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地区民族志

临沧地区民族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临沧彝族、傣族、白族、苗族等各少数民族和当地民族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3年03月

目录

封面
临沧地区民族志
版权页
图片
-- 临沧地区民族分布示意图
-- 1997年11月7日。原省委书记令狐安、省长和志强在大朝山电站截流现场。
-- 2000年4月1日,省委副书记王学仁深入临沧地区调研。图为在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调研时,同当地彝族支系
-- 1999年2月9日,原省委副书记王天玺视察澜沧江啤酒集团。
-- 沧源新牙河电站
-- 漫湾电站远景
-- 临沧地区民族干部学校
-- 1990年4月国家民委办公厅主任王天玺到临沧地区视察
--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与临沧南美拉祜族群众在一起
-- 临沧地区民族工作会
-- 临沧地区民族中学
-- 临沧地区电影公司民族语译制组佤语片译制现场
-- 彝族俐侎少女
-- 卖梨的彝族俐侎少女
-- 耿马京云民族中学
-- 谈情说爱中的彝族俐侎青年
-- 吹芦笙的彝族俐侎老人
-- 佤族少女
-- 耿马四排山佤族
-- 佤族老人
-- 佤族大耳环
-- 班洪佤族撒旱谷
-- 佤族姑娘在织布
-- 佤族粮仓
-- 串姑娘
-- 昔日佤山人头桩
-- 傣族布画
-- 傣族小卜少
-- 傣族织布
-- 小和尚
-- 耿马孟定傣族制作棉纸
-- 傣族文身
-- 耿马傣族民居
-- 耿马拉祜少女
-- 拉祜族母女
-- 打麦
-- 双江拉祜族背袋
-- 双江拉祜族服饰
-- 拉祜族传统民居
-- 拉祜族新居
-- 布朗姑娘采茶忙
-- 布朗族儿童
-- 布朗族姑娘出嫁前
-- 布朗族纺线
-- 回族女孩
-- 回族喂花蜜
-- 回族学生“穿衣”毕业典礼
-- 回族拿手礼
-- 回族糖茶
-- 德昂族青年
-- 德昂族织筒裙
-- 德昂族民居
-- 做腰箍的德昂少女
-- 德昂族老人
-- 傈僳族姑娘
-- 景颇族民居
-- 傈僳族男装
-- 景颇姑娘
-- 凤庆苗族青年
-- 苗家踏歌
-- 白族姑娘
-- 耿马总佛寺
-- 沧源广允佛寺
-- 班洪抗英遗址碑
-- 耿马盂定镇洞景佛寺
-- 云县回营清真寺
-- 沧源班洪佤族佛寺
-- 佤族村寨
-- 沧源崖画
-- 沧源勐省镇农克教堂
--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白糖生产企业——耿马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远眺
-- 凤庆千亩茶园
-- 临沧地区民族宗教局干部职工合影
《临沧地区民族志》第一届编纂领导小组
《临沧地区民族志》第二届编纂委员会
《临沧地区民族志》第三届编纂委员会
《临沧地区民族志》第四届编纂委员会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彝 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经济
---- 农业
---- 畜牧业
---- 手工业
---- 狩猎
---- 采集
---- 药材
---- 商业
-- 第三节 社会
---- 土地制度
---- 社会组织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
-- 第五节 风俗
---- 家庭
---- 婚姻
---- 亲属称谓
---- 生育
---- 姓名
---- 丧葬
---- 节日
---- 结拜
---- 禁忌
-- 第六节文化
---- 语言
---- 文字
---- 文学艺术
---- 音乐
---- 舞蹈
---- 戏剧
---- 历法
---- 医药
---- 体育
---- 教育
-- 第七节 宗教
---- 佛教
---- 道教
---- 基督教
---- 原始宗教
第二章 佤 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畜牧业
---- 手工业
---- 狩猎
---- 采集
---- 商业
-- 第三节 社会
---- 生产关系
---- 社会组织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照明
---- 交通
---- 通讯联络
-- 第五节 风俗
---- 家庭
---- 姓氏
---- 命名
---- 婚姻
---- 生育
---- 亲属称谓
---- 丧葬
---- 看卦
---- 神判
---- 剽牛
---- 砍牛
---- 猎头
---- “朵巴”和“朵嫩”
---- 节日
---- 禁忌
---- 道德规范
-- 第六节 文化
---- 语言
---- 文字
---- 民间文学
---- 新文学创作
---- 音乐
---- 音乐创作
---- 舞蹈
---- 沧源崖画
---- 绘画雕刻
---- 体育
---- 历法
---- 医药
---- 度量衡
---- 计算
-- 第七节 宗教
---- 原始宗教
---- 南传上座部佛教
---- 汉地佛教
---- 基督教
第三章 傣 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畜牧业
---- 渔业水产
---- 水果
---- 手工业
---- 商业
-- 第三节 社会
---- 土地制度
---- 社会政治组织
---- 青年组织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
-- 第五节 风俗
---- 家庭
---- 姓名
---- 婚姻
---- 亲属称谓
---- 生育
---- 丧葬
---- 节日
---- 文身
---- 禁忌
-- 第六节 文化
---- 语言
---- 文字
---- 历法
---- 数学
---- 度量衡
---- 医药
---- 文学
---- 音乐
---- 舞蹈
---- 绘画
---- 雕刻
---- 体育
-- 第七节 宗教
