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志》(1988-2003)

《长沙市天心区志》(1988-2003)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是《长沙市南区志》的续志,也是长沙市天心区志的开篇之作。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穿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本志坚持“一方之志”,记述范围以区属事物为主,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非区属区管事物,适当记其梗概。时间上限为1988年1月,下限为2003年12月,为保持某些事物的连续性、完整性,适当上溯或下延。

内容时限: 1988-2003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目录

封面
长沙市天心区志
长沙市天心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长沙市天心区地方志编辑部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稿验收人员
长沙市地方志办公室审稿验收人员
部门单位地方志稿资料撰稿人员
图片
-- 长沙市南区行政区划图
-- 长沙市天心区行政区划图
-- 天心阁
-- 天心区新区治大院
-- 天心一角
-- 夜色下的猴子石大桥
-- 天心新南城
-- 天心全景
-- 芙蓉南路立交桥
-- 创远生态小区
-- 湘江风光带一角
-- 芙蓉南路夜景
-- 新南城黑石铺大桥
-- 夕阳下的湘江
-- 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
-- 便捷的交通
-- 璀璨天心
-- 摩天轮
-- 文津渡口
-- 四羊方尊广场
-- 古韵坡子街
-- 白沙古井
-- 第一师范
-- 青山祠戏剧街
-- 贾谊故居
-- 火宫殿
-- 文庙坪牌坊
-- 简牍
-- 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
-- 南门口
-- 王府井百货
-- 坡子街夜市
-- 天心区环保工业园
-- 天鹅工业泵厂
-- 天心北部商圈
-- 繁忙的建筑工地
-- 解放西路酒吧
-- 平和堂
-- 百花人才交流中心
-- 花卉培育基地
-- 蔬菜种植基地
-- 人声鼎沸的步行街广场
-- 莘莘学子放飞希望
-- 群众文化活动
-- 戏剧票友自娱自乐
-- 充满活力的下一代
-- 机关文化生活
-- 全国映山红戏剧节
-- “欢乐新城”广场文化活动
-- 和谐人居
-- 民俗文化交流
-- 城运会开幕式
-- 平安天心
-- 喜迎国庆
-- 《长沙市天心区志(1988-2003)》评审人员合影(2007.11.20)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人口
-- 第一章 地理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第三节 区划
-- 第二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三章 街、镇概况
---- 一 坡子街街道
---- 二 学院街街道
---- 三 城南路街道
---- 四 书院路街道
---- 五 裕南街街道
---- 六 金盆岭街道
---- 七 新开铺街道
---- 八 青园街道
---- 九 桂花坪街道
---- 十 大圫镇
第二篇 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一章 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南区第四次党代会
---- 第二节 南区第五次党代会
---- 第三节 天心区第一次党代会
---- 第四节 天心区第二次党代会
-- 第二章 区委员会
---- 第一节 领导成员
---- 第二节 常委会议
---- 第三节 工作机构
-- 第三章 决策纪略
---- 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二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三 实施科技兴区战略
---- 四 创建文明城区
---- 五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 六 确立“繁北拓南”发展战略
---- 七 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
-- 第四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纪教育
---- 第三节 案件查处
-- 第五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员
---- 第二节 基层组织
---- 第三节 干部教育与管理
-- 第六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理论教育
---- 第二节 新闻宣传
---- 第三节 文明创建
-- 第七章 统一战线
---- 第一节 统战宣传
---- 第二节 非中共人士事务
---- 第三节 港澳台及海外统战事务
-- 第八章 其他党务
---- 第一节 信访
---- 第二节 保密
---- 第三节 督查
第三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南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南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天心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天心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领导成员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常委会议
-- 第三章 职能履行
---- 第一节 法律监督
---- 第二节 人事任免
---- 第三节 议案督办
---- 第四节 调研视察
第四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领导成员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常务会议
---- 第四节 基层政权
---- 第五节 派出机构
-- 第二章 政事举要
---- 一 推进城市建设
---- 二 扩大招商引资
---- 三 建设工业园区
---- 四 加强计划生育管理
---- 五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 六 开展教育改革
---- 七 实施政务公开
---- 八 办理实事工程
-- 第三章 其他政务
---- 第一节 外事
---- 第二节 侨务
----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
第五篇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政协全体会议
---- 第一节 政协委员
---- 第二节 政协全体会议
-- 第二章 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领导成员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常委会议
-- 第三章 职能履行
---- 第一节 参政议政
---- 第二节 委员视察
---- 第三节 提案督办
---- 第四节 开展民主评议
第六篇 民主党派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三章 中国民主建国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四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五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六章 中国致公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七章 九三学社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第七篇 人民团体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归侨侨眷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笫七章 关心下一代协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八篇 政法军事
-- 第一章 政法综述
---- 第一节 队伍建设
---- 第二节 执法监督
