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志

祁阳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祁阳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88

出版时间: 1993年09月

目录

封页
祁阳县志
版权页
祁阳县志编繤机构及其人员名单
《祁阳县志》序
凡例
图片
-- 祁阳县综合农业区划图
-- 祁阳县政区图
-- 县城一角
-- 县委、县政府大门
-- 民国15年中共祁阳县特别支部书记王首道
-- 1988年曾志视察县城建设
-- 县城一街
-- 龚家坪黄花
-- 文明铺生姜
-- 窖头铺昋芋
-- 三江乡千亩稻田丰产片
-- 金洞罗汉竹
-- 白果市乡银杏树
-- 文富乡楠竹
-- 下马渡古樟
-- 金洞林场速生丰产林一瞥
-- 金洞林场苗圃喷灌
-- 小金洞古杉
-- 椒山桔场
-- 柑桔丰产
-- 油茶丰收
-- 观音滩万亩油茶基地
-- 龙潜凼渡槽
-- 人民电站渠道
-- 大江水库一角
-- 滴水网箱养鱼
-- 十里坪畜牧场
-- 祁阳竹鱼
-- 县耕整机厂耕整机
-- 黎家坪轧钢厂一角
-- 祁阳县水泥厂
-- 湖南省黎家坪水泥厂一家
-- 浯溪机器总厂三轮车(获全国首次越野赛第一名)
-- 县制伞总厂晴雨伞
-- 县橡胶厂胶鞋
-- 县二轻皮件厂竹衣箱
-- 县玻璃一厂玻璃器皿
-- 浯溪机器总厂柴油机
-- 天马山草席厂提花草席机、提花草席
-- 羊角塘鞭炮、烟花
-- 文家冲蛇场
-- 县氮肥厂车间一角
-- 县邮电局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 内下二级电站
-- 人民电站变电站
-- 祁阳小吃—米粉
-- 文明铺获全国文明集贸市场锦旗
-- 县供销大厦
-- 县农贸市场一角
-- 毛主席接见木偶戏祁阳演员刘玉生
-- 祁阳小调表演唱
-- 县电影院评为全国发行、放映先进单位
-- 孔雀 李清作
-- 大华山电视调频转播台
-- 祁剧《孟丽君》剧照
-- 硬笔书法 集之书
-- 《天边落日共潮生》赵扬名摄
-- 《山娃》蒋太禄作
-- 《梅花鹿》朱煦摄
-- 浯溪三绝堂
-- 《大唐中兴颂》碑
-- 陶铸铜像
-- 天主教堂
-- 铁铮图书馆
-- 龙山烈士碑
-- 清代笔筒、砚池
-- 出土磨菇化石
-- 浯溪摩崖夕照
-- 县一中游泳池
-- 县四中获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锦旗
-- 城关人民小学广播操
-- 1988年端午男女龙舟竞赛
-- 新建农民住宅
-- 建设中的百花生活小区
-- 农村自来水
-- 卫生防疫注射
-- 县人民医院大楼
-- 旧社会农民住房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 一、辛亥革命以前(264~1911)
-- 二、中华民国(1912~1949)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1990)
第一编建置
-- 第一章沿革境域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境域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宋、元、明、清时期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附 祁阳县政区图
------ 附 阳明县建置始末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 第三章县城
---- 第一节今县城
---- 第二节故县城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矿藏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平原
---- 第二节岗地丘陵
---- 第三节山地
---- 第四节溶洞
---- 第五节微地形的改造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温度
---- 第二节降水
---- 第三节日照蒸发
---- 第四节风
---- 第五节灾害性天气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泉井
-- 第五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六章野生动物
---- 第一节待消亡种类
---- 第二节现存种类
-- 第七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污染防治
-- 第八章自然灾害
第三编人口人民生活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分布
------ 祁阳县1956-1990年人口出生、死亡、自然增长“三率”曲线图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附 男女年龄塔形图
------ 附 百岁以上老人简介
---- 第三节人口控制
---- 第四节奖励惩罚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职工生活
第四编农业
-- 第一章农业经济综述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耕地
---- 第三节农业区划
------ 附 祁阳县农业区划图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粮食作物
---- 第一节水稻
---- 第二节红薯
---- 第三节小麦
---- 第四节高粱
---- 第五节大豆绿豆
-- 第四章经济作物
---- 第一节柑桔
---- 第二节花生
---- 第三节茶叶
---- 第四节甘蔗
---- 第五节席草
---- 第六节油菜
---- 第七节苎麻
---- 第八节蔬菜
-- 第五章农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耕作机械
---- 第三节脱粒机械
---- 第四节植物保护机械
-- 第六章畜牧水产(渔业)
