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包括教育志、科学技术志、社会科学志。
内容时限:
1840-1990
出版时间:
1999年10月
目录
广州市志封面
广州市志版权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市志>编审人员
凡例
卷十四
目录
广州市志插图
教育志
--
教育志插图
--
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
概述
--
第一章儒学书院私塾
----
第一节儒学
------
一、府学、县学
------
二、义学、社学
----
第二节书院
------
一、清代书院
--------
(一)粤秀书院
--------
(二)越华书院
--------
(三)羊城书院
--------
(四)学海堂书院
--------
(五)菊坡精舍
--------
(六)应元书院
--------
(七)广雅书院
相关图表
表:清代广州书院一览表
------
二、教会办书院
----
第三节私塾
------
一、清代的私塾
------
二、民国时期的广州私塾
------
三、建国后的广州私塾(1950~1956)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历史概况
------
一、整顿、改造、逐步发展的17年
------
二、"文革"十年
------
三、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期
----
第二节园所设置和管理
----
第三节教师
------
一、职责要求和编制
------
三、待遇
----
第四节学制招生
----
第五节保教工作
----
第六节园舍设备
------
相关图表
--------
图: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活动教学(1990年摄)
----
第七节幼儿园选介
------
广州市中山六路幼儿园
------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
------
广州市东方红幼儿园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历史概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一)1949~1966年恢复、整顿、发展时期
--------
(二)1966~1976年"文革"时期
--------
(三)1976~1990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关图表
表:1949~1990年广州市区小学统计表
----
第二节学校设置和管理
------
一、学校设置与分布状况
------
二、领导与管理体制
----
第三节教师
------
二、编制和工作量
------
三、待遇
----
第四节学生
------
一、入学
------
二、毕业
----
第五节学制
----
第六节教学
------
一、教学计划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小学课程计划表
------
二、教材
------
三、教学方法
----
第七节思想品德教育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相关图表
图:东风东路小学开展同献爱心活动(90年代摄)
----
第八节体育卫生
------
一、体育
------
二、卫生
--------
相关图表
表:1988学年与1990学年7岁~12岁小学生身体各项指标总平均值表
----
第九节学校选介
--
第四章特殊教育
----
第一节盲、聋哑教育
------
相关图表
--------
表:广州市1990年盲、聋、弱智儿童学校(班)一览表
----
第二节弱智教育
----
第三节工读教育
----
第四节学校选介
--
第五章普通中学教育
----
第一节历史概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广州市普通中学发展统计表
表:民国38年(1949)广州市普通中学一览表
------
三、建国后
--------
(一)1949~1966
--------
(二)"文革"十年
--------
(三)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关图表
表:1949~1990年度广州市市区普通中学发展统计表
表:1990年广州市普通中学一览表
----
第二节学校设置和管理
------
一、学校设置
------
二、管理体制
------
三、学校行政管理
----
第三节教师
------
一、资格、编制
--------
相关图表
表:1980~1985年广州市区普通中学教师配备情况表
------
三、工资、待遇
----
第四节学生
------
一、入学
------
二、毕业
----
第五节学制
----
第六节教学
------
相关图表
--------
表:广州市各个时期中学教学计划比较表
----
第七节思想品德教育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第八节体育卫生
------
一、体育课
------
二、体育锻炼
------
三、课外活动
--------
(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二)中学生运动会
--------
(三)团体操
------
四、卫生保健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13岁~18岁中学生身体各项指标总平均值表(1985年与1990年)
----
第九节教育设施
------
相关图表
--------
图:市第六中学运动场(1991年摄)
--------
图:广州市真光中学(1990年摄)
--------
表:1988~1989年广州市中学(含师范)图书、仪器、场地设置状况表
--------
表:1981~1990年广州市中学校舍基建完成情况表
----
第十节学校选介
--
第六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等专业教育
------
一、历史概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
(三)建国后(1949.10~1990)
1.1949~1966年
2."文革"十年
3.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关图表
表:1983~1990年广州市区普通中专学校发展情况表
表:1990年广州地区普通中专学校一览表(一)部属学校
表:1990年广州地区普通中专学校一览表(二)省属学校
表:1990年广州地区普通中专学校一览表(三)市属学校
------
二、管理体制
------
三、培养目标与办学形式
------
四、学制、课程、专业和教学计划
--------
(一)清末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五、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
