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从剧种、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演出场所、演出习俗等方面记述了四川地区戏曲事业的发展与现状。
出版时间:
1995年10月
目录
封面
中国戏曲志四川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志编辑部
《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部
撰稿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图片
--
川剧《秋江》 陈书舫饰陈妙常,周企何饰艄翁
--
川剧《赠绨袍》 刘成基饰须贾,徐又如饰范睢
--
川剧《迎贤店》 周企何饰店婆,袁玉垄饰常诗庸
--
川剧《五台会兄》
--
川剧《御河桥》 何伯杰饰柯太傅,左清飞饰柯宝珠,张巧凤饰二奶奶,李端华饰大夫人
--
川剧《情探》
--
川剧《铁龙山》 阳友鹤饰杜后
--
川剧《踏纱帽》袁玉垄饰周仁
--
川剧《思凡》 竞华饰色空
--
川剧《审吉平》 易征祥饰吉平,蔡如雷饰曹操
--
川剧《绣襦记》
--
川剧《画梅花》周企何饰黄天监
--
川剧《评雪辨踪》
--
川剧《卧虎令》
--
川剧《焚香记》
--
川剧《文武打》
--
川剧《挡马》 胡素蓉饰杨八姐,任庭芳饰焦光普
--
川剧《望娘滩》
--
川剧《鸳鸯谱》
--
川剧《红梅赠君家》刘芸饰李慧娘,王世泽饰裴生
--
川剧《萧方杀船》 蓝光临饰萧方
--
川剧《投庄遇美》周企何饰梅媪
--
川剧《三祭江》
--
川剧《芙奴传》 张巧凤饰陶芙奴
--
川剧《踏伞》 罗玉中饰蒋世隆,萧开蓉饰王瑞莲
--
川剧《借亲配》
--
川剧《柜中缘》
--
川剧《嫁妈》唐幼峰饰张兰,静环饰张母
--
川剧《凤仪亭》
--
川剧《乔老爷上轿》晓艇饰乔老爷
--
川剧《点将责夫》
--
川剧《东窗修本》
--
川剧《谭记儿》
--
川剧《花田写扇》
--
川剧《书馆悲逢》
--
川剧《白蛇传》
--
川剧《芙蓉花仙》
--
四川曲剧《双下山》
--
川剧《射雕》
--
灯戏《郑板桥买缸》
--
川剧《四姑娘》
--
川剧《思亲送柴》
--
川剧《桃花村》
--
灯戏《抢财神》
--
川剧《许云峰》
--
康巴藏戏《顿月顿珠》
--
川剧《波罗花》猴娘娘
--
川剧《老背少》
--
川剧《百花楼》熊文通
--
灯戏花鼻子
--
川剧《人间好》白蟮仙子
--
灯戏仙娘
--
藏戏公主
--
藏戏格萨尔王
--
格萨尔王妃阿拉塔珊
--
川剧《秋江》艄翁
--
川剧《三伐宋》宋康王
--
川剧《园庭失巾》王文
--
川剧《盗银壶》邱小乙(曹俊臣演出脸谱)
--
川剧《天下乐》钟馗(何金鳌演出脸谱)
--
川剧《沙陀国》李克用(罗开堂演出脸谱)
--
川剧《财神图》赵公明(徐文翰演出脸谱)
--
川剧《下河东》赵匡胤(沈扬武演出脸谱)
--
川剧《斩经堂》吴汉
--
川剧《西湖夜会》马俊(贾培之演出脸谱)
--
川剧《赏功访袍》尉迟恭(袁彝演出脸谱)
--
川剧《九里山》项羽
--
傩戏面具
----
二郎神
----
傩 傩
----
土 地
----
孽 龙
----
雷 神
----
蚕丝婆
----
阳戏面具·关羽
--
藏戏面具
----
鹿
----
温 巴
----
护法神
----
妖
----
虎
--
自贡西秦会馆戏楼
--
犍为罗城镇戏楼
--
自贡王爷庙戏楼
--
涪陵石笼井庄园戏楼
--
德阳玉皇观戏楼
--
重庆剧场
--
灌县二王庙戏楼
--
成都锦江剧场
--
藏戏在草原上演出
--
川剧《白蛇传》布景设计
--
川剧《思亲送柴》布景设计
--
涪城亨义班班牌
--
川剧早期机关布景设计图
--
藏戏乐器
--
藏戏《琼达与布秋》序幕布景
--
广元宋杂剧石雕
--
西秦会馆戏曲木雕《忠义堂》
--
成都望江公园崇丽阁戏曲木雕《抢伞》
--
西秦会馆戏曲木雕《截江夺斗》
--
绵阳鱼泉寺清代戏画《杀狗警妻》
--
清代绵竹年画《迎春图》粉本(局部)
--
清代绵竹年画《莲香阁》
--
清代绵竹年画《小宴》
序言
凡例
目录
综述
图表
--
大事年表
--
剧种表
--
四川戏曲分布图
