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册记述了安溪县自然、经济、政党组织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864-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04月
目录
封面
安溪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安溪县政区图
--
安溪县城区图
--
安溪县地形矿产图
--
中共安溪县委、县人民政府大院
--
凤冠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
安溪县城远眺(局部)
--
毛泽东主席接见旅缅华侨张树根先生
--
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接见张树根先生
--
江泽民总书记接见新加坡安溪会馆主席唐裕先生
--
李鹏总理接见唐裕先生
--
江泽民总书记和国防科技少将陈福接在一起。
--
杨尚昆主席、吴学谦副总理和唐裕先生合影。
--
田纪云剧委员长视察安溪
--
乔石委员长和省委书记陈光毅视察安溪
--
何香凝画赠黄丹季先生
--
名刹东岳寺和城隍庙
--
〔宋〕清水岩寺「岩图」碑刻
--
古利蓬莱清水岩寺
--
新加坡蓬莱清水寺
--
〔清〕福建水师提督林建猷像
--
〔清〕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画像
--
李光地名著《榕村全集》
--
蓝田瑞云桥
--
龙涓护国岩
--
〔术〕靖惠侯詹敦仁之灵惠庙
--
唐代阆苑岩寺,其楹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
--
安溪文庙
--
〔清〕黄培松武状元匾
--
〔清〕圣祖赐李森匾额
--
雁塔
--
罗岩黄旦茶园
--
1916年铁观音在台湾获茶叶金牌
--
名茶铁观音发源地西坪
--
安溪茶厂生产的国家金质奖『凤山牌』特级铁观音及其系列产品
--
萍州茶叶生产荣获国务院表彰
--
安溪“茶树短穗扦插育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名茶铁观音发源地西坪
--
大坪高产茶园
--
蓬莱荔枝
--
官桥芒果
--
福前芦柑
--
后垵油柿
--
湖头米粉
--
蓬莱农业生产荣获国务院表彰
--
湖头陈罗庚“新种花”获省科技成果奖
--
人工林
--
原始天然林
--
清水岩术代古树——罗汉松
--
清水岩千年古樟树——枝枝朝北樟树
--
安溪县第一中学
--
安一中实验室
--
安溪县职业学校
--
崇德中学
--
泉川慈山财经学校与慈山学村
--
培文师范学校
--
授课
--
崇文学村
--
蓝溪中学
--
课堂
--
铭选中学
--
进来中学
--
安溪县实验小学
--
沼涛实小许雅敏、王智超、刘冰淋三小童美术作品入选“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
--
安溪县医院
--
官桥医院
--
铭选医院
--
书画家王仲谋先生字画
--
书法家王瑞璧指墨
--
水车阁
--
木偶戏
--
晋京怀仁堂演出的《凤冠梦》剧照
--
澳江石拱桥
--
安溪大桥
--
尾厝铁路桥
--
安溪邮电大楼
--
尤门村内水库
--
虎邱罗岩百丈瀑布
--
金谷枷楠水电站
--
湖头llO千伏输变电站
--
凤华制衣(中国)有限公司
--
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
--
安溪煤矿
--
安溪红“635”石板材
--
石板材加工厂
--
湖头水泥厂
--
潘田矿区索道
--
潘田铁矿采区
--
中共安溪县委正副书记、常委合影
--
县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合影
--
县人民政府正副县长、调研员合影
--
县政协正副主席合影
--
县志审稿委员会成员合影
--
县志总编室正副总编合影
--
县志责任编辑合影
--
县志委工作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卷首
--
概述
--
大事记
卷一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五代至清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解放以后
--
第三章 乡镇(场)
----
附:今古地名对照表
卷二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侵入岩
----
第三节 构造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特征
----
第二节 地貌类型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点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土壤与植被
----
第一节 耕地土壤类型及分布
----
第二节 山地土壤类型及分布
----
第三节 植被
--
第六章 生物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风雹雪
----
第四节 地震
----
第五节 山崩滑坡
----
第六节 虎患
----
第七节 瘟灾
卷三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源流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密度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六节 城乡人口构成
--
第三章 家庭 婚姻 生育
----
第一节 婚姻状况
----
第二节 家庭状况
----
第三节 生育状况
--
第四章 姓氏
--
第五章 人口调查
----
第一节 人口编查
----
第二节 抽样调查
----
第三节 人口普查
--
第六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政策法规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晚婚晚育
----
第五节 优生优育
----
第六节 节育措施
----
第七节 人口计划管理
卷四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劳力
----
第三节 农机具
----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五节 粮油种植业分区
--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体制变革
--
第三章 农作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绿肥作物
----
第四节 观赏植物
--
第四章 农业技术
----
第一节 良种繁殖
----
第二节 耕作制度
----
第三节 作物栽培
----
第四节 植物保护
--
第五章 农村能源
--
第六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饲养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第三节 畜禽饲料
--
第七章 淡水养鱼
----
第一节 鱼类资源
----
第二节 水产养殖
----
第三节 渔政管理
--
