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志

万载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万载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644-1985

出版时间: 1988年10月

目录

封面
照片
-- (上) 县政府大门
-- (下) 县城街心花园
-- (上) 文明塔
-- (下) 西周甬钟
-- (上) 湘鄂赣革命纪念馆
-- (中) 工农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塔
-- (下) 老区新貌
-- 附图
-- (左) 县橡胶厂工区
-- (中) 县酿酒厂工区
-- (右) 花爆工人下班
-- (上) 三大特产
-- (下) 烟花似锦
-- (上) 三十把水库
-- (下左) 柑桔飘香
-- (下右) 人造林
-- (上) 万载中学珲化大楼
-- (下) 县中医院住院部
目 录
万载县政区图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卷一建置区划
-- 第一章 位置沿革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都、图
---- 第二节 区、乡、保、甲
---- 第三节 区、乡(社)、村(队)
卷二乡镇
-- 第一章 县城——康乐镇
---- 第一节 地理沿革
---- 第二节 城垣街道
---- 第三节 市政建设
---- 第四节 工商交通
---- 第五节 驻城单位
-- 第二章 乡镇概略
---- 第一节 株潭镇
---- 第二节 鹅峰乡
---- 第三节 马步乡
---- 第四节 高城乡
---- 第五节 双桥乡
---- 第六节 赤兴乡
---- 第七节 仙源乡
---- 第八节 潭埠乡
---- 第九节 岭东乡
---- 第十节 白水乡
---- 第十一节 黄茅乡
---- 第十二节 三兴乡
---- 第十三节 罗城乡
---- 第十四节 白良乡
---- 第十五节 茭湖乡
---- 第十六节 高村乡
---- 第十七节 西坑乡
---- 第十八节 官元山乡
卷三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化
---- 第一节 人口源流
---- 第二节 历代人口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年龄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节 制生育
---- 第二节 人口规划
卷四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山脉
---- 第一节 山峰
---- 第二节 岩洞
-- 第三章 水系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划分
----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
---- 第三节 农业气候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野生动物
---- 第二节 野生植物
---- 第三节 水能资源
---- 第四节 矿藏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冻害
---- 第四节 冰雹风灾
---- 第五节 病虫害
---- 第六节 其它灾害
卷五苏区斗争
-- 第一章 党的建设
---- 第一节 党在本县的早期活动
---- 第二节 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 第三节 党组织的发展
---- 第四节 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 第二章 政权建设
---- 第一节 县区乡苏维埃政府
---- 第二节 历届工农兵代表大会
---- 第三节 肃反工作
-- 第三章 土地革命
---- 第一节 土地占有情况
---- 第二节 “耕地农有”的尝试
---- 第三节 “五抗”斗争
---- 第四节 分青苗
---- 第五节 重新分配土地
---- 第六节 查田运动
-- 第四章 武装斗争
---- 第一节 地方武装组织
---- 第二节 重大战役
---- 第三节 三年游击战争
-- 第五章 湘鄂赣边特委和湘鄂赣省级机关在万载
---- 第一节 湘鄂赣边特委在万载
---- 第二节 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在小源
---- 第三节 湘鄂赣省党代表大会和工农兵代表会的召开
---- 第四节 高村整训
---- 第五节 第三届省委的组建与省级机关撤离小源
-- 第六章 老一辈革命家在万载的革命活动
---- 第一节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率领红军转战万载
---- 第二节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途经万载
卷六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万载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县委的建立
----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务工作
---- 第四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万载县党部
---- 第一节 县党部的建立及党代会
---- 第二节 党务
-- 第三章 民主党派万载基层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万载县支部
----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万载县支部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在万载的活动
-- 第四章 其他党派万载基层组织
---- 第一节 民主社会党万载县党部
---- 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万载临时党部
卷七政权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会
----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清代行政机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机构
----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机构
-- 第三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万载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历届县政协委员会会议
---- 第二节 职能与活动
卷八民 政
-- 第一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优属
----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章 革命老根据地建设
---- 第一节 地区分布
---- 第二节 扶助建设
-- 第三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救灾
