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农牧志

大方县农牧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存真求实,秉笔直书”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述大方县 农牧业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突出时代特点,增强地方 特色并有所创新。 一、本志为部门专业志 三、本志以“统合古今、详今略古”为原则,时间上限不封顶,尽可能追溯到事物发端 之时,下限断至2012年底,个别章节适当下延。 四、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均按其本身规律,如实记述其来龙去脉,兴衰起伏、成败得失, 述而不论,寓论于述。 五、本志记述内容地域范围,以2012年底36个乡(镇)为界,不“越境而书”。 六、本志按“横排门类,纵述历史”的原则,体例采用述、记、志、传、图、录、表, 以志为主体。设篇、章、节、目反映事物发展的过程,体现事物的客观规律。 七、大事记:记述县域农牧业发展有影响的重要事件。 八、篇目结构:本志之首设总述,为全志之纲,以大事记及六篇成书,以篇统章,以章 统节,以节统目。共6篇,末尾设附录,约120万字。 九、本志资料来源于历史文献、档案、书籍、报刊、可信口碑、实物等,一般不注出处, 但须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十、文体一律采用语体文记叙体。一般只记事实不作评论,寓观点于叙事之中。记叙的 语言简练、通俗、流畅。 十一、本志对历史纪年、地理名称、政府、官职等,均按当时的历史习惯称呼。历史纪 年注明公元。地理名称注明今地。本志所指大方解放后系指1949年11月25日以后。 十二、入志人物:生人不立传但可以事系人,所系人物为副科级以上实职领导、副高师 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中的农民农艺师:省级以上劳模及先进工作者;农牧业知名人士、 能工巧匠;场站股室负责人录入人物表:对大方县农牧业有突出贡献的在世人物,不拘地位 等级,其事迹记入有关篇章;立传人物:对大方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已故人物,经局党组把 关,县地方志办审定后,以卒年月为序入志。 十三、机构领导人列名,统一为正副职。 十四、本志对文字、标点、数字、记量的记述,均按国家统一规范书写。度量衡单位使 用,解放前用当时通行的计量单位并按现行计量单位折算注明;解放后按照国务院1984年 3月4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执行。数字和标点的用法,按国家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标点符号用法》执行。 各类简称首次出现时书写全称并在括号内注明简称。节以下序码,目统一用汉字一、二、三…标 明,子目统一用(一)、(二)、(三),子目以下采用阿拉伯数1、2、3…标号,(1)、(2)、(3)等。 十五、本志统计数字,,除注明资料来源者外,统一依据统计部门资料。 十六、本志中的文字,用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简体字总表》的简化字。

