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城川镇志》是城川镇的第一部志书。上限不限,下限断至2009年。
二、志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详今略古,突出时代特点、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可读性的统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主线,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城川地区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目录
封面
城川镇志
题词
--
著名诗人、蒙古裔流沙河先生为《城川镇志》题词
--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伏来旺同志为《城川镇志》题词
--
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旗长于新芳同志题词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内蒙古藏书家协会理事长巴特尔同志为《城川镇志》题词
--
著名方志专家邢野先生为《城川镇志》题词
--
著名书法家王小雷先生为《城川镇志》题词
序一
序二
序三:我的几句话
《城川镇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城川镇志》编辑人员
《城川镇志》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
《城川镇志》供稿与提供资料人员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行政区划图
凡例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嘎查村社区
----
第一节 城川嘎查
----
第二节 糜地梁嘎查
----
第三节 敦达图嘎查
----
第四节 希里嘎查
----
第五节 新寨子嘎查
----
第六节 羊场壕村
----
第七节 章干希里村
----
第八节 高潮畔村
----
第九节 黄海子村
----
第十节 苏坝海子村
----
第十一节 大发村
----
第十二节 大场子村
----
第十三节 大沟湾村
----
第十四节 哈日色格日嘎查
----
第十五节 巴彦希里嘎查
----
第十六节 巴彦希泊日嘎查
----
第十七节 珠拉图嘎查
----
第十八节 克珠日嘎查
----
第十九节 阿日勒嘎查
----
第二十节 克泊尔嘎查
----
第二十一节 呼和陶勒盖嘎查
----
第二十二节 伊克柴达木嘎查
----
第二十三节 乌定希泊日嘎查
----
第二十四节 二道川村
----
第二十五节 麻黄套村
----
第二十六节 克珠日村
----
第二十七节 葫芦素淖尔村
----
第二十八节 大池村
----
第二十九节 马鞍桥村
----
第三十节 城川社区
----
第三十一节 珠和社区
----
第三十二节 二道川社区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形
----
第一节 堆积地形
----
第二节 风积地形
--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三节 物候
--
第三章 水文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水文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植被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
----
第二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旅游资源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风沙及沙尘暴
----
第三节 冰雹
----
第四节 洪涝
----
第五节 其他灾害
第三编 历史纪要
--
第一章 “河套人”及“萨拉乌苏动物群”
----
第一节 “河套人”
----
第二节 “萨拉乌苏动物群”
--
第二章 夏商至秦汉时期
----
第一节 夏商至战国时期
----
第二节 秦汉时期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二节 隋唐时期
--
第四章 五代十国至元、明、清时期
----
第一节 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
----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
第四编 共产党在城川早期活动
--
第一章 城川工委 伊盟工委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城川民族学院
----
第一节 民族学院
----
第二节 《蒙古报》
第五编 党政 群团 司法 武装
--
第一章 党团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五节 政治运动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乡镇政权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党政会议 政务纪要
----
第一节 1990~1995年
----
第二节 1996~2001年
----
第三节 2002~2005年
----
第四节 2006~2009年
--
第四章 公安 司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司法
----
第三节 人民法庭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沿革
----
第二节 武装驻军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兵制
----
第五节 拥军优属
----
第六节 主要战事
第六编 经济
--
第一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牧业沿革
----
第二节 畜牧业体制
----
第三节 科学养畜与产业化
----
第四节 产业合作社、种养业协会
----
第五节 畜禽品种与改良
----
第六节 疫病防治和检疫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沿革
----
第二节 农业体制
----
第三节 农业推广机构
----
第四节 农作物种类
----
第五节 农业结构及调整
----
第六节 农业技术
----
第七节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
----
第八节 能源利用
----
第九节 农机具
----
第十节 渔业
----
第十一节 惠农政策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木演变
----
第二节 林业机构
----
第三节 林业资源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第五节 林业工程
----
第六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七节 林权林政执法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水库水井
----
第三节 灌溉
----
第四节 防汛
----
第五节 抗旱
--
第五章 工业
----
第一节 手工业
----
第二节 村队企业
----
第三节 乡镇企业
----
第四节 国营企业
----
第五节 电力
--
第六章 交通 邮电
----
