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第九中学校志(1956-2006)

洛阳市第九中学校志(1956-2006)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书是记述洛阳市第九中学50年发展演变的第一部资料性著作,同时又是洛阳九中的重要历史文献。 二、本志书的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尊重历史、反映现实、服务当代、有益后世为原则,力求客观真实地记述洛阳九中的过去和现在,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内容时限: 1956-2006

出版时间: 2007年03月

目录

封面
洛阳市第九中学校志
办学目标与理念
编辑人员

凡例
图片
-- 追求卓越的校领导班子(2006)
-- 洛阳市教育局长尚成富(右二)、副局长尤永政(右一),陪同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廖文科(左一),省教
-- 左二:廖文科 副司长、左三:崔炳建 副厅长
-- 洛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杨清川(左二)来我校视察
-- 洛阳市教育局长尚成富(前左一)陪同副市长郭俊民(前左二)视察我校
--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刘玉峰(左一)来我校视察危房改造工作
--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郑志敏(左三)来我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 洛阳市教育局长尚成富、副局长刘玉峰、前市教委主任高根超为我校题词
-- 中国新闻社河南分社赵敏社长(左三)为我校挂牌
-- 2004年前的学校操场
-- 2006年完成改造的学校运动场
-- 七十年代
-- 八十年代
-- 九十年代
-- 2007年落成的学校主教学楼和大门
-- 建校时的礼堂
-- 建校时的教学办公综合楼
-- 学校原实验室
-- 2002年建成的艺术实验楼
-- 生物实验室
-- 物理实验室
-- 化学实验室
-- 河南省教育厅名校办分校验收工作
-- 教育局教研室领导指导工作
-- 洛阳市第九中学庆祝建校四十周年大会
-- 洛阳市第九中五届一次教代会 替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洛阳市第九中学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
-- 特级教师宁平顺在上课
-- 特级教师宁平顺指导青年教师
-- 班主任工作研讨会
-- 教研活动
-- 升旗仪式
-- 社会实践
-- 歌唱祖国合唱比赛
-- 信息技术课堂
-- 多媒体教学
-- 实验课精益求精
-- 英语语音课
-- 见义勇为勇士
-- 洛九中八四年秋季田径运动会
-- 武术表演
-- 女子剑术
-- 军训检阅
-- 更快
-- 更远
-- 更高
-- 让历史告诉我们
-- 童话
-- 附图:追梦青春
--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刘世声到我校指导学生
-- 我校教师毋福喜上指导课
-- 中原工学院艺术学院杨纲院长在我校辅导学生
-- 河南科技大学申平教授指导我校学生画作
-- 乔庄写生
-- 九里沟写生
-- 06元旦文艺汇演
-- 舞蹈排练
-- 形体训练
-- 钢琴四手联奏
-- 萨克斯独奏
-- 歌伴舞
-- 双人舞
-- 校管乐团获省一等奖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军乐团许新建大校指导校管乐团训练
-- 07新年音乐会
-- 05年元旦文艺演出
-- 洛阳市第九中学一九八七届高中毕业生合影留念
-- 洛阳市第九中学一九八五届高中毕业留念
-- 洛阳市第九中学2006届高三年级毕业合影
-- 附图:毕业生返校活动侧记
-- 附图:荣誉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建制
-- 第二节 校园建设
-- 第三节 成人中专与分校
第二章 教职工
-- 第一节 教师
-- 第二节 职员和工人
-- 第三节 福利待遇
第三章 学生
-- 第一节 招生
-- 第二节 学生管理
-- 第三节 升学与就业
---- 附部分优秀学生名谱
------ 李华华
------ 尤玉庆
------ 杨作宾
------ 彭静
------ 李云峰
------ 王方
------ 陈文讯
------ 关振林
------ 曲安民
------ 付京生
------ 陈桂
------ 林志成
------ 邓丙义
------ 吴永武
第四章 教学设施
-- 第一节 图书室
-- 第二节 实验室
-- 第三节 专业教室
-- 第四节 电教设施
-- 第五节 体育设施
-- 第六节 艺术教育设施
第五章 教学
-- 第一节 教学计划与教学方式
-- 第二节 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教研、教法与教改
-- 第四节 艺术特长教育
-- 第五节 成人中专教育
-- 第六节 教务
第六章 德育
-- 第一节 德育内容与途径
-- 第二节 社会实践与军事训练
-- 第三节 班级管理与班级活动
-- 第四节 机构建设
第七章 体育 卫生
-- 第一节 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
-- 第二节 卫生工作与卫生活动
-- 第三节 体育卫生机构与章程
第八章 校园文化
-- 第一节 校风 校训 校歌 校徽
-- 第二节 板报 文化长廊
-- 第三节 文艺活动
-- 第四节 乐队
-- 第五节 礼仪教育
第九章 总务
-- 第一节 基本建设
-- 第二节 勤工俭学
-- 第三节 管理
第十章 学校行政
-- 第一节 领导体制与管理制度
-- 第二节 校长更迭
-- 第三节 行政组织机构
-- 第四节 中层行政管理
第十一章 中共党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思想建设
-- 第三节 知识分子政策落实
第十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教代会
-- 第三节 共青团、学生会
-- 第四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第十三章 民主党派
第十四章 友好往来
-- 第一节 本地范围内的往来
-- 第二节 外省、市往来
-- 第三节 联合办学
-- 第四节 与当地驻军的往来
第十五章 荣誉
-- 第一节 集体荣誉
-- 第二节 个人荣誉
第十六章 人物
-- 第一节 简介
---- 王庆升
---- 徐贡珍
---- 张茂才
---- 李明山
---- 韩瑜
---- 郭景文
---- 姚友恬
---- 韩荣超
---- 雷俊超
---- 于淑珍
---- 王令庄
---- 房旭晨
---- 季连云
---- 弓肇福
---- 张永才
---- 宋河龙
---- 张齐连
---- 卫振宗
---- 傅光华
---- 庄佛田
---- 孙安德
---- 丁春原
---- 张国祥
---- 念乃利
---- 武安强
---- 谷明
---- 张伟奇
---- 李朝阳
---- 聂建萍
---- 沈广俊
---- 朱志仁
---- 周永碧
---- 叶维宽
---- 宁平顺
---- 张爱芬
---- 谢林凤
---- 沈美华
---- 海永振
---- 刘淑姣
---- 张淑梅
---- 张汝筠
---- 杜彬杰
-- 第二节 名录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