------
六、教师
------
七、学生
--------
(一)招生
--------
(二)毕业分配及待遇
------
八、校舍、设备
----
第二节职业中学教育
------
一、学校设置
--------
相关图表
表:1980~1990年广州市区职业高级中学发展概况表
------
二、培养目标
------
三、学制与专业
------
四、职业道德教育
------
五、教学
--------
(一)课程与教材
--------
(二)教学要求
--------
(三)教学方法
------
六、教师
--------
(二)培养、培训
--------
(三)待遇
------
七、就业与升学
------
八、管理与设备
--------
相关图表
表:1990学年度广州市职业高级中学一览表
----
第三节技工教育
------
一、历史概况
------
二、管理
------
三、培养目标
------
四、学制与专业
------
五、教学工作
------
六、思想政治教育
------
七、师资与编制
--------
相关图表
表:技工学校编制标准表
------
八、学生
------
九、校舍、设备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地区部、省属技工学校一览表
表:广州市属技工学校一览表
----
第四节半工(农)半读教育
----
第五节学校选介
--
第七章师范教育
----
第一节历史概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相关图表
表:民国元年(1912)广州市师范教育概况表
表:民国10年度广州市师范学校概况表
------
三、建国后
--------
(一)高等师范概况
--------
(二)中等师范概况
----
第二节学校设置和管理
------
一、设置
------
二、管理体制
------
三、学校的内部管理
----
第三节教师
------
二、教师的资格
------
三、教师的任用与待遇
------
四、教师编制
--------
(一)高等师范
--------
(二)中等师范
----
第四节学生
------
一、招生
--------
(一)清末馆、所、学堂招生
--------
(二)高师招生
--------
(三)中师招生
------
二、学生管理
------
三、待遇
--------
(一)高师生待遇
--------
(二)中师生待遇
------
四、毕业与分配
----
第五节学制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第六节教学
------
一、课程与专业的设置
------
二、教学方法
------
三、成绩考核
------
四、教育实习
----
第七节思想品德教育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第八节师资培训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一)培训机构
--------
(二)培训形式
----
第九节校舍设施
------
相关图表
--------
图: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旧址(90年代摄)
--------
图:市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摄)
--------
图:市师范学校(原协和女子中学)(1994年摄)
--------
图:市幼儿师范学校校园(1994年摄)
----
第十节学校选介
--
第八章普通高等教育
----
第一节历史概况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相关图表
图:民国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牌坊
表:民国时期广州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一览表
------
三、建国后
--------
(一)1949~1966年
--------
(二)"文革"时期
--------
(三)改革开放时期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一览表
----
第二节管理体制和行政机构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相关图表
图:高等学校行政工作系统示意图
图:高等学校党委工作系统示意图
----
第三节教师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地区高校教师人数统计表
----
第四节学生
------
一、清末时期
--------
相关图表
表:清末广州官立高等学堂学生人数统计表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一)招生分配
相关图表
表:1950~1956年广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
(二)研究生和学位制
--------
(三)留学生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
第五节学制与专业
------
一、学制
--------
(一)清末、民国时期
--------
(二)建国后
------
二、院系、专业设置及课程
--------
(一)清末高等学校的科门和课程
--------
(二)民国时期的院系设置及课程
--------
(三)建国后的专业设置及课程
1.专业设置
相关图表
表:1955~1990年广州市高等学校专业发展概况表
2.课程设置
----
第六节教学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一)教学计划与大纲
--------
(二)教学方法
--------
(三)教学组织管理
--------
(四)教材
----
第七节思想品德教育
------
一、清末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建国后
--------
(一)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
(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
第八节体育卫生军训
------
一、体育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相关图表
表:广州五所高校体育教师及体充设施统计表
------
二、卫生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三、军训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第九节校舍设施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一)校舍与场所
--------
(二)实验室及设备
--------
(三)图书馆及藏书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高校设备统计表
