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志(1951-2011)

国光志(1951-2011)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国光电器崛起于昔日的小作坊,历经坎坷磨难和风雨的洗礼,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和壮大,从年产840只55型动圈式传声器开始,发展成为集电声、电子、音响系统于一体的年销售收入达二十亿元的现代化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从由8人组成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一家拥有300多人技术开发团队,员工4000多人的集团公司,成为中华大地上电声电子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内容时限: 1951-2011

目录

封面
国光志
《国光志》编篡委员会
《国光志》编写组
现任董事长的话
企业文化
让生活更美好
题词
-- 著名书法家杨之光先生为国光题字
-- 著名书法家黄笃维先生为国光题字
图片
-- 2011年10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广州市委
-- 1965年,国光从广州市区搬迁到广州市北郊花县新华镇(现为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花县展览馆时的厂区面貌
-- 1978年,国光从花县新华镇搬迁到广州市白云区神山镇雅瑶后,在厂区建起的四层装配楼。
-- 1991年,建起的六层装配大楼。
-- 2005年,再次迁往花都区,图为公司行政与研发大楼。
-- 国光工业园俯览图
-- 六十年代,板装手工传递式扬声器装配线。
-- 七十年代,国光自主设计的带式扬声器装配线。
-- 八十年代,国光女工在装配大口径扬声器。
-- 八十年代,引进日本的半自动扬声器装配线。
-- 二十一世纪的扬声器装配线。
-- 六十年代,扬声器装配车间,职工在装配产品的情景。
-- 六十年代,自行设计制造的赶床,可生产高音喇叭大号筒和号筒中节。
-- 六十年代,老职工黄国坚(左一)在赶制号筒中节。
-- 六十年代,扬声器底座出模后对其表面打磨修饰的工作场面。
-- 六十年代,老员工王兆国赶制大号筒。
-- 排在地面的是当天下午装好的磁路系统和盆架,在六十年代的胶黏剂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干透,所以利用下班后车
-- 六十年代,公司自行设计的扬声器装配传送线。
-- 1976年,电镀班班长方润标检查滚镀设备。
-- 八十年代初期,时任厂长敖源忠(右一)检查电镀挂镀生产线的运行情况。
-- 七十年代,电镀班的员工在学习化工基础知识。
-- 七十年代,技术工程师何国熹在看AUDIO杂志。
-- 七十年代,时任技术员,现为公司总工程师俞锦元用丹麦测试仪检测扬声器。
-- 七十年代,职工叶万华、许有康、陈兆棠、周海昌(从左至右)在电镀班化验室进行产品测试。
-- 七十年代,职工陈宝明在安装磁体测试仪。
-- 七十年代,老师傅黄伯虎开动大冲床冲制盆架。
-- 七十年代,音圈班员工在绕音圈线。
-- 七十年代,职工罗爱群在绕制音圈。
-- 七十年代,沈五龙在检测音圈子。
-- 七十年代,职工仇国雄在音圈班清一色姑娘中也能独当一面。
-- 1962年,国光喷油班被评为广州市越秀区先进集体。
-- 国光一直以来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图为七十年代,自行设计和制造了中周
-- 七十年代,职工麦淑娴操作联合测试仪检测中周变压器。
-- 七十年代,职工李秀珍在测试中周变压器。
-- 七十年代,职工许励华(右一)操作注塑机生产中周塑料底座。
-- 1979年,自行改革制造的纸盆半自动生产线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成果奖。
-- 纸盆半自动生产线投产。
-- 早期的纸盆手动捞浆热压工序。
-- 早期的纸盆手动热压工序。
-- 1976年,王浩泉老师傅十年如一日制作号筒高音的音膜。
-- 八十年代,引进的台湾全自动纸盆生产设备。
-- 1985年,从日本引进的402纸盆生产设备投产。
-- 1976年,早期的纸盆重量和透光检验。
-- 70年代,职工阮景耀郭本邓杰剑在交流车削工艺。
-- 70年代,职工电工班以老带新拆修马达。
