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财政志

阜新市财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阜新市财政志》是记述阜新地区财政历史和现状的专业志。遵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翔实地、系统地记载地方财政的历 史发展和变化。 (二)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出版时间: 1990年06月

目录

封面
阜新市财政志
题词
《阜新市财政志》编纂委员会
《阜新市财政志》编辑部
阜新市地方志办公室
图片
-- 财政局主楼
-- 财会干部培训中心
-- 领导班子成员
-- 编写小组成员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 民国时期的阜新财政
-- 东北沦陷时期的阜新财政
-- 新中国成立后的阜新财政
第一篇 财政收入
-- 第一章农业税
---- 第一节 清代的田赋
---- 第二节 民国的田赋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税
------ 一、农业税征收
------ 二、农业税减免
------ 三、农业税附加
-- 第二章其他税
---- 第一节 契 税
------ 一、民国时期的契税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契税
---- 第二节 农林特产税
---- 第三节耕地占用税
-- 第三章企业收入
---- 第一节 上缴利润和弥补亏损
------ 一、工业、交通、物资、城市公用企业收入
------ 二、商业、粮食、供销企业收入
------ 三、农垦企业收入
------ 四、劳改,劳教企业收入
------ 五、其他企业收入
---- 第二节 基本折旧基金
---- 第三节 价格补贴
------ 一、猪皮制革价差补贴
------ 二、化肥价差补贴
------ 三、农用柴油价差补贴
------ 四、生铁价差补贴
------ 五、棉花价差补贴
------ 六、低价粮食白酒价差补贴
------ 七、农机产品价差补贴
------ 八、煤炭价差补贴
------ 九、食糖价差补贴
------ 十、粮油价差补贴
------ 十一、其他价差补贴
-- 第四章 其他收入
-- 第五章 上级补助收入
-- 第六章 公债与国库券
---- 第一节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 第二节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 第三节 国库券
第二篇 财政支出
-- 第一章 经济建设费
---- 第一节 基本建设投资
---- 第二节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 第三节 科技三项费用
---- 第四节 简易建筑费
---- 第五节 流动资金
---- 第六节 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
------ 一、农垦和农场事业费
------ 二、农业事业费
------ 三、畜牧事业费
------ 四、农机事业费
------ 五、林业事业费
------ 六、水利事业费
------ 七、水产事业费
---- 第七节 支援农业生产资金
------ 一、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费
------ 二、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
------ 三、开荒补助费
---- 第八节 工交商部门事业费
---- 第九节 城市维护和建设资金
---- 第十节 对集体经济的退赔
------ 一、平调手工业资财退赔
------ 二、农村退赔
---- 第十一节 处理历年财政性遗留问题
---- 第十二节 城镇青年就业经费
-- 第二章 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
---- 第一节 文化事业费(包括文物事业费)
---- 第二节 教育事业费
---- 第三节 卫生事业费
---- 第四节 公费医疗经费
---- 第五节 体育事业费
---- 第六节 科学事业费
---- 第七节 地震事业费
---- 第八节 广播电视事业费
---- 第九节 计划生育事业费
-- 第三章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 第一节 抚恤事业费
---- 第二节 离、退休(退职)费
---- 第三节 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
----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救济费
-- 第四章 行政管理费
-- 第五章 其他支出
---- 第一节 国防战备费
---- 第二节 其他部门事业费
---- 第三节 干部下放劳动锻炼经费
---- 第四节 地方外事经费
---- 第五节 其他
第三篇 财政管理
-- 第一章 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财政体制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财政体制
-- 第二章 预算管理和执行
---- 第一节 预算管理
----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
------ 一、预算外收入
------ 二、预算外支出
------ 三、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三章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四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企业财务管理
------ 一、固定资产
------ 二、流动资金
------ 三、成本
------ 四、利润分配
---- 第二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一、全额预算
------ 二、差额预算
------ 三、专项资金
-- 第五章 财政监督
---- 第一节 审计制度
---- 第二节 财政监察
---- 第三节 财务大检查
-- 第六章 建国后财政机构和人员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主管人员
---- 第三节 学会协会及评委会
------ 一、财政学会
------ 二、会计学会
------ 三、珠算协会
------ 四、会计专业任职条件评委会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