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镇志

虞山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虞山镇自然环境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9

出版时间: 2000年12月

目录

封面
虞山镇志
《虞山镇志》编纂委员会
《虞山镇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虞山镇志》编纂人员

凡例
版权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沈国放为《虞山镇志》题词
图片
-- 1986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与农民交谈
-- 1986年6月23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乔石视察元和村
-- 1995年9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招商城
-- 1994年10月7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视察琴湖村
-- 1997年8月,中央文明委副主任虞豪梅视察镇党校陈列室
-- 1994年,中顾委委员江渭清为虞山镇题字
-- 虞山镇人民政府机关主楼
-- 虞山镇四套班子领导
-- 虞山镇委党校
-- 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会议代表参观虞山镇党校
-- 党员教育
-- 创建文明社区座谈会
-- 政务公开栏
-- 村务公开
-- 南宋方塔
-- 虞山门
-- 镇区远眺
-- 湖田鸟瞰
-- 湖滨候鸟
-- 尚湖春色
-- 辛峰亭
-- 兴福寺
-- 仲雍墓
-- 言子墓道
-- 琴湖公园鸟瞰
-- 昭明太子读书台
-- 剑阁
-- 剑门奇石
-- 燕园
-- 曾园
-- 元·黄山望天池壁图(局部)
-- 清·杨晋山水人物
-- 清·王(羽军)平林散牧图
-- 清·吴历湖天春色图
-- 清·蒋溥行书七绝诗轴
-- 清·翁同龢书扇
-- 翁同龢印
-- 天下为公(赵古泥刻)
-- 知我常熟(赵林刻)
-- 桃源春霁(蔡绍心刻)
-- 清·孙承恩楷书(《祝寿诗》局部)
-- 良渚文化玉璧1968年冬西门三条桥出土
-- 良渚文化石刀1992年10月张坝村5组村民祁上元上交
-- 春秋印纹陶罐1999年11月虞山西峰出土
-- 战国黑陶罐1991年9月北菜园村出土
-- 西汉·“淮一”铭铁锸1997年10月巷出土
-- 明·白玉透花鸟纹佩饰1994年9月西门外出土
-- 明·金冠饰1990年陆家温州知府陆润墓出土
-- 明·蓝釉模印鱼藻纹瓷盖罐1994年宝贝岩出土
-- 先贤言子像
-- 清翁氏描金状元匾
-- 明代建筑—(丝采)衣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曾朴著作
-- 翁同龢藏书
-- 家谱
-- 古桥—程家桥
-- 古井—言子墨井
-- 小三台石刻
-- 白皮松(燕园)
-- 古银杏树(方塔园)
-- 环城河
-- 工业缝纫机厂
-- 丙纶厂
-- 市帽厂
-- 琴湖集团总部
-- 申大毛条厂车间
-- 汇达钢管厂车间
-- 五爱电器厂车间一角
-- 城西积源祥化纤有限公司车间
-- 城南涂装厂车间一角
-- 日本夏普公司复印机生产线
-- 丙纶厂在境外建办的泰国丝特有限公司
-- 麦芝西柏集团公司
-- 外资企业怡和电厂外景
-- 合资企业恩杰斯电器材公司生产流水线
-- 独资企业金利橡胶有限公司生产线
-- 二建公司承建的肯尼亚建筑工程
-- 华实广告公司电脑设计中心
-- 飞亚达制衣有限公司
-- 忠鑫织造有限公司
-- 今日缝制设备贸易公司销售部一角
-- 恒丰水暖卫生洁具销售部一角
--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题词(1987年)
-- 招商城管委会办公区
-- 《人民日报》社总编邵华泽题词(1993)
-- 招商城停车场
-- 天鹅大酒店
-- 招商场一角
-- 招商城万利商厦
-- 招商城商品交易
-- 招商城精品区
-- 外国记者在招商城市场作采访
-- 城北信用社营业大楼
-- 储蓄
-- 证券营业大厅
-- 典当外景
-- 供销社南方超市
-- 农贸市场
-- 机械化收割
-- 大棚蔬菜
-- 家禽养殖
-- 花卉种植
-- 采茶
-- 水产养殖
-- 虞山电力管理站
-- 虞山水利站
-- 尚湖大寨闸
-- 大坝桥排灌站
-- 拖拉机路
-- 尤墩排涝站
-- 省公安厅领导视察虞山公安分局刑侦技术室
-- 交巡警出巡
-- 虞山工商分局
-- 国税分局
-- 地税分局
-- 虞山法律服务所
-- 基干民兵射击训练
-- 颜港幼儿园
-- 报本小学课外活动
-- 新建的五爱小学
-- 义庄小学实验室
-- 颜港小学课外教育
-- 元和小学电脑教育
-- 文化站
-- 图书馆
-- 广电站机房
-- 新村画廊
-- 街头黑板报
-- 虞城金秋文艺演出
-- 镇领导走访抗洪战士家庭
-- 镇社区服务中心
-- 镇社区服务中心求助热线
-- 城东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 颐养院
-- 敬老院
-- 公开招聘居委干部
-- “双拥”活动
-- 镇人民医院化验室
-- 计生服务电脑咨询
-- 体育键儿登台领奖
-- 尚湖龙舟赛
-- 广场风筝
-- 民间舞龙
-- 三月三虞山香会
-- 晨练
-- 文化广场
-- 琴川河一景
-- 宅区绿化
-- 街头雕塑
-- 镇区夜景
-- 新村公寓房
-- 镇区老房子
-- 农民住宅
-- 别墅小区
-- 临河民宅
-- 《虞山镇志》终审会参审人员合影
-- 《虞山镇志》编撰人员合影
-- 虞山镇行政区划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置区划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境界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民国前区划