----
第十节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
一、科学研究
--------
(一)建国前的科学研究
--------
(二)建国后的科学研究
相关图表
表:广州高校1965~1990年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对照表
表:1983~1990年广州高校科学研究情况统计表
表:1978~1990年广州高校科研成果获奖项目统计表
------
二、学术交流
--------
(一)建国前的学术交流
--------
(二)建国后的学术交流
相关图表
表:1978~1990年广州高校对外学术交流情况统计表
----
第十一节科技开发与有偿服务
------
一、建国前的科技开发
------
二、建国后的科技开发
--------
(一)自然科学科技开发与有偿服务
相关图表
表:1982~1990年广州高校科技开发情况统计表
--------
(二)社会科学的应用与开发
--------
(三)学生参加科技开发活动
----
第十二节院校选介
--
第九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职工教育
------
一、历史概况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相关图表
表:1949~1965年广州市职工业余教育入学人数统计表
表:1979~1990年广州市职工教育统计简表
------
二、学制、课程及教材
--------
相关图表
表:1956~1957年广州市职工业余学校教学计划表
表:1987年广州市成人中专学制课时统计表
------
三、教师
--------
(一)人数、素质与配备
--------
(二)工作量、待遇及职称评定
--------
(三)培训与教学研究
------
四、教育场地、设备
--------
相关图表
表:1980~1989年广州市职工教育专用校舍面积情况表
----
第二节农民教育
------
一、历史概况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相关图表
图:从化县的农民扫盲班
图:增城县增城农校
------
二、管理体制
------
三、教师
--------
相关图表
表:1950~1964年广州市农校教师统计表
表:1950~1964年广州市属县农校教师统计表
------
四、学制及专业设置
--------
相关图表
表:1985年广州市属县农校主要专业各类课程设置比例表
------
五、设备
----
第三节干部教育
------
一、历史概况
------
二、管理体制与师资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三、学制及专业设置
----
第四节成人高等教育
------
一、历史概况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二、招生与学生待遇
--------
(一)招生
--------
(二)招生对象和条件
1.高等院校附设函授、夜大学
2.广播电视大学
3.管理干部学院和普通高等院校附设的干部专修科
4.职工大学、业余大学
--------
(三)学生待遇
1.在学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2.毕业生学历和使用
------
三、教师
--------
(二)待遇
1.专职教师待遇
2.兼职教师待遇
------
四、学制和专业设置
--------
(一)学制
--------
(二)专业设置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属成人高等学校一览表
表:1990年广州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分类情况表
----
第五节社会力量办学
------
一、历史概况
--------
(一)建国前的补习教育、平民教育
1.补习教育
2.平民教育
--------
(二)建国后至"文革"前的补习教育、民众教育
1.补习教育
2.民众教育
--------
(三)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力量办学
------
二、办学状况
--------
(一)办学形式
--------
(二)办学渠道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底广州市360所学校主办渠道分解表
--------
(三)教学内容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社会力量办学各类培训班学员统计表
--------
(四)办学层次
--------
(五)教师和学员
相关图表
表:1980年、1985年、1990年广州市社会力量办学情况表
--------
(六)学校规模和设备
------
三、管理
----
第六节自学考试
------
相关图表
--------
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情况表
--------
表:中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情况表
----
第七节学校选介
--
第十章教育学术团体、教育科研、对外交流
----
第一节教育学术团体
------
相关图表
--------
表:1990年广州市普通中学教学研究会一览表
--------
表:1990年广州市普通中专学校教学研究会一览表
--------
表:1990年广州市成人中专及成人高校教学研究会一览表
--------
表:1990年广州市普通高校教学研究会一览表
----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
------
一、教育科学研究
--------
(一)清末书院的教育学术研究
--------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科研及刊物
--------
(三)建国后的教育科研及刊物
--------
(四)主要科研机构
------
二、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
(一)教育理论学习
--------
(二)教学研究
1.学校内部的教研组
2.教学研究室
----
第三节对外交流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第十一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教育委员会机构示意图
表:1990年广州市教育局机构示意图
表:1990年广州市成人教育局机构示意图
----
第二节督学制度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第三节对教会学校的处理
----
附录:建国后广州市教育口党政领导人名录
------
一、广州市文化教育委员会、教育委员会
------
二、广州市教育局
------
三、广州市成人教育局
--
第十二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清代的教育经费
------
相关图表
--------