-- 70年代,吴林培书记(右一)常到车间和刘其柏(左一)师傅等一起搞设备改进。
-- 70年代,车床班长谭成礼其实也是一位画坛高手,后调到市委《党的生活》期刊任编辑。
-- 这是四十多年前第三车间维修工的合影。
-- 70年代,职工陈继红那开动铣床的情景。
-- 2010年,H63E车间主要生产多媒体音箱产品。
-- 2011年9月,新SMT车间投产。
-- 2010年,J12W车间以生产专业功放为主。
-- 2011年,H63W车间多媒体系统装配线。
-- 2010年,J14E车间在生产多媒体音响产品。
-- 2004年6月23日,国光工业园第一批生产线(二车间、六车间)成功投产。
-- 电子车间在组装功放电路板。
-- 安规实验室
-- 信息中心机房
-- 可靠性实验室
-- 消音室
-- 模具加工中心
-- 生产车间太阳能烘箱系统
-- SMT车间
-- 音箱生产线
-- 木工车间
-- 技术部电子产品设计组
-- 注塑车间
-- 梧州恒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2007年,梧州恒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 自动化电镀生产线
-- 1000T的T铁生产设备
-- T铁退火生产设备
-- 线材车间
-- 自动化生产车间
-- 五金冲压车间
-- 梧州恒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种扬声器部件
-- 2011年,花都区区长林中坚(右二)在周董事长的陪同下参观爱威试音室。
-- 2010年11月,在白云国际机场铂尔曼酒店举行“2011年美加新品发布会”。
-- 美加音响花都旗舰店展示厅。
-- 2011年美加新品发布会上周海昌董事长与美加总经理仇锡洪总经理为首个新产品揭幕。
-- 美加影音体验馆
-- 2008年,爱威音响参加柏林IFA展。
-- 2011年,爱威音响参加上海国际灯光音响展。
-- 2010年,爱威音响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展会。
-- 2011年,爱威音响参加北京国际灯光音响展。
-- 2011年10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公司。温总理听取了公司领导工作汇报,参观了公司科技产品成
-- 温总理在技术部与产品研发工程师亲切交谈。
-- 温总理参观公司扬声器产品展示厅。
-- 温总理在公司产品展示厅前,与员工合影。
-- 1996年,电子部副部长张今强(右一)视察公司,对国光几十年专业设计和生产电声产品表示肯定与赞赏。
-- 2011年,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赵波副司长(左一)和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秘书长陈立新(右二)参观公司产品
-- 董事长周海昌与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赵波副司长(右一)合影。
-- 工信部第四研究所赵新华副所长(右六)一行来公司参观指导工作。
-- 90年代,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声器件分会秘书长李保宗(左二)与各电声厂领导参观国光自行制造的扬声器
-- 2002年,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黄华华(右一)视察国光。
-- 2006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右二)参观新产品展览,对国光产品给予肯定并鼓励国光继续努力。
-- 2003年6月,周海昌董事长向来公司考察的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沈柏年(右三)等领导汇报工作。
-- 2004年,时任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左四)率市人大代表考察国光。
-- 2004年,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右一)考察国光。
-- 2005年,时任广州市副市长陈明德(右一)一行来国光调研。
-- 1990年,时任广州市副市长谢仕华(右二)、市政府秘书长巢振威(右一)一行视察国光。