---- 第二节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 第三章基层行政单位
---- 第一节街道办事处
---- 第二节行政村
第二编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形地质
---- 第一节平原、山丘
---- 第二节地质
-- 第二章土壤
---- 第一节黄棕壤
---- 第二节水稻土
---- 第三节沼泽土
-- 第三章自然动植物
---- 第一节林木 果树
---- 第二节行道树和园林植物
---- 第三节药用植物
---- 第四节野生动物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概况
---- 第二节气温、日照和降水
---- 第三节异常天气
-- 第五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洪涝
---- 第二节干旱
---- 第三节大风(台风、龙卷风)灾害
---- 第四节雷殛、冻害、虫灾
---- 第五节地震
第三编农 业
-- 第一章农业经济制度变革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六节土地规模经营
-- 第二章耕作制度与作物布局
---- 第一节耕地面积
---- 第二节耕作制度
---- 第三节品种布局
-- 第三章作物栽培与植保
---- 第一节作物栽培
---- 第二节农作物保护
---- 第三节肥料
-- 第四章农机农具
---- 第一节农具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第五章产量与效益
---- 第一节作物产量
---- 第二节经济效益
-- 第六章服务机构
---- 第一节农业技术推广站
---- 第二节农业服务公司
---- 第三节农机管理服务站
第四编林牧副漁
-- 第一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场、圃、站
-- 第二章禽畜养殖
---- 第一节家畜
---- 第二节家禽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蔬菜
---- 第二节瓜果花卉和食用菌生产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章渔业
---- 第一节内河捕捞
---- 第二节淡水养殖
---- 第三节特种水产养殖
---- 第四节鱼病防治
---- 第五节渔政
---- 第六节水产大队
-- 第五章手工副业
---- 第一节编织
---- 第二节花边刺绣
---- 第三节土纺土织
---- 第四节其他副业
第五编农田 水利
-- 第一章河道建设
---- 第一节河道
---- 第二节开挖新河
---- 第三节河道疏浚
-- 第二章圩闸建设
---- 第一节联圩
---- 第二节筑堤修圩
---- 第三节圩区管理
---- 第四节涵闸
-- 第三章灌溉设施
---- 第一节龙骨水车
---- 第二节机电泵站
---- 第三节喷灌
---- 第四节渠道
-- 第四章农田建设
---- 第一节平整土地
---- 第二节治涝治渍
---- 第三节农用道路、桥梁
-- 第五章水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费
第六编工 业
-- 第一章工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工业与公私合营
---- 第二节私营手工业与手工业改造
---- 第三节镇办工业
---- 第四节村办工业
---- 第五节街道工业
---- 第六节民营企业
---- 第七节工贸集团
---- 第八节企业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 第九节工业企业选介
-- 第二章行业门类
---- 第一节机械
---- 第二节轻工
---- 第三节纺织
---- 第四节建材
---- 第五节电子
---- 第六节工艺
---- 第七节化学
-- 第三章产品
---- 第一节名优产品
---- 第二节创汇产品
-- 第四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收益分配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劳动工资
-- 第五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供电
---- 第三节管理机构
第七编外向型经济
-- 第一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外贸企业
---- 第二节外贸产品
-- 第二章外资外经
---- 第一节外资利用
---- 第二节对外开发
-- 第三章投资环境
---- 第一节开发区建设
---- 第二节投资软环境建设
第八编商贸建筑
-- 第一章商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古代商业
---- 第二节民国时期商业
---- 第三节建国后商业
-- 第二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国营商业
---- 第二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私营商业
---- 第五节街道(村)三产
---- 第六节单位办三产
-- 第三章粮油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收购
---- 第三节销售
---- 第四节仓储
-- 第四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五章贸易市场
---- 第一节集贸市场
---- 第二节农贸(菜)市场
-- 第六章房地产开发
---- 第一节房产开发
---- 第二节房地产开发机构(简介)
-- 第七章建筑业
-- 第八章广告业
-- 第九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工商登记
