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那坡县的自然面貌及社会进程。设地理、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物七篇。
内容时限:
1053-1990
出版时间:
2002年06月
目录
封面
那坡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那坡县地图
--
1995年9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左)到那坡视察。
--
2001年1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中)到那坡县视察,与彝族儿童在一起。
--
1999年8月11日自治区主席李兆焯(右)由那坡县委书记农敏坚(左)陪同到八角开发基地考察。
--
1999年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基常(中)、百色地区党委书记刘咸岳(右一)在县委书记农敏坚(左二)、县长
--
1999年,自治区副主席吴恒(左)深入到那坡县调查研究,鼓励苗族儿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
县委书记农敏坚在百都乡规林八角场向机关干部介绍八角生长情况。
--
中央军委授予的民兵战斗英雄——林兴平
--
烈士陵园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园地。
--
那坡县城全景
--
美丽的县人民公园内景
--
擎天树,分布于百合、百南两乡
--
金龙岩溶洞
--
位于龙合乡忠合村弄邦屯的溶洞,冬暖夏凉,有数万只大白腰燕常年巢居洞内,故名燕子洞。
--
百年老树在那坡比比皆是
--
果实累累的八角
--
满山玉桂飘香
--
满坡青翠的八角林
--
牛郎坡田园风光
--
装机容量为1600×4千瓦的上盖电站坝首
--
用猫豆加工而成的出口产品左旋多巴
--
茴油产品
--
大肉姜丰收,农民在装袋外销
--
待外销的杉木方条
--
龙合乡铝土矿区
--
龙合乡铁矿石
--
定业河的一段。该河在县境内,天然落差69米,可利用落差60米,年径流量2.6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
--
那坡枕状玄武岩群位于县城东南部的八公里处,其形态有球形、椭球形、肾脏形、纺缍形、长圆柱形等,直径大者
--
中共那坡县委新址办公大楼
--
那坡县人民政府新址办公大楼
--
1997~2001年连续五年获全区双拥模范县称号
--
1999年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
中共那坡县委成立(1949年5月)旧址——百南乡上隆村坡壮屯。
--
中共镇边县委第一任书记丘柳松
--
解放后镇边县第一任县长陈元生
--
那坡县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1月)旧址——云南省富宁县田蓬镇上坞村坡林屯。
--
1982年4月26日,原靖镇区工委、右江上游区工委、支队领导和参加解放战争部分战士合影。
--
县汽车站先进的电脑售票设备
--
汽车站停车场一角
--
平孟镇旧村公路一瞥
--
下华乡规六村瑶族群众在修屯公路
--
辟山修通村公路
--
乡级变电站
--
清纯的自来水流进了农家
--
为实现电气化,边民齐心协力抬水泥电杆上山。
--
遍布村屯的地头水柜
--
百省乡水(山弄)苗族新村全景
--
百省乡贵港新村
--
1998年百省乡水(山弄)苗族新村落成庆典剪彩。
--
百南乡桂林新村
--
平孟口岸
--
平孟口岸积极收购中越边境农副产品
--
从越南边民收购来的土茯苓药材
--
活跃的边境贸易
--
县城集市一瞥
--
农村牛市一角
--
广州市番禺区、辽宁省大连市百年实业有限公司捐资改建的那坡中学新貌。
--
1995年4月17日,香港佛教子弟协会为那坡县第一所希望小学龙合乡两合村完小捐款捐物,并为该校新教学
--
1995年4月17日县直机关各单位干部职工纷纷为希望工程捐款。
--
教师深入彝寨给学生作辅导
--
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新引进的5000MA自动闭路X光机
--
医院连台手术室
--
医院领导在研究工作
--
原靖镇区民主政府所在地——平孟镇新貌
--
睦边大酒店
--
八角、玉桂苗圃
--
平孟镇念井村西马瑶族屯新貌
--
县博物馆
--
广西洞穴遗址之一——感驮岩。自宋代署名为镇安峒起,为历代土司官署衙门,清末改为寺庙,现划为人民公园景
--
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距今约5000~3000年)
--
县境内出土的铜鼓(宋代)
--
清至民国年间民间使用的小秤
--
(山弄)平古炮台建于1896年,位于平孟镇(山弄)平屯背后山。
--
边疆哨所民兵在站岗放哨
--
边防驻军在边境线上巡逻
--
边防驻军与边境少数民族群众修路
--
白彝服饰
--
大板瑶服饰
--
红彝服饰
--
苗族服饰
--
蓝靛瑶服饰
--
黑衣壮服饰
--
大板瑶新娘唱着哭嫁歌,由媒人牵引,缓缓步娘家门。
--
红彝舞蹈,配以敲击铜鼓。
--
白彝跳弓节
--
蓝靛瑶婚嫁的送亲队伍来到寨边,打点嫁妆,热热闹闹送嫁。
--
农历三月24~26日为红彝传统祈雨日,妇女跳起了欢乐整齐的舞步。
--
1994年越南胡志明主席在镇边县平孟乡(山弄)依屯建立越共中央临时联络站,图为(山弄)依屯全景。
--
1963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胡志明主席邀请原镇边县曾经掩护过越盟同志的老农会会员梁桂庭、苏忠良
--
1999年9月30日越南高平省河广县党政领导友好参观团应邀到那坡县参观国庆活动。
--
1972年,越南领导人黄文欢和越盟军事训练班中国教官莫一凡合影留念。(左为黄文欢,右为莫一凡)
--
越南领导人黄文欢为那坡博物馆题词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秦
------
汉
------
三国
------
西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十国
------
宋
------
元
------
明
------
清
------
中国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三节 沿革考
--
第二章 行政 区划
----
第一节 区划
------
土司行政区划
------
流官行政区划
------
民国行政区划
--------
民国21年(1932年)行政区划表
------
解放后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县城
----
第三节 乡镇
------
城厢镇
------
坡荷乡