志略
--
剧种
----
川剧
----
四川灯戏
----
四川傩戏
----
四川曲剧
----
德格藏戏
----
安多藏戏
----
康巴藏戏
----
嘉戎藏戏
----
四川土戏
----
汉剧
----
评剧
----
豫剧
----
京剧
----
越剧
--
剧目
----
一只鞋
----
一品忠
----
一根银针
----
一贯害人道
----
一封断肠书
----
二度梅
----
丁佑君
----
八件衣
----
八阵图
----
人民死敌
----
九人头
----
刁窗
----
刁南楼
----
刀笔误
----
三土地
----
三尽忠
----
三孝记
----
三家店
----
三祭江
----
三跑山
----
三闯辕门
----
三看御妹
----
三难新郎
----
上关拜寿
----
下游庵
----
女探母
----
飞云剑
----
小蜂王
----
小二黑结婚
----
马嵬坡
----
马房放奎
----
王昭君
----
王熙凤
----
王华买父
----
王婆骂鸡
----
井尸案
----
夫妻桥
----
太保庙
----
太白醉写
----
五十七
----
五柳园
----
五子告母
----
五台会兄
----
反徐州
----
凤仪亭
----
文嫣
----
文武打
----
方志敏
----
火烧绵山
----
巴九寨
----
孔雀胆
----
水牢记
----
水牢摸印
----
玉簪记
----
龙泉洞
----
打神
----
打红台
----
打饼调叔
----
东窗修本
----
北邙山
----
北地王
----
归正楼
----
目连传
----
四姑娘
----
仙人岛
----
仙女峰
----
白门楼
----
白蛇传
----
尔成说亲
----
半升米
----
写状三拉
----
议剑献剑
----
吉祥颂
----
老背少
----
老夫与少妇
----
西川图
----
百花赠剑
----
达岭之战
----
托国入吴
----
竹林堂
----
乔老爷奇遇
----
传琴斩考
----
血手印
----
血带诏
----
全三节
----
杀奢
----
杀惜
----
杀狗惊妻
----
杀家告庙
----
庆云宫
----
刘湘投江
----
问病逼宫
----
江姐
----
江东桥
----
江油关
----
军事代表智灭匪巢
----
许云峰
----
阳河堂
----
收滥龙
----
戏仪
----
红岩
----
红书剑
----
红杜鹃
----
红袍记
----
红梅记
----
红梅赠君家
----
芙奴传
----
芙蓉花仙
----
花田写扇
----
杜十娘
----
杨家将
----
两亲家
----
投庄遇美
----
别洞观景
----
秀才外传
----
邱少云
----
迎贤店
----
评雪辨踪
----
改容战父
----
张明下书
----
妙常拜月
----
青梅赠钗
----
青儿大报仇
----
柜中缘
----
枪毙连绍华
----
卧虎令
----
画梅花
----
卖水
----
抱尸归家
----
拉郎配
----
斩黄袍
----
斩彭越
----
卓文君
----
易胆大
----
和亲记
----
岳母刺字
----
金玉瓶
----
金台将
----
金钥匙
----
金琬钗
----
金貂记
----
金花三娃结婚
----
周仁耍路
----
闹齐廷
----
闹淮安
----
闹家舍子
----
泥壁楼
----
治中山
----
审玉蟹
----
审百案
----
审子踏尸
----
宜宾白毛女
----
诗酒长安
----
屈原
----
春晓
----
春灯谜
----
春陵台
----
珍珠衫
----
赵盼儿
----
赵老板娘
----
荆钗记
----
南华堂
----
胡琏闹钗
----
药茶记
----
柯山红日
----
柳荫记
----
柳树井
----
耐冬花
----
拷红
----
拷陶
----
挑袍
----
战袁林
----
点状元
----
临江宴
----
是谁害了她
----
哑妇与娇妻
----
思凡
----
骂相
----
哈热巴
----
幽闺记
----
拜新年
----
帮亲人
----
香罗帕
----
香莲闯宫
----