表:清末广州市6所官立高等学堂经费一览表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
------
一、幼稚园
------
二、中小学
------
三、职业学校
------
四、高等学校
------
五、成人教育
----
第三节建国后的教育经费
------
相关图表
--------
表:广州市"五五"(1976~1980年)与"六五"(1981~1985年)期间教育事业费情况表
--------
表:1986~1990年广州市教育事业费支出一览表
--------
表:1985~1990年广州市城镇教育费附加收支状况表
------
一、幼儿教育
------
二、普通中小学
--------
相关图表
表: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广州市中学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表:1990年度普通教育事业费收支分析表
表:1985~1990年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和社会集资情况表
------
三、职业技术教育
------
四、高等院校
--------
相关图表
表:1978~1988年广州部分高校获得捐资情况表
------
五、成人教育
--------
(一)职工教育
--------
(二)农民教育
--------
(三)干部教育
--------
(四)杨人高等教育
----
第四节中小学勤工俭学
----
第五节教育基金
科学技术志
--
科学技术志插图
--
科学技术志编纂委员会
--
编写人员名单
--
概述
----
一、秦汉时期
----
二、三国两晋至鸦片战争前
----
三、晚清时期(1840~1911)
----
四、民国时期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开创时期(1949~1958)
------
(二)发展与调整时期(1959~1965)
------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0)
--
第一章基础科学
----
第一节数学
------
一、代数与几何
--------
(一)代数与集合论
--------
(二)几何学
------
二、分析数学
--------
(一)复分析
--------
(二)实分析
--------
(三)泛函分析
------
三、微分方程
--------
(一)常微分方程
--------
(二)偏微分方程
--------
(三)动力系统
------
四、概率与统计
--------
(一)概率论
--------
(二)数理统计
------
五、控制理论与计算数学
--------
(一)控制理论
--------
(二)计算数学
------
六、经济数学与生物数学
--------
(一)经济数学
--------
(二)生物教学
----
第二节物理学
------
一、理论物理
------
二、光学
------
三、凝聚态物理
------
四、原子核物理
------
五、引力物理
------
六、无线电物理和波谱学
----
第三节力学
------
一、流体力学
--------
(一)水动力学
--------
(二)船舶流体力学
--------
(三)流体机械
--------
(四)生物力学
--------
(五)计算流体力学
------
二、固体力学
--------
(一)复合材料和断裂力学
--------
(二)弹塑性力学和振动理论
--------
(三)理性力学
--------
(四)计算固体力学
------
三、实验力学
--------
(一)实验应力分析
--------
(二)实验流体力学
------
四、力学工程及其应用
--------
(一)工程爆破力学
--------
(二)结构工程与基础工程
--------
(三)流体工程
------
五、附录
----
第四节化学
------
一、无机化学
------
二、有机化学
------
三、物理化学
------
四、分析化学
------
五、高分子化学
----
第五节生物学
------
一、植物学
--------
(一)植物分类区系
--------
(二)植物形态与解剖学
--------
(三)植物生态学
--------
(四)植物资源学与引种
--------
(五)植物生理学
------
二、动物学
--------
(一)无脊椎动物学
--------
(二)脊椎动物学
--------
(三)动物生态学
--------
(四)动物生理学
------
三、微生物学
--------
(一)微生物分类区系
--------
(二)农业微生物学
--------
(三)工业微生物学
------
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一)医药生物化学
--------
(二)工业生物化学
--------
(三)农业生物化学
--------
(四)分子生物学
------
五、遗传学
--------
(一)植物遗传学
--------
(二)动物遗传学
--------
(三)医学遗传学
------
六、昆虫学
--------
(一)分类区系研究
相关图表
表:30年代,分类区系研究的主要成果
--------
(二)昆虫生态学
--------
(三)害虫防治
--------
(四)昆虫生理学
相关图表
表:80年代昆虫生理研究
--------
(五)昆虫病理学与毒理学
----
第六节地理学
------
一、自然地理学
--------
(一)地貌学
--------
(二)水文地理学
--------
(三)气候学
--------
(四)土壤地理学
--------
(五)植物地理学与动物地理学
--------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区域自然地理学
------
二、经济地理学
------
三、人文地理学
------
四、特区地理
----
第七节地质勘查与地质学
------
一、区域地质测量及研究
------
二、矿产资源调查
------
三、城市水文、工程、环境地质
------
四、地质勘探技术
------
五、地层学
------
六、构造地质学
------
七、岩石学
------
八、地球化学
----
第八节海洋调查及海洋学
------
一、海区综合调查
--------
(一)海岸带综合调查
--------
(二)南海北部综合调查
--------
(三)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综合调查
------
二、特定海区专项科学调查
--------
(一)南海油气资源及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调查
--------
(二)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及年际气候调查
--------
(三)南海水产及生物资源调查
相关图表
表:中美合作TOGA八个航次简况
--------
(四)南海北部海洋环境调查及监测
------
三、物理海洋学
------
四、海洋气象学
------
五、海洋物理学
------
六、海洋化学
------
