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志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科室建设、医疗工作、护理工作、科研活动、医院管理工作等。

内容时限: 1890-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01月

目录

封面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志
编纂委员会
图片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鸟瞰
-- 医院本部、幼儿园及部分职工宿舍模型
-- 1953年后院徽
-- 医院创始人[美]尼尔·聂会东(James Boyd Neal,1855-1925)
-- 济南华美医院原址(1890年)
-- 济南共合医院原址(1908年)
-- 诊病所(1911年,现求真楼,为行政办公楼)
-- 医学大讲堂(1911年,现新兴楼)
-- 山东巡抚孙宝琦(前排居中)出席济南共合医道学堂更名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医科庆祝典礼(1911.4.17
-- 共合楼(原名养病楼,1914年)
-- 共合楼两端各有锥顶建筑一对
-- 北洋政府山东督军靳云鹏(前排中间持军刀者)出席养病楼落成开幕典礼(1915.9.27)
-- 和平楼(原附设护士养成学校,1915年)
-- 齐大医院大门(1917年)
-- 齐大校友捐款修建的大学校门(1924年)
-- 齐大新医院门诊病房楼(即现科研楼)及院门(1935年)
-- 科研楼下东南角“博施齐众”奠基石
-- 南京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中间膝上置礼帽者)出席齐大新医院开幕典礼(1936.6.22)
-- 皮肤科教授尤家骏
-- 外科教授赵常林
-- 内科教授高学勤
-- 耳鼻喉科教授孙鸿泉
-- 眼科教授孙桂毓
-- 中共齐大医院党小组合影(1952.5)
-- 中共山东医科大学附院党委会议
-- 本届院党委委员、院领导合影
-- 卫生部陈敏章(左一)部长莅院视察工作(1987.8)
-- 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莅院检查工作
-- 党委书记李金邦(中)接待来院交流的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撒苗森院长
-- 加拿大医学访华团成员采访院领导
-- 杨兴季院长(右二)赴美国康州哈特福德医院访问交流,与该院院长签署两院建立姐妹关系的文件(1992年)
-- 1983年3月院党委书记李金邦(右一)带领医院访问团到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访问交流,与纳尔逊教授亲切交
-- 健康楼(1954年)
-- 门诊楼(1977年)
-- 放射楼(1978年)
-- 病房大楼(1989年)
-- 喷泉、草坪夜景
-- 磁共振高压氧楼(1991年)
-- 普通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兆亭教授在作病例分析
-- 妇产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江森教授在讲课
-- 耳鼻喉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天铎教授在诊视病员
-- 内科血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张茂宏教受在研究室
-- 心血管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宋惠民教授在检查手术后病员
-- 普通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寿楠海教授在做纤维胆道镜检查
-- 外科曹献廷教授指导研究生做科学实验
-- 神经内科朱汉英教授在看专家门诊
-- 心血管外科张振湘教授在查病房
-- 儿科傅曾矩教授在看门诊
-- 神经外科张成教授在指导阅颅片
-- 神经内科李大年教授在讲解神经病理切片
-- 杨仁中研究员在指导安装中国人工喉的病员练习讲话
-- 美国惠普公司SONOS-15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仪(并可实施全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
-- 联邦德国西门子SOMATONHiQ2及ARC型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仪(全身CT)
-- 中美合资安科公司ASP-015型磁共振成象诊断仪
-- GBl2130-89型医用高压氧仓
-- NS-15型体外震波水囊式碎石机
-- 麻醉用多功能呼吸机监测仪
-- 心脏晚电位检测仪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 奥地利COM-BISON-330型C型超声诊断仪
-- 丹麦S/W公司中心控制心电遥控监护仪
-- 丹麦N-2000型脑诱发电位仪
-- 日本Chest-65型肺功能测定仪
-- 美国Beckman公司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 使用二人双目显微镜进行眼科手术
-- 耳鼻喉科孙鸿泉教授在卫生部委托举办的全国耳鼻喉高级师资培训班上讲课
-- 教学查房
-- 裘派京剧大师方荣翔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在心电监护下试唱,准备重新登台献艺
-- 医院承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
-- 医院经常举办科研成果鉴定会
-- 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与美国佐治亚州医学院史密斯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 援外医疗队员指导受援国护士做治疗