------
龙合乡
------
定业乡
------
德隆乡
------
百合乡
------
百南乡
------
平镇镇
------
下华乡
------
百省乡
------
百都乡
------
那隆乡
----
第四节 村落
--
第三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地层
------
地质构造
------
地质演变
----
第二节 地貌
------
全县主要山峰表
--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太阳辐射
--------
累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表 单位:千卡
------
日照
--------
县城累年日照时数表 单位:小时
--------
县城累年日照百分率 单位:%
------
气温
--------
各地累年平均气温表 单位:℃
------
降水
--------
各地累年平均降水量表 单位:毫米
------
湿度
--------
1958~1990年平均水气压及相对湿度表
------
蒸发
--------
月、年蒸发量表 单位:毫米
--------
月水分盈亏量表 单位:毫米
------
气压
--------
县城累年气压值表 单位:百帕
------
风、冰雹
--------
各月大风频率分布表
--------
各月冰雹频率分布表
------
霜
------
雪
--------
1965~1990年降雪情况表 单位:毫米
----
第二节 物候
------
植物现象
------
动物现象
------
天文现象
--
第五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质
--
第六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分级统计表
------
旱地养分含量(速测)分级统计表
----
第二节 植被
------
天然林植被
------
蚬木混交林
------
擎天树、广西青梅
------
壳斗科树种优势林
------
草木植被
------
人工植被
--
第七章 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土地开发利用情况表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野生植物
----
第四节 野生动物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六节 旅游资源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干旱
----
第二节 洪涝
----
第三节 冰雹霜寒
------
冰雹
------
霜寒
------
倒春寒
------
寒露风
------
霜冻
------
雪
----
第四节 病虫害
----
第五节 禽兽害
----
第六节 其他灾害
------
地震
------
滑坡
第二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分布密度
------
1982年、1990年各乡镇人口数量和密度表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性别构成
------
年龄构成
------
民族构成
------
文化构成
------
婚姻构成
------
行业、职业构成
------
历次人口普查情况表
------
1953年、1990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表
------
1982年、1990年全县各行业构成表
------
1982年、1990年职业构成表
----
第三节 人口流动
------
迁入
------
迁出
------
流动人口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那坡县1979年至1990年计划生育情况统计表
--
第二章 民族
----
第一节 来源及分布
------
壮族
------
汉族
------
瑶族
------
蓝靛族
------
大板瑶
------
苗族
------
彝族
----
第二节 姓氏
----
第三节 语言文字
--
第三章 习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服饰
------
饮食
------
扁香米
------
竹筒饭
------
筵席
------
嗜好
------
居住
------
上梁
------
入宅
----
第二节 生产习俗
------
拜田地神
------
开犁
------
播种
------
拔秧和插秧
------
耘田
------
管理
------
收割
------
养畜
------
逗泥丸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婚姻
------
生寿
------
丧葬
----
第四节 节日习俗
------
除夕
------
春节
------
拜庙会
------
元宵节
------
小年晚
------
补年节
------
三月三
------
清明节
------
跳弓节
------
祈雨节
------
端午节
------
牛魂节
------
中元节
------
中秋节
------
霜降节
------
下元节
------
冬至节
------
送灶王
------
闹会
----
第五节 禁忌
----
第六节 陋俗
------
折茅片
------
打闷
------
五海
------
架花桥
------
招魂
------
打斋、打醮
------
乞丐
------
蓄婢 纳妾
--
第四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民族团结
----
第二节 拾金不昧
----
第三节 军民情深
--
第五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耶稣基督教
--
第六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农业居民生活
----
第二节 非农业居民生活
------
1986年城镇居住房情况表(按房屋使用面积计算)
第三篇 经济
--
第一章 经济总况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
------
1949~1990年社会总产值情况表(按1980年不变价计)单位:万元
----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
------
