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中江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2-1985
出版时间:
1994年03月
目录
封面
中江县志
图片
--
中江县地图
--
中共中江县委机关
--
县人大、县政府机关
--
县政协办公楼
--
县城鸟瞰
--
杰兴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
双凤杂交水稻高产示范片
--
1984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592公斤
--
仓山优良棉花基地
--
集凤山区小麦油菜产区
--
石庙乡封山育林区
--
回龙临江河畔固沙防护林
--
全国蚕桑生产先进单位——隆盛乡五村四组优质桑树
--
商品瘦肉型猪基地
--
辑庆菜牛发展基地
--
风味独特的中江柚
--
外贸出口特产——白芍、丹参
--
享誉中外的中江竹编——图为县土产公司经营的部分产品
--
荣获全国新产品、新技术金奖的中江金瓶梅特曲
--
地方特产中江手工银丝挂面——图为中江乡镇企业挂面厂的部分产品
--
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青龙矿泉饮料
--
民间工艺精品中江花石
--
清水河渡槽
--
龙台高地提灌站
--
继光水库坝区
--
南渡11万伏变电站
--
中江化工总厂一角
--
人民渠太安倒虹管
--
城南中外合资四川旭康制药有限公司
--
县丝绸集团公司丝绸大厦
--
县丝织印染总厂针织车间
--
德阳市第一棉纺织厂细纱车间一角
--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中江羽绒制品厂
--
永安丝绸总厂织绸车间
--
中江棉针织厂织造车间一角
--
龙台丝厂缫丝车间
--
荣获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双奖的琪达衬衫
--
荣获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双奖的琪达衬衫
--
中江肉类联合加工厂
--
中江烟厂生产的部分优质名牌产品
--
有近百年历史的中江烟厂
--
辑庆宏达塑料编织总厂编织车间
--
城南桥头市场
--
县城人民东路街景
--
邮电大楼
--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大厦
--
县城中心彩泉
--
中江汽车站
--
凯江飞天大桥
--
南渡大桥
--
县体育馆
--
县电影院
--
具有60年历史的东街幼儿园
--
城关职中学生在上微机课
--
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一角
--
县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为幼儿做健康检查
--
明代玉江石刻《铜陵纪胜碣》
--
东山乡二村出土的巴蜀剑
--
城关西门城墙下出土的宋瓷弦纹开片碟
--
玉桂乡天平梁子东汉崖墓壁刻《赶猪》
--
玉桂多天平梁子东汉崖墓壁刻《吹箫》
--
历代编修的部分县志
--
宋代建造的北塔
--
明代建造的南塔
中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中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中江县志》编纂人员
市政府审稿人员名单
县审稿人员名单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建置沿革
--
第一章建县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县名考
----
第三节境域
--
第二章乡村
----
第一节区乡
----
第二节村组
--
第三章城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矿藏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平坝
----
第二节丘陵
----
第三节山区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温度
----
第二节雨雪霜雾
----
第三节日照蒸发湿度
----
第四节气压风
----
第五节灾害性天气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类型
----
第二节土属
--
第六章野生生物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动物
人 口
--
第一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数量
----
第二节密度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
----
第二节年龄
----
第三节民族
----
第四节素质
--
第三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措施
--
第四章户政姓氏
----
第一节户籍
----
第二节家庭
----
第三节姓氏
经济综合
--
第一章经济总览
----
第一节发展速度
----
第二节生产力
----
第三节所有制
----
第四节经济体制
----
第五节产业结构
----
第六节经济效益
----
第七节生活消费
--
第二章综合管理
----
第一节计划
----
第二节统计
----
第三节工商行政
----
第四节物价
----
第五节标准计量
----
第六节审计
----
第七节物资管理
农 业
--
第一章种植业
----
第一节作物产量
----
第二节栽培技术
----
第三节农用机具
----
第四节农田建设
----
第五节农业区划
--
第二章养殖业
----
第一节蚕
----
第二节猪
----
第三节牛羊骡马
----
第四节鸡鸭鹅兔
----
第五节鱼蜂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果树桑树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山林管护
--
第四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个体私营
----
第三节集体经营
----
第四节联产承包
水利
--
第一章工程设施
----
第一节堰塘
----
第二节水库
----
第三节水渠
----
第四节提灌
----