七、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
八、海洋生物学
----
第九节大气科学
------
一、天气学
--------
(一)热带天气学
--------
(二)台风及其预报
--------
(三)灾害性天气及其预报
--------
(四)天气预报方法
------
二、动力气象学
--------
(一)热带大气动力学
--------
(二)暴雨和强风暴动力学
--------
(三)热带数值天气预报
------
三、气候学
--------
(一)气候分析与预测
--------
(二)应用气候
--------
(三)城市气候
--------
(四)历史气候
------
四、大气物理学和大气探测学
--------
(一)人工影响天气
--------
(二)大气探测技术
------
五、大气环境学
--
第二章工程科学技术
----
第一节纺织工程技术
------
一、棉纺
--------
1.涤棉纱和纯化纤纱试纺成功
--------
2.改善工作环境
--------
3.提高单产水平
--------
4.自动粗纱运输线
--------
5.微机配棉
--------
6.气流纺纱新技术
------
二、绢麻纺织
--------
(一)苎麻纺织
--------
(二)黄麻纺织
--------
(三)绢纺织
------
三、毛纺织
------
四、化学纤维
--------
(一)人造纤维
1.制浆技术的发展
2.粘胶纤维
3.粘胶纤维生产的环境保护
--------
(二)合成纤维
1.短纤
2.绦纶长丝
--------
(三)不织布
------
五、织造
--------
(一)坯织
--------
(二)色织
1.工艺设备改革
2.产品
--------
(三)丝织
------
六、针织
--------
(一)工艺设备改革
1.台车改革
2.引进针织大圆机及其他纬编设备
3.经编设备
--------
(二)炼漂、染色、整理工艺设备
--------
(三)编织技术及新产品
1.纬编
2.经编
------
七、印染
--------
(一)纱线染整
--------
(二)梭织物染整
--------
(三)整理
--------
(四)印花
--------
(五)染化料和助剂
相关图表
图:染料发展图示
------
八、纺织机械制造
--------
(一)针织机械
--------
(二)纺织机械
----
第二节轻工业工程技术
------
一、制糖
--------
(一)甘蔗提汁
--------
(二)糖汁清净
--------
(三)煮炼
--------
(四)节能
--------
(五)副产品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
--------
(六)自动控制和微机应用
------
二、制浆造纸
--------
(一)机理研究
--------
(二)原料的开发利用
--------
(三)设备更新与工艺研究
------
三、食品
--------
(一)罐头
--------
(二)啤酒
--------
(三)糖果
--------
(四)软饮料
--------
(五)味精
--------
(六)食品添加剂
--------
(七)饼干
--------
(八)乳制品
------
四、电池
------
五、日用化工
--------
(一)洗涤剂
--------
(二)香料
1.天然香料
2.合成香料
3.调合香精
--------
(三)化妆品
1.工艺设备
2.产品
----
第三节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
一、水文
------
二、水工水力学
--------
(一)低坝面流消能的研究与应用
--------
(二)水库溢洪道水力学的研究
------
三、涵闸修筑技术
--------
相关图表
图:钢筋混凝土浮运沉装水闸(番禺屏山水闸90年代摄)
------
四、闸门设计
--------
相关图表
图:水力自控闸门(从化街口人工湖拦坝90年代摄)
------
五、筑坝技术
--------
(一)土坝
--------
(二)圬工陂坝
--------
(三)橡胶坝
相关图表
图:花县洪秀全水库溢洪道(橡胶坝1994年摄)
------
六、挡水建筑物基础防渗及紧急堵漏灌浆技术
------
七、水电
----
第四节机械工程技术
------
一、汽车
--------
(一)客车修配
--------
(二)整车制造
--------
(三)汽车零部件
------
二、柴油机
--------
(一)柴油机产品技术的发展
--------
(二)柴油机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革
------
三、汽轮机
------
四、工业锅炉
------
五、电梯与起重运输机械
--------
(一)电梯
--------
(二)起重运输机械
1.桥(门)式起重机
2.液压随车起重机
3.起重葫芦
4.提升机、输送机
5.集装箱半挂车
6.索道
7.叉车
------
六、机床和工具
------
七、制冷设备
------
八、通用机械
------
九、铸造
--------
(一)砂型铸造
--------
(二)特种铸造
------
十、热处理
------
十一、焊接
----
第五节电机电器技术
------
一、电机
--------
(一)中小型电机
--------
(二)微型电机
------
二、电力变压器
------
三、高低压电器
--------
(一)高压电器元件与设备
1.高压电器元件
2.高压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
(二)低压电器元件与设备
1.纸压电器元件
2.低压配电装置
--------
(三)高低压电器元件与设备的设计制造
------
四、铅酸蓄电池(简称蓄电池)
--------
(一)蓄电池产品技术的发展
--------
(二)蓄电池制造工艺与设备的发展
------
五、日用电器(电风扇)
--------
(一)电风扇产品技术的发展
--------
(二)电风扇生产艺和设备的革新
----
第六节仪器仪表技术
------
一、光学仪器
--------
(一)显微镜
--------
(二)照相机
------
二、精密机械仪器
--------
(一)静电复印机
--------
(二)电影放映机
------
三、测试计量仪器
--------
(一)试验仪器
--------
(二)天平仪器
--------
(三)汽车仪表
--------
(四)彩色密度计
--------
(五)电能表(原称电度表)
--------
(六)锅炉控制装置
----
第七节电子工业技术
------
一、通信导航技术
--------
(一)无线通信
1.双边带电台
2.单边带电台
3.组合电台
4.其他通信装备
--------
(二)有线通信
1.电话机
2.交换机
3.指挥调度通信设备
--------
(三)导航与雷达
------
二、视频技术
--------
(一)黑白电视机
--------
(二)彩色电视机
--------
(三)数字电视机
--------
(四)其他视频设备
------
三、声频技术
--------
(一)收音机、扩音机
--------
(二)收录机
--------
(三)组合音响
--------
(四)音响工程
相关图表
表:主要获奖科技项目一览表
----
第八节化学工程技术
------
一、无机化工材料