秋江河
----
秋收时候
----
修不修
----
皇帝梦
----
皇帝与妓女
----
禹门关
----
美洞房
----
炮火连天
----
洪江渡
----
活捉石怀玉
----
绛宵楼
----
班超
----
荷珠配
----
桃花扇
----
破铁券
----
破潭州
----
捉子都
----
顿月顿珠
----
柴市节
----
晏婴说楚
----
哭桃园
----
铁龙山
----
铁冠图
----
乘龙错
----
借亲配
----
射雕
----
彩楼记
----
鸳鸯谱
----
郭冬特青
----
离燕哀
----
唐二别家
----
烧濮阳
----
请长年
----
诺桑法王
----
绣卷图
----
绣襦记
----
黄金印
----
黄继光
----
萝卜园
----
营门斩子
----
梅绛亵
----
野人猎人捕山猴
----
黑虎缘
----
铡侄
----
做文章
----
盘花
----
猎人与猩猩
----
猎妇歼敌记
----
望娘滩
----
断桥
----
清风亭
----
淮河营
----
游龟山
----
琵琶记
----
彭家珍炸良弼
----
裁缝偷布
----
蓝衫配
----
焚香记
----
锦江楼
----
锦囊机密
----
程夫人闹朝
----
御河桥
----
渡蓝关
----
碧波红莲
----
嘉陵怒涛
----
蔡文姬
----
管得宽
----
痴儿赶凤
----
新陪嫁
----
窦玉姐
----
窦娥冤
----
谭记儿
----
翠香记
----
醉隶
----
醉打山门
----
燕燕
----
薛涛
----
飙字军
----
霍岭大战
----
赠袍、跪门
----
穆桂英
----
激浪丹心
----
豫让桥
----
鞭督邮
--
音乐
----
川剧音乐
----
四川灯戏音乐
----
四川曲剧音乐
----
德格藏戏音乐
----
安多藏戏音乐
----
康巴藏戏音乐
----
四川土戏音乐
----
四川傩戏音乐
--
表演
----
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
------
川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
------
四川灯戏的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
------
四川藏戏的脚色行当体制
------
四川傩戏的脚色行当体制
----
表演身段和特技
------
捉蝶
------
指法
------
推衫子
------
翎子功
------
跑马(趟马)
------
褶子功
------
折扇
------
团扇
------
水袖
------
手巾
------
变脸
------
变髯口
------
滚地换装
------
踢蜡台
------
喝水还水
------
点蜡烛
------
钩壶
------
钻箱子
------
骗马过椅
------
睡椅子
------
挂柱头
------
吊辫子
------
藏刀
------
踢慧眼
------
梭台口
------
吐獠牙
------
上高竿
------
打叉滚叉
------
砍五刀
------
四方绳
------
走大绳
------
拔钉
------
倒标火圈
------
血泪
------
飞台口
------
甩水发
------
倒硬人
----
剧目选例
------
打神
------
情探
------
刁窗
------
铁笼山
------
逼侄赴科
------
秋江
------
祭灶
------
萧方杀船
------
豫让桥
------
摘红梅
------
放裴
------
迎贤店
------
投庄遇美
------
哭桃园
------
战袁林
------
杀惜
------
活捉三郎
------
火烧绵山
------
八阵图
------
闹都堂
------
杀狗
------
送行
------
拦马
------
射雕
------
拾玉镯
------
踏纱帽
------
酒楼晒衣
------
水牢摸印
------
五台会兄
------
桂英打雁
------
