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资治、存史、教化为目的,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记述黄桥镇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二、本志上限原则上为民国元年(1912),下限止于2000年。既贯通古今,也详今略古。三、本志记述的地域范围,1957年撤区并乡后的现辖区为主,如涉及历史变迁,则如实记载。
目录
封面
黄桥镇志
《黄桥镇志》编纂委员会
《黄桥镇志》参编人员
题词
图片
--
黄桥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黄桥镇新街风貌
--
1976年江苏省省长惠浴宇由地委罗书记,县委骆长江书记陪同前来张庄视察
--
1985年中央陈云夫人、谢觉哉夫人,由县委徐彦同书记、乡党委李金水书记陪同到张庄视察
--
1988年5月中共国务院国务委员陈俊生,由苏州副市长范育良、县委书记管正、副书记谢慧新、乡党委冯乡长
--
1991年II月,彭冲副委员长到张庄村视察
--
黄桥镇黄桥中学
--
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
--
黄桥镇第二小学
--
苏州市区信用合作联社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银行
--
黄桥镇卫生院
--
黄桥派出所
--
黄桥国土资源所
--
黄桥供电所
--
黄桥广播电视站
--
江苏新安电器有限公司
--
苏州市金艺电镀中心
--
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
--
苏州市姑苏电镀有限公司
--
吴县市航空餐具总厂
--
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
苏州华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吴县市新吴复合彩印厂
--
苏州市华杰电子有限公司
--
苏州市华婷特种镀饰有限公司
--
江苏华风电子有限公司
--
苏州市康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苏州市吴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
苏州诺锐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黄桥镇工业开发区
--
黄桥公园
--
黄桥农贸市场
--
张庄村农田保护小区村民住宅小区一角
--
张庄村渔池塘绿化一区一角
--
《奉旨勒石永禁》碑,刻于清光绪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
《奉旨遵宪蠲免渔课永禁区泥草瓜税》碑刻于清顺治十七年五月
--
现生长在张庄小学内,种植于清嘉庆年间,已有二百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
目录
前言
凡例
概况
大事记
第一章 建制区划
--
第一节 建制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市镇
--
第四节 行政村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第四章 经济综情
--
第一节 经济发展
--
第二节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经济管理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第五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经济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种植业
--
第三节 瓜菜类
--
第四节 肥料应用
--
第五节 畜禽业
--
第六节 农业机械
--
第七节 农业管理机构
第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渔业体制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渔机具
--
第四节 鱼池改造
--
第五节 特种水产
--
第六节 水产养殖场
--
第七节 水产站
--
第八节 多服公司
--
第九节 外荡养殖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河道建设
--
第二节 农田建设与排灌
--
第三节 防汛抗旱
--
第四节 水利管理机构
第八章 工业
--
第一节 私营手工业
--
第二节 生产合作社
--
第三节 镇办工业
--
第四节 村办工业
--
第五节 外资企业校办工业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七节 企业选介
第九章 商业
--
第一节 个体私营企业
--
第二节 合作商店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五节 集贸市场
第十章 交通邮政电讯
--
第一节 水路交通
--
第二节 陆路交通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四节 邮政电信
第十一章 财税 金融 保险
--
第一节 财政收支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金融
--
第四节 保险
第十二章 镇村建设
--
第一节 市镇建设
--
第二节 农村建设
--
第三节 供水
--
第四节 电力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
第六节 镇村建设队伍
第十三章 党派社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第三节 其他社会团体
--
第四节 政治运动略纪
第十四章 政权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总公司
--
第四节 政协小组
--
第五节 民政
--
第六节 司法
--
第七节 公安
第十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兵事
第十六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学制与课程
第十七章 文化科技
--
第一节 文化设施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科技科协
第十八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技术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四节 疾病防治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公共卫生运动
第十九章 古迹
--
第一节 古碑
--
第二节 古诗三首
--
第三节 古坟古树
第二十章 社会
--
第一节 民俗
--
第二节 民间歌谣
--
第三节 宗教
第二十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烈士
--
第二节 人物略述
----
张元根
----
张永定
----
陈景贤
----
张金生
----
朱阿九
----
黄志达
----
陆巧龙
----
王剑云
----
金永根
----
顾小男
----
胡林元
----
杨宝男
----
戈金根
----
汤钰林
----
冯仁根
----
秦康林
----
周名康
----
沈志英
----
陆一心
----
蒋金木
----
沈伟民
----
瞿德明
----
顾俊华
----
李明华
----
周永男
----
陈鹤皋
----
姚永林
----
张华根
----
王伟明
----
谢冬
----
王福康
----
金泉元
----
姚春元
----
沈才良
----
张文明
----
沈荣明
----
项文新
----
孟永清
----
李水兴
----
朱家红
----
张自
第二十二章 志余
--
一、小裁缝藏枪
--
二、朱大黑三次脱险
--
三、网船浜的“堡垒户”
--
四、 蠡口伏击战
--
五、一件棉袍寄深情
--
六、身陷魔掌拒不吐真情
--
七、刚烈的村姑杨金妹
--
八、草船运枪
--
九、献舟架桥渡大军
--
十、周恩来为营救吴县籍新四军战士致邵力子函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