内容时限: -2012

目录

封面
封底
编委会
图片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总述
农业大事记
第一篇 大方县农牧机构
-- 第一章 县级机构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业行政机构的设置
-- 第二章 区乡村机构
---- 第一节 区(乡镇)级机构
---- 第二节 乡(村)级机构
-- 第三章 县局行政、事业、企业单位
---- 第一节 农业局
---- 第二节 畜牧局
---- 第三节 大方县农业办公室(农工部、农经委)
---- 第四节 大方县农牧局
-- 第四章 党团组织
---- 第一节 党组
---- 第二节 党总支部
---- 第三节 纪检组
---- 第四节 党支部
---- 第五节 工会
-- 第五章 县内各类农民组织
---- 第一节 县农会
---- 第二节 协会
---- 第三节 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
第二篇 种植业
-- 第一章 自然资源概述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 第三节 气候资源
---- 第四节 水资源
---- 第五节 生物资源
---- 第六节 农业气象
-- 第二章 农业基础建设
---- 第一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农村能源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四节 农田水利
-- 第三章 农业技术推广
---- 第一节 种植业生产
---- 第二节 耕作技术
---- 第三节 重点工程实施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肥料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 第七节 农作物种子
-- 第四章 粮食作物
---- 第一节 玉米
---- 第二节 小麦
---- 第三节 水稻
---- 第四节 豆类
---- 第五节 薯类
---- 第六节 高梁
---- 第七节 杂粮
-- 第五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烤烟
---- 第二节 晒晾烟
---- 第三节 药材
---- 第四节 其他作物
-- 第六章 油料作物
---- 第一节 油菜
---- 第二节 花生
---- 第三节 向日葵
---- 第四节 油桐、乌桕、油茶籽
---- 第五节 其它油料作物
-- 第七章 园艺作物
---- 第一节 蔬菜
---- 第二节 辣椒
---- 第三节 茶叶
---- 第四节 果树
---- 第五节 蚕桑
---- 第六节 花卉
---- 第七节 食用菌
-- 第八章 农业物资管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第一节 农资市场管理
---- 第二节 种子管理
---- 第三节 农药监督管理
---- 第四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第五节 农牧业行政执法
第三篇 养殖业
-- 第一章 大方畜牧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三节 解放后的大方畜牧业
-- 第二章 饲草饲料
---- 第一节 草地资源
---- 第二节 饲料资源
---- 第三节 草地
---- 第四节 饲草种植和饲料生产
---- 第五节 牧草种子生产
---- 第六节 饲草饲料科技推广
-- 第三章 畜牧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大牲畜
---- 第二节 猪
---- 第三节 羊
---- 第四节 家禽
---- 第五节 犬
---- 第六节 兔
---- 第七节 蜂
---- 第八节 鸽与观赏鸟
---- 第九节 海狸鼠
---- 第十节 荷兰猪
---- 第十一节 野生经济动物
-- 第四章 畜牧业生产及畜禽改良
---- 第一节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畜禽养殖
---- 第三节 畜禽改良
-- 第五章 兽疫防治
---- 第一节 疫情史略
---- 第二节 疫情普查
---- 第三节 畜禽主要疫病和寄生虫病防治
---- 第四节 中兽医
---- 第五节 动物防疫
---- 第六节 兽药生产、供应
---- 第七节 兽药管理
---- 第八节 兽医防疫体系建设
-- 第六章 生态畜牧业建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生态畜牧业分区布局
---- 第三节 生态畜牧业的现状和主要模式
---- 第四节 发展生态畜牧业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五节 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第七章 畜牧业经济与管理
---- 第一节 畜牧业经济概述
---- 第二节 畜牧业经济形式
---- 第三节 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布局
---- 第四节 畜产品交换与价格
-- 第八章 水产养殖
---- 第一节 水产资源
---- 第二节 鱼病
---- 第三节 水质
---- 第四节 渔业生产
---- 第五节 渔业经济
---- 第六节 渔具渔法
---- 第七节 渔政管理
第四篇 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及相关管理
-- 第一章 农村社会经济
----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农村互助合作
----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五节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 第六节 农村经济
---- 第七节 农业产业化
---- 第八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第九节 农业经营管理
---- 第十节 农民
---- 第十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
---- 第十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二章 农业区划
---- 第一节 农业粗线条区划
---- 第二节 农业细线条区划
第五篇 农牧业科技
-- 第一章 农业教育
---- 第一节 农业中学
---- 第二节 羊场坝农校
---- 第三节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 第四节 农民技术培训
-- 第二章 农业宣传
---- 第一节 农业法规宣传
---- 第二节 农村电影 电视 广播
---- 第三节 农业书籍
---- 第四节 科技“三下乡”
-- 第三章 农牧渔业科技研究与推广
---- 第一节 大方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 第二节 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
---- 第三节 畜牧兽医科技研究与推广
---- 第四节 水产科研与技术推广
---- 第五节 果树科研
---- 第六节 烤烟科研
-- 第四章 农业科技队伍
---- 第一节 科技人员的来源和培训
---- 第二节 科技人员的构成
---- 第三节 技术职称评聘
---- 第六节 农业学术团体
-- 第五章 农业科研论文与著作
---- 第一节 农牧科技成果及文献著作存目
---- 第二节 大方县农牧业科普文章名录
-- 第六章 农牧业技术标准
---- 第一节 种植业标准
---- 第二节 畜牧业标准
---- 第三节 渔业标准
第六篇 人物篇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第三节 大方县农业系统副科级以上人员简历
-- 第二章 荣誉表彰
---- 第一节 先进单位
---- 第二节 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丰收奖
---- 第三节 受县级以上表彰的个人名录
附录
-- 附录一
---- 大方县农业重要文献
---- 大定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案(摘录)
---- 大定县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议(摘录)
---- 中共大方县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央、省、地委放宽农业政策的指示的意见(摘录)
---- 中共大方县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摘要)
---- 中共大方县委大方县人民政府大方县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 中共大方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补充意见
-- 附录二
---- 农谚
---- 农候
-- 附录三
---- 大方县农副土特产品
编后记
编委会人员简介
《大方县农牧志>分编章撰稿人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