---- 第一节畜牧
---- 第二节水产(渔业)
-- 第七章农牧渔场
---- 第一节农场
---- 第二节畜牧场
---- 第三节渔场
-- 第八章农业经营管理
---- 第一节互助合作时期
---- 第二节人民公社时期
---- 第三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五编林业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林地林种
---- 第二节树种
-- 第二章营林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造林
---- 第三节培植风景林
------ 附 义务造林
---- 第四节抚育
-- 第三章林场苗圃
---- 第一节全民所有制林场
---- 第二节集体所有制林场
---- 第三节苗圃
-- 第四章山林管理
---- 第一节权属
---- 第二节护林
-- 第五章采伐运销管理
---- 第一节采伐
---- 第二节运销
---- 第三节产品管理
第六编水利电力
-- 第一章水利
---- 第一节水利建设
------ 附 祁阳县四大灌区示意图
---- 第二节水利管理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二章电力
---- 第一节电源建设
---- 第二节电力设施
---- 第三节用电(电力分配)
---- 第四节电力管理
第七编乡镇企业
-- 第一章企业组织形式
---- 第一节区、乡(镇)企业
---- 第二节村、组企业
---- 第三节联户企业
---- 第四节个体企业
-- 第二章企业门类
---- 第一节农业企业
---- 第二节工业企业
---- 第三节交通运输企业
---- 第四节建筑企业
---- 第五节商业、服务企业
-- 第三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技术管理
---- 第三节质量管理
---- 第四节劳动管理
---- 第五节财务管理
---- 第六节安全管理
第八编工业
-- 第一章经济成分
---- 第一节全民所有制工业
---- 第二节集体所有制工业
---- 第三节私营及个体工业
---- 第四节公私合营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机电
---- 第二节水泥及预制件
---- 第三节煤炭电力
---- 第四节矿冶
---- 第五节化工
---- 第六节草席
---- 第七节纺织皮革制鞋
---- 第八节造纸印刷
---- 第九节雨具
---- 第十节食品
---- 第十一节玻璃制品
-- 第三章工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生产管理
---- 第三节劳动管理
---- 第四节财物管理
第九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
---- 第四节航运
---- 第五节管理
------ 附 祁阳县交通图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驿传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管理
------ 附 祁阳县农村邮路图
第十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改建
---- 第一节城墙街道
---- 第二节房屋
---- 第三节公共设施
-- 第二章集镇建设
---- 第一节文明铺镇
---- 第二节白水镇
---- 第三节黎家坪镇
-- 第三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房屋
---- 第二节道路
---- 第三节照明
---- 第四节饮用水
-- 第四章土地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土地管理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三节房地产开发
-- 第五章建筑队伍
---- 第一节县建筑公司
---- 第二节县建筑规划设计室
---- 第三节乡镇建筑队伍
第十一编商业
-- 第一章经济成份
---- 第一节全民所有制商业
---- 第二节集体所有制商业
---- 第三节私营和个体商业
---- 第四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二章市场
---- 第一节县城市场
---- 第二节集镇市场
---- 第三节圩场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商品收购
---- 第二节商品销售
-- 第四章粮油贸易
---- 第一节收购
---- 第二节销售
---- 第三节储运
-- 第五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食品类
---- 第二节茶叶、土产类
---- 第三节畜产品类
---- 第四节工矿产品类
-- 第六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旅馆业
---- 第二节饮食业
---- 第三节其他服务业
-- 第七章商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管理工作
第十二编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机构
---- 第二节统计工作
-- 第三章物资、基建管理
---- 第一节物资管理
---- 第二节基建管理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与方法
---- 第二节物价状况
-- 第六章计量、标准化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七章审计
第十三编财政税务金融保险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收入
---- 第四节支出
---- 第五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制