1949~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情况表(按1980年不变价计)单位:万元
------
1949~1990年农业总产值情况表(按1980年不变价计)单位:万元
----
第三节 国民收入
------
1949~1990年国民收入情况表(按1980年不变价计)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制度
------
土地私有制
--------
睦边县5个乡土改前后各阶级土地占有情况表 单位:亩
------
土地集体所有制
------
人民公社
------
土地全民所有制
----
第二节 生产条件
------
耕地
------
劳动力
------
种子
------
肥料
--------
1971~1990年农业机械拥有量情况表
--------
1971~1990年机耕机播面积表 单位:台、亩
--------
1971~1990年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表
--------
1971~1990年农用运输机械表 单位:台、辆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水田
------
旱地
--------
1952~1990年水稻种植面积、产量表 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公斤,亩产:公斤
--------
1972~1990年玉米种植面积、产量表 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公斤,亩产:公斤
----
第四节 作物布局
----
第五节 作物栽培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
1951~1990年水稻主要病害发生面积表 单位:亩次
------
1951~1990年水稻主要虫害发生面积表 单位:亩次
------
1951~1990年玉米主要虫害发生面积表 单位:亩次
------
1979~1990年度病虫鼠害情况表
----
第七节 土壤改良
------
改造低产田
------
因土施肥
------
因土种植
----
第八节 投入与效益
------
1949~1990年农业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表(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分布
------
1990年森林面积分布排列表 单位:亩
------
1990年活立木蓄积分布表 单位:万立方米
------
1990年用材林近熟、成熟、过熟林蓄积及分布表
------
1990年经济林分布及主要树种统计表 单位:亩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1951~1990年造林面积统计表 单位:亩
----
第三节 林木采伐
------
1957~1990年木材收购情况表 单位:立方米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护林防火
------
林政管理
------
封山育林
------
病虫害防治
------
1956~1990年森林火灾情况表 单位:亩
----
第五节 技术推广
----
第六节 茶叶和水果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资源
------
1950~1990年水利投资及效益表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1990年蓄水工程情况表
----
第三节 引水工程
------
灌溉100亩以上引水工程统计表
------
1990年各乡(镇)引水工程设施统计表
----
第四节 提水工程
----
第五节 防洪排涝工程
----
第六节 人畜饮水工程
------
1990年人畜饮水情况表
----
第七节 水土保持
----
第八节 管理
--
第五章 畜牧
----
民国时期几个年度禽畜年末存栏数量表 单位:头、匹、只
----
第一节 草场
------
1985年草场草地分布情况表 单位:万亩
----
第二节 饲养品种
------
家畜
------
家禽
----
第三节 畜牧繁殖与品种改良
------
黄牛
--------
1982年黄母牛繁殖情况表 单位:头
------
水牛
--------
1982年水牛繁殖情况表 单位:头
------
马
------
骡、驴
------
猪
------
家禽繁殖
------
品种改良
----
第四节 饲养管理
------
牛
------
马
------
猪
----
第五节 畜牧疫病防治
------
1969~1990年猪、牛死亡情况表 单位:头
------
1949~1990年畜禽饲养情况表
--
第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人工放养
------
稻田养鱼
--------
1983~1990年稻田养鱼情况表
------
池塘养鱼
------
山塘、水库养鱼
----
第二节 品种
----
第三节 捕捞
------
资源
------
产量
------
捕捞工具和方法
--
第七章 工业
----
第一节 体制
------
1949~1990年部分年度工业生产总产值表(按1980年不变价计)单位:万元
----
第二节 门类
------
电力业
--------
1964~1990年部分年度电力工业情况表
------
矿产业
------
机械业
------
建筑业
--------
1971~1990年部分年度水泥生产情况表 单位:吨、万元
------
森林工业
------
食品加工业
------
粮油加工业
--------
1957~1990年部分年度粮油加工情况表
------
药材加工业
------
其他工业
----
第三节 管理
------
行政管理
------
生产经营管理
--
第八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农业企业
----
第二节 工业企业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
第四节 建筑企业
----
第五节 其他企业
--
第九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干线公路
------
地方公路
--------
1960~1990年部分年份地方公路建设一览表 单位:公里、万元
--------
1960~1981年部分年份乡村公路建设一览表 单位:公里、万元
------
桥梁
------
1990年干线公路桥梁一览表
----
第二节 养护
------
机构
------
机械设备
----
第三节 运输
------
1974~1990年县汽车站客、货车运输情况表