水漫金山寺
------
断桥
------
晏婴说楚
------
跪门吃草
------
议剑
------
东窗修本
------
醉隶
------
太保庙
------
结草报
------
皮金滚灯
------
文武打
------
黄沙渡·投店
------
余塘关·佘彪出阵
------
做文章
------
老背少
------
柜中缘
------
金莲调叔
------
夫妻桥
------
四姑娘
------
送柴
------
金花三娃结婚
------
路遇
------
灵牌迷
------
赶隍会
------
郑板桥买缸
------
洞房花烛夜
------
阿Q正传
------
双下山
------
赤松德赞
------
智美更登
--
舞台美术
----
化妆
------
川剧化妆
------
四川灯戏化妆
------
康巴藏戏化妆
------
四川曲剧化妆
------
脸谱
------
面具化妆
----
服装
------
川剧戏装
------
川剧盔帽
------
川剧的网、髯
------
川剧靴、鞋
------
藏戏戏装
------
川剧衣箱建制
------
川剧衣箱存物一览表
----
砌末道具
------
川剧銮仪
------
武器
------
川剧摆场
------
川剧彩箱
------
藏戏道具
------
川剧打杂师的职责
------
川剧桌、椅安放程式
------
川剧放烟火与彩火
----
装置布景
----
灯光照明
----
音响效果
--
机构
----
科班与学校
------
名盛科班
------
臣字科班
------
念临科社
------
祥泰科社
------
怀宁科社
------
自志科班
------
钧字科班
------
桂华科社
------
升平堂
------
三益科社
------
新民科社
------
天全科班
------
群乐科社
------
裕民科社
------
玉清科社
------
翠华科社
------
西华科社
------
新民讲演团
------
绍俊科社
------
亦乐科社
------
品玉科社
------
清文艺术剧部
------
明达科社
------
东方戏剧学校
------
新又新科社
------
畅叙科社
------
三三川剧改进社
------
重庆又新科班
------
四川省川剧学校
------
南充艺术学校
------
宜宾市川剧学校
------
内江专区文化艺术学校
------
成都市戏剧学校
------
达县专区文化艺术学校
------
四川省“五·七”艺术学校
------
绵阳专区艺术学校
------
四川省川剧学校重庆班
----
班社与剧团
------
大红灯戏班
------
巴塘藏戏团
------
德格更庆藏戏团
------
道孚胁德藏戏团
------
舒颐班
------
甘孜藏戏团
------
鹤龄班
------
燕春班
------
太洪班
------
义泰班
------
全胜班
------
玉泉班
------
新全胜班
------
洪顺班
------
泰鸿班
------
凤仪班
------
翠华班
------
富春班
------
老文华班
------
三太班
------
昆玉班
------
洋溢班
------
木雅藏戏团
------
玉华班
------
亨义班
------
集贤斋班
------
三庆会
------
教育会
------
父子灯班
------
刘家班
------
张国昭端公班
------
何宗殿灯班
------
蓝衫剧团
------
川陕省委新剧团
------
中央前进剧社
------
厉家班
------
三益公大戏院
------
理塘藏戏团
------
色达藏戏团
------
西南军区政治部京剧院
------
重庆实验川剧院
------
西南川剧院
------
广元豫剧团
------
成都市新蓉评剧团
------
四川省川剧院
------
雅安地区京剧团
------
成都市京剧团
------
重庆市川剧院
------
重庆市京剧团
------
乐山地区川剧团
------
绵阳地区川剧团
------
雅安地区川剧团