-- 援藏医疗队员在拉萨合影
-- 支农医疗队员协助县医院开展新手术
-- 组织老专家街头义诊、咨询,做卫生宣传工作
-- 医院图书馆的阅览室之一
-- 医院档案室库房
-- 医院档案室科教处所存获奖证书发明专利奖牌及锦旗之一部
-- 医院党委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民主管理
-- 医院职工宿舍之一
-- 医院幼儿园
-- 组织老干部参观、旅游
-- 老干部活动室之一:台球室
-- 医院定期举办各种运动会
-- 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 吴祥廉院长在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承包合同签字仪式上讲话(1983年)
-- 院志编纂委员会全体会讨论修改送审稿(1993.7.7)
-- 院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右起)艾力、耿磊、田道正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平面图(1973)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平面图(1992)
序言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况
大事记
上篇 教会医院阶段(1890~1952.9)
-- 第一章 沿革
---- 第一节 济南华美医院
---- 第二节 济南共合医院
---- 第三节 齐鲁医院
------ 一、名称的由来
------ 二、隶属关系
------ 三、变迁
------ 四、各个时期业务状况和技术水平
------ 五、临床教学和科研情况
------ 六、历任负责人、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
-- 第二章 医院管理
---- 第一节 思想控制
------ 一、广纳教徒
------ 二、围绕宗教开展活动
------ 三、控制社会活动
------ 四、保证职工基本生活,稳定思想
------ 五、国民党控制
---- 第二节 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
------ 一、制订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执行
------ 二、一长制
------ 三、聘任制
---- 第三节 医疗管理
------ 一、专科设置
------ 二、医教结合
---- 第四节 经费来源与财务管理
------ 一、经费来源
------ 二、财务管理
------ 三、历年财务情况
------ 四、齐鲁医院资产总值
------ 五、工资待遇概况
---- 第五节 总务管理
------ 一、组织机构
------ 二、各维修及服务单位概况
------ 三、主要建筑物的命名
-- 第三章 附设机构
---- 第一节 附设护士学校
---- 第二节 社会服务部
---- 第三节 麻风病疗养院
-- 第四章 反帝爱国斗争
下篇 人民医院阶段(1952.10~1990.12)
-- 第五章 党政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党群系统
------ 一、中国共产党
-------- (一)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重大政治活动
-------- (三)机构设置
1.党委办公室
2.组织科
3.宣传科
4.老干部科
5.纪律检查委员会
------ 二、民主党派
-------- 1.中国民主同盟
-------- 2.九三学社
-------- 3.中国农工民主党
-------- 4.中国致公党
------ 三、群众组织
-------- 1.工会
-------- 2.共青团
---- 第二节 行政系统
------ 一、院长办公室
------ 二、人事科
------ 三、保卫科
------ 四、医务科
------ 五、护理部
------ 六、门诊部
------ 七、预防保健科
------ 八、教育科
------ 九、科研科
------ 十、总务科
------ 十一、计财科
------ 十二、审计科
------ 十三、基建科
-------- [附]历年党政机构设置图表
-- 第六章 业务工作概况
---- 第一节 医院的任务
---- 第二节 医院的床位
---- 第三节 业务量及各种医疗指标
---- 第四节 业务科室的发展
------ 一、临床科室
------ 二、医技科室
------ 三、临床科研机构
---- 第五节 技术队伍的发展
---- 第六节 医疗管理制度
-- 第七章 临床科室
---- 第一节 内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二节 外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三节 妇产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四节 小儿内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五节 小儿外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 第六节 神经内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七节 神经外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八节 心血管内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 第九节 心血管外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 第十节 骨外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十一节 眼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