----
第四节 监理
------
1957~1990年部分年度全县车辆统计表
------
1990年机动车辆分属表
----
第五节 稽征
------
1985~1990年养路费征收情况表
--
第十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邮路
------
函件
------
包裹
------
汇兑、储蓄
--------
1953~1990年函、汇、包、储蓄情况表
------
报刊发行
------
投递
--------
部分年度报刊发行与投递情况表
----
第三节 电信
------
农村电话
------
市内电话
------
长途电话
------
电报
----
第四节 管理
------
行政管理
------
财务管理
--------
1952~1990年那坡县邮电通信企业财务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十一章 城建 土地管理 环保
----
第一节 城镇建设
------
县城建设
------
乡镇建设
----
第二节 农房建设
----
第三节 基建队伍
----
第四节 土地管理
------
1958~1990年部分年度征用土地情况表 单位:亩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
第十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
------
民国28年(1939年)镇边圩场商业情况 单位:万人、万元(国币)
------
民国34年(1945年)平孟圩坐商情况表 金额单位:元(法光)
------
民国34年(1945年)玉城街坐商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国币)
------
民国38年(1949年)个体私营商业分布表
------
1990年末圩镇个体工商户统计表 单位:万元
------
1990年末村屯个体工商户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1954~1990年供销社主要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实绩表 单位:吨
------
供销社1954~1990年主要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情况表 单位:吨
------
几个年度供销社主要商品销售情况表
------
供销社几年年度主要财务指标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1954~1990年国营商业农副产品收购情况表
------
1961~1990年国营商业工业品购进情况表 单位:万元
------
部分年度主要商品销售情况表
------
1953~1990年国营商业纯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元
------
国营企业几个年度主要财务指标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十三章 贸易
----
第一节 对外贸易
------
1973年至1990年外贸出口主要商品情况表
------
1973~1990年县外贸局(公司)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二节 边境贸易
------
1971~1978年平孟供销社对越南收购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
1971~1978年平孟供销社供应越南边民主要工业品统计表
------
1960~1990年主要物资供应统计情况表
--
第十四章 物资
----
第一节 物资购销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县物资局1960~1990年主要物资供应统计情况表
------
县物资局1960~1990年主要财务表 单位:万元
--
第十五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食征购
------
1957~1961年度粮食总产、征购、口粮对比表
------
1950~1990年粮食征购表 单位:贸易粮、万公斤
----
第二节 粮食销售
------
1951~1990年粮食销售情况表 单位:贸易粮:万公斤
----
第三节 粮油储运
------
粮食仓储
--------
民国28年(1939年)镇边储粮表 单位:万公斤
------
粮食保管
--------
1952~1990年粮油年末库存(含议价)表 单位:万公斤
------
粮食调拨
--------
1953~1990年度平价粮油调拨表 单位:万公斤
--------
1988年粮油仓库情况调查表 容量:原粮、万公斤
----
第四节 食油购销
------
1954~1990年食油购销情况表 单位:万公斤
--
第十六章 计划 统计
----
第一节 计划
------
机构
------
计划编制
------
执行、检查和监督
----
第二节 统计
------
机构
------
业务
--
第十七章 物价
----
第一节 农产品收购价格
------
部分年度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表 单位:元
----
第二节 商品销售价格
------
部分年度主要商品销售价格表(平价) 单位:元
----
第三节 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
------
几个年份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表
------
部分年份工农业商品单项交换比价表
----
第四节 毗邻地区物价衔接
----
第五节 价格监督与管理
------
几个年度县城集市贸易价格表 单位:元/公斤
--
第十八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圩场
------
民国22年(1933年)圩市一览表
------
民国32年(1943年)各圩场交易情况表
------
1990年末那坡县圩场情况表
------
圩亭建设一览表
----
第二节 集市贸易
------
1981年至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1968年至1990年罚没收入及征收市场管理费表
----
第四节 工商登记 合同仲裁
------
工商登记
--------
1980~1990年登记开业的工商业户分类表
------
商标注册
------
合同仲裁
--
第十九章 计量
----
第一节 计量衡器
------
度器
------
量器
------
