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并力求实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内容上起自事物之发端,下迄至2000年;为记述事物的完整性、系统性需要,个别内容和重要图片延至21世纪初。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
目录
封面
汉阳区志(上卷)
(上/下卷)
汉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
汉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汉阳区志》编审人员
图片
--
武汉市汉阳区影像图
--
武汉市汉阳区行政区划图
--
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华夷图(局部)
--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湖广图经志》中的汉阳府图
--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汉阳府志》中的汉阳县图
--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汉阳府志》中的汉阳府图
--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汉阳府志》中的汉阳县图
--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湖广通志》中的汉阳府图
--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汉阳县志》中的县境图
--
清同治七年(1868年)《续辑汉阳县志》中的汉阳府署、县署图
--
清光绪二年(1876年)湖北武汉全图(局部)
--
锅顶山出土的“汉阳鱼”头甲化石
--
5万~1万年前的“汉阳人”头骨化石
--
1956年5月3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右)在武汉与专家商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相关事宜
--
1956年6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前排右)视察武汉国棉一厂
--
2002年3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左一)、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左二)接见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桥梁专
--
1985年5月18日,在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家主席李先念接见归元寺方丈昌明
--
1986年10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左二)参观晴川阁
--
2002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前排中)在汉阳江滩视察防汛工作
--
199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前排右)视察龟山广播电视塔
--
1984年10月22日,武汉市市长吴官正(前排左)参加武汉动物园建设义务劳动
--
200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前排右二)视察汉阳江滩综合整治工程
--
19世纪中晚期(1850-1895年)的汉阳城门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残存的汉阳古城墙
--
20世纪80年代挖出淤没的古高公桥
--
20世纪末钟家村街景
--
建国前的钟家村
--
1959年的钟家村
--
汉阳古界碑
--
汉阳东门长江江滩
--
建国前的洗马长街
--
汉阳区东北部俯瞰
--
月湖、古琴台与梅子山
--
琴断小河
--
20世纪80年代,莲花湖畔的清光舫
--
马沧湖荷色
--
晴川阁
--
龟山鼎园(高山仰止)牌坊
--
清末的晴川阁
--
铁门关
--
汉阳树
--
1945年的归元寺
--
20世纪末的归元寺
--
归元寺藏经阁
--
归元寺罗汉堂
--
汉水入长江口的南岸嘴
--
大禹神话园
--
汉阳公园红巾湖一角
--
清代《琴台全貌》图
--
清末的古琴台
--
20世纪末的古琴台
--
古琴台“伯牙抚琴”雕塑
--
“伯牙、子期知音相会”雕塑
--
位于龟山东北麓的黄兴铜像
--
向警予烈士雕像
--
“大禹检阅九鼎”雕塑
--
龟山脊的曹操塑像
--
晴川夜色
--
“夜彩虹”——晴川桥
--
琴台大剧院夜景
--
汉江月湖桥华灯闪烁
--
汉阳江滩夜景
--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
1955年12月,毛泽东为江汉桥题写的桥名
--
1988年5月加宽后的江汉桥
--
1978年4月,知音桥(江汉二桥)竣工通车典礼盛况
--
江城大道(梅子路)
--
锅顶山变电站
--
墨水湖九孔桥
--
鹦鹉大道钟家村段
--
月湖桥
--
汉阳大道东段鸟瞰
--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汉阳府志》中的汉阳县塘汛图
--
汉江(月湖段)堤防维修
--
长江鹦鹉堤
--
1998年防汛抗洪时,军民在黄金口险段抢险
--
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的拦江堤(江永堤),21世纪初拆除
--
四小闸排渍站出口
--
20世纪50年代的四小闸泵站
--
鹦鹉洲老房子
--
洗马长街旧式民居
--
西大街旧式民房
--
鹦鹉花园住宅小区
--
金龙花园小区
--
永丰乡磨山村农民新居
--
建设中的锦锈长江商住楼群
--
长江广场
--
锦绣江山商住楼
--
复地翠微新城
--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汉阳铁厂
--
汉阳铁厂车间
--
汉阳铁厂局部
--
汉阳铁厂码头门楼
--
汉阳铁厂矿砂码头旧址
--
湖北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楼房
--
现、立于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内的汉阳兵工厂界碑
--
汉阳兵工厂生产设备
--
1998年底,位于南岸嘴双街的原周恒顺机器厂仅存的老房子被拆除
--
汉阳兵工厂外籍技术人员
--
汉阳兵工厂生产的兵器
--
早期的大炮炮座
--
30节重机枪
--
“汉阳造”步枪
--
毛瑟驳壳枪
--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股票
--
民国二年(1913年)汉阳兵工厂股票
--
民国三年(1914年)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股票及息单
--
武汉卷烟厂大门
--
武汉一棉集团电子多臂宽幅剑杆织机
--
中铁大桥局
--
20世纪90年代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军用车
--
武汉油脂化学厂生产设备
--
永丰乡四台村蔬菜基地
--
大棚蔬菜
--
成鱼捕捞
--
优质生猪
--
荷塘
--
20世纪90年代的汉商集团
--
晴川假日酒店
--
钟家村铜锣湾广场
--
十里装饰装潢材料市场
--
中国建设银行汉阳支行
--
1963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视察武汉拖拉机厂生产的首台拖拉机