第五节电站
--
第二章灌溉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水
----
第三节经费
----
第四节抗旱
----
第五节防洪
----
第六节排涝
工业
--
第一章概况
----
第一节体制与效益
----
第二节结构与管理
--
第二章纺织缝纫
----
第一节丝绸
----
第二节棉织
----
第三节服装棉絮
----
第四节鞋帽
--
第三章卷烟
----
第一节生产
----
第二节经营
--
第四章食品
----
第一节粮油
----
第二节肉类
----
第三节酿造
----
第四节糖业
--
第五章机具
----
第一节生产工具
----
第二节生活用具
----
第三节五金制品
----
第四节日用电器
--
第六章建材
----
第一节石灰
----
第二节水泥及水泥制品
----
第三节砖瓦
----
第四节沙石
----
第五节木材
--
第七章化工
----
第一节化肥
----
第二节塑料
----
第三节硝磺
----
第四节制药
----
第五节其他
--
第八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输电
----
第三节用电
--
第九章文化用品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三节笔墨
----
第四节雕刻
--
第十章采掘加工
----
第一节制盐
----
第二节炼铜
----
第三节煤炭
----
第四节土陶
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桥渡
----
第三节营运
----
第四节交管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电局所
----
第二节网路设备
----
第三节邮电业务
城建环保
--
第一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城区
----
第二节集镇
----
第三节农村
--
第二章建设管理
----
第一节建筑
----
第二节房地产
----
第三节征地
--
第三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治理污染
商 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国营商业
----
第二节供销合作社和集体商业
----
第三节私营和个体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肥料农药耕牛农具
----
第二节粮食油料
----
第三节金属建材机电
----
第四节煤炭石油化工
----
第五节副食品烟
----
第六节日用工业品医药品
----
第七节土产日杂废旧物品
----
第八节外贸商品
--
第三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四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定期集市
----
第二节专业市场
----
第三节物资交流会
----
第四节网点分布
财 税
--
第一章收入
----
第一节农业赋税
----
第二节工商税收
----
第三节企业上缴利税
----
第四节其他收入
----
第五节预算外收入
--
第二章支出
----
第一节经济建设投资
----
第二节教科文卫事业费
----
第三节行政管理费
----
第四节抚恤救济费
----
第五节其他支出
----
第六节预算外支出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预、决算管理
----
第二节财政监督与财务管理
----
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
金融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当铺钱庄
----
第二节合作金融
----
第三节银行
----
第四节保险公司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货币种类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第三节现金管理
--
第三章业务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贷款
----
第三节结算
----
第四节拨款
----
第五节保险
----
第六节金银收售
--
第四章金库债券
----
第一节金库
----
第二节债券
党群政协
--
第一章中共中江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的创建和地下斗争
----
第二节中共中江县委员会
----
第三节历次党代会
----
第四节党务工作
----
第五节要事辑录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中江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章其他党派
----
第一节中国民主同盟中江地方组织
----
第二节中国农工民主党中江地方组织
----
第三节青年党、民社党中江地方组织
--
第四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会议
----
第三节工作纪要
--
第五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青年组织
----
第二节工人组织
----
第三节农民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工商组织
政权
--
第一章议会
----
第一节议事会参事会民意咨询委员会
----
第二节参议会
----
第三节乡(镇)民代表会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民国政府
----
第一节县公署县政府
----
第二节区署乡公所
--
第四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县府
----
第二节乡镇
--
第五章政事纪要
军事
--
第一章武装
----
第一节地方武装
----
第二节驻军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
----
第二节兵员征集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思想教育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第四章兵事
