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志(1955-1990)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志(1955-199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盛世修志”。《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志》,坚持资料翔实、存真求实、博采精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述二处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把资料性与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部系统、客观、真实的二处志书,为“资政、存史、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容时限: 1955-1990

出版时间: 1993年03月

目录

封面
第二工程处志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史志编辑委员会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志工作人员
二处历年财务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题词
--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
-- 局长张洮同志为本志题词
-- 局党委书记辜文政同志为本志题词
-- 二处第一任代理处长李时义同志为本志题词
-- 二处第一任党委书记马海富同志为本志题词
-- 二处第四任处长冯文林同志为本志题词
-- 二处第五任党委书记徐德章同志为本志题词
-- 朱德同志为成渝铁路通车题词
-- 邓小平同志为成渝铁路通车题词
-- 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同志为本志题词
图片
-- 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代表毛泽东主席,将毛主席亲笔题写“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的锦旗,赠给
-- 二处第十任代处长、铁二局第九任局长、铁道部副年长孙永福(左二)经常到二处工地检查指导工作。铁总主席冯
-- 虾子河隧道北口暗河·溶洞纵断面示意图
-- 第二工程处完成国内铁路工程示意图
-- 1957年6月,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国首次职工家属代表时,后排左5为二处职工家属杨玉仙同
-- 1990年,二处担负了钱塘江二桥南引线工程施工任务。浙江省副省长柴松岳(左一)、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刘
-- 李轩(左四)任铁道部华东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期间,经常到钱二南引线二处工地指导工作。
-- 铁二局第二任局长熊宇忠(左),二处第四任处党委书记刘岭(右二)。二处第四任处长、铁二局宝鸡指挥部指挥
-- 左图,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领导陈效达(左二)、陈锡贤(右二),在局党委书记辜文政(左三)、二处党委书记
-- 下图,铁二局第十任局长、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总经理陈锡贤(左二)、局长张洮(左四)在二处副处长肖洪贵陪
-- 下图:二处原副处长、铁二局副局长方文慈(右)到二处工地检查工作。
-- 二处职工自豪地说:我们打通了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上最长的隧道——柏树坳隧道。左图为列车通过隧道后
-- 打通老秦岭,火车出四川。修建宝成路时,二处职工打通了由11座隧道、1座明洞、全长5276.53延米、
-- 左图:车过东山坪,前方是山城。右图:过了贵定站,很快到贵阳。
-- 左上图:火车穿过了72倒拐——凉风垭隧道。
-- 左下图:火车穿过了洞中有河、河上架桥、桥上铺铁道的虾子河隧道
-- 上图:列车穿过雄伟的娄山关隧道。
-- 这两座长达六千余米的长隧道,是二处于1959年3月和7月破门进洞。完成部分工程后于1963年转战贵昆
-- 1964年回师会战成昆,完成了一批地质复杂的桥隧工程。
-- 上图为由6座隧道组成、全长7228.45延采的形似“灯泡”、“马蹄”的白石岩第一大展线。
-- 左图为地质复杂的白石岩一号隧道。
-- 贵昆线上的关寨三线隧道,为设关寨车站用。1965年7月施工时,创月成洞200米最高纪录。邓小平同志视
-- 1964年三线建设上马,二处从成昆线迁贵昆线,担负了全长1917.92米的梅子关隧道等重点工程。当年
-- 上图为全长2382米的平渠隧道。
-- 右图为渠江二号隧道。
-- 全长2008米的花苗隧道。施工时发生大坍方,二处300多名职工苦战36个昼夜抢治坍方,确保铺轨通车。
-- 会战枝柳线时,处机关先后驻丹洲和麻梨山,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施工任务。左图为全长1580米的雷岭隧道
-- 在修建中央和地方联合投资的南防铁路中,二处担负了钦州至防城段施工任务。上图为二处修建的金鸡塘大桥。左
-- 左图:填大海筑码头
-- 下图:筑基础建宾馆
-- 宝成发生水灾,冲毁了铁路,中断行车85天。二处职工奉命抢险,在嘉陵江9号桥工地,创造了二处的嘉陵江“
-- 在徐连线技改工程中,处机关驻江苏省邳县。图为新建的全长15.2米、高5.35米、宽15.5米的新沂西
-- 在邳县立交桥采取整体顶进施工,既保证技改,又确保列车安全行驶。
-- 参加外福线下过溪至莪洋段改建。左图为新建成的古田车站
-- 右下图为墩高50多米的黄田大桥在施工中。
-- 1990年,组建杭州指挥部参加杭州枢纽钱塘江二桥南引线工程.因为全线唯一的大桥南门江大桥开工.