--------
(一)酸、碱
--------
(二)氧化物及盐类
--------
(三)工业气体
------
二、有机化工材料
--------
(一)有机化工原料
--------
(二)石油化工
------
三、高分子合成材料
--------
(一)热固性合成树脂
--------
(二)热塑性合成树脂
--------
(三)工程塑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
------
四、化学肥料
------
五、化学农药
--------
(一)杀虫剂
--------
(二)杀菌剂
--------
(三)除草剂
------
六、精细化学品
--------
(一)颜料
--------
(二)涂料与油墨
--------
(三)化学助剂
--------
(四)化学试剂
--------
(五)信息用化学品
--------
(六)粘合剂
----
第九节橡胶工业工程技术
------
一、胶鞋制品
--------
(一)布面胶鞋
--------
(二)胶面胶鞋
--------
(三)橡塑鞋
------
二、轮胎类制品
--------
(一)汽车轮胎
--------
(二)力车胎
--------
(三)摩托车胎
--------
(四)翻新轮胎
------
三、管带类制品
--------
(一)胶管
相关图表
图:我国第一条小口径长夹布胶管生产线(1973年广州胶管厂设计制造)
--------
(二)胶带
------
四、乳胶制品
--------
相关图表
表:我国第一条避孕套生产联动线(1969年广州第十一橡胶厂设计制造)
----
第十节冶金工程技术
------
一、钢铁工业
--------
(一)炼焦
--------
(二)炼铁
--------
(三)炼钢
--------
(四)钢压延加工
--------
(五)铁合金冶炼
--------
(六)石墨及碳素制品生产
--------
(七)耐火材料
--------
(八)粉末冶金
------
二、有色金属工业
--------
(一)有色金属冶炼
--------
(二)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
第十一节环境科学技术
------
一、环境化学
--------
(一)环境分析化学
--------
(二)环境污染化学
--------
(三)环境监测
------
二、环境地学
--------
(一)环境质量评价
--------
(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三)环境预测
------
三、环境物理学
--------
(一)环境声学
--------
(二)电磁波辐射
--------
(三)放射性辐射
------
四、环境工程学
--------
(一)水污染防治
--------
(二)有害废气防治
--------
(三)有毒有害废弃物防治
--------
(四)粪便垃圾处理
------
五、环境生物学
--------
(一)污染生态学
--------
(二)生态毒理学
--------
(三)自然保护
----
第十二节生物工程
------
一、基因工程
------
二、细胞工程
------
三、酶工程
------
四、发酵工程
----
第十三节激光技术
------
一、激光器件
--------
(一)固体激光器
--------
(二)气体激光器
--------
(三)液体激光器
------
二、激光材料与元件
------
三、激光的应用
--------
(一)激光在工程上的应用
--------
(二)激光在农业上的应用
--------
(三)激光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
(四)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
1.激光临床应用
2.激光医学中的激光生物作用机制研究
3.激光防护
------
四、激光基础研究
--------
(一)激光物理学
--------
(二)激光光谱学
--------
(三)激光计量
----
第十四节计算机科学技术
------
一、计算机整机研制
------
二、计算机外围设备研制
------
三、计算机软件开发
------
四、计算机应用
--------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
--------
(二)自动检测
--------
(三)数据处理、事务管理
--------
(四)商业管理信息系统
--------
(五)在机电一体化及仪器、仪表方面应用
--------
(六)在科学计算、CAD/CAM上应用
----
第十五节铁路工程技术
------
一、铁道工程技术
--------
(一)液压升降自主浮运换梁法
--------
(二)双梁开合式架桥机
--------
(三)管桩施工法
--------
(四)衡广复线工程技术
--------
(五)焊接长钢轨
------
二、铁路运输技术
------
三、机车车辆技术
--------
(一)牵引动力改革
--------
(二)节约能源,降低机车油耗
------
四、行车安全技术
----
第十六节公路运输工程技术
------
一、道路修建
------
二、桥梁建筑
----
第十七节水运工程技术
------
一、港口工程
--------
(一)港口调查和设计
--------
(二)码头
--------
(三)船坞
------
二、内河运输
--------
(一)内河客运
--------
(二)机动货驳及其顶推运输
----
第十八节邮电工程技术
------
一、邮政技术
--------
(一)单项设备
--------
(二)邮正枢纽
------
二、电信传输技术
--------
(一)载波电话
--------
(二)数字通信
--------
(三)农话传输
--------
(四)无线通信
------
三、报话交换与终端设备
--------
(一)机电制电话交换设备
--------
(二)程控交换设备
--------
(三)自动转报系统
--------
(四)电传机
------
四、设备防护试验和防护技术
--------
(一)试验室
--------
(二)防潮、防霉、防腐蚀
--------
(三)埋地电缆的防护
----
第十九节城市建筑与市政工程技术
------
一、城市规划
--------
相关图表
表:1987~1990年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获将项目表
------
二、工程勘测
--------
(一)工程测绘
--------
(二)工程地质勘察
------
三、建筑设计
------
四、建筑施工
--------
(一)基础工程
--------
(二)现浇混凝土施工
--------
(三)预制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
--------
(四)建筑安装工程
--------
(五)建筑施工机械
------
五、市政工程
--------
(一)道路
--------
(二)桥梁
--------
(三)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
--------
(四)城市交通
--------
(五)供水
--------
(六)煤气