第八章 农业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农(茶)场
卷五 林业
--
第一章 资源
----
第一节 面积及蓄积量
----
第二节 林种分布
--
第二章 山林权属
--
第三章 育苗造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四章 林场
----
第一节 国营林场
----
第二节 集体林场
--
第五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封育管护
----
第二节 护林防火
----
第三节 病虫害及其防治
--
第六章 林产经营
--
第七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林业机构
----
第二节 采伐运输管理
--
第八章 林业调查与区划
----
第一节 林业调查
----
第二节 林业区划
----
附
------
一、与县外山林纠纷调处纪略
------
二、重大毁林案件及其惩处
卷六 茶业
--
第一章 茶区产量
----
第一节 茶区
----
第二节 产量
--
第二章 茶树良种
----
第一节 国家级良种
----
第二节 省级良种
----
第三节 其他品种
--
第三章 茶树栽培
----
第一节 茶园垦植
----
第二节 茶园管理
----
第三节 低产茶园改造
--
第四章 茶叶采制
----
第一节 采摘
----
第二节 初制
----
第三节 精制
----
第四节 贮藏
--
第五章 茶叶购销
----
第一节 收购
----
第二节 销售
--
第六章 名优产品
----
第一节 名茶
----
第二节 优质产品
--
第七章 饮茶健身
----
第一节 品质鉴别
----
第二节 泡饮方法
----
第三节 饮茶益处
--
第八章 茶业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企业机构
----
第三节 事业机构
卷七 果蔬
--
第一章 果树
----
第一节 品种资源
----
第二节 品种引进与驯化
----
第三节 果树栽培
----
第四节 主要果树基地
----
第五节 果品加工与保鲜
--
第二章 蔬菜
----
第一节 品种资源
----
第二节 主要蔬菜
----
第三节 蔬菜栽培
卷八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水利建设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饮水工程
--
第二章 电力建设
----
第一节 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电站
----
第三节 电网
----
第四节 用电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利管理
----
第三节 电力管理
--
第四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卷九 工业
--
第一章 所有制
----
第一节 私营个体
----
第二节 公私合营
----
第三节 集体
----
第四节 国营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煤炭工业
----
第二节 冶金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化学工业
----
第五节 机械工业
----
第六节 造纸 印刷 纸制品工业
----
第七节 食品饮料工业
----
第八节 陶瓷工业
----
第九节 木材加工工业
----
第十节 橡胶塑料制品工业
----
第十一节 纺织服装皮革工业
----
第十二节 医药工业
----
第十三节 饲料工业
----
第十四节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
第十五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卷十 矿产
--
第一章 金属矿产
----
第一节 铁矿
----
第二节 锰及锰铁矿
----
第三节 铅锌矿
----
第四节 稀土
--
第二章 非金属矿产
----
第一节 石灰石
----
第二节 叶腊石
----
第三节 硫铁矿
----
第四节 石墨
----
第五节 高岭土
----
第六节 石英
----
第七节 花岗岩
----
第八节 无烟煤
----
第九节 温泉
--
第三章 管理机构
卷十一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工业企业
----
第一节 行业结构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
第二章 农业企业
----
第一节 种养殖业
----
第二节 企业选介
--
第三章 建筑运输业
----
第一节 建筑业
----
第二节 运输业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
第四章 商业饮服企业
----
第一节 行业结构
----
第二节 企业选介
--
第五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卷十二 交通
--
第一章 古道 水路
----
第一节 古道
----
第二节 水路
--
第二章 公路
----
第一节 线路
----
第二节 工程
----
第三节 绿化
--
第三章 铁路
----
第一节 线路
----
第二节 站场
----
第三节 隧道
--
第四章 桥梁
----
第一节 古桥
----
第二节 公路桥
----
第三节 铁路桥
--
第五章 运输
----
第一节 客运
----
第二节 货运
----
第三节 搬运装卸
--
第六章 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公路管理
----
第三节 铁路管理
----
第四节 运输管理
----
第五节 交通监理
----
第六节 航政管理
卷十三 邮电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经济管理
卷十四 商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二章 网点
----
第一节 圩集
----
第二节 批发网点
----
第三节 零售网点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纺针 百文
----
第二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
第三节 糖酒
----
第四节 食品
----
第五节 烟草
----
第六节 石油
----
第七节 侨供
--
第四章 饮食 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五章 商业管理
----
第一节 计划商品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仓储管理
----
第四节 票证管理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卷十五 供销
--
第一章 合作社组织
----
第一节 所有制
----
第二节 民主办社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二章 经营业务
----
第一节 经营形式
----
第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四节 生活资料供应