---- 第二节 救济
-- 第四章 选举
---- 第一节 基层选举
---- 第二节 县级选举
-- 第五章 婚丧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殡葬改革
卷九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 安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户籍管理
---- 第四节 消防工作
---- 第五节 监所管理
-- 第二章 司 法
---- 第一节 检察
---- 第二节 法院
---- 第三节 司法行政
卷十劳动人事
-- 第一章 编制精简
---- 第一节 编制
---- 第二节 精简
-- 第二章 干部工作
---- 第一节 任用
---- 第二节 培训
-- 第三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就业
---- 第二节 职业培训
-- 第四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福利
-- 第五章 劳动保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措施
卷十一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农商组织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商民组织
-- 第二章 妇女组织
---- 第一节 万载县妇女会
---- 第二节 县妇女联合会
--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 第一节 青年组织
---- 第二节 少年儿童组织
-- 第四章 文化科技组织
---- 第一节 文联
---- 第二节 科协
---- 第三节 社联
-- 第五章 其他组织
---- 第一节 县抗美援朝分会
---- 第二节 县中苏友好协会
---- 第三节 侨联
卷十二军事
-- 第一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地方武装组织
---- 第二节 民兵
-- 第二章 兵役与兵防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兵防
-- 第三章 兵事
---- 第一节 邱仰寰起义
---- 第二节 太平军在万载的活动
---- 第三节 国民革命军进抵万载
---- 第四节 日军侵凌万载
---- 第五节 人民解放军解放万载
卷十三农业
--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二章 体制变革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二节 人民公社
---- 第三节 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 耕地与作物
---- 第一节 耕地面积
---- 第二节 作物分区
---- 第三节 主要作物
-- 第四章 农艺农技
---- 第一节 改良土壤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病虫防治
---- 第五节 耕作技术
-- 第五章 农业机具
---- 第一节 农用机具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卷十四林业
-- 第一章 归属变革
-- 第二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面积蓄积
---- 第二节 资源分布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防火防虫
-- 第四章 营造采运经销
---- 第一节 营造
---- 第二节 采运
---- 第三节 经销
卷十五畜牧水产
-- 第一章 畜 牧
---- 第一节 畜禽种类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第二章 水产
---- 第一节 鱼类鱼苗
---- 第二节 养鱼
卷十六水利
-- 第一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二章 灌溉
---- 第一节 灌溉面积
---- 第二节 灌溉方式
-- 第三章 水土保持
卷十七三大特产
-- 第一章 花 爆
---- 第一节 爆竹和烟花的传入
---- 第二节 原料制作
---- 第三节 品种特色
---- 第四节 花爆科研
---- 第五节 生产销售
-- 第二章 夏 布
---- 第一节 起源
---- 第二节 制作
---- 第三节 产销
-- 第三章 表芯纸
---- 第一节 历史状况
---- 第二节 生产规模
卷十八工业
-- 第一章 企业发展与管理
---- 第一节 企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二章 手工业
---- 第一节 竹木制品
---- 第二节 日用陶瓷
---- 第三节 五金制品
---- 第四节 缝纫
---- 第五节 建筑工业
-- 第三章 轻工业
---- 第一节 食品工业
---- 第二节 造纸工业
---- 第三节 印刷工业
---- 第四节 纺织工业
-- 第四章 重工业
---- 第一节 化学工业
---- 第二节 机械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电力工业
---- 第五节 煤炭工业
卷十九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乡道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水路
-- 第二章 邮 电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卷二十商业
-- 第一章 经济成份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二节 工业品采购
---- 第三节 商品销售
-- 第三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 市
---- 第二节 物资交流
-- 第四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经营方式
---- 第二节 出口商品
卷二十一粮油
-- 第一章 购 销
---- 第一节 征购
---- 第二节 统 销
---- 第三节 粮油集市
-- 第二章 加 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料加工
---- 第三节 饲料加工
---- 第四节 其它加工
-- 第三章 储运
---- 第一节 粮油储存
---- 第二节 调拨运输
卷二十二财政金融
-- 第一章 财 政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收 入
---- 第三节 支 出
----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收机构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工商税
-- 第三章 金 融
---- 第一节 钱庄当铺
----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 银 行
---- 第四节 货币流通
---- 第五节 贷 款
---- 第六节 存款
---- 第七节 保 险
卷二十三科技
