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市民政工作的发展与现状。包括救灾救荒、社会救济、拥军优抚、退役军人安置等。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2年12月
目录
封面
衡阳市民政志
版权页
编纂委员会人员
编辑人员
序
编辑说明
图片
--
衡阳市政区图
--
衡阳市民政局办公楼
--
衡阳市社会福利院
--
夏明翰塑像
--
南岳忠烈祠
--
衡阳抗战纪念塔
--
耒阳市烈士陵园
--
欧阳海烈士纪念碑
--
毛泽建烈士墓
--
江泽民题字之曹炎烈士墓
--
向道龙烈士墓
--
衡山县光荣院福利院
--
衡阳县光荣院
--
常宁县福利院
--
耒阳市南正街居民委员会企业大楼
--
编辑人员——留影
----
周道福
----
周鉴
----
廖宗槐
----
谭州
----
孙学礼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民政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一、衡阳地区民政局
----
二、衡阳市民政局
------
附:衡阳市政府民政科、衡阳地区民政科(局)、衡阳市民政科(局)负责人表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一、衡阳市军用供应站
----
二、衡阳市收容遣送站
----
三、衡阳市立新农场
----
四、衡阳市社会福利院
----
五、衡阳市殡仪管理处
----
六、衡阳市机动车灯厂
----
七、衡阳市福利纱带厂
----
八、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
----
九、衡阳市盲人按摩医院
----
十、衡阳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巷荫岭休养所
----
十一、衡阳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建设新村休养所
----
十二、衡阳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石坳休养所
----
十三、衡阳市民政汽车配件公司
--
第三节社会团体
----
一、衡阳市盲人聋哑人协会
----
二、衡阳市民政和社会保障学会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区划变更
----
一、地市级区划
------
(一)道、府
------
(二)行政督察区
------
(三)专区、地区
------
(四)湘南行政区
------
(五)衡阳市
----
二、县(市)区级区划
------
(一)市辖区
------
(二)县(市)
----
三、县以下区划
------
(一)里(都)、厢、坊
------
(二)县属区
------
(三)乡、镇、街道办事处
------
附:1951~1988年市辖区、县(市)辖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变动表
--
第二节边界争议处理
----
一、耒阳县与永兴县边界争议处理
----
二、常宁县与桂阳县边界争议处理
----
三、祁东县与东安县边界争议处理
----
四、祁东县与祁阳县边界争议处理
----
五、衡东县与株洲县边界争议处理
----
六、祁东县与邵阳县边界争议处理
----
七、衡阳县与邵东县边界争议处理
第三章基层政权
--
第一节清代、民国时期基层政权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基层政权
----
一、基层政权及群众性自治组织
------
(一)市区基层政权组织
------
(二)县(市)、区基层政权组织
------
(三)群众性自治组织
--------
1、居民委员会
--------
2、村民委员会
----
二、基层干部选举和培训
------
(一)选举
------
(二)培训
----
三、乡(镇)、村(居)民委员会选介
------
(一)台源寺镇
------
(二)南正居民委员会
------
(三)工联村村民委员会
------
(四)红星村村民委员会
第四章拥军优抚
--
第一节拥军
----
一、支前劳军
----
二、接待过境部队
----
三、慰问驻军
--
第二节优属
----
一、群众优待
------
(一)实物、现金优待
--------
附:1981~1988年优待烈、军属及复员、退伍、残废军人现金统计表
------
(二)生活服务
----
二、国家补助
------
附:1950~1988年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统计表
--
第三节褒扬
----
一、修祠建墓
----
二、发证列录
------
(一)发证
------
(二)列录
----
三、命名立传
----
四、瞻悼祭扫
--
第四节抚恤
----
一、牺牲病故抚恤
------
(一)范围、标准
--------
附:1950~1984年牺牲人员抚恤标准表
------
(二)恤金发放
--------
附:1951~1988年发放牺牲、病故抚恤金统计表
----
二、伤残抚恤
------
(一)范围、标准
--------
附:1950~1988年期间革命伤残人员抚恤标准表
------
(二)评残换证
--------
附:1950~1988年残废抚恤金发放统计表
第五章退役军人安置
--
第一节复员军人安置
--
第二节退伍军人安置
----
一、城市退伍军人安置
----
二、农村退伍军人安置
------
附:1950~1988年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统计表
--
第三节伤残军人安置
--
第四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
第六章救灾救荒
--
第一节救灾
----
一、水灾救济
----
二、旱灾救济
----
三、风雹灾救济
--
第二节春夏荒救济
第七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清代、民国时期社会救济
----
一、平时救济
----
二、紧急救济
------
(一)空袭急赈
------
(二)难童收养
------
(三)善后救济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救济
----
一、失业、流散人员救济
----
二、孤老残幼、困难户救济
----
三、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四、五保供养
----
五、扶贫
----
六、特赦人员救济
------
附:1980~1988年城镇救济金额统计表
第八章福利事业
--
第一节老人社会福利
--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福利
--
第三节儿童社会福利
----
附:1968~1988年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统计表
--
第四节精神病人治疗
--
第五节福利生产
第九章社会事务
--
第一节收容遣送
----
一、收容
----
二、遣送
------
附:1950~1988年收容遣送经费支出统计表
--
第二节婚姻登记
----
一、宣传贯彻《婚姻法》
----
二、婚姻登记机关
----
三、结婚、离婚登记
------
(一)结婚登记
------
(二)离婚登记
--------
附:1978~1988年婚姻登记统计表
------
(三)涉外婚姻登记
--
第三节殡葬改革
----
一、殡葬设施
----
二、管理服务
------
附:1958~1988年火葬尸体统计表
第十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简介
--
第一节先进单位
----
一、祁东县
----
二、常宁县
----
三、衡山县
----
四、衡南县
----
五、衡阳市军用供应站
----
六、衡阳市江东区湘江东路居民委员会
----
七、衡阳市殡仪管理处女子接运班
--
第二节先进个人
----
一、肖肇法
----
二、肖金生
----
三、詹爱华
----
四、邓承东
----
五、陈明
----
六、褚金刚
----
七、谭金生
文献辑存
--
城镇社会福利院工作试行办法
--
受灾严重的衡阳、衡东、衡山、衡南四县县长会议纪要
--
中共衡阳市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民政局党委《关于我市殡葬改革情况和共产党员要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
----
附:关于我市殡葬改革情况和共产党员要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
--
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的决议
----
附:衡阳市民政局局长李卫生1984年8月20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就农村“五保户”供养情况的
--
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
--
中共衡阳市委副书记苏建民在衡阳市热烈欢迎军队离退休干部到衡阳市安置大会上的欢迎词
--
中共衡阳市委关于开展向李广中等先进人物学习的决定
--
衡阳市人民政府扶贫扶优工作方案
--
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城镇优抚对象实行群众优待的暂行规定
--
关于认真贯彻中组部、国家计委等七部门民(1985)人64号联合文件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
各行各业献力量,智力拥军谱新章——湖南省衡阳市人民政府在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
中共衡阳市委秘书长袁宏尧在国际聋人节第三十周年庆祝会上的讲话
--
关于开展向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詹爱华、肖金生学习的决定
--
一种发展社区福利经济的新形式——委办经济
--
英烈诗钞
----
谷伯珊诗九首
----
刘留侯诗三首
----
邝鄘诗一首
----
曹维山词一首
----
刘霞诗一首
----
夏明翰诗八首
----
黄龙飞诗一首
----
伍中豪诗一首
----
夏明震诗一首
----
谢士炎诗二首
----
欧阳逖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