------
遂宁专区川剧团
------
泸州市京剧团
------
泸州市川剧团
------
南充地区川剧团
------
万县市川剧团
------
成都市川剧院
------
重庆市越剧团
------
南充地区花灯剧团
------
万县地区京剧团
------
宜宾地区川剧团
------
宜宾市曲艺剧团
------
成都川剧团
------
秀山花灯歌舞剧团
------
达县地区京剧团
------
达县地区川剧团
------
自贡市川剧团
------
渡口市京剧团
------
内江地区京剧团
------
南充市京剧团
------
自贡市曲艺剧团
------
广汉县剧团
------
凉山彝族自治州京剧团
------
凉山彝族自治州川剧团
------
永川地区川剧团
----
票社与业余剧团
------
张河沟玩友
------
曼亭乐
------
聚贤乐
------
进化社
------
颐乐会
------
北星音乐社
------
丝竹轩
------
清雅堂
------
升平社与瑞龙吟
------
停云社
------
和声俱乐部
------
大同俱乐部(富顺)
------
娱闲社
------
大同俱乐部(广安)
------
己已票社
------
星六晚会
------
言乐票社
------
白沙业余川剧促进社
------
金声社
------
群贤俱乐部
------
友声音乐社
------
天有社
------
东风剧社
------
成都银联票社
------
中原票社
------
八谐堂
------
卧云俱乐部
------
血花剧社
------
西南师范学院业余川剧队
------
长江航运管理局重庆港海员业余川剧队
------
长江航运管理局重庆港海员业余京剧队
------
成都市商业职工业余文工团
------
重庆市文化宫职工业余川剧团
------
若尔盖县红星乡业余藏戏团
------
重庆市文化官职工业余京剧队
------
壤塘县南木达乡僧侣业余藏戏团
------
红原县业余藏戏团
----
协会、学会、研究所
------
研精社
------
蜀词研究会
------
安岳戏曲改进会
------
川剧研究社
------
坤伶联谊社
------
中华全国戏曲曲艺改进协会重庆分会
------
重庆市戏曲工作委员会
------
中国戏剧家协会四川分会
------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
----
作坊与工厂
------
成都古卧龙桥街木刻川剧本生产作坊
------
鸿兴隆
------
刘永隆
------
茂盛公
------
六律斋
------
银洲号
------
试一双鞋店
------
宝成斋
------
霞光布景公司
------
南充剧装生产合作社
------
前进剧装厂
------
成都剧装厂
------
五一乐器厂
--
演出场所
----
芦山县姜庆楼
----
资中县东岳庙戏台
----
江津县石镇乡清源宫戏台
----
犍为县罗城镇戏台
----
绵阳东岳庙乐楼
----
灌县二王庙戏楼
----
灌县二王庙乐楼
----
西秦会馆戏楼
----
江北县龙兴镇禹王庙戏台
----
隆昌县鱼箭乡戏楼
----
雅安蔡隆乡咎村文昌惠泽宫戏楼
----
成都市金华寺乐搂
----
铜梁县民兴乡川主庙戏台
----
合江尧坝乡东岳庙戏台
----
芦山县惠民宫戏台
----
绵阳市马鞍寺乐楼
----
合川县涞滩镇文昌宫戏台
----
苍溪元坝紫云宫戏台
----
云阳县张恒侯祠戏楼
----
自贡市王爷庙戏楼
----
自贡市夏洞寺戏楼
----
开江县普安镇戏搂
----
永川县临江镇凌家祠堂戏楼
----
绵阳大公馆戏台
----
悦来茶园
----
可园
----
永川县五间乡禹王庙戏楼
----
凡尔登大戏院
----
永乐茶园
----
群仙茶园
----
万春茶园
----
大观茶园
----
华瀛大舞台
----
品香茶园
----
蜀舞台
----
锦新舞台
----
泸县醒庐家庭戏台
----
钧乐剧院(湖广馆)
----
钧乐剧院(诚记)
----
濯锦茶园
----
一园大戏园
----
春熙大舞台
----
章华大戏院