--
20世纪80年代初,东方红床单厂的产品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
--
健民药业集团产品获“中国公认名牌”
--
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产品
--
金牛管业集团部分省部优质产品
--
苏泊尔压力锅有限公司部分名优炊具产品
--
武汉国棉一厂的半成品棉纱
--
亚太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名牌产品
--
白鹤村小学(原民国时文德小学)教学楼
--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汉阳兵工厂工人子弟学校的学生毕业证
--
“晴川书院”残碑
--
钟家村小学
--
武汉市第三中学
--
建桥街南城社区卫生服务站
--
武汉市第五医院医技大楼
--
武汉市第五医院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
--
汉阳区老年大学艺术团学员高歌庆“八一”
--
江堤乡渔业村的高龙表演
--
武汉市首届大禹文化节
--
琴断口街社区腰鼓表演队
--
古琴台“印心石屋”碑刻(清道光皇帝御笔)
--
“高山流水”琴堂匾额(清宋湘书)
--
古琴台大门匾额
--
“归元古刹”匾(民国黎元洪书)
--
铁门关顶楼南侧匾额
--
“晴川阁”匾额(赵朴初书)
--
禹稷行宫正殿大门的匾额(沙孟海书)
--
晴川阁「荆楚雄风」碑(清李拔书)
--
晴川阁「山高水长」碑(清毛会建书)
--
晴川阁楹联(方毅书)
--
归元寺楹联(昌明书)
--
晴川阁楚波亭楹联(刘江书)
--
党占东(江枫)的国画和篆刻作品
--
刘泥巴(刘国瑞)工艺作品
--
七里中学彩色塑胶跑道和球场
--
江堤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秧歌大赛(东部赛区)
--
江汉二桥体育训练中心
--
琴断口街旺达社区群众健身场所
--
汉阳区老年大学学员刀术表演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
先秦
--
秦[秦帝国]
--
汉
--
三国
--
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
--
宋
--
元
--
明
--
清
--
中华民国
--
汉阳解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总述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第一篇 地理 建置 人口
--
概述
--
第一章 地理
----
第一节 区境位置
----
第二节 地质 地貌
----
第三节 水文 山丘
----
专记:汉水改道
----
第四节 矿资源与生物资源
----
专记 二亿年前的“汉阳鱼”
----
第五节 气候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控制
第二篇 街道与乡分述
--
概述
--
第一章 街道
----
第一节 晴川街
----
第二节 建桥街
----
第三节 月湖街
----
第四节 鹦鹉街
----
第五节 洲头街
----
第六节 翠微街
----
第七节 五里墩街
----
第八节 琴断口街
----
第九节 江汉二桥街
--
第二章 乡
----
第一节 永丰乡
----
第二节 江堤乡
第三篇 古城 胜迹
--
概述
--
第一章 古城
----
第一节 古城堡
----
第二节 汉阳城
----
第三节 “天完”都城
--
第二章 名胜
----
第一节 古琴台
----
第二节 晴川阁
----
第三节 归元禅寺
----
第四节 鹦鹉洲
----
第五节 铁门关
----
第六节 禹稷行宫
----
第七节 楚波亭 禹碑亭
--
第三章 古迹
----
第一节 牌坊 塔
----
第二节 古井
----
第三节 古墓
--
第四章 遗址
----
第一节 古代名胜遗址
----
第二节 古代亭台楼阁遗址
----
第三节 古代经济遗址
----
第四节 古代寺观遗址
----
第五节 近代工业遗址
----
第六节 革命遗址
第四篇 山水园林
--
概述
--
第一章 名山
----
第一节 龟山
----
第二节 梅子山 凤凰山
----
第三节 米粮山 赫山
----
第四节 仙女诸山
--
第二章 名湖
----
第一节 郎官湖
----
第二节 月湖
----
第三节 墨水湖
----
第四节 太子湖
----
第五节 鹦鹉湖
--
第三章 园林
----
第一节 私家园林
----
第二节 公园
----
第三节 小游园
第五篇 城市建设与管理
--
概述
--
第一章 城市规划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汉阳城市建设设想与规划
----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汉阳分区规划与街区规划
----
第四节 重点规划
----
第五节 规划管理
--
第二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规划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用地管理
----
第四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三章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道路建设
----
第三节 桥梁建设
----
第四节 路灯
----
第五节 排水设施建设
--
第四章 房产 建筑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房地产行政管理
----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管理
----
第五节 公房经租管理
----
第六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七节 私有房产社会主义改造与落实房屋政策
----
第八节 住房建设
----
第九节 建筑业管理
----
第十节 重要建筑
--
第五章 堤防与防汛抗洪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堤防建设
----
第三节 堤防管理维护
----
第四节 防汛抗洪
--
第六章 城市绿化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单位驻地与住宅区绿化
----
第三节 山林绿化与道路绿化
----
第四节 绿化管理
----
第五节 花卉 盆景 花市
--
第七章 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供水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供气
--
第八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市容管理
----
第三节 环境卫生管理
----
第四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
--
第九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环境状况
----
第三节 环保宣传教育与环保规划
----
第四节 污染源的监督治理
----
第五节 环境监测
----
第六节 重大环保事故
第六篇 交通 邮电
--
概述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水路运输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三节 铁路运输