---- 原始宗教
---- 佛教
第四章 拉祜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畜牧业
---- 手工业
---- 狩猎
---- 商业
-- 第三节 社会
---- 土地制度
---- 社会组织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
-- 第五节 风俗
---- 家庭
---- 姓名
---- 婚姻
---- 亲属称谓
---- 生育
---- 丧葬
---- 节日
---- 禁忌
-- 第六节 文化
---- 语言
---- 文字
---- 文学
---- 舞蹈
---- 历法
---- 计算
---- 度量衡
---- 方位
---- 医药
-- 第七节 宗教
---- 原始宗教
---- 基督教
---- 佛教
第五章 布朗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畜牧业
---- 狩猎
---- 手工业
---- 商业
-- 第三节 社会
---- 土地制度
---- 社会政治组织
---- 青年组织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
-- 第五节 风俗
---- 家庭
---- 姓名
---- 婚姻
---- 生育
---- 丧葬
---- 节日
---- 禁忌
-- 第七节 文化
---- 语言
---- 歌谣
---- 传说故事
---- 新文学创作
---- 音乐
---- 舞蹈
-- 第七节 宗教
---- 佛教
---- 原始宗教
---- 占卜
第六章 白 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手工业
---- 畜牧业
---- 狩猎
---- 商业
-- 第三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居住
---- 交通运输
-- 第四节 风俗
---- 家庭
---- 婚姻
---- 生育
---- 姓名
---- 交友
---- 拜寄
---- 会馆
---- 丧葬
---- 节日
---- 禁忌
-- 第五节 文化
---- 语言文字
---- 戏曲
---- 歌舞
---- 故事
---- 工艺
---- 新文艺创作
---- 美术
---- 宗教
第七章 回 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建筑业
---- 手工业
---- 商业
---- 畜牧业
-- 第三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居住
---- 交通
-- 第四节 风俗
---- 家庭
---- 姓名
---- 亲属称谓
---- 婚姻
---- 生育
---- 丧葬
---- 节日
---- 禁忌
-- 第五节 文化
---- 语言文字
---- 文学
---- 书法
---- 文物
---- 教育
-- 第六节 宗教
---- 清真寺
---- 教会组织
第八章 傈僳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社会
---- 农业
---- 手工业
---- 畜牧业
---- 狩猎
---- 采集
---- 商业
-- 第三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
-- 第四节 风俗
---- 家庭
---- 婚姻
---- 姓名
---- 生育
---- 丧葬
---- 节日
-- 第五节 文化
---- 语言 文字
---- 民间文学
---- 音乐 歌舞 体育
---- 历法
-- 第六节 宗教
---- 原始宗教
---- 基督教
第九章 苗 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畜牧业
---- 手工业
---- 狩猎
---- 多种经营
-- 第三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运输
-- 第四节 风俗
---- 家庭
---- 婚姻
---- 姓名
---- 生育
---- 丧葬
---- 节日
---- 禁忌
-- 第五节 文化
---- 语言
---- 文学
---- 歌舞器乐
---- 体育
---- 工艺
---- 医药
---- 宗教信仰
第十章 德昂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手工业
---- 采集 渔猎
---- 畜牧
---- 商业
-- 第三节 社会
---- 土地制度
---- 村寨组织
---- 父权制大家庭的孑遗
---- 青年组织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运输
-- 第五节 风俗
---- 家庭
---- 姓名
---- 亲属称谓
---- 婚姻
---- 生育
---- 丧葬
---- 染齿
---- 文身
---- 节日
---- 习惯法
---- 禁忌
-- 第六节 文化
---- 语言文字
---- 神话传说
---- 宗教故事
---- 诗歌
---- 音乐
---- 舞蹈
---- 绘画
---- 雕刻
---- 医药
---- 气象观测
---- 历法
---- 度量衡
-- 第七节 宗教
---- 佛教
---- 原始宗教
第十一章 景颇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畜牧
---- 渔猎
---- 手工业
---- 采集
---- 商业
-- 第三节 社会
---- 土地制度
---- 村寨组织
---- 习惯法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
-- 第五节 风俗
---- 家庭
---- 婚姻
---- 生育
---- 亲属称谓
---- 姓名
---- 丧葬
---- 节日
---- 禁忌
-- 第六节 文化
---- 语言
---- 文字
---- 文学
---- 音乐
---- 舞蹈
---- 体育
---- 医药
-- 第七节 宗教
第十二章 汉 族
-- 第一节 人口 族称 源流
---- 人口
---- 族称