-- 钱二南引线地处江南水乡,工人们在水中围堰打桩筑桥墩。
-- 重视工程质量,优质建路,是二处的服务宗旨。在36年的建路中,创造出一批优质工程。1990年荣获工程总
-- 精心测量
-- 誉称大型工艺品的大桥
-- 认真自检
-- 处务会议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 安全生产
-- 爆破万响无事故
-- 无机破事故
-- 当年锄挖肩挑而今机械施工
-- 治服软土
-- 机械打桩
-- 当年“一根扁担闪悠悠,肩挑两个小鸳篼”,而今反铲挖装机装车、大型汽车运输。
-- 采用整体拼装钢模板灌注桥墩
-- 开动压路机压实路基
-- 争分夺秒 人工铺轨
-- 建成30多米高的水塔
-- 在宝成电化施工中,仅用48小时完成固川车站3股道的转线任务。
-- 新建的新沂河双线特大桥,获铁道部全优工程奖
-- 处有医院,指挥部、队有卫生所和医务室,热心为职工及家属服务。座落在江苏邳县的处医院,对外开放,取得良
-- 机修厂工人在对外修车
-- 代表们在参观钢竹组合模板
-- 总公司双文明奖杯
-- 上图:计量合格证书
-- 左图:安全先锋奖杯
-- 右图:物资管理奖杯
-- 全局铁路战备工作会议在二处召开
-- 荣获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
-- 获省民兵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茁壮成长
-- 青年突击队
-- 青工教育
-- 各队有图书室
-- 战南防,开展“南防杯”;建外福,开展“闽江杯”运动会,锻炼了职工身体,增强了战斗力、凝聚力。上图为入
-- 上图:同娱乐
-- 右上图:“公平竞争”
-- 右下图:同心协力
-- 琳琅满目
-- 女工愉快劳动,孩子开心玩耍
-- 阿姨教做游戏
-- 为了让工人们吃好,大部分炊事员进厨师培训班学习,已成长为二、三级厨师。
-- 图为厨师们为工人精心烹调。
-- 职工们在餐馆化食堂就餐
-- 局授予二处修志先进单位称号。
凡例
前言
目录
第一篇 沿革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经济恢复及“一五”计划时期
---- 第二节 铁路体制实行“工管合一”时期
---- 第三节 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时期
---- 第四节 湘黔、枝柳铁路大会战时期
----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
-- 第三章 历届领导干部名录
---- 第一节 行政领导干部名录
---- 第二节 党委领导干部名录
---- 第三节 政治处领导干部名录
---- 第四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干部名录
---- 第五节 工会领导干部名录
---- 第六节 团委领导干部名录
第二篇 工程
-- 第一章 新建铁路干线
---- 第一节 成渝铁路
---- 第二节 宝成铁路
---- 第三节 黔桂铁路
---- 第四节 川黔铁路
---- 第五节 内昆铁路
---- 第六节 贵昆铁路
---- 第七节 成昆铁路
---- 第八节 湘黔铁路
---- 第九节 枝柳铁路
---- 第十节 南防铁路
---- 第十一节 宝中铁路
-- 第二章 新建铁路复线
---- 第一节 淮南复线
---- 第二节 柳黎复线
-- 第三章 钱二桥南引线工程
-- 第四章 宝天电气化工程
-- 第五章 旧线改建工程
---- 第一节 徐连线改建工程
---- 第二节 外福线改建工程
-- 第六章 其他工程
---- 第一节 宝成铁路水害抢建工程
---- 第二节 龙泉山引水隧洞工程
-- 第七章 国外工程
---- 第一节 坦赞铁路工程
---- 第二节 伊拉克高速公路工程
-- 第八章 外委工程
第三篇 管理
-- 第一章 施工技术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第二节 施工技术管理
---- 第三节 新技术、新工艺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管理工作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机构建立
---- 第二节 投标报价
---- 第三节 概算管理
---- 第四节 验工计价
-- 第四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劳动组织
---- 第三节 工人管理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劳动定额
---- 第六节 劳动保险
---- 第七节 档案管理
-- 第五章 财务会计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各个时期的财务工作
---- 第三节 财务队伍的发展壮大
-- 第六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管理工作
-- 第七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变迁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定额管理
---- 第四节 仓库与工地材料管理