-- 2006年3月,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林元和(前排左三)视察国光。
-- 2009年3月,梧州市市长王凯(右四)在周海昌董事长等公司领导的陪同下参观国光。
-- 2011年,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赵小穗(右二)一行到国光调研。
-- 2007年11月,国光电子高科技产业园规划报告会在公司召开。
-- 2011年8月,广东省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左一)、市长万庆良(中间)等领导在周海昌董事长陪同下
-- 2011年8月,广东省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左五)、市长万庆良(左六)等领导与公司高层人员合影。
-- 2011年6月,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左三)率领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等领导到国光电器(香港)有限公司视察。
-- 1993年,在国光总厂召开了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时任董事长林述强在会上讲话。
-- 1993年12月25日,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周海昌总经理介绍股份公司概况。
-- 时任广州市副市长刘锦湘(右一)到会热情祝贺。
-- 时任公司董事长林述强致欢迎词。
-- 时任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巢振威(左一)致贺词。
-- 会前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 参加成立大会的成员
-- 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公司前任领导
-- 2005年5月23日,公司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时任广州市花都区委书记陈国(右一)与公司董事长周海昌
-- 公司高管人员与发行保荐机构代表合影。
-- 周海昌董事长与政府有关领导在公司上市时合影。
-- 公司新股发行网上路演。
-- 2005年5月23日,在广州花园酒店召开公司上市工作报告会。
-- 1994年,周海昌总经理到美国访问客户。
-- 九十年代,董事长林述强和周海昌总经理接待欧美市场顾问。
-- 1994年,周海昌总经理接待美国哈门集团客人。
-- 1990年,丹麦JAMO客人来访。
-- 2002年,周海昌总经理访问丹麦客户。
-- 八十年代,周海昌总经理接待日美客人。
-- 1992年,美国MG公司董事长(右二)来访。
-- 1995年,周海昌总经理一行出访美国MG公司。
-- 1995年,周海昌总经理接待哈门集团客人(右二)。
-- 九十年代,林述强董事长和周海昌总经理接待欧洲客户。
-- 九十年代,林述强董事长接待日本客人。
-- 九十年代,美国安桥客人来访。
-- 1996年,周海昌总经理与AURA客户(左一)洽谈。
-- 八十年代,源榔基厂长(左六)率队赴日本培训实习402纸盆机时与日方高层合影。
-- 八十年代,在日本实习的国光管理技术人员在402纸盆机前合影。
-- 中日双方互送礼品。
-- 1986年3月,国光召开引进日本161扬声器装配线机和402纸盆生产设备剪彩典礼。
-- 日本驻广州领事和日本厂方与国光领导合影。
-- 前任厂长敖源忠与日方为引进设备移交签字。
-- 2009年,国光受邀参加PNS在日本大阪召开的“优秀合作伙伴大会”,并获优秀合作银奖。周海昌董事长亲
-- 2001年,公司与美国BOSE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1969年生产的15W号筒高音扬声器
-- 1951年生产的5W和1OW号筒高音及其商标铝铭牌
-- 1964年生产的633型中周及其包装盒
-- 1970年前后生产的704和105型收音机中周以及电视机用的偏转线圈和高频头
-- 1951年生产的73型和99型传声器
-- 为首都机场设计生产的抗噪声传声器
-- 七十年代生产的广州牌音箱
-- 八十年代最畅销的十寸泡沫边低音扬声器
-- 1965年生产的YD025-1纸盆扬声器
-- 1970年生产的广州牌YD05-1纸盆扬声器
-- 进入21世纪数字化时代,公司产品种类已经涵盖通信类、多媒体类、HI-FI消费类、专业类音箱等数百种,