衡器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二十章 财政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民国21年至36年(1932~1947年)财政收入表 单位:万元
------
1950~1990年预算内财政收入表 单位:万元
------
1955~1990年预算外财政收入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1950~1990年财政支出(含预算外)表 单位:万元
--
第二十一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收体制
------
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
第二节 农业税收
------
部分年度农业税实征表 单位:折谷万公斤、万元
----
第三节 工商税收
------
1954~1957年几个年度工商各税收入表 单位:万元
------
1959~1982年部分年度工商税收入表 单位:万元
------
1985~1990年几个年度工商税收入表 单位:万元
------
1979~1990年工商税主要税源表 单位:万元
--
第二十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现金投放与回笼
--------
部分年份货币投放、回笼量表 单位:万元
------
市场货币流通量
------
货币流出与流入
----
第三节 存款
------
部分年份各项存款余额表 单位:万元
----
第四节 贷款
------
部分年份各项货款表 单位:万元
------
部分年份农业贷款发收表 单位:万元
----
第五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
部分年份信用社存款表 单位:万元
------
部分年份信用社贷款放出与收回表 单位:万元
----
第六节 基建资金管理
------
1979~1990年部分年份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80~1990年主要基建项目投资表
----
第七节 债券
------
1954~1961年建设国债发行表 单位:元
------
1981~1990年国库券发行数量表 单位:万元
----
第八节 保险
------
1986~1990年保险金收支情况表 单位:万元
第四篇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镇边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务活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那坡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县委会
------
县委会工作机构
------
党委、党组
------
基层党委会
------
1950~1990年那坡县(镇边县、睦边县)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个、人
----
第三节 代表大会
------
第一次代表大会
------
第二次代表大会
------
第三次代表大会
------
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五次代表大会
------
第六次代表大会
------
第七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全委会及常委会
------
全委会
------
常委会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社会宣传
------
理论学习
------
党员教育
------
新闻报道
------
精神文明建设
------
扫黄
----
第六节 统一战线
----
第七节 整党整风
----
第八节 纪律检查
------
党纪教育
------
案件查处
----
第九节 党史资料征集
--
第三章 解放后重大政事
----
第一节 清匪反霸 减租退押
------
清匪反霸
------
剿匪
------
减租退押
----
第二节 “三反”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五节 平息反革命 土匪暴乱
------
平息何安发反革命集团
------
平息1957年念井土匪暴乱
----
第六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
第七节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八节 “反右倾”运动
----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十一节 批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罪行
----
第十二节 拨乱反正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纠正错划右派
------
案件复查
------
纠正历史冤假错案
------
平反鲍汉营反革命集团错案
------
纠正“批修批资总体战”错误
------
处理地下党遗留问题
----
第十三节 改革开放
------
农业体制改革
------
政治体制改革
------
开放边贸市场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组织机构
------
代表大会
------
省(自治区)、部级先进工作者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组织机构
------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青年组织
------
组织机构
------
代表大会
------
主要活动
------
附:少年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组织机构
------
代表大会
------
主要活动
----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七节 工商业者组织
------
工商业者联合会
------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选举
----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历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机构