----
第四节 交通运输管理
--
第二章 邮政 电信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第七篇 工业
--
概述
--
第一章 近代工业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行业
----
第三节 汉阳铁厂
----
第四节 汉阳兵工厂
----
第五节 周恒顺机器厂
--
第二章 区属工业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区办工业
----
第三节 街办工业
----
第四节 乡(村)办工业
----
第五节 工业管理
----
第六节 企业改革
--
第三章 驻区工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行业及产品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第八篇 商业
--
概述
--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
第一节 个体(私有)商业
----
第二节 国有(全民所有制)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合作)商业
----
第四节 股份制经营
--
第二章 商品经营行业
----
第一节 日用百货
----
第二节 蔬菜 肉食 水产品
----
第三节 副食品
----
第四节 药品
----
第五节 土产日杂
----
第六节 燃料
----
第七节 物资回收
----
第八节 专业经营市场
--
第三章 粮油经营
----
第一节 经营网点
----
第二节 粮食供应
----
第三节 食油供应
----
第四节 粮油经营管理与服务
--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五章 商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商人团体与行业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第九篇 旅游
--
概述
--
第一章 景点 景区
----
第一节 主要景点
----
第二节 主要景区
--
第二章 旅游规划
----
第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旅游区与旅游线路规划
--
第三章 重要景点景区建设
----
第一节 武汉动物园建设
----
第二节 晴川阁重建
----
第三节 龟山景区建设
--
第四章 旅游经营
----
第一节 旅游经营单位
----
第二节 旅游市场营销
--
第五章 旅游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业管理
第十篇 外经外贸 经济开发区
--
概述
--
第一章 外经外贸
----
第一节 招商引资
----
第二节 对外贸易
----
第三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
第四节 国内经济技术协作
----
第五节 对外交往
----
第六节 对外经贸管理
--
第二章 经济开发区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配套建设
----
第三节 招商引资与改善投资环境
----
第四节 产业发展
第十一篇 农业
--
概述
--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
----
第一节 封建土地占有与租田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体制
----
第四节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
----
第五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二章 粮棉油种植
----
第一节 粮食
----
第二节 棉花 油料作物
--
第三章 蔬菜种植
----
第一节 菜地
----
第二节 品种
----
第三节 栽培技术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与无公害蔬菜生产
----
第五节 江堤快生菜基地与香飞农园
--
第四章 水产养殖
----
第一节 养殖水面
----
第二节 品种
----
第三节 捕捞
----
第四节 养殖
--
第五章 畜禽饲养
----
第一节 生猪饲养
----
第二节 耕(奶)牛饲养
----
第三节 禽类
----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
第六章 林果生产
----
第一节 林木生产
----
第三节 果品生产
--
第七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农业水系
----
第二节 水利工程
----
第三节 排灌
--
第八章 农具农机
----
第一节 农具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第九章 农业管理与服务
----
第一节 农业管理
----
第二节 农业服务
----
第三节 农民协作服务组织
--
第十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行业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第十二篇 财政 税务 金融
--
概述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支
----
第四节 财政预决算管理
----
第五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税制
----
第三节 税种
----
第四节 稽征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典当 民间借贷 钱庄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 保险
----
第五节 证券
第十三篇 经济综合管理
--
概述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权限
----
第二节 计划指标体系与计划制定程序
----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管理
----
第五节 广告管理
----
第六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
第三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用工管理
----
第五节 职工待遇
----
第六节 劳动保护
----
第七节 职工技术培训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机制
----
第三节 价格管理与监督
----
第四节 物价水平
--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产品质量管理
----
第三节 计量管理
----
第四节 商品质量管理
--
第六章 审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
第七章 统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统计报表
----
第三节 统计调查
----
第四节 统计资料和统计手段
----
第五节 统计管理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