---- 第三节商标管理
---- 第四节物价管理
第九编招商城
-- 第一章概况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境界
---- 第三节行政区划
---- 第四节行政村简介
-- 第二章市场建设
---- 第一节商贸设施建设
---- 第二节环境、生活设施建设
---- 第三节后勤服务设施
-- 第三章工商业的发展
---- 第一节工业
---- 第二节公司与商厦
---- 第三节私营经济
-- 第四章商城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服务
第十编交通 邮电 旅游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航道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三章旅游
---- 第一节服务设施
---- 第二节景点与建设
第十一编镇村建设
-- 第一章市镇建设
---- 第一节街市布局
---- 第二节城区建筑
---- 第三节城区道路
---- 第四节桥梁
---- 第五节城区河道驳岸
---- 第六节城区排水系统
---- 第七节路灯
---- 第八节城区供水系统
---- 第九节城区绿化
---- 第十节城区住宅
-- 第二章农村建设
---- 第一节住宅
---- 第二节道路
-- 第三章土地征用及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征用及管理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监测
---- 第二节治理与管理
第十二篇财税 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财政体制
---- 第三节财政收支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田赋、农业税
---- 第二节工商税及其他税捐(费、基金)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流通货币
---- 第三节工商信贷
---- 第四节城镇储蓄
---- 第五节银楼业及金银管理
第十三编政党 群团
-- 第一章政党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
---- 第三节民主党派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团体
---- 第二节青少年团体
---- 第三节妇女团体
---- 第四节工商团体
---- 第五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
---- 第六节老龄工作委员会
---- 第七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第八节退休教师协会
第十四编政权机构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选举
-- 第二章政府机构
---- 第一节民国前机构
---- 第二节民国时期机构
---- 第三节建国后机构
---- 第四节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
---- 第五节建国后历届政府主要政事
-- 第三章经济管理机构
---- 第一节机构演变
---- 第二节经济发展总公司的性质与任务
-- 第四章政协工作组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基层自治组织
---- 第一节村级基层组织
---- 第二节居民委员会
第十五编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户政管理
---- 第四节城镇交通管理
---- 第五节消防
-- 第二章司法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律师
---- 第三节法制宣传
---- 第四节民事调解
第十六编民政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拥军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退役军人安置
---- 第四节社会救济
---- 第五节社会福利
---- 第六节福利彩票发售
---- 第七节婚姻登记
---- 第八节信访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力管理
---- 第三节工资
---- 第四节劳动保险与福利
-- 第三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二节人员编制
---- 第三节工资
第十七编军 事
-- 第一章兵役
---- 第一节历代募兵、征兵制
---- 第二节预备役制
---- 第三节志愿、义务兵役制
-- 第二章武装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民兵
-- 第三章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城防设施
---- 第二节空防设施
第十八编人民革命斗争
-- 第一章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
---- 第一节“五四”运动在城区的反响
---- 第二节城区人民声援“五卅”运动
----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
---- 第四节国民党早期的发展和革命活动
---- 第五节“四一二”政变前后城区人民的革命活动
---- 第六节常熟城区的早期工人运动
-- 第二章土地革命时期
---- 第一节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团组织的重建和活动
---- 第二节阳光社的建立和活动