------
常务委员会会议
------
人事任免
------
监督一府两院
----
第五节 视察与议案办理
------
视察工作
------
议案处理
--
第六章 州署 土司 县政府
----
第一节 州署 土司
------
州署
------
土司
----
第二节 县政府
------
组织机构
------
基层行政组织
------
政务活动
----
附:县参议会
------
组织机构
------
主要活动
------
基层会议
--
第七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
------
县人民政府(人委)办公机构
------
基层行政组织
--------
1990年那坡县乡、镇机关编制表 单位:人新目录项
----
第二节 政务政绩
------
政务
------
政绩
----
第三节 扶贫
------
1985年那坡县贫困面基本情况统计表
------
1986年那坡县困难户困难状况调查表
------
1990年各乡(镇)解决温饱情况统计表
------
1985-1990年国家投放发展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贷款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八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委员会
------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历届会议
------
第一届委员会会议
------
第二届委员会会议
------
第三届委员会会议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理论学习
------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
视察、调查研究活动
------
提案处理
------
文史资料征集
--
第九章 公安
----
第一节 治安管理
------
影响社会安定因素
------
镇压反革命
------
打击刑事犯罪
------
打击“三贩”
------
禁毒
------
扫除“六害”
------
治安保卫委员会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第三节 消防管理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五节 边境管理
----
第六节 特种行业及危险品管理
----
第七节 监所管理
--
第十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十一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申诉复查
--
第十二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法律公证
------
1985年至1990年公证统计表 单位:件
----
第四节 律师事务
--
第十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安置
------
复退军人安置
------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三节 救灾 救济
------
灾情
------
救灾救济
------
社会救济
--------
1950年至1990年抚恤和社会救济福利费统计表 单位:万元
--------
1953年至1990年冬令救济情况表
----
第四节 扶贫扶优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历年结婚登记表
--
第十四章 信访 侨务
----
第一节 信访
----
第二节 侨务
--
第十五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工人队伍
------
劳动制度
------
工人结构
------
劳动管理
--------
1990年工人队伍结构表
------
在职培训
----
第二节 干部队伍
------
干部管理
------
干部结构
--------
1952年至1990年干部队伍结构表
------
干部任免
----
第三节 工资 福利
------
工资
------
福利
----
第四节 离休 退休
------
离休
------
退休
--
第十六章 边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界
------
界线
------
关隘
----
第三节 口岸
------
附:那坡县平孟口岸(国家二类口岸)简介
----
第四节 便道
----
第五节 交涉
----
第六节 友好交往
------
支援
------
互访
------
通婚 迁居
------
过耕 放牧 饮水
第五篇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制 征兵制
------
募兵制
------
征兵制
----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义务兵役制
------
志愿兵役制
------
义务兵役制
------
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土兵
----
第二节 民团
----
第三节 游击队
------
主力队
------
基干队
------
独立营
------
独立七连
------
独立十连
------
靖镇区教导队
------
镇边主力连
------
镇边县独立营
------
敌后武工队
------
六蓬武工队
------
德窝武工队
------
龙三武工队
------
那桑武工队
------
城厢武工队
------
平孟武装基干队
------
台峒武装基干队
------
弄银武装基干队
------
百南武装基干队
------
六蓬武装基干队
------
十逢武装基干队
------
三蓬武装基干队
------
德窝武装基干队
------
那桑武装基干队
------
果把武装基干队
------
龙合武装基干队
----
第四节 县大队
----
第五节 公安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那坡县中队
----
第六节 政务警察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那坡县边防大队
------
政务警察队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那坡县边防大队
----
第七节 县、乡人民武装部