--
第三章医药卫生
----
第一节基础医学
------
一、医学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
二、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细胞学
------
三、医学生理学
------
四、医学生物化学
------
五、医学微生物学
------
六、医学免疫学
------
七、毒理学
------
八、医学物理学
------
九、医学寄生虫学
------
十、病理生理学
------
十一、核医学
--------
(一)临床核医学
--------
(二)实验核医学
------
十二、生物医学工程
----
第二节临床医学
------
一、内科学
------
二、外科学
------
三、妇产科学
------
四、儿科学
------
五、眼科学
------
六、耳鼻喉科
------
七、口腔科学
------
八、神经病科
------
九、精神病学
------
十、皮肤科及性病学
------
十一、传染病学
------
十二、血液输血学
------
十三、医学影像学
------
十四、理疗学
------
十五、老年医学
------
十六、护理学
----
第三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一、流行病学
--------
(一)传染病流行病学
--------
(二)疾病监测
--------
(三)地方性病
------
二、环境卫生学
------
三、学校卫生学
------
四、食品卫生学与营养卫生学
--------
(一)食品卫生管理与监督
--------
(二)食品卫生标准
--------
(三)营养状况调查
------
五、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
六、放射卫生防护学
------
七、媒介防制与消毒
--------
(一)媒介防制
--------
(二)消毒与灭菌
------
八、妇幼卫生
----
第四节中医学
------
一、中医史及基础理论研究
--------
(一)医史研究
--------
(二)文献研究
--------
(三)基础理论研究
1.阴阳五行说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研究
2.脏象学说的理论探讨及实验与临床研究
3.病因病机学说的理论及临床探讨
------
二、中医诊断学
------
三、中医治疗学
--------
(一)内科
--------
(二)外科
--------
(三)妇科
--------
(四)儿科
--------
(五)眼科、耳鼻喉科
--------
(六)针炙治疗
------
四、中药学
----
第五节药学与医疗器械
------
一、中成药
--------
(一)传统中成药
--------
(二)中草药炼剂
--------
(三)新产品
--------
(四)生产工艺改革
------
二、西药
--------
(一)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
--------
(二)化学合成药
--------
(三)生化、植化药
--------
(四)注射剂
--------
(五)片剂、胶囊剂
--------
(六)散剂、冲服剂
------
三、医疗器械
------
四、医药机械
------
五、卫生材料
----
第六节计划生育技术
------
一、基础研究
--------
(一)通论
--------
(二)生殖生物学
--------
(三)生殖免疫学
--------
(四)生殖生物工程
------
二、避孕与引产
--------
(一)避孕药物
--------
(二)避孕器具
--------
(三)电吸引术与中期引产
------
三、绝育术与复通术
--------
(一)绝育术
--------
(二)复通术
------
四、优生优育
--------
(一)遗传病与优育
--------
(二)产前诊断与优生
--
第四章农业科学技术
----
第一节粮食与经济作物
------
一、水稻
--------
(一)品种
--------
(二)栽培技术
------
二、甘蔗
--------
(一)品种
--------
(二)栽培技术
------
三、花生
--------
(一)品种
--------
(二)栽培技术
--------
(三)耕作制度
----
第二节园艺作物
------
一、水果
--------
(一)资源调查
--------
(二)荔枝
--------
(三)柑桔
--------
(四)其他水果
--------
(五)生物技术的应用
--------
(六)地膜覆盖与少耕法试验推广
------
二、蔬菜与食用菌
--------
(一)蔬菜品种选育
--------
(二)蔬菜栽培技术
--------
(三)食用菌
----
第三节畜牧科技
------
一、奶牛
--------
(一)品种选育
--------
(二)繁殖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
(三)改进饲养管理
--------
(四)改革栏舍、设备
------
二、猪
--------
(一)品种
--------
(二)杂交改良
--------
(三)人工授精
--------
(四)饲养管理的改革
------
三、家禽
--------
(一)品种
--------
(二)鸡杂交改良
--------
(三)推广先进饲料技术
--------
(四)引进和推广先进孵化技术、设备
------
四、引进和研制先进设备
------
五、畜牧工业
--------
(一)饲料工业
--------
(二)畜牧机械制造业
相关图表
表:1980~1990年广州市获奖的主要畜牧科技项目一览表
----
第四节兽医技术
------
一、牛病防治
------
二、猪病防治
------
三、禽病防治
------
四、狂犬病
--------
相关图表
表:1985~1990年广州市狂犬病预防情况表
------
五、中兽医
------
六、科研成果
--------
相关图表
表:1981~1990年广州市获奖的兽医科技项目表
----
第五节林业科技
------
一、森林资源管理
--------
(一)林业站建设
--------
(二)南方林业遥感试验场建设
------
二、良种引种与繁育
--------
(一)良种引种
--------
(二)良种繁育
------
三、造林技术
--------
(一)推广容器育苗
--------
(二)飞播造林
--------
(三)营造丰产林
--------
(四)抚育间伐
------
四、森林保护
--------
(一)综合防治松毛虫
--------
(二)防治松突圆蚧
--------
(三)建设森林公园
相关图表
图:流溪河森林公园
--------
(四)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引种
------
五、木材综合作用
--------
(一)制材与干燥
--------
(二)木制品加工
--------
(三)桉油与松脂的利用
--------
(四)人造板的生产
--------
(五)使用穿孔检索卡识别原木
----
第六节水产科技
------
一、海洋捕捞
--------
(一)资源调查渔场开拓
--------