---- 第三节人力车工人的罢工斗争
---- 第四节抗日救亡运动
-- 第三章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一节抗敌后援会和抗敌后援工作
---- 第二节城区的秘密抗日工作
---- 第三节心声文艺社和青年抗日协会
---- 第四节城区学生的抗日活动
---- 附:常熟沦陷及日寇暴行
-- 第四章解放战争时期
---- 第一节城区的秘密工作
---- 第二节工人争取权利的斗争
---- 第三节《啸》月刊和维也纳书店
---- 第四节探真读书会与“六二”罢课运动
---- 第五节进步团体——人民社
---- 第六节掩护武工队员
---- 第七节蜂蚁社与蜂蚁小学
第十九编教育 科技
-- 第一章旧学
---- 第一节县学、州学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社学
---- 第四节义学、私塾
---- 第五节教学
---- 第六节经费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教养与保育
---- 第四节部分幼儿园简介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节教学工作
---- 第五节部分小学校简介
---- 第六节少年之家
-- 第四章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第二节职业中学
-- 第五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除文盲
---- 第二节文化补习
---- 第三节专业培训
---- 第四节成人教育中心校
-- 第六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进修
---- 第三节待遇
-- 第七章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施
-- 第八章共建活动
-- 第九章科技机构和队伍
---- 第一节科技机构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十章科学普及与技术推广
---- 第一节科普与培训
---- 第二节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三节工业技术推广
---- 第四节农业技术推广
---- 第五节科技成果与专利
第二十编文化 体育
-- 第一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事业单位
---- 第二节娱乐场所
---- 第三节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诗歌散文
---- 第二节戏曲小说
---- 第三节评弹
---- 第四节书画篆刻
---- 第五节音乐舞蹈
-- 第三章图书
---- 第一节镇图书馆
---- 第二节图书发行
---- 第三节历代藏书
---- 第四节建国前藏书家选介
-- 第四章广播
---- 第一节广播台、广播站
---- 第二节节目
---- 第三节设施
---- 第四节经费
-- 第五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设施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第二十一编文物 园林 名胜
-- 第一章古遗址
---- 第一节原始社会遗址
---- 第二节春秋、战国、秦汉遗址
---- 第三节古城池遗址
---- 第四节太平天国遗址
-- 第二章名人墓葬
---- 第一节商周时期墓葬
---- 第二节唐、宋、元时期墓葬
---- 第三节明、清时期墓葬
---- 第四节民国时期墓葬
-- 第三章古建筑
---- 第一节寺庙、古塔
---- 第二节亭、台、阁
---- 第三节古桥梁
---- 第四节古井池
---- 第五节名人第宅、书院
---- 第六节祠堂、义庄
---- 第七节会馆、教堂
-- 第四章石刻
---- 第一节摩崖石刻
---- 第二节经幢碑刻
---- 第三节墓志
-- 第五章革命遗址及纪念性建筑
---- 第一节革命遗址
---- 第二节纪念性建筑
-- 第六章园林山水
---- 第一节园林
---- 第二节湖、山
---- 第三节泉、涧、洞
-- 第七章古树名木
---- 第一节园庭名木
---- 第二节寺庙古树
---- 附一: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附二:虞山镇区被列为1级保护的古树名木
---- 附三:虞山镇区被列为2级保护的古树名木
第二十二编卫生
-- 第一章卫生行政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建国以后
-- 第二章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节民国时期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建国后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三节驻镇市级医疗卫生机构
---- 第四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情况
-- 第三章农村基层卫生事业
---- 第一节合作医疗
---- 第二节乡村保健医生
---- 第三节村卫生室
-- 第四章传染病及其他疾病防治
---- 第一节一类传染病
---- 第二节二类传染病
---- 第三节三类传染病
---- 附1:虞山镇部分年份法定传染病发病及病种构成
---- 附2:虞山镇1994-1997年计划免疫覆盖率
---- 第四节其他疾病
-- 第五章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节流行情况
---- 第二节防治历程
---- 第三节防治成果
-- 第六章妇幼卫生
---- 第一节孕产妇保健
---- 第二节妇女病防治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四节婚前医学保健