---- 第三节税种
---- 第四节税收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业务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保险种类
---- 第二节保险费
---- 第三节赔付
第十四编党派社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祁阳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的建立和发展
------ 附 中共祁阳县委员会历届领导人名录
---- 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党务工作
------ 附 中共祁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名录
---- 第四节重大活动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团
---- 第一节国民党祁阳县党部
------ 附 中国国民党祁阳县党部历届负责人名录
---- 第二节其他党团、派系
-- 第三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职工团体
---- 第二节青年团体
------ 附 少年组织
---- 第三节妇女团体
---- 第四节农民团体
---- 第五节工商团体
第十五编政权政协
-- 第一章清代、中华民国政府
---- 第一节清代县公署
------ 祁阳县唐至清代县官名录
---- 第二节中华民国县政府
------ 祁阳县民国时期知事、县长名录
------ 附 议事机构和省议员、省参议员、立法委员选举
-- 第二章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县人民政府历届领导人
------ 祁阳县人民政府历届领导人名录
---- 第三节乡镇基层政权
---- 第四节政务纪要
-- 第三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乡镇(含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 附 祁阳县1980-1991年人大常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名录
-- 第四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附 祁阳县政协委员会历届正、副主席名录
---- 第二节政治协商
---- 第三节提案工作
---- 第四节民主监督
---- 第五节日常工作
第十六编民政劳动人事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支前拥军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第六节收容遣送
---- 第七节劳务输出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工人培训
---- 第三节劳动工资
---- 第四节劳保福利
-- 第三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来源
---- 第二节干部结构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干部工资福利
第十七编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三节治安管理
---- 第四节交通监理
---- 第五节消防
------ 附 祁阳县看守所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刑事检察
---- 第二节经济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制度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林业审判
---- 第六节案件复查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人民调解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法律咨询
------ 附 拘役所
第十八编军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武衙
---- 第二节军事科
---- 第三节人民武装部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清代地方武装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 附 祁阳县1949~1988年人武部(兵役局)领导人员名录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地方武装
-- 第三章驻军防务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防务
-- 第四章重大兵事
---- 第一节农民起义斗争
---- 第二节反清复明战争
---- 第三节北洋军追击护法军
---- 第四节抗日战争
---- 第五节解放战争
-- 第五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
---- 第二节征兵
---- 第三节志愿兵
---- 第四节义务兵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六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政治教育
---- 第四节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
第十九编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馆、站及其活动
---- 第二节民间表演艺术
---- 第三节民间文学
-- 第二章祁剧
---- 第一节源流