------ 三、科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研和学术交流
---- 第十二节 耳鼻喉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研和学术交流
---- 第十三节 口腔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研和学术交流
---- 第十四节 皮肤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十五节 中医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 第十六节 针灸推拿科
------ 一、科室沿革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与在职培训
------ 四、科研和学术交流
---- 第十七节 康复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研和学术交流
---- 第十八节 干部保健科
------ 一、科室沿革
------ 二、业务工作
------ 三、科研和在职培训
---- 第十九节 急诊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医疗业务
------ 三、制度与管理
------ 四、教学与科研工作
---- 第二十节 放射科
------ 一、科室人员
------ 二、主要设备
------ 三、业务工作
------ 四、教学和在职培训
------ 五、科研和学术交流
---- 第二十一节 麻醉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业务发展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八章 医技科室
---- 第一节 药剂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设备与管理
------ 三、业务进展
------ 四、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
---- 第二节 检验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管理制度
------ 三、专业技术发展
------ 四、教科、科研及人才培养
---- 第三节 病理科
------ 一、发展概况
------ 二、专业技术发展
------ 三、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
---- 第四节 器材科
---- 第五节 营养科
------ 一、科室概况
------ 二、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
---- 第六节 同位素室
------ 一、科室概况
------ 二、业务管理
------ 三、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
---- 第七节 医用冷冻实验室
------ 一、科室概况
------ 二、专业技术发展
------ 三、教学、科研
---- 第八节 中心实验室
------ 一、科室概况
------ 二、专业技术发展
------ 三、主要仪器设备
------ 四、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
---- 第九节 电子仪器维修中心
------ 一、科室概况
------ 二、业务工作
------ 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 四、科研工作
---- 第十节 供应室
------ 一、科室概况
------ 二、工作范围
------ 三、工作制度与管理
------ 四、设备添置与技术革新
------ 五、教学与科研工作
---- 第十一节 动物实验室
------ 一、科室概况
------ 二、专业技术发展
------ 三、业务管理
------ 四、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
---- 第十二节 手术室
------ 一、科室概况
------ 二、业务工作
------ 三、教学和在职培训
------ 四、科研与学术交流
------ 五、主要管理制度
-- 第九章 临床科研机构
---- 第一节 山东省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人工喉科研组
------ 一、概况
------ 二、业务技术发展
------ 三、临床医疗
------ 四、技术推广和学术交流
------ 五、受奖成果和荣誉
---- 第二节 血液学研究室
------ 一、组织机构
------ 二、人员组成
------ 三、研究方向和专业设置
------ 四、研究设备
------ 五、承担任务
---- 第三节 肿瘤研究室
------ 一、临床工作
------ 二、科研工作
---- 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研究所
----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 第六节 围产医学中心
------ 一、组织机构
------ 二、实验室设置与设备
------ 三、科研工作
------ 四、教学、培训工作
------ 五、学术交流
-- 第十章 门诊和住院工作
---- 第一节 挂号室
---- 第二节 各科门诊设置
---- 第三节 专业门诊和专家门诊
---- 第四节 门诊手术室
---- 第五节 注射室
---- 第六节 肠道门诊(腹泻门诊)
---- 第七节 住院部
-- 第十一章 中西医结合