---- 第三节 综合治理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户政管理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查
---- 第四节 出入境管理
---- 第五节 维护社会稳定
---- 第六节 经济文化保卫
---- 第七节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 第八节 交通安全管理
---- 第九节 消防管理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贪污贿赂检察
---- 第三节 渎职检察
----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行政审判
---- 第四节 审判监督
---- 第五节 审判执行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普法宣传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安置帮教
---- 第四节 法律服务
-- 第六章 军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国防教育人民防空
---- 第四节 民兵
---- 第五节 拥政爱民
第九篇 编制人事劳动
-- 第一章 机构编制
---- 第一节 机构编制管理
---- 第二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人员结构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工资与福利
-- 第三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工资
---- 第三节 社会保障
---- 第四节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监察执法
---- 第五节 安全生产管理
第十篇 城区建设与管理
-- 第一章 城区规划
---- 第一节 规划编制
---- 第二节 规划审批
---- 第三节 规划执法
-- 第二章 国土管理
---- 第一节 国土资源
---- 第二节 用地管理
---- 第三节 地籍管理
---- 第四节 执法监察
-- 第三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基础设施
----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 第三节 城镇建设
---- 第四节 生态新城建设
---- 第五节 建筑业
-- 第四章 市容管理
---- 第一节 市容维护
---- 第二节 市容美化
---- 第三节 市容秩序整治
-- 第五章 房产管理
---- 第一节 房产经营
---- 第二节 房产行政管理
---- 第三节 房屋拆迁
---- 第四节 经济适用房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管理
---- 第二节 环境建设
---- 第三节 环境监察
---- 第四节 环境监测
-- 第七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三节 运政路政
第十一篇 工业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机械、电器业
---- 第二节 金属制品业
---- 第三节 建筑材料业
---- 第四节 家具、服饰业
---- 第五节 印刷制品、塑料业
---- 第六节 农产品加工业
-- 第三章 工业企业
---- 第一节 企业概况
---- 第二节 企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 第四章 环保工业园
---- 第一节 基础建设
---- 第二节 项目建设
第十二篇 农业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种植养殖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章 水利农机
---- 第一节 水利
---- 第二节 农机
-- 第四章 生态农业
---- 第一节 休闲农业
---- 第二节 生态能源
-- 第五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减轻农民负担
---- 第三节 村组财务管理
第十三篇 商业贸易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体制
---- 第二节 商业布局
---- 第三节 商业结构
-- 第二章 贸易
---- 第一节 外经外贸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第十四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预算
---- 第二节 财源建设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种税额
---- 第二节 税收征管和减免
---- 第三节 税收稽查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南区城市信用社
---- 第二节 驻区银行
---- 第三节 保险
---- 第四节 证券公司
第十五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二节 投资管理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笫一节 统计制度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执法
---- 第四节 统计服务
---- 第五节 统计队伍建设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监督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执法检查
---- 第四节 价格认证
-- 第四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内部审计
---- 第三节 社会审计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登记
---- 第三节 集贸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公平交易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七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八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十六篇 教育科技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初等教育
---- 第四节 中等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民办教育(社会力量办学)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第八节 教育科研
---- 第九节 教育经费
---- 第十节 基础设施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学普及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成果及其运用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三节 文物保护
---- 第四节 广播电视
---- 第五节 史志档案
第十七篇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四节 卫生行政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竞技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第十八篇 社会事务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助
---- 第四节 福利事业
---- 第五节 其他民政事务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计生管理与服务
---- 第三节 计生成效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第十九篇 人物
-- 一 人物传
---- 张孝骞
---- 沈其震
---- 廖沫沙
---- 冯广生
---- 许斌
-- 二 《长沙市南区志》补遗人物
---- 王先谦
---- 周介裪
---- 李富春
-- 三 人物表
附录
-- 一 老地名选介
-- 二 文件选录
-- 三 《长沙市南区志》勘误表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