---- 第二节班、社、团
---- 第三节剧目
---- 第四节特色
---- 第五节演出活动
-- 第三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艺术创作
-- 第四章报刊广播电视录像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四节录像
-- 第五章电影幻灯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幻灯
-- 第六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图书收藏借阅
---- 第二节图书发行
---- 第三节档案
-- 第七章文物胜迹
---- 第一节文物
---- 第二节胜迹
第二十编浯溪
-- 第一章元结与浯溪
---- 第一节《大唐中兴颂》
---- 第二节胜景
-- 第二章历代营建
-- 第三章浯溪历代碑刻选
-- 第四章浯溪历代诗词选
---- 附 国际友人诗选(1945-1986)
第二十一编 教育科技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学校教育
------ 附 私立永靖小学
------ 城关人民小学
------ 附 祁阳县第一中学
---- 第二节成人教育
---- 第三节教师
---- 第四节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五节教学改革
---- 第六节教育经费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科技机构和队伍
---- 第二节科技普及、研究和推广
---- 第三节科技成果
第二十二编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
---- 第一节防疫
---- 第二节医疗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附 节育技术指导
---- 第四节药品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机关、厂矿体育
------ 附 老年体育活动
---- 第三节农村体育
---- 第四节体育竞赛
---- 第五节体育设施
第二十三编风俗宗教方言
-- 第一章姓氏
---- 第一节姓氏录
---- 第二节姓氏来源
-- 第二章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三章习俗
---- 第一节生产习俗
---- 第二节生活习俗
---- 第三节礼仪习俗
---- 第四节岁时习俗
---- 第五节娱乐习俗
-- 第四章社会积弊
---- 第一节纳妾、蓄婢、抱童养媳
---- 第二节缠足溺婴
---- 第三节迷信
-- 第五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和天主教
-- 第六章方言俗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俗语
人物
-- 一、传记
---- 覃季子
---- 陶岳
---- 路振
---- 邓球
---- 陈荐
---- 陈大受(1702~1751)
---- 欧阳晼(1677~1760)
---- 唐正财(?~1863)
---- 唐李杜(1797~1864)
---- 杨翰(1812~1879)
---- 张桂林(1850~1885)
---- 欧阳利见(1825~1895)
---- 黄岱(1879~1917)
---- 雷晋乾(1898~1927)
---- 蒋毓华(1888~1927)
---- 邓国光(1902~1927)
---- 刘东轩及地下工作者五烈士
---- 谢明旦(1858~1928)
---- 李馥(1854~1929)
---- 何镇南(1898~1930)
---- 唐晴川(1875~1938)
---- 张琦(1910~1942)
---- 苏安生(1890~1944)
---- 唐志澄(1884~1944)
---- 聂贵普(1910~1945)
---- 傅穆(1900~1945)
---- 张才兴(1883~1946)
---- 陈诗伯(1921~1949)
---- 廖康国(1900~1949)
---- 徐祯安(1930~1949)
---- 邓春轩(1874~1949)
---- 黄矞(1873~1951)
---- 唐惠卿(1889~1951)
---- 方定英(1904~1953)
---- 蒋金利(1933~1953)
---- 谭丕模(1899~1958)
---- 罗仲农(1902~1960)
---- 李祖荫(1897~1963)
---- 李荣富(1893~1963)
---- 刘兴(1887~1963)
---- 唐铨斋(1895~1964)
---- 费剑雄(1904~1967)
---- 李祜(1916~1967)附 李幼文、李祁
---- 陶铸(1908~1969)
---- 范柏年(1898~1969)
---- 王振武(1900~1970)
---- 雷声溢(1897~1970)
---- 陈松柏(1909~1970)
---- 周玉成(1904~1971)
---- 伍锡奎(1900~1971)
---- 桂秋芳(1896~1974)
---- 邓汉葵(1900~1977)
---- 陈继训(1904~1978)
---- 李之馨(1898~1978)
---- 杨著诚(1896~1978)
---- 任芳圃(1892~1978)
---- 蒋伏生(1895~1979)
---- 廖锦彩(1896~1981)
---- 文谋桂(1953~1981)
---- 段玉生(1958~1981)
---- 陆秋华(1949~1981)
---- 张光银(1908~1982)
---- 刘金轩(1908~1984)
---- 蒋肇周(1897~1984)
---- 刘玉生(1920~1985)
---- 钟南屏(1900~1985)
---- 伍上德(1903~1990)
---- 雷庆德(1928~1990)
-- 二、名录
-- 三、闻人表
附录
-- 一、重要文献
-- 二、重要史实
-- 三、奇闻轶事
-- 四、旧县志修纂与旧志序言选录
-- 五、主要著作目录
-- 六、艺文选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