-- 第七章中医中药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中药业
---- 第三节中草药资源
---- 第四节民间单方验方
-- 第八章卫生运动
---- 第一节清洁卫生运动
---- 第二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三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第二十三编社 会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总量
---- 第二节变动
---- 第三节分布
---- 第四节姓氏
---- 第五节结构
---- 第六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收入消费
---- 第二节住宅
---- 第三节饮食
---- 第四节服饰
-- 第三章方言
---- 第一节词汇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四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岁时习俗
---- 第二节礼仪习俗
---- 第三节生产习俗
---- 第四节历史陋习
---- 第五节庙会
---- 第六节新风尚
-- 第五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第二十四编人 物
-- 第一章名人传略
---- 第一节古代名人传略
------ 仲雍
------ 言偃
------ 张旭
------ 黄公望
------ 张洪
------ 鱼侃
------ 钱昕
------ 卢(立羽)
------ 严讷
------ 赵用贤
------ 缪希雍
------ 严澂
------ 赵琦美
------ 钱谦益
------ 王毅
------ 瞿式稆
------ 孙承恩
------ 归允肃
------ 汪绎
------ 汪应铨
------ 冯班
------ 冯舒
------ 钱曾
------ 王(羽军)
------ 吴历
------ 蒋延锡
------ 邵齐焘
------ 孙原湘
------ 席佩兰
------ 张金吾
------ 陈揆
------ 周镰
------ 张蓉镜
---- 第二节近现代名人传略
------ 杨沂孙
------ 赵宗建
------ 翁同龢
------ 翁曾源
------ 方仁渊
------ 胡静芳
------ 庞鸿文
------ 余景和
------ 俞锺颖
------ 邵松年
------ 程廉
------ 曾炳章
------ 俞锺銮
------ 陶鉴
------ 周晋麒
------ 沈汝瑾
------ 李锺
------ 王庆芝
------ 宗抑
------ 季厚焘
------ 孙同康
------ 吴龢
------ 金兰升
------ 张鸿
------ 沈煦孙
------ 李笏
------ 周伯渔
------ 沈鹏
------ 丁祖荫
------ 曾朴
------ 蒋凤梧
------ 金鹤冲
------ 赵石
------ 徐念慈
------ 吴幼如
------ 杨(土斤)
------ 钱景高
------ 萧蜕
------ 周鼎
------ 陈道安
------ 钱汉阳
------ 沈如镛
------ 孙景贤
------ 钱育仁
------ 王兆麟
------ 俞天愤
------ 陆宝淦
------ 庞树柏
------ 吴光熊
------ 沈同午
------ 俞可师
------ 徐天啸
------ 庞树森
------ 陈摩
------ 宗秀松
------ 姚民哀
------ 徐枕亚
------ 庞醒跃
------ 沈承烈
------ 赵士卿
------ 沈重烟
------ 杨无恙
------ 窦畲
------ 俞承修
------ 曾虚白
------ 曾耀仲
------ 翁之龙
------ 王锺麒
------ 归星海
------ 邵预凡
------ 宗白华
------ 陈旭轮
------ 吴时霖
------ 张江树
------ 吴泽霖
------ 李泳森
------ 曾世英
------ 濮康安
------ 庞士龙
------ 陈小舟
------ 蒲薛凤
------ 王锺麟
------ 庞洁公
------ 殷蕙田
------ 程有庆
------ 周冠文
------ 钱莲士
------ 藩伯英
------ 沈铭
------ 王寿仁
------ 江寒汀
------ 陶选衡
------ 钱光宙
------ 陶云伯
------ 李强
------ 李溢中
------ 庞熏琹
------ 周文在
------ 归乃簪
------ 吴景略
------ 俞鸿筹
------ 席静远
------ 陆抑非
------ 花病鹤
------ 陶君仁
------ 温肇桐
------ 顾树綮
------ 邹良材
------ 祝三山
------ 裴肯堂
------ 何俱
------ 唐瘦青
------ 扬帆
------ 庞树灿
------ 杨巩祚
------ 将宗鲁
------ 李猷
------ 俞炳元
------ 黄授书
------ 徐福燕
------ 毛柏生
------ 杨定贻
------ 胡九思
------ 薛惠萍
------ 周璇
------ 李钟贵
------ 蒋英
------ 彭世济
------ 郭孝达
------ 浦大邦
------ 张翼良
------ 曹永华
-- 第二章革命烈士
---- 一、革命烈士传略
------ 顾治本
------ 曹元标
------ 钱宗灏
------ 朱青
---- 二、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英模录
-- 第四章虞山镇籍高级人员
志 余
-- 一、传说
-- 二、掌故
-- 三、名人轶事
-- 四、杂记
-- 五、存说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