----
第五节 废旧物资回收
----
第六节 农副产品加工
----
第七节 扶持生产经营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储运管理
----
第四节 经营责任制
卷十六 粮油
--
第一章 市场
----
第一节 集市贸易
----
第二节 经营网点
--
第二章 征购
----
第一节 粮食征购
----
第二节 食油收购
--
第三章 统销
----
第一节 粮食供应
----
第二节 食油供应
----
第三节 议价供应
--
第四章 储运
----
第一节 仓库
----
第二节 保管
----
第三节 调运
--
第五章 粮油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脂加工
----
第三节 饲料及复制品加工
--
第六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卷十七 经济部门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农业计划管理
----
第四节 工业计划管理
----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
第二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物资体制
----
第三节 物资消费
----
第四节 物资供应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物价变化
----
第四节 物价检查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四节 商标 广告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量单位
----
第三节 计量器具管理
----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六章 审计
----
第一节 审计机构
----
第二节 审计分类
----
第三节 审计管理
卷十八 财税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收
----
第二节 管理
卷十九 金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典当 民信局 票局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其他金融机构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货币种类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章 存款
----
第一节 储蓄业务
----
第二节 企业存款
----
第三节 财政性存款
--
第四章 信贷
----
第一节 工商信贷
----
第二节 农村信贷
----
第三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
----
第四节 民间借贷
--
第五章 结算与代理业务
----
第一节 结算
----
第二节 代理业务
--
第六章 外汇
----
第一节 侨汇
----
第二节 外币存款
----
第三节 外币与外汇票据兑换
----
第四节 外汇信贷
----
第五节 国际结算
--
第七章 保险业务
----
第一节 保险种类
----
第二节 防灾与理赔
--
第八章 金融管理
----
第一节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
----
第四节 金银管理
----
第五节 外汇管理
卷二十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贸易国家和地区
----
第二节 进出口商品
----
第三节 贸易方式
----
第四节 创汇
--
第二章 引进外资
----
第一节 投向引导
----
第二节 投资方式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三章 对外加工
----
第一节 加工企业
----
第二节 来料加工
--
第四章 劳务合作
----
第一节 国家援外
----
第二节 公派劳务
----
第三节 民间劳务
--
第五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进出口管理
卷二十一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水平
----
第一节 工农业产值
----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
----
第三节 国民收入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生产结构
----
第三节 产品结构
----
第四节 技术结构
----
第五节 投资分配结构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
第四章 体制改革
卷二十二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城区演变
----
第二节 街市变迁
----
第三节 城区基础设施
----
第四节 房屋建设
----
第五节 开发区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集市建设
----
第二节 公共建筑
----
第三节 民房建设
--
第三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设计
----
第二节 建筑施工
----
第三节 质量监督
--
第四章 土地房产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管理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
第五章 建设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城乡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施工管理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
第三节 环境保护
卷二十三 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安溪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地下党组织与活动
----
第二节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中共安溪县委员会
----
第四节 县委重大工作纪要
----
第五节 党建工作
----
第六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七节 纪检工作
----
第八节 统战工作
----
第九节 对台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安溪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青年党安溪党部筹委
----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