-- 第一章 机构队伍管理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二章 科技普及活动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科技培训
---- 第三节 科技咨询
---- 第四节 科技扶贫
---- 第五节 科普文明村建设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工业科技成果
----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
---- 第三节 林业科技成果
---- 第四节 医卫科技成果
卷二十四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与完成
---- 第二节 计划物资分配
-- 第二章 工商行政
---- 第一节 企业登记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商标注册
---- 第四节 合同监证
-- 第三章 商品价格
---- 第一节 市场物阶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四章 统计审计
---- 第一节 统 计
---- 第二节 审计
--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计量管理
----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六章 经济技术合作
卷二十五教育
-- 第一章 私塾儒学书院
---- 第一节 私塾义塾
---- 第二节 儒学书院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医卫教育
---- 第三节 农(工)职业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业余学校
---- 第二节 干部、职工业余学校
---- 第三节 函授、电视大学
-- 第五章 教 师
---- 第一节 教师素质
---- 第二节 教师待遇
-- 第六章 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 事
---- 第三节 教 学
---- 第四节 经费
卷二十六医药卫生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医卫机构
---- 第二节 卫生群众团体
---- 第三节 卫生队伍
-- 第二章 防疫保健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三章 疾病医疗
---- 第一节 医疗设备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四章 药品药政
---- 第一节 中 药
---- 第二节 西药
---- 第三节 药 政
-- 第五章 经费
---- 第一节 事业经费
---- 第二节 基建投资
卷二十七体育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业余体校老年人体协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师资课程
---- 第二节 场地设备
-- 第三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设施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卷二十八文 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文化馆(站)俱乐部
---- 第二节 创作与展览
---- 第三节 民间艺术
-- 第二章 电影戏剧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戏剧
-- 第三章 报刊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 视
-- 第四章 图书档案
---- 第一节 图书藏借
---- 第二节 图书发行
---- 第三节 档 案
卷二十九文物古迹
-- 第一章 历史文物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古墓葬
---- 第三节 古建筑
---- 第四节 馆藏古器物
---- 第五节 石 刻
---- 第六节 馆藏字画
-- 第二章 革命文物
---- 第一节 旧 址
---- 第二节 旧居
---- 第三节 战场遗址
---- 第四节 馆藏文物
---- 第五节 革命纪念设施
-- 第三章 旧八景
卷三十艺文
-- 第一章 目录
---- 第一节 书目选
---- 第二节 篇目选
-- 第二章 艺文选
---- 第一节 诗词
---- 第二节 散文
---- 第三节 歌曲
---- 第四节 字画
卷三十一人民生活
-- 第一章 收入
---- 第一节 农民收入
---- 第二节 职工收入
-- 第二章 饮食衣着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衣着
-- 第三章 宅居用具
---- 第一节 宅居
---- 第二节 家用器具
-- 第四章 文化娱乐
-- 第五章 保险储蓄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家庭储蓄
卷三十二社会民俗
-- 第一章 革命故事谣谚传说
---- 第一节 革命故事
---- 第二节 歌 谣
---- 第三节 民 谚
---- 第四节 民间传说
-- 第二章 宗教信仰民情风俗
---- 第一节 宗教信仰
---- 第二节 规 约
---- 第三节 传统节 日
---- 第四节 婚嫁丧葬
---- 第五节 酒筵名菜
---- 第六节 其他习俗
---- 第七节 迷信与喜忌
卷三十三方 言
-- 第一章 万载方言概略
-- 第二章 语音
---- 第一节 语音系统
---- 第二节 语音差异
---- 第三节 万载话与中古音、普通话的对应
---- 第四节 万载话标音举例
-- 第三章 词汇
---- 第一节 词语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词汇举例
---- 第三节 本地方言内部常用词汇对照表
-- 第四章 语 法
---- 第一节 “子”尾
---- 第二节 词的重叠
---- 第三节 几种词类的特点
---- 第四节 句子语序的变化
---- 第五节 几种句子的特点
卷三十四人 物
-- 第一章 传略
---- 龙松泉
---- 杨振东
---- 姜杰
---- 王建华
---- 陈小媛
---- 张洪万
---- 金云龙
---- 陈昆山
---- 成功
---- 钟召棠
---- 龙赓言·龙榆生
---- 彭上坤
---- 汪锦松
---- 谢济沂
---- 周晴峰
---- 马生洪
---- 辛际周
---- 余国忠
---- 汪岳云
---- 郭涛
---- 辛广渊
---- 张岂庸
---- 郭一岑
---- 李攀桂
---- 汤任生
---- 王杞生·张甫生
---- 刘光华
---- 陈连兴
---- 刘焕章
-- 第二章 英烈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卷三十五辑录
-- 第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文献
-- 第二章 关于边界归属水利山林权属的文件
---- 第一节 边界归属
---- 第二节 水利权属
---- 第三节 山林权属
-- 第三章 修志文选
---- 第一节 历届县志序文选
---- 第二节 修志文件、论文选
编后记
县志编纂委员会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