-- Hi-Fi家庭影院
-- 各式家庭影院功放
-- 公司合资品牌KV2专业音箱
-- 各种家庭影音系统、专业及HI-FI音响系统
-- 公司授权品牌山水旗舰店
-- 公司自主品牌爱浪旗舰店
-- 收购的国外署名品牌威发旗舰店
-- 这些商标或包装物都是国光建厂前期二十五年间曾经在号筒高音扬声器,中频变压器,扬声器等产品上先后使用过
-- 公司注册的部分商标,也是广州市著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 公司致力于中国民族音响第一品牌的打造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推广,并通过1000多家音响专卖店,推广自有
-- 一种杨氏模量的测试方法
-- 扬声器纯音检测方法
-- 用移印机为带式高音扬声器支架涂注胶水的方法
-- 扬声器漏气检验方法及其检验装置
-- 扬声器在线纯音故障诊断方法
-- 高功率铝塑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 1999年,为迎接国庆50周年,国光合唱团高歌《走进新时代》。
-- 1993年,展示国光女工精神风貌的《金秋丽影显姿彩》选美大赛完美落幕。
-- 1997年,举办国光成立46周年集体舞交谊舞比赛。
-- 2005年,国光女工代表参加了市电子系统举办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太极双扇表演赛。
-- 2003年,舞蹈《国光之音》在中山纪念堂隆重演出并获得广州工业系统文艺汇演一等奖,这是国光企业文化的
-- 参加广州市电子系统首届羽毛球赛并获奖项。
-- 国光总厂第一届国光杯男女子篮球锦标赛
-- 公司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文体休闲活动,受到员工的热烈支持与参与。
-- 员工户外拓展活动
-- 羽毛球团队比赛
-- 员工足球赛
-- 1997年4月,公司员工参加广州市电子系统时装表演并获奖。
-- 员工集体操
-- 舞蹈表演
-- 瑜伽和团体操表演
-- 1996年,公会依据《劳动法》代表员工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 1994年,公司积极参加广州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企业文化节”活动,展示公司形象
-- 2008年12月,中山大学国光电子与通信研究院成立揭幕仪式在国光工业园隆重举行
-- 1984年2月,在国光举办声学学习班的南大老师和国光工程技术学员一起参观洪秀全故居
-- 2004年,国光电器EMBA研究班结业典礼在中山大学举行
-- 2001年,H64E在车间通过效率评比,促进了团队协助精神,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 2006年,公司部分管理人员到中山天龙公司参观学习
-- 2010年,工会到家庭慰问伤病生活困难的员工。
-- 201O年,董事总经理郝旭明(左一)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退休职工座谈会上祝老职工身体健康
-- 1998年10月,挪威总工会代表团一行五人,在全国总工会人员的陪同下前来公司进行工会工作交流。
-- 2006年12月,韩国劳总光州广域本部的广州访问团一行在广州市总工会国际联络部负责人的陪同下前来公司
-- 2008年,周海昌董事长(左四)参加广州市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抗震救灾表彰大会。
-- 公司每年都对辛勤努力作出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
-- 客户联谊会
-- QS-9000知识竞赛
-- 2010年,公司为在国光服务三十年和四十年的员工颁发金龄纪念金牌。
-- 2011年,公司举办了“玉兔献岁迎欢乐歌舞升平贺新春”文艺表演,图为公司领导与表演演员合影。
-- 荣誉附图
-- 青年生活1976创刊
-- 国光青年1986创刊
-- 国光报1989创刊
-- 国光电器1999易名
-- 多年的春节除夕,周海昌董事长坚持慰问留厂员工,向他们敬酒,与他们一起吃团年饭,迎接新年的到来。
-- 公司定期举办各种消防演练,提高员工防火救灾的能力。
-- 璀璨珠江
-- 美丽的南海之滨
-- 一起来更精彩
-- 国光六十周年致贺
-- 以过硬品质迎接更高挑战
-- 盛放
-- 让生活更美好!