---- 第五节 节约代用、回收利用
---- 第六节 材料运输
---- 第七节 物资转运
---- 第八节 材料人员培训
-- 第八章 机电设备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 机电管理的规章制度
---- 第三节 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 第四节 现有机电设备状况
---- 第五节 机械管理与经济技术指标
-- 第九章 安全质量监察
---- 第一节 安全监察工作
---- 第二节 质量监察工作
-- 第十章 监察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工作概况
-- 第十一章 审计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工作概况
---- 第三节 自身建设
-- 第十二章 计量工作
---- 第一节 机构变迁
---- 第二节 计量工作的发展
---- 第三节 计量定级升级
-- 第十三章 生活管理
---- 第一节 机构变迁
---- 第二节 生活供应
---- 第三节 生活管理
---- 第四节 “两化”建设
-- 第十四章 通信工作
---- 第一节 工作概况
---- 第二节 通信机构
---- 第三节 通信线路与设备
---- 第四节 管理与维修
-- 第十五章 基地建设及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概况
---- 第二节 起因与规模
---- 第三节 管理制度
---- 第四节 配套与规划
第四篇 多种经营·集体经济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多种经营
-- 第三章 集体经济
第五篇 教育·卫生
-- 第一章 教育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节 普通教育
---- 第四节 幼儿教育
-- 第二章 医疗工作
---- 第一节 机构变迁
---- 第二节 规模与设备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四节 对外医疗
-- 第三章 卫生防疫工作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第三节 劳动卫生
---- 第四节 人员培训
---- 第五节 设备更新
-- 第四章 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节育措施
第六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委名称演变
-- 第二章 党的机构设置
-- 第三章 处政治机构设置
-- 第四章 党务工作
---- 第一节 党委办公室工作
---- 第二节 组织工作
---- 第三节 干部工作
---- 第四节 宣传工作
-- 第五章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 第三节 协助党委整顿党风
---- 第四节 纠正不正之风
---- 第五节 查处违纪案件
---- 第六节 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 第七节 以廉政建设为内容的党风建设
---- 第八节 自身建设
-- 第六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政治思想教育
---- 第四节 文化技术教育
---- 第五节 “职工之家”
---- 第六节 文化工作
---- 第七节 体育工作
---- 第八节 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
---- 第九节 女职工和家属工作
---- 第十节 财务工作
---- 第十一节 劳保工作
---- 第十二节 民主评议领导干部
---- 第十三节 “双代会”与职工民主管理
-- 第七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第二节 团的组织
---- 第三节 团的教育
---- 第四节 团在生产中的突击作用
---- 第五节 团的活动
---- 第六节 历届团代会简介
-- 第八章 公安工作
---- 第一节 机构变迁
---- 第二节 刑侦工作
---- 第三节 工程保卫工作
---- 第四节 治安工作
---- 第五节 户籍工作
---- 第六节 消防工作
---- 第七节 普法教育
---- 第八节 自身建设
-- 第九章 人武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武装战备
---- 第三节 民兵工作
---- 第四节 预备役
---- 第五节 拥军优属·征兵
---- 第六节 自身建设
第七篇 人物传
-- 杨光休
-- 方怀孝
-- 曹国俊
-- 何家邦
-- 陈树荣
第八篇 回忆录
-- 艰苦的历程 光荣的使命
-- 我在二处工作的回忆
-- 二处是支过硬的铁道建设队伍
-- 艰苦的岁月 奋斗的历程
-- 回忆五六十年代的工程队建设
第九篇 大事记
-- 1955年1月——1990年12月
第十篇 轶事
编后语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