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通志第典历代文化沿革商西周文化志

中华文化通志第典历代文化沿革商西周文化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商朝是继夏代之后,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自成汤灭夏至殷纣 覆T二共传17世31王,约六百年。大致相当干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公元 前十一世纪,处于青铜时代发展至鼎盛时期。农业是商代社会经济的 基础,青铜、玉器、丝织等工艺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宗教观念以崇 拜祖先为王。科技文化水平体现在天文、历法、建筑、医学等方面。当 时王要使用车、马、舟船等交通工具并具有相当完备的驿传设施。商 文化传播的范围颇广。189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商代甲骨文被 发现,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西周继商代而起,社会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发展,中国古代青铜文 明臻于极盛,其伦理意识形态及其表现的礼乐文化达到一个新的阶 段,为中华民族的伦理型文化特色奠定了基础。

出版时间: 1998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
商西周文化志 作者简介
总序
内容提要
目录
上编 商代文化
-- 导言
-- 第一章 社会结构
---- 第一节 国家机构和职能
---- 第二节 政治结构
---- 第三节 阶级结构
-- 第二章 经济生活
---- 第一节 农耕文化
---- 第二节 畜牧、渔、猎
---- 第三节 商业、货币
-- 第三章 工艺制作
---- 第一节 青铜器
---- 第二节 其他手工艺制品
-- 第四章 宗教信仰
---- 第一节 祖先崇拜
---- 第二节 异姓神崇拜
---- 第三节 自然神崇拜
---- 第四节 上帝崇拜
-- 第五章 科学文化
---- 第一节 天文、历法、气象
---- 第二节 建筑
---- 第三节 医学
---- 第四节 文字
---- 第五节 乐舞
-- 第六章 纺织品和服饰
---- 第一节 纺织品
---- 第二节 服饰
-- 第七章 交通事业和商文化的传播
---- 第一节 交通事业
---- 第二节 商文化的传播
下编 西周文化
-- 导言
-- 第一章 社会结构
---- 第一节 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区
---- 第三节 政区
-- 第二章 农桑文化
----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节 耕作与农具
---- 第三节 作物与嘉种
---- 第四节 几种主要农作
---- 第五节 蚕桑与丝织
---- 第六节 畜牧渔猎
---- 第七节 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 第三章 青铜文化
---- 第一节 手工业部门概况
---- 第二节 青铜工业
---- 第三节 冶铁的曙光
---- 第四节 几种主要手工业
-- 第四章 科技文化
---- 第一节 天文历法
---- 第二节 气象学
---- 第三节 农学
---- 第四节 金属冶铸
---- 第五节 乐律
---- 第六节 医学
-- 第五章 制度文化
---- 第一节 宗法制度
---- 第二节 政治制度
---- 第三节 职官制度
---- 第四节 刑法制度
---- 第五节 军事制度
---- 第六节 财经制度
-- 第六章 观念文化
---- 第一节 哲学思想
---- 第二节 天命论
---- 第三节 鬼神信仰
---- 第四节 伦理思想
-- 第七章 教育·礼仪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第二节 社会教化
---- 第三节 礼仪·礼俗
-- 第八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字
---- 第二节 典籍
---- 第三节 文学
---- 第四节 艺术
-- 第九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饮食文化
---- 第二节 服饰文化
---- 第三节 复穴、宫室
---- 第四节 车马交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