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志(1964-199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书上限起始1964年1月(井下作业处成立),下限至1990年底。固井、测井溯源至民国时期,射孔、压裂酸化分别溯源至1954年和1955年。
二、除卷首(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后记外,正文分篇、章、节、目,全志共6篇18章69节,35万字。
内容时限:
1964-1990
目录
封面
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志1964-1990
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编纂委员会成员
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志编辑室成员
四川石油管理局编纂委员会成员
四川石油管理局史志办公室成员
凡例
序
图片
--
1958年3月2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圣灯山气田
--
庆祝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十三周年大会
--
1960年4月17日,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视察隆昌圣灯山气田
--
1958年2月20,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视察隆昌圣灯山气田
--
1964年4月上旬,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贺龙视察隆昌圣灯山气田
--
1964年6月,中共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第一次党代会召开
--
1975年3月,中共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第二次党代会召开
--
1982年l月,中共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第三次党代会召开
--
1983年12月,中共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第四次党代会召开
--
1987年10月,中共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第五次党代会召开
--
l、2、接收隆昌气矿40年代的建筑
--
3、接收隆昌气矿50年代的建筑
--
4、60年代的建筑
--
5、70年代的建筑
--
6、80年代的建筑
--
1、4、医院
--
2、电影院
--
3、招待所
--
5、食堂
--
6、游泳池
--
7、舞厅
--
8、养鸡场
--
井下作业处全貌
--
井下作业处机关办公楼(1958年建,80年代装修)
--
70年代亚斯、沃尔沃、太托拉水泥车
--
喷砂射孔试验
--
1984年昌二井酸化施工
--
1977年,在关基井井深7053.57米固井,创全国超深井固井新水平
--
1964年人工打水泥现场
--
固井模拟试验架
--
水泥试验室
--
水泥浆装备室
--
固井施工
--
部分固井设备及施工现场
--
部分压裂酸化设备及现场
--
部分引进设备及施工现场
--
1983年研制的酸蚀裂缝导流仪
--
1984年井下电测队工程师、省劳模王惠友在调效仪表
--
1982年研制的高温高压伤害仪
--
公关队职工在攻技术关
--
对添加剂分析评价
--
1977年引进HL124摩阻试验仪
--
1、1979年研制川-753、川-773型封隔器
--
2、1988年研制川-754、川-774型封隔器
--
3、1983年研制II型可钻桥塞
--
1977年研制5”尾管悬挂器
--
1979年研制尾管固井胶塞
--
1979年研制易钻回压凡尔
--
1980年研制7”尾管悬挂器、1981年研制川95-5II型双级箍
--
1987年研制玻璃钢套管引鞋
--
l、测井专家在分析处理测井资料
--
2、利用引用的PE3284计算机处理资料
--
3、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测井仪器设备
--
4、专家们在现场研究石炭系走向
--
下85型射孔枪
--
射孔弹装配
--
测井现场及仪器
--
1990年获管理局颁发二级企业证
--
1984年4月管理局颁发企业全面整顿合格证
--
1989年获四川省标准计量局二级计量合格征
--
1981年获四川省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奖
--
1978年5月获管理局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称号
--
1978年1月获管理局先进企业称号
--
1979年5月获四川省委省革委大庆式企业称号
--
1989年企业档案获国家二级合格证
--
1989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称号
--
1986年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奖
--
1986年获石油工业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奖
--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82年获石油工业优秀科技成果等奖
--
1989年7月雷岳彬获全同能源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
1983年获四川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奖
--
1985年4月林德高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
--
1979年获固井工艺先进科研奖
--
1988年获压裂酸化劳动竞赛优胜奖
--
1990年获全国千型压裂车组优胜奖
--
1990年获全国压裂酸化优胜奖
--
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处固井队测井2005队、2006队分别获石油工业部劳动
--
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地理位置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井下作业
--
第一章 固井
----
第一节 工艺技术
----
第二节 装备
--
第二章 压裂酸化
----
第一节 工艺技术
----
第二节 装备
----
第三节 井下工具
--
第三章 测井与射孔
----
第一节 测井
----
第二节 射孔
--
第四章 对外工程技术服务
--
第五章 井下作业队伍
第二篇 科研
--
第一章 科学试验与装备
----
第一节 科学试验
----
第二节 试验设备
--
第二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固井科研成果
----
第二节 压裂酸化科研成果
----
第三节 测井与射孔科研成果
--
第三章 科技交流与技术引进
----
第一节 科技情报
----
第二节 学术交流与外事活动
----
第三节 引进工作
第三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领导及经营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经济责任制
----
第四节 管理成效
--
第二章 分类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生产调度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五节 资产设备管理
----
第六节 人事工作
----
第七节 劳动工资
----
第八节 安全环保
----
第九节 审计
第四篇 党政工团
--
第一章 行政工作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队伍构成
----
第三节 教育工作
----
第四节 治安人武
----
第五节 离退休工作
----
第六节 档案工作
----
第七节 计划生育
--
第二章 中共党的工作
----
第一节 党代会和党委会
----
第二节 党委重要决定
----
第三节 党委部门机构
----
第四节 党委部门工作
--
第三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工会会员及工会组织
----
第二节 工代会职代会
----
第三节 工会活动
----
第四节 女工工作
----
第五节 职工福利
----
第六节 工会财务
--
第四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团代会
----
第二节 团组织及团员
----
第三节 团的活动
----
第四节 奖励与处分
----
第五节 团费使用与管理
第五篇 后勤服务
--
第一章 辅助生产
----
第一节 机制机修
----
第二节 物资供应
----
第三节 运输
----
第四节 通讯
----
第五节 电水气
----
第六节 油田化工
--
第二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卫生防疫和职业病防治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药剂生产
----
第四节 管理制度
----
第五节 病员诊治
--
第三章 基地建设
----
第一节 房屋与公路
----
第二节 生活服务
----
第三节 农副业
--
第四章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一节 经营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资产设备
----
第三节 工商业经营及劳务
----
第四节 待业青年安置
----
第五节 家属工作
第六篇 附录
--
一、中共井下作业处历届委员会成员名表
--
二、井下作业处行政领导任职名表
--
三、井下作业处副主任工程师任职名表
--
四、井下作业处机关科室负责人名表
--
五、井下作业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名表
--
六、井下作业处历届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情况表
--
七、井下作业处历年受省(部)局表彰的先进集体名表
--
八、井下作业处历年受省(部)局表彰的先进个人名表
--
九、井下作业处历年受处表彰的先进集体、个人情况表
--
十、《井下作业处志》编纂机构成员名录
--
十一、为编纂《井下作业处志》提供史实资料人员名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