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全县各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出版时间: 1994年11月

目录

封面
道真仡佬族 苗族自治县民族志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编纂委员会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顾问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编纂人员
序一
序二
序三
图片
-- 道真仡佬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城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会场
-- 贵州省副省长罗尚才、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周国玺向道真自治县人大、政府授衔牌
-- 参加道真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的国家民委省地民委及各地民委的代表合影
-- 黔蜀门屏碑——清道光二十八年竖于今阳溪镇石笋垭
-- 大沙河银杉自然保护区的银杉之王
-- 陈家坡汉墓出土的铜铣、五珠钱
-- 仡佬族曾使用的农具
-- 自治县民委为主筹资修建的县城陵环路大坪桥
-- 自治县烟草公司大楼
-- 国内首创大跨度桁架拱科研桥——长岩大桥
-- 烤烟
-- 黄连
-- 杜仲
-- 天冬
-- 洛党
-- 天麻
-- 黄柏
-- 红关垭茶场茶园
-- 油桐
-- 加拿大腾梅(左)黛安(中)全国妇联吴捷(右)在道真验收中加妇女发展五倍子基地
-- 省民委奖旗
-- 自治县民委在大塘试办高山温饱工程——地膜覆盖玉米
-- 道真自治县人大常委、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中共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协办公楼
-- 道真自治县民族招待所
-- 仡佬族女青年服饰
-- 仡佬族妇女的尖钩鞋
-- 仡佬族妇女的桶裙
-- 苗族女青年服饰
-- 仡佬族妇女使用的头饰
-- 插旗山灵岩寺
-- 明真安州城垣西门
-- 烈士陵园
-- 土官冉桂森(土家族)墓
-- 隆兴仡佬族石板墓
-- 三桥青球岩岩墓
-- 自治县民族风情展览馆陈列的部份傩戏面具
-- 日本广田律子(前排右)在道真考察傩戏
-- 高台舞狮
-- 仡佬族打篾鸡蛋
-- 仡佬族祭古树
-- 除夕之夜仡佬族用糯米杷祭祖
-- 芙蓉江酒厂系列产品
-- 仡佬族刺绣
-- 苗族刺绣
-- 土家族刺绣
-- 仡佬族打闹歌
-- 苗族花灯歌舞
-- 仡佬族傩戏
-- 国家民委副主任黄光学(右二)一九八五年赴道真指导民族识别工作
-- 自治县民族中学教学楼
-- 省政协副主席、省民委主任李仁山(前排中)一九九二年视察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
-- 民族志顾问(前排从左至右)傅开昶、李承信、罗懿群、翁家烈和编纂人员合影
-- 民族志编委会及编纂人员合影
-- 先后在县民委的工作人员合影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土司
-- 第一节 建置
---- 置县
----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土司
---- 土司设置
---- 土官
第二章 仡佬族
-- 第一节 族源 分布
---- 族源
---- 分布
-- 第二节 习俗
---- 居住
---- 饮食
---- 服饰
---- 婚姻家庭
---- 丧葬
---- 喜庆
---- 传统节日
---- 崇拜
---- 禁忌
-- 第三节 文学
---- 民间歌谣
---- 传说故事
---- 文学作品
-- 第四节 艺术
---- 傩戏
---- 乐队 乐器
---- 舞蹈
---- 刺绣
---- 染布工艺
---- 银饰工艺
---- 雕塑
---- 剪纸
---- 编制
---- 绘画
---- 书法
-- 第五节 教育 体育 医疗
---- 传统教育
---- 传统体育
---- 传统医疗
第三章 苗族
-- 第一节 族源 分布
---- 族源
---- 分布
-- 第二节 习俗
---- 居住
---- 饮食
---- 服饰
---- 婚姻家庭
---- 丧葬
---- 传统节日
---- 信奉
---- 禁忌
-- 第三节 文学
---- 民间文学
---- 文学作品
-- 第四节 艺术
---- 戏剧
---- 雕刻与书法
---- 扎染
-- 第五节 教育 医疗
---- 传统教育
---- 传统医疗
第四章 土家族
-- 第一节 族源分布
---- 族源
---- 分布
-- 第二节 习俗
---- 居住
---- 饮食
---- 服饰
---- 婚姻 家庭
---- 传统节日
---- 丧葬
---- 信奉
---- 荣忌
-- 第三节 文学艺术
---- 民问文学
---- 书面文学
---- 戏剧
---- 音乐
---- 舞蹈
---- 工艺美术
-- 第四节 教育体育
---- 传统教育
---- 传统体育
第五章 汉族
-- 第一节 源流与分布
-- 第二节 习俗
---- 居住
---- 饮食
---- 服饰
---- 婚姻家庭
---- 丧葬
---- 传统节日
---- 信奉
---- 禁忌
-- 第三节 文学
---- 口头文学
---- 书面文学
-- 第四节 艺术
---- 戏剧
---- 舞蹈
---- 书画
-- 第五节 教育 医疗
---- 教育
---- 医疗
第六章 经济
-- 第一节 农业
---- 生产体制
---- 耕地面积
---- 粮食品种
---- 耕作制度
---- 水利建设
---- 经济作物
-- 第二节 林业
---- 森林面积与蓄积量
---- 古树 珍稀树
---- 植树造林
---- 林业产品
-- 第三节 畜牧业
----
----
----
---- 养蚕
---- 养蜂
-- 第四节 工业
---- 采矿冶炼
---- 铁器铸造
---- 制砖
---- 纺织
---- 染布
---- 酿造
---- 粮油加工
---- 造纸
-- 第五节 交通 邮电
---- 交通
---- 邮电
-- 第六节 商业
第七章 历史上的反抗斗争
-- 第一节 农民起义
-- 第二节 抗粮始末
-- 第三节 “神兵”抗暴
第八章 文物名胜
-- 第一节 文物保护单位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节 文物藏品
-- 第三节 名胜
---- 名山秀水
---- 溶洞 温泉
---- 自然保护区景观
第九章 民族区域自治
-- 第一节 民放成份的认定与恢复
---- 民族识别
---- 恢复民族成份
-- 第二节 建立民族乡
-- 第三节 成立自治县
---- 自治县的报批
---- 成立自治县的筹备工作
---- 选举自治县首届领导班子
---- 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
-- 第四节 民族干部的培养与任用
---- 培养
---- 任用
-- 第五节 制定自治条例
-- 第六节 民族团结 县庆
---- 民族团结
---- 县庆
第十章 民族事务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民族经费
---- 经费使用
-- 第三节 其他事务
---- 宣传教育
---- 弘扬民族文化
---- 表彰先进
---- 民族工作研究
---- 档案管理
---- 企业管理
人物
-- 一 传记
---- 宋永清
---- 韦思福
---- 苏应林
---- 钟建辉
---- 张联濬
---- 鲁秉书
---- 韩继洲
---- 张国钧
---- 汪泉恩
-- 二 名录
---- (一)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二)革命烈士英名录
-- 三 名表
---- (一)功臣表
---- (二)先进模范名表
---- (三)县籍在外曾任副县团职以上人物表
附录
-- 文献辑存
---- 四川按察司签批土官骆麟世袭任职案据
-- 中共道真县委、道真县人民政府关于恢复部份群众民族成份工作的总结报告
-- 中共道真县委、道真县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建立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请示报告
-- 国务院关于贵州省设立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批复
--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通知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