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洪灾志

内江市洪灾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内江市概况及有关水文情况,并且列举了解放前后的特大洪涝灾害。

内容时限: 1458-1981

出版时间: 1982年04月

目录

封面
内江市洪灾志
编委
前言
凡例
图片
--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五日内江市特大洪灾情景
--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五日,内江市河亍被特大洪水淹没
--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五日,特大洪水淹没叠象亍
-- 七月十五日,特大洪水淹没西门桥一带居民住宅
--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五日,特大洪水淹没内江市桂湖亍
--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五日,特大洪水淹没内江市公园亍
-- 内江市委书记付运鸿同志强调指出: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中共内江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部署抗洪救灾工作
-- 部队首长亲临抗洪救灾第一线,指挥抢险
-- 公安干警抢救洪水围困的群众
-- 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奋勇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
-- 军民抢险
-- 武装民兵在洪灾期间日夜巡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群众奋勇打捞国家财产
-- 八月二十四日,中央慰问团付团长、国务院付总理杨静仁同志视察内江市河坝街
-- 八月六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付主席韩荣华同志率领全总慰问团视察重灾企业—内江棉纺织厂
-- 七月二十九日,省委书记杨万选同志在内江地委第一书记彭华同志的陪同下,视察内江市灾区
-- 八月十四日,省委书记、省长鲁大东同志视察内江市灾区
-- 内江市委付书记、市长许世君同志代表全市人民向部队赠送锦旗
-- 市委付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焱康同志和工人一道恢复生产、重建园
-- 内江地、市慰问团到医院看望为抢救国家财产受伤的群众
-- 部队医务人员迅速赴灾区,为灾民治病
-- 灾后,内江供电局工人积极抢修设备,迅速供电
-- 受灾队积极 扶苗,减少洪灾损失
-- 烈属陈淑琼同志捐款一百元,支援受灾群众
-- 无灾队无私支援有灾队
-- 省抗洪救灾模范——黄国祥同志
-- 内江市冰厂迅速清除洪灾造成的影响,恢复生产
-- 省抗洪救灾模范——张德学同志
--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七日《内江日报》关于内江七年水灾账款的报道
-- 一九四七年七月八日《大公报》关于四川省水灾的报道
目录
第一章 内江市概况及有关水文情况
-- 第一节 概况
---- 一 内江市概况
------ 附 内江市略图
---- 二 沱江概况
------ 沱江水系图
------ 沱江干支流主要特征表
------ 沱江流域示意图
------ 附 大、小清流河简况
-- 第二节 沱江内江市段水情
---- 一 沱江内江市段水位
------ 1 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 附 内江市历年洪水位高程图
------ 2 历史最低水位
------ 3 解放后历年洪水高程
------ 4 历年洪水位频率
-------- 附 内江市各种水位频率表
------ 5 沱江内江市段高洪水位落差及比降
-------- 附 内江市沱江高洪水位落差图
---- 二 沱江的水质、水温及含沙量
---- 三 一九八一年水情
------ 附 内江市洪水淹没位置图
第二章 解放前的洪灾
-- 第一节 文献资料关于内江洪水的记载
-- 第二节 解放前洪灾的损失
-- 第三节 旧政权的防洪和救灾
---- 一 清朝官吏的拜水和旧政府的防洪设施
---- 二 民国时期赈济的弊政及社会救济
------ 1 赈济
------ 2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人们与洪水斗争获得的经验
---- 一 护河岸
---- 二 “药王水”与河坝街
---- 三 “送水”
第三章 解放后三十年洪水简述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历次洪水简况
---- 一九五五年
---- 一九五六年
---- 一九五七年
---- 一九五八年
---- 一九五九年
---- 一九六○年
---- 一九六一年
---- 一九六二年
---- 一九六五年
---- 一九六七年
---- 一九六八年
---- 一九七○年
---- 一九七一年
---- 一九七三年
---- 一九七四年
---- 附 解放后三十年沱江洪峰数据表
第四章 一九八一年特大洪灾
-- 第一节 灾情
---- 一 气象水文情况
---- 二 洪水淹没情况
------ 附 沱江洪峰淹没位置及高程表
---- 三 受灾情况
------ 附 内江市受灾情况汇总表(一)
------ 内江市受灾情况汇总表(二)
------ 内江市农村灾情统计汇总表
------ 《中共内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内江市遭受第二次洪灾的情况报告》
-- 第二节 抢险
---- 一 事前准备
---- 二 指挥中心的工作
---- 三 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 四 抗洪抢险
------ 1 抢救国家和集体财产
------ 2 互助互济团结战斗
-- 第三节 救灾
---- 一 救灾领导机构的成立
---- 二 灾民住房问题的解决
------ 1 城区灾民住宿问题的解决
------ 2 农村灾民临时性住宿的解决
---- 三 灾民吃的问题的解决
------ 1 城镇灾民粮食问题的解决
------ 2 农村灾民粮食问题的解决
---- 四 灾后水电煤的解决与供应
------ 2 灾后供电问题的解决
------ 3 灾后供煤问题的解决
---- 五 排淤、整修市政设施和恢复交通
------ 1 城区排淤
------ 2 市政设施的整修
------ 3 恢复交通
---- 六 灾后防病治病问题的解决
------ 1 灾后防病工作
------ 2 灾后治病问题的解决
---- 七 灾后的治安工作
---- 八 救灾资金的分发和运用
---- 九 宣传教育工作
-- 第四节 恢复生产
---- 一 工业
---- 二 农业
------ 1 农业生产的恢复
------ 2 蔬菜生产的恢复
------ 3 多种经营的恢复
---- 三 财贸
---- 四 文化教育及其他
-- 第五节 人民解放军的支援
---- 一 抢险
---- 二 救灾
---- 三 支援地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 第六节 上级的关怀和领导
---- 附 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四川灾区人民发出的慰问电
-- 第七节 兄弟地区和单位的支援本市群众的互助互援
---- 附 内江市内外单位对口支援和群众捐赠情况统计表
---- 部分单位及外地支援我市情况统计表
第五章 历次洪灾成因及一九八一年洪灾应吸取的教训
-- 第一节 历次洪灾成因
---- 一 从沱江两种洪水类型看气象水文因素
------ 附 沱江流域降雨量等值线图
-------- 1959年8月9日-8月11日
-------- 1981年7月11日8时-7月14日8时
-------- 1974年8月16日-8月18日
---- 二 地质、地貌和河床自身因素
------ 1 沱江内江市段河床弯曲度大
------ 2 河床中滩、坨分布多
------ 3 河床逐年淤积
---- 三 城市弃土下河、沿河水工建筑物及围河造田对迳流的影响
---- 五 结论
-- 第二节 一九八一年洪灾应吸取的教训
---- 一 加强对沱江的认识和研究 端正防洪抗洪的指导思想
---- 二 加强整治管理沱江 趋利避害
---- 三 调整城市布局 坚持统一规划管理
---- 四 植树种草 保持水土
---- 五 采用和巩固过去有效的措施 有备无患
---- 六 开展科普教育 提高人们对洪水的认识
总附
-- 一 一九八一年内江市抗洪救灾大事记
-- 二 内江市出席省、地、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名单
---- 附 省抗洪救灾模范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事迹简介
-- 三 省级以上报、台报道内江市一九八一年抗洪救灾事迹稿件目录
-- 四 有关名词解释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