---- 源流
-- 第二节 经济
---- 农业
---- 畜牧业
---- 渔业
---- 林业
---- 手工业
---- 矿业
---- 新兴工业
---- 运输业
---- 建筑业
---- 商业
-- 第三节 社会
---- 土地制度
---- 政权组织
---- 帮会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饮食
---- 服饰
---- 住房
---- 交通
-- 第五节 风俗
---- 婚姻
---- 丧葬
---- 姓名
-- 第六节 文化
---- 古诗文
---- 故事
---- 调子
---- 新文学创作
---- 美术书法
---- 音乐
---- 戏剧
-- 第七节 汉语方言
---- 语音
---- 语法
---- 词汇
-- 第八节 宗教
---- 北传佛教
---- 道教
---- 基督教
第十三章 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民族工作队
---- 边疆民族工作队
---- 专署民族事务科
---- 地委民族边疆工作委员会
---- 临沧行署民族事务委员会
---- 临沧行署民族宗教局
-- 第二节 贯彻执行民族政策
---- 团结民族上层人士
---- 贯彻执行宗教政策
---- 和平协商土地改革
---- 直接过渡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建立民族乡
-- 第三节 培养民族干部
-- 第四节 发展民族经济
---- 强化农业基础
---- 发展工交、邮电事业
---- 民贸边贸显示活力
---- 财政金融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 城镇建设
-- 第五节 繁荣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 民族教育
---- 民族医疗卫生事业
---- 民族文化事业
-- 第六节 民族事务
第十四章 人 物
-- 一、人物传
---- 彝 族
------ 李华甫
------ 罗筱池
------ 罗固斋
------ 罗柴台
------ 李万贵
------ 李白三
------ 姜敬泰
------ 李金良
---- 佤 族
------ 岩闷
------ 胡玉禄
------ 岩康木
------ 田兴武
------ 肖哥长
------ 胡玉堂
------ 保卫国
------ 高耀星
------ 胡忠华
------ 马绍武
------ 李华新
------ 田智勇
------ 魏学成
------ 尹尼拉
------ 陶德荣
------ 赵和
---- 傣 族
------ 罕华基
------ 张万美
------ 罕定国
------ 俸世英
------ 英达片
------ 朗德哥
------ 罕富廷
------ 罕富民
------ 布来俄
------ 陶文生
------ 俸光顺
------ 刀应祥
------ 宋子皋
---- 拉祜族
------ 李文明
------ 张辅国
------ 李发科
------ 何奇珍
---- 布朗族
------ 杨自生
------ 陆 三
---- 白 族
------ 杨辑五
------ 段有明
------ 杨选芝
------ 赵兴仁
------ 杨农
---- 回 族
------ 蔡发春
------ 安文玉
------ 杜畹华
------ 马德重
------ 马玉堂
------ 杜六小姐
------ 纳汝珍
------ 木向东
------ 木逢春
------ 马德昌
------ 杨秉亨
------ 速鸿增
---- 傈僳族
------ 曹应龙
------ 马 大
---- 苗 族
------ 宋新伟
---- 德昂族
------ 王 二
---- 景颇族
------ 杨老二
---- 汉 族
------ 吴尚贤
------ 彭 锟
------ 叶 荃
------ 赵又新
------ 彭桂萼
-- 二、人名录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临沧地区少数民族代表
----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临沧地区少数民族代表
---- 全国政协临沧地区少数民族委员
---- 云南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临沧地区少数民族委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临沧地区少数民族委员
---- 临沧地区少数民族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录至2000年)
---- 临沧地区受全国表彰的少数民族名录
---- 临沧地区受省、部级表彰的少数民族名录
第十五章 重大史事
-- 第一节 土司兴废
---- 顺宁土府
---- 镇康土州
---- 云州土知州
---- 孟定土知府
---- 耿马宣抚司
---- 勐缅长官司
---- 勐勐土巡检
---- 大勐麻土巡检
---- 勐撒土巡检
---- 勐角懂土千总
-- 第二节 佤族人民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斗争
---- 抗击缅军入侵
---- 勐懂“黄果事件”
---- 班洪抗英斗争
---- 参加抗日战争
-- 第三节 拉祜族反抗封建暴政的武装斗争
-- 第四节 回民起义
-- 第五节 反蒋武装斗争
附 录
-- 一、文件
---- 民族工作队十大守则
---- 云南省人民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对佧佤族地区民族工作的八项公告(草案)
-- 二、调查报告
---- 南美拉祜族乡三户拉祜族农户脱贫的启示
-- 三、碑刻
---- 缅宁厅革除土司弊政禁约碑
-- 四、文契
---- 拉祜族卖田文契
-- 五、特写
---- 总理来到阿佤山
-- 六、史事考证
---- 永寿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