-- 青山不老 国光永恒
-- 书法:黄钊锋1
-- 书法:黄钊锋2
-- 国光工业园硕果累累繁花似锦
-- 扎根大地欣欣向荣
-- 国画
-- 1994年,公司党委举行纪念建党七十三周年暨表彰大会。
-- 老党员、国光功臣、前任厂长敖源忠。
-- 2000年,时任党委书记奚振茂在党员大会上鼓励党员学习科技参与竞争。
-- 1989年,国庆四十周年国光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1987年,曾任国光党支书的陈理才(右三)在公司成立36周年大会上讲话。
-- 1990年,纪念建党七十周年暨表彰大会。
-- 2002年,国光公司第三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选举后合影。
-- 2008年,党委开展捐助广西贫困小学的活动。
-- 1985年,国光领导成员会见日方161装配线富田社长一行。
-- 1999年,党委组织党员到黄埔军校参观学习。
-- 2003年,市委书记张广宁(左一)给公司颁发广州工业系统珠啤杯文艺汇演一等奖。
-- 2004年,广州电子集团和国光联合举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现场大会。
-- 2007年七一前夕,党委与花都区新华街党工委联合开展“绿色生态环保”行动。
-- 奖状附图
--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周海昌董事长
-- 1998年11月,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到东莞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2010年七一前夕,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到湖南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
-- 2011年七一前夕,党委组织党员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纪念建党九十周年。
-- 这枚团徽是现退休老工人潘张屏带过并保留至今。她于1951年加入国光电器工业社,1953年加入共青团。
-- 1990年,共青团广州国光电声总厂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
-- 九十年代,公司团委组织的缤纷欢乐夜纪念五四晚会。
-- 九十年代,公司团委组织的青年活动。
-- 1972年,团员青年到广州农讲所参观。
-- 七十年代,音圈班的团员姑娘合影。
-- 七十年代,团支部在烈士陵园的一次组织生活,团支部书记周海昌(中间)与大家一起活动。
-- 七十年代,工厂要完成生产任务也要参与备战备荒为人民,图为当时的民兵训练,打靶归来。
-- 七十年代,职工杨启超指挥国光小乐队排练节目。
-- 七十年代,职工林述强、程柏昂、王慧娴、覃丙基、杨启超(从右往左)在出墙报。
-- 2003年,国光杯羽毛球团体赛颁奖现场。
-- 1999年,国光杯长跑赛。
-- 2009年,第十二届男女子篮球赛获奖队伍。
-- 2009年,女子篮球比赛现场。
-- 1990年,员工歌咏比赛。
-- 2006年,跆拳道训练。
-- 2011年,国光十佳青年颁奖现场。
-- 2010年,国光青年与欧派集团青年联谊。
-- 2001年,国光青年与秀全中学、邝维煜中学老师联谊。
-- 2010年,新来大中专毕业生举办“明月夜国光情”中秋联谊会。
-- 企业荣誉
-- 近几年来周海昌董事长、谢守华经理、何伟成总经理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周董事长还获得“广东省劳动模
-- 公司授予十大金牌员工的纯金纪念金牌。
-- 公司授予满三十年及四十年企业工龄的员工纯金纪念金牌和纪念品
-- 公司授予“国光功臣”的奖杯。
序言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大事记
第二章 企业沿革
-- 第一节 企业名称沿革
-- 第二节 初创时期
-- 第三节 公私合营时期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时期
-- 第五节 国退民进时期
-- 第六节 公众公司时期
第三章 投资企业
第四章 改革历程
-- 第一节 企业内部改革
-- 第二节 激励制度改革
第五章 科技创新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研机构
-- 第三节 科技活动及成果
-- 第四节 技术改造
-- 第五节 新产品研发
第六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生产保证体系
-- 第二节 项目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 第四节 重大经营目标
-- 第五节 信息化建设
-- 第六节 公司规章制度
-- 第七节 历年经营指标
第七章 开拓市场
-- 第一节 出口战略
-- 第二节 品牌经营
第八章 企业文化
-- 第一节 团队精神
-- 第二节 媒体报道
-- 第三节 企业媒体
-- 第四节 员工素质教育
-- 第五节 企业荣誉
-- 第六节 社会责任
第九章 人物
-- 第一节 国光功臣
---- 敖源忠
---- 林述强
---- 周海昌
-- 第二节 劳动模范
-- 第三节 人大代表
-- 第四节 历任公司党政领导
-- 第五节 记功奖励
第十章 党组织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大事记
-- 第三节 党委历次代表大会和组织机构
第十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大事记
--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和组织机构
第十二章 共青团组织
第十三章 回忆在国光的日子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