第一节 古道驮道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桥涵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五节 公路养护
----
第六节 邮电
--
第七章 商业
----
第一节 边商贸易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
----
第四节 粮油购销
----
第五节 石油购销
----
第六节 农副土特产品购销
----
第七节 集市贸易
----
第八节 饮食与其他服务业
--
第八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集市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登记
----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九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财税
----
第二节 金融
--
第十章 镇村建设
----
第一节 镇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街道 建筑
----
第三节 嘎查村建设规划
----
第四节 住房
----
第五节 移民搬迁
第七编 科教 文卫 体育 旅游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三节 民间文艺
----
第四节 广播 电影 电视
----
第五节 文物古迹
----
第六节 文艺创作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农村扫盲
----
第六节 民族教育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第三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活动与成果
--
第四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城川中心卫生院
----
第二节 医药卫生队伍
----
第三节 农村医生
----
第四节 合作医疗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体育比赛
--
第六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景点
----
第二节 旅游开发
----
第三节 旅游节庆
第八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历代人口
----
第二节 民族 性别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五节 姓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喇嘛教
----
第二节 天主教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居住条件
----
第二节 衣着
----
第三节 交通工具
----
第四节 收入储蓄
--
第四章 劳动 福利 扶贫 婚姻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社会福利
----
第三节 扶贫
----
第四节 婚姻家庭
--
第五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第三节 岁时习俗
----
第四节 婚丧嫁娶
----
第五节 忌讳 陋习
----
第六节 方言谚语俗语
人物
--
石玉山
--
包文秀
--
巴图
--
高忠山
--
吴瑞明
--
边文元
--
金汉文
--
葛福寿
--
吴占东
--
金子秀
--
杨宝山
--
仁庆道尔计
--
巴布
--
刘志华
--
祁光耀
--
王占魁
--
祁保劳
--
乌力吉胡图
--
马宏彪
--
马树旺
--
马满都呼
--
王子明
--
王志发
--
王建勇
--
王景义
--
尤俊宝
--
乌东
--
方占章
--
巴音达来
--
巴音朝鲁
--
石宝山
--
生格都仁
--
生盖
--
白怀珠
--
包·德博兴其木格
--
冯进山
--
冯洽亮
--
吉日嘎拉图
--
吉格定
--
成树春
--
刘志杰
--
刘树禄
--
齐木斯仁
--
闫秀珍
--
祁达楞太
--
祁·毕希日勒图
--
孙瑞雪
--
李建师
--
杨玉平
--
杨玉霞
--
杨孟克
--
吴永清
--
吴勇
--
吴滨
--
何钧业
--
张永军
--
张全勇
--
张奋义
--
张继平
--
其劳巴特尔
--
昌汉夫
--
孟克其劳
--
郝永红
--
郝寿庆
--
郝瑞堂
--
胡明山
--
娜仁图娅
--
席文贵
--
唐万祥
--
黄殿臣
--
曹银山
--
康万富
--
梁存满
--
颉永烽
--
嘎鲁
--
赛希雅拉图
--
额登毕力格
--
马广田
--
王子秀
--
王化民
--
王巨仁
--
王文成
--
王永平
--
王连祥
--
王治玺
--
王宝山
--
王爱斌
--
王海堂
--
王喜金
--
王德力格尔
--
韦世海
--
韦敏
--
云布仁
--
乌力吉宝音
--
方尚生
--
巴凤山
--
巴雅尔
--
巴雅斯胡
--
石·吉日木图
--
石君
--
卢建飞
--
卢鼎铭
--
田继林
--
史贵山
--
白万生
--
白旭升
--
白亮彩
--
白·斯庆脑日布
--
冯江
--
朱学昌
--
乔明君
--
乔鸿儒
--
任强
--
刘占军
--
刘占海
--
刘汉忠
--
刘良佐
--
刘治成
--
刘治军
--
闰世生
--
关生才
--
米海云
--
那贡达来
--
贡布
--
杜玉山
--
李玉景
--
李有福
--
李怀雄
--
李格登
--
李资源
--
杨飞
--
杨吉拉太
--
杨军
--
杨革命
--
杨道劳
--
吴大成
--
吴卫东
--
吴少云
--
吴占南
--
余志龙
--
辛自义
--
宋社勇
--
宋树林
--
张一柳
--
张广如
--
张玉堂
--
张世富
--
张布仁
--
张志成
--
张虎成
--
张海森
--
阿拉腾宝
--
阿斯浪
--
陈发明
--
奇米力克
--
呼格吉乐图
--
罗建忠
--
金伊拉图
--
鱼功浩
--
鱼克奇
--
郑三鼎
--
孟克吉亚
--
孟克达来
--
孟克毕力格
--
孟建国
--
赵中荣
--
赵玉清
--
赵毕力格
--
赵怀玺
--
赵金柱
--
胡宝玉
--
柳利军
--
钟森
--
侯赖小
--
贺战友
--
秦有国
--
秦岭峰
--
珠日当
--
都布兴吉雅
--
恩克阿木尔
--
高子明
--
高荣
--
高胜东
--
高凌云
--
郭子平
--
通格拉
--
黄色迪
--
黄福寿
--
曹文广
--
曹汉复
--
康正文
--
康树峰
--
康敖斯尔
--
董吉
--
朝鲁盂
--
鲁加谦
--
蔺虽德
--
翟云贵
--
樊金龙
--
方占清
--
白玉玺
--
白占山
--
米启旺
--
吴成才
--
哈斯其其格
--
斯庆花
--
扎木素
--
吉嘎登
--
达来
--
刘建增
--
李巨义
--
虹宝音
--
吴·乌日图那顺
--
宝音其木格
--
银大宝
--
斯琴
--
刘汉生
--
刘林峰
--
那音太
--
B.吉格木德
--
巴格那
--
许兴宝
--
敖敦其木格
--
章嘎
--
万晓臣
--
马世平
--
王春花
--
王斌
--
石和平
--
达赖都仁
--
刘建权
--
许泰忠
--
杨文广
--
张占恩
--
张有平
--
张伊拉
--
张奋礼
--
康库
--
谢巨荣
--
谢海荣
--
谢富强
附录
--
重要文献辑存
----
围绕重点 集约发展 为加快构建和谐城川而努力奋斗
----
集中智慧 抓住机遇放开脚步 全速前进
----
振奋精神 团结建设 把城川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
城川镇“统筹城乡、集约发展、推进跨越”总体规划
----
苟池及倭波池移交书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