------
县人民武装部
------
乡(镇)人民武装部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人民武装委员会
------
民兵组织
--------
1979年至1990年民兵组织统计表
----
第二节 教育训练
----
第三节 武器装备
----
第四节 主要活动
----
第五节 英模
--
第四章 驻军 设施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设施
------
城池
------
古营垒及炮台
------
校场
------
操场
------
防空监视哨所
------
民兵哨所
------
雷达站
------
民兵训练场
------
公路
--
第五章 战事
----
第一节 解放战争
------
平孟起义
------
孟达伏击
------
果梨战斗
------
百合战斗
------
清华战斗
------
德窝战斗
------
弄获战斗
------
弄银战斗
------
智取妖王山
------
六蓬围攻战
------
攻打龙合乡公所
------
果烈战斗
------
十蓬会战
------
达腊遭遇战
----
第二节 剿匪平乱
------
平息“湘飞”暴乱
------
陈敬斋覆没
------
平息龙合反革命事件
------
平息念井土匪暴乱
----
第三节 其他重大战事
--
第六章 军民关系
----
第一节 拥政爱民
----
第二节 军民共建
------
拥军
------
支前
----
第三节 共创文明单位
第六篇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书院
------
私塾
------
书院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学校设置
------
保教工作
------
管理
------
1957~1990年幼儿教育基本情况表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学校设置
------
管理体制
------
学制及课程
------
思想教育
--------
1949~1990年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
部分小学简介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普通中学
--------
1977~1990年大专院校和中专学校录取人数统计表
------
农、林职业中学
--------
1949~1990年中学教育基本情况表
----
第五节 专业教育
------
壮文学校
------
师范学校
------
卫生学校
----
第六节 成人教育
------
函授教育
------
自学考试
------
职工业余教育
------
扫盲教育
--------
1979年~1989年各乡镇扫盲情况表
------
“五·七”劳动大学
----
第七节 教学管理
------
管理机构
------
教研教改
----
第八节 教师
------
队伍素质
------
薪金待遇
------
政治待遇
------
教师培训
----
第九节 经费 设施
------
经费
--------
民国28年(1939年)县属各级学校经费统计表 单位:国币元
--------
1950~1990年教育经费决算表
------
设施
----
第十节 勤工俭学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机构
------
队伍
----
第二节 经费 设施
----
第三节 科技普及
------
科技宣传
------
咨询服务
------
技术培训
------
地震测报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成果推广
------
获奖项目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机构 设施
------
文化活动
----
第二节 文艺团体
------
专业队伍
------
业余团队
----
第三节 民间文艺
------
戏剧
------
舞蹈
------
歌谣
------
山歌
------
民间故事
------
谚语
----
第四节 文艺创作
----
第五节 图书
------
阅览
------
发行
----
第六节 档案
------
机构
------
档案利用
----
第七节 广播
----
第八节 电影
----
第九节 电视
----
第十节 文物胜迹
------
文物管理单位
------
文物古迹
------
公园胜景
------
岩洞奇观
------
旧镇阳八景
--
第四章 卫生
----
1953~1990年卫生事业发展统计表
----
第一节 经费 设施
------
经费
--------
部分年度医疗卫生经费收支统计表 单位:万元
------
设施
----
第二节 防疫
----
第三节 医疗
------
中草医
------
西医
------
公费医疗 合作医疗
----
第四节 保健
----
第五节 医疗队伍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设施
----
第三节 队伍
----
第四节 活动
----
第五节 成绩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第七篇 人物
--
第一章 烈士
----
第一节 传略
------
黄保成
------
邓心洋
------
李才英
------
丘柳松
------
李德飞
----
第二节 英名录
--
第二章 名人
----
第一节 传略(按卒年次序)
------
谢有道
------
许克襄
------
张朝玺
------
张朝笏
------
梁枢
------
梁则任
------
李创业
------
农汉华
------
盘姆存保
------
张树柏
------
梁桂庭
------
韦国林
------
梁固
------
苏忠良
------
隆建南
----
第二节 名录
----
第三节 能工巧匠
------
木工师傅
------
雕塑巧手
------
刺秀能手
附录
--
重要文告
--
文献史料
--
碑记
--
民间传说
--
旧志序文
后记
编纂机构及人员
--
县志编纂委员会(任职和离任期间,下同)
--
县志编辑室人员
--
县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
资料采辑主要人员
--
《那坡县志》审验单位及人员名单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验成员
--
本书付印时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