----
成都大戏院
----
永乐剧院
----
平民剧院
----
国民电影院
----
万舞台
----
雅安上里乡戏台
----
三益公大戏院
----
雅安人民影剧院
----
绵阳市影剧院
----
清末至民国四川茶园、戏园(院)一览表
----
1949年至1982年四川省县级以上营业性剧场一览表
--
演出习俗
----
庙会戏
----
还愿戏
----
大贺戏
----
酒戏
----
募捐戏
----
帮会戏
----
集贸戏
----
园子戏
----
踩台戏
----
跳加官
----
扫台
----
堂会戏
----
院坝戏(草台戏)
----
庆坛戏
----
秧苗戏
----
下河灯戏
----
秀山花灯
----
川剧围鼓(打玩友)
----
搬《目连》
----
搬《东窗》
----
四川藏戏演出习俗
----
四川土戏演出习俗
----
川剧戏班班规
----
品仙台
----
巡回演出
----
送戏上门
----
慰问演出
----
配合中心
--
文物古迹
----
广元市宋墓杂剧石刻
----
绵阳鱼泉寺戏画
----
绵阳清代戏曲石刻
----
汉源县九襄节孝石坊戏曲石雕
----
雅安上里双节孝石坊戏曲石雕
----
雅安上里韩家祠堂戏曲木雕
----
合江县白鹿场鹤龄班班牌
----
绵阳梓棉乡清代戏曲抄本
----
雅安蔡隆乡咎村重修文昌惠泽宫戏台石碑
----
芦山县唐家山墓碑戏曲石雕
----
芦山飞仙乡堰坎村墓碑戏曲石雕
----
成都市望江公园崇丽阁戏曲木雕
----
清代川剧唢呐
----
涪城亨义班牌
----
绵竹清代木版戏曲年画
----
绵竹年画粉本“迎春图”(局部)
----
《白蛇传》戏曲石雕
----
阳戏古抄本《显扬神戏》
----
活捉王魁木刻本
----
三庆会衣箱
----
灌县庆平音乐社乐箱
--
报刊专著
----
剧话
----
雨村曲话
----
娱闲录
----
成都鞠部题名
----
梁樵曲本
----
花国春秋
----
蜀伶杂志
----
巴人曲
----
康子林追悼特刊
----
康周合演之绝剧
----
梨园感旧录
----
警钟
----
阳春小报
----
川剧人物小识
----
川剧原本
----
川剧大全
----
川剧正宗
----
曲选
----
川剧选粹
----
订正川剧唱词
----
平剧旬刊
----
川剧杂拾
----
川剧大观
----
平剧歌谱精选
----
戏剧精英
----
川剧序论
----
川剧正宗(器乐)
----
蜀伶选粹
----
川剧大成
----
观众报
----
戏曲通讯
----
川剧音乐初集
----
川剧
----
川剧剧目鉴定演出剧本选
----
谈川剧表演艺术
----
川剧浅谈
----
川剧《情探》的表演艺术
----
川剧丛刊
----
川剧高腔曲牌(第一集)
----
我怎样演《刁窗》
----
情探
----
川剧艺术研究
----
川剧传统剧本汇编
----
四川戏曲
----
论川剧高腔音乐
----
议剑献剑
----
川剧唢呐曲牌(第一集)
----
成都市专业艺术团体观摩会演会刊
----
川剧旦角表演艺术
----
川剧笛子曲谱
----
黄吉安剧本选
----
四川地方戏曲选
----
川剧选集
----
川剧胡琴曲牌
----
川剧弹戏曲牌
----
川剧胡琴曲谱(二簧部分)
----
谈川剧舞台人物的创造
----
川剧传统剧目目录
----
周慕莲舞台艺术
----
川剧喜剧集
----
别洞观景
----
川剧艺诀释义
----
川剧脸谱选
----
川剧高腔乐府
----
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大会会刊
----
传统川剧折子戏选
----
川剧高腔曲牌
----
川剧昆曲汇编
----
四卒千军
----
川剧艺术
----
剧作
----
川剧锣鼓牌子
----
内部通讯
----
戏剧与电影
----
戏剧与电影(增刊)
----
川剧胡琴、弹戏唱腔
----
刘成基舞台艺术
----
张德成川剧表演论文选
----
川剧爱好者
----
川剧传统喜剧选
----
金震雷舞台艺术
----
吵闹
----
川剧现代戏《四姑娘》资料汇编
--
轶闻传说
----
张飞杀岳飞
----
