
第二节测绘资格审查和测绘许可证发放
----
第三节测绘许可证管理调查
第十二篇科技与教育
--
第一章科技
----
第一节科学试验与考察
----
第二节新技术推广应用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第四节著述和论文
--
第二章教育
----
第一节大专院校测绘教育
----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测绘教育
----
第三节测绘培训
----
第四节职工教育
--
第三章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
----
第一节学术团体
----
第二节学术活动
----
第三节学术期刊
--
第四章科技情报和对外科技合作交流
----
第一节科技情报
----
第二节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大事记
测绘人物
--
一、人物简介
----
虞喜
----
沈括
----
张作楠
----
黄柄垕
----
翁文灏
----
蔡秉长
----
裘冲曼
----
葛绥成
----
张树森
--
二、人物表
--
三、人物名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