----
第一节防御设施
----
第二节重要兵事
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节监所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案件检察
----
第三节经济案件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申诉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案件审判
----
第三节民事案件审判
----
第四节经济案件审判
----
第五节执行
----
第六节复查
--
第四章司法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宣传
----
第三节调解
----
第四节公证
----
第五节律师
民 政
--
第一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优待抚恤
----
第二节复退安置
----
第三节纪念烈士
--
第二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灾害赈济
----
第二节济困扶贫
----
第三节收容遣送
----
第四节福利事业单位
--
第三章婚葬改革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推行火葬
--
第四章地名审定
----
第一节定名
----
第二节订正
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就业
----
第一节就业安置
----
第二节用工制度
----
第三节知青安置
--
第二章职工队伍
----
第一节干部
----
第二节工人
--
第三章干部管理
----
第一节编制
----
第二节任免
----
第三节奖惩
----
第四节精简下放
--
第四章劳动报酬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奖金
--
第五章劳保福利
----
第一节劳动保护
----
第二节劳动保险
----
第三节离休退休退职
教育科技
--
第一章学校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小学
----
第三节普通中学
----
第四节专业学校
--
第二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除文盲
----
第二节进修培训
----
第三节函大自考
--
第三章教师
----
第一节聘任与任用
----
第二节学历
----
第三节待遇
--
第四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教学改革
----
第三节经费设备
--
第五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科技组织
----
第二节科技人员
----
第三节科普活动
----
第四节科技成果
文 化
--
第一章文化单位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图书馆、室
----
第三节档案馆、室
----
第四节书店
----
第五节电影院、队
----
第六节剧艺团、队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
----
第二节艺术
--
第三章新闻
----
第一节报道
----
第二节报刊
----
第三节广播
----
第四节电视
--
第四章文物胜迹
----
第一节馆藏文物
----
第二节古迹
----
第三节名胜
--
第五章地方志
----
第一节历代修志
----
第二节当代修志
卫生体育
--
第一章医疗药政
----
第一节医疗单位
----
第二节医务人员
----
第三节医疗设备
----
第四节技术水平
----
第五节药政管理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爱国卫生
----
第二节卫生监测
----
第三节预防接种
----
第四节传染病防治
----
第五节地方病防治
----
第六节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新法接生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幼儿保健
--
第四章体育事业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竞赛活动
----
第三节业余培训
----
第四节组织与设备
民俗
--
第一章宗祠会馆
----
第一节宗祠
----
第二节会馆
----
第三节行会
----
第四节庙会
--
第二章宗教信仰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三章帮会道门
----
第一节袍哥青帮
----
第二节会道门
--
第四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婚嫁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庆贺
----
第四节祭祀
----
第五节节日
----
第六节陋习
----
第七节迷信禁忌
----
第八节新风
----
第九节衣食住行
--
第五章方言俗谚
----
第一节方音
----
第二节俗语
----
第三节谚语
----
第四节歇后语
----
第五节亲属称谓
人物
--
林有仁
--
陈品全
--
黄志鼎
--
罗洪恩
--
谢绪珍
--
戴资杰
--
张荣昌
--
艾荣清
--
王乃征
--
谭毅武
--
刘庆刚
--
李荣福
--
林梅坡
--
谢汝霖
--
王本鉴
--
刘洙源
--
刘坤文
--
谢灵炎
--
李绍猷
--
曾望尧
--
谢百城
--
陈策安
--
吴贯之
--
赖发均
--
蒋元伦
--
李炳英
--
涂孝臣
--
李范中
--
王西浦
--
吴大谦
--
王醴泉
--
陈豹隐
--
林德泉
--
李云琡
--
林九安
--
曾天明
--
周建安
--
江之钰
--
邹本富
--
朱智涵
--
邓芳芝
--
许伯川
--
李亚伯
--
吴肇武
附 录
--
一、旧志辅文
--
二、古代诗文
--
三、新志存目
--
四、图表索引
--
五、历届编委及有关人员
--
六、市政府批准县志出版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