活秦桧反审雷知府
----
方福兆机智作巧对
----
严秀安赤身演周仓艺坛殒命
----
郭益清与天簌斗艺
----
黑小生有意试探,杨绍兴迎刃解难
----
段斌臣巧答严汉章
----
名丑骂官
----
李云成飞叉显绝技
----
天籁巧智演《逼宫》
----
陈闷登发难《泥壁楼》,面娃娃巧对成佳话
----
一股青烟化好妆
----
刘怀绪唱无锣鼓川戏
----
黄吉安怒斩马邈
----
盖三省拜师
----
灵官坟
----
萧遐亭临场改诗惊四座
----
筱桐凤机智破难题
----
土戏三圣像的来历
----
援马抗倭,名流扮彩女
----
扛台演戏
----
廖静秋慧眼识人才
----
李家培叛宗逆族舍身从艺
----
易胆大二三事
----
余丹庭与梨园义军
----
文昌会戏与忍字的由来
----
李调元书写“一团和气”
----
素牌与荤牌
----
赵熙喜赠对联,天有社因此命名
----
黄吉安换房上大当
----
杨天佑木鞭驱官兵
----
冉樵子遇害,季樵破门杀仇家
----
魏香庭赈济饥民
----
李占云无私授艺,演萧方横遭杀身
----
靳雅竹险遭毁容
----
夏万一忧愤亡身
----
一声雷险遭不测
----
王汝林沉石铭志
----
邱花脸疾笔绘金刚,联络员临危得脱险
----
刘伯承“打玩友”
----
是艺术家又是烹饪师
----
你就是我妈妈
----
当头棒曲口砭时弊
--
谚语 口诀 行话 戏联
----
谚语 口诀
------
唱讲
------
做(表演)
------
练
------
艺德
------
技艺
------
演员修养
----
行话
------
戏班业务行话
------
戏班生活行话
------
戏班数字行话
------
戏班姓氏行话
------
歇后语
------
言子
----
戏联
--
其它
----
张德成做诗词记艺记事
----
射洪青堤镇的“目连故里”
----
清代艺人公墓
----
诗
----
绵阳马鞍寺庙台清代艺人墨迹
----
成都天回镇金华寺庙台粉壁题记
传记
--
杨慎
--
拉青·祥巴彭措
--
杨潮观
--
李调元
--
魏长生
--
萧遐亭
--
刀邛
--
岳春
--
黄吉安
--
黄金凤
--
蒋润堂
--
胡鸿勋
--
黄炳南
--
杨吉廷
--
彭华廷
--
傅三乾
--
赵熙
--
蔡月秋
--
陈彦衡
--
雷泽洪
--
康子林
--
王治安
--
蒲松年
--
尹仲锡
--
唐金莲
--
魏辅周
--
杨素兰
--
巴·纳卡
--
唐广体
--
浣花仙
--
萧楷成
--
谭芸仙
--
罗贵廷
--
左青云
--
唐德彝
--
刘怀叙
--
宋书田
--
刘久强
--
曹俊臣
--
廖三吉
--
彭天喜
--
段斌臣
--
刘芷美
--
白牡丹
--
吉绍成
--
贾培之
--
陈翠屏
--
罗小凤
--
王瑞成
--
魏祥林
--
刘世照
--
魏香庭
--
张德成
--
刘汉章
--
王友生
--
龚吉开
--
唐彬如
--
李大钟
--
李慎余
--
陈兰亭
--
冉樵子
--
邓少怀
--
戴国恒
--
鄢炳章
--
周海滨
--
吴晓雷
--
陈震权
--
天籁
--
陈碧秀
--
聂丽君
--
薛义安
--
厉彦芝
--
甘海如
--
陈禹门
--
赵鼎成
--
玉婷婷
--
唐荫甫
--
曾此君
--
周慕莲
--
徐文瀚
--
何伯川
--
郑福盛
--
黄开文
--
任子辉
--
喻绍武
--
彭文元
--
白玉琼
--
傅幼林
--
张志举
--
赵瑞春
--
竺鋆
--
杨玉冰
--
茹秀臣
--
匡文字
--
刘成基
--
雷知春
--
姜尚峰
--
李子良
--
筱月亭
--
萧克琴
--
陈淡然
--
刘华瑜
--
赵循伯
--
韩绍武
--
孙盛辅
--
何想云
--
张海平
--
周长春
--
谭天禄
--
薛艳秋
--
露凝香
--
王学君
--
王少泉
--
陈艳梅
--
李惠仙
--
琼莲芳
--
郭一萍
--
黄一良
--
陈华新
--
李小钟
--
阳华居
--
彭海清
--
许音遂
--
潘鼎新
--
李世仁
--
李文杰
--
周清植
--
王国仁
--
厉慧斌
--
谢文新
--
司徒慧聪
--
廖静秋
--
王纯熙
--
邓渠如
--
韩佩芳
--
李明璋
--
邓先树
--
秦淑惠