---- 第一节 贯彻中央指示精神,重视中西医结合工作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工作进展
---- 第三节 各科中西医结合成绩
------ 一、内科
------ 二、外科
------ 三、妇产科
------ 四、小儿科
------ 五、神经科
------ 六、皮肤科
------ 七、康复科
------ 八、麻醉科
------ 九、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
------ 十、中医科
------ 十一、针灸科
-- 第十二章 护理工作
---- 第一节 护理工作管理
---- 第二节 专业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护理人员在职培训
------ 一、院内教育
------ 二、派出学习
---- 第四节 临床护理教学
------ 一、接收大、中专护生临床实习
------ 二、接收省内外护理人员进修
---- 第五节 护理科研
------ 一、编写护理书籍
------ 二、发表护理论文
------ 三、在护理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
------ 四、技术革新
-- 第十三章 临床教学
---- 第一节 教学管理和组织安排
---- 第二节 师资力量和教学任务
---- 第三节 本科生临床教学
---- 第四节 研究生临床教学
---- 第五节 省内外进修培训
---- 第六节 医院护理教育
-- 第十四章 临床科研
---- 第一节 科研管理和经费
------ 一、总经费来源
------ 二、经费管理及使用范围
---- 第二节 历年主要科研课题
------ 一、1952-1958年
------ 二、1959-1965年
------ 三、1966-1977年
------ 四、1978-1990年
---- 第三节 历年主要科研成果
------ 一、获奖课题
------ 二、主编专著
------ 三、学术论文
---- 第四节 获得科技荣誉称号人员
------ [附]论文录
-- 第十五章 学术活动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学术会议交流
---- 第三节 学术团体兼职
---- 第四节 学术杂志编委
---- 第五节 外国专家来院进行学术活动
-- 第十六章 图书、资料管理
---- 第一节 图书馆
------ 一、发展概况
------ 二、业务发展及管理
------ 三、人才培养
---- 第二节 病案资料室
------ 一、发展概况
------ 二、病案管理
------ 三、专业技术发展
------ 四、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档案室
-- 第十七章 职工培训
---- 第一节 院内业务培训
---- 第二节 外出学习进修
---- 第三节 外语学习
---- 第四节 出国学习
---- 第五节 西医学习中医
-- 第十八章 社会卫生工作
---- 第一节 各种医疗队
------ 一、抗美援朝医疗队
------ 二、援外医疗队
------ 三、抗震救灾医疗队
------ 四、支农医疗队
------ 五、援藏医疗队
---- 第二节 地段保健
---- 第三节 横向联合与技术指导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节 红十字会工作
-- 第十九章 后勤管理
---- 第一节 基本建设
------ 一、医疗业务用房
------ 二、职工生活用房
---- 第二节 仪器设备
------ 一、管理制度
------ 二、仪器添置
------ 三、仪器设备的维修
---- 第三节 总务维修服务单位
------ 一、配电室
------ 二、锅炉房
------ 三、总务仓库
------ 四、洗衣房
------ 五、汽车班
------ 六、电话班
------ 七、空调机房
------ 八、集中供氧站
------ 九、铁工部
------ 十、木瓦工室
------ 十一、房产组
------ 十二、管道维修班
------ 十三、污水处理站
------ 十四、电梯室
---- 第四节 生活福利设施
------ 一、职工食堂
------ 二、职工保健
------ 三、幼儿园
------ 四、青年劳动服务社
------ 五、煤气站
------ 六、茶炉
------ 七、职工浴室
---- 第五节 财务管理
------ 一、财务管理体制和形式
------ 二、执行医疗收费标准演变情况
------ 三、医疗经济改革情况及主要管理形式
------ 四、医院财务收支概况
-- 第二十章 人物志
---- 第一节 名人传略
------ 尤家骏
------ 赵常林
------ 孙鸿泉
------ 孙桂毓
------ 张光溥
------ 高学勤
------ 高仲书
------ 郑毓桂
---- 第二节 专家简介
------ 张振湘
------ 朱汉英
------ 江森
------ 王天铎
------ 傅曾矩
------ 李兆亭
------ 周显腾
------ 孙涌泉
------ 张学义
------ 肖珙
------ 张学衡
------ 杨仁中
---- 第三节 先进人物
------ 一、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 三、先进个人(按首次获得年份排列)
------ 四、专业技术荣誉称号获得者
---- 第四节 历任党委书记、院长简历
------ 赵常林
------ 王少芬
------ 彭怀正
------ 孟令炳
------ 吴祥廉
------ 李金邦
------ 杨兴季
---- 第五节 修志人员名录
------ [附]高级职称人员一览表
-- 第二十一章 改革与展望
----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 二、医院改革的基本做法
---- 三、改革的成绩
---- 四、展望
编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