附录
--
与优者言
--
四川省行政公署训令川东下川南观察使转饬所属禁止女优一案
--
剧本出版及演出审查监督办法
--
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通知重庆市文化局同意你局1952年修改川剧计划
--
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批复重庆市文化局关于重庆市戏剧审查暂行规定
--
西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关于结合中央文化部《关于全国剧团整编工作的几项通知》进行检查纠正剧团的整编工作的
--
中国川剧团赴波、捷、德、保四国访问演出工作总结(初稿)
--
四川省文化局为举行川剧老艺人示范演出的通知
--
四川省文化局举行川剧老艺人示范演出日期的通知
--
四川省川剧老艺人示范演出节目单
--
我省编演革命现代戏的情况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举办革命样板戏学习班的通知
--
中共四川省委转发省文化局党委《关于解决川核发[1971]99号文件试行中出现的问题的请示报告》
--
关于解决川核发[1971]99号文件试行中出现的问题的请示报告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加强川剧工作的请示报告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恢复上演一批川剧传统剧目的请示报告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请求拍摄川剧传统剧目彩色影片的请示报告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拍摄川剧传统剧目资料片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推荐一批川剧现代戏和公布第二批恢复上演的川剧优秀传统剧目的通知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召开部分地、市、州戏曲编导工作会议的通知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举办省戏曲编剧、导演进修班的报告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举行四川省首届少年儿童戏剧调演的请示报告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四川省首届少年儿童戏剧调演评选演出奖的请示报告
--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局党组《关于振兴川剧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
关于振兴川剧的请示报告
--
四川省文化局召开“全省川剧工作座谈会”的通知
--
四川省文化局关于举行四川省首届计划生育文艺调演的请示报告
--
川剧灌唱片统计表(1934——1960年)
--
川剧录相统计表(1980年)
--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西南区戏曲代表团川剧演出队剧本、演员获奖名单
--
四川省1978年文艺调演、1979年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川剧创作获奖名单
--
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戏剧)获奖名单
后记
索引
--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
--
条目汉语拼音索引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总监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