(二)渔具、渔法改革
--------
(三)深水、远洋作业
------
二、淡水养殖
--------
(一)人工繁殖与新品种引进
--------
(二)养鱼技术
--------
(三)配合饲料研制
------
三、水产品加工
--------
(一)冷藏与保鲜
--------
(二)咸干与淡干
--------
(三)鱼肝油系列产品
--------
(四)藻胶研制
--------
(五)熟食品与鱼糜制品
--------
(六)仿鱼翅的研制
--
第五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科技管理机构
------
一、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市科委历届行正领导任职情况表
------
二、市属区、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三、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科技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技计划
------
一、发展规划
------
二、年度计划
--------
(一)1959~1965年
--------
(二)1966~1977年
--------
(三)1978~1990年
------
三、专项计划
--------
(一)科技攻关计划
--------
(二)重点科技计划
--------
(三)引进消化吸收计划
--------
(四)星火计划
--------
(五)火炬计划
--------
(六)软科学研究计划
----
第三节科技条件
------
一、科技经费
--------
(一)科技三项经费
--------
(二)科技事业经费
--------
(三)拨款制度改革
------
二、科技物资
--------
(一)计划物资流配
--------
(二)科学器材供应
--------
(三)大型精密仪器共用
------
三、基本建设
--------
相关图表
表:1959~1990年广州市科技三项经费、事业经费、外汇指标统计表
表:1965~1990年广州地区大型精密仪器普查统计表
----
第四节科技情报
------
一、机构沿革与情报网络
------
二、科技资料与检索
------
三、情报刊物与声像
------
四、情报研究与咨询
----
第五节科技成果管理
------
一、成果鉴定
------
二、成果登记和公报
------
三、成果奖励
--------
(一)国家级奖励
--------
(二)省级奖励
--------
(三)市级奖励
------
四、成果推广
--------
(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
--------
(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
五、科技档案与保密
--------
(一)科技档案
--------
(二)科技保密
----
第六节技术市场管理
------
一、机构沿革
------
二、管理规定
------
三、交易方式
--------
1.技术咨询服务
--------
2.共同开发新产品
--------
3.技术商品展销
----
第七节科技专利管理
------
一、专利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管理规章
--------
(三)管理工作
------
二、专利服务
--------
(一)服务机构
--------
(二)服务工作
----
第八节科技外事
------
一、机构沿革
------
二、交流与合作
----
第九节地震监测与预防
------
一、地震监测
--------
(一)监测台站的建立和联网
--------
(二)观测场点的建立和分布
------
二、地震预防
--------
(一)工程技术
--------
(二)对策研究
--
第六章科技队伍与科研机构
----
第一节科技队伍
------
一、科技队伍的构成
--------
(一)队伍规模
1.自然科学技术队伍
2.科研单位技术队伍
3.民办科研技术队伍
--------
(二)队伍结构
1.学历结构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科技人员分科学历结构表
2.职称结构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科技人员分科职称结构表
3.年龄结构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科技人员职称年龄结构表
4.性别结构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科技人员职称性别结构表
--------
(三)队伍分布
1.技术分布
相关图表
表:1978年、1983年、1990年广州市科技人员技术分布表
2.行业分布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务类专业人员行业分布表
3.隶属分布
相关图表
表:1989年广州地区科技队伍隶属分布表
------
二、管理政策
--------
(一)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工作
--------
(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三)提高生活待遇
--------
(四)合理使用人才
--------
(五)评定技术职称
--------
(六)激励机制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一、中央驻穗科研机构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国务院部门驻穗科研机构名录
------
二、广东省驻穗科研机构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东省驻穗科研机构名录
------
三、广州市属科研机构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属科研机构名录
------
四、广州市区、县属科技机构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区、县属科技机构名录
------
五、民办科技开发机构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集体、民办科技开发机构名录
表:1990年广州市私营、个体民办科技开发机构名录
--
第七章科学技术群众团体活动
----
第一节学术交流
------
一、国内学术交流
--------
(一)科学考察
--------
(二)学术研讨
--------
(三)决策咨询
--------
(四)科技建议
--------
(五)优秀论文评选
------
二、对外科技交流
--------
(一)学术交流
--------
(二)信息交流
--------
(三)国际科技会议
----
第二节科学普及与青少年科技活动
------
一、科学普及
--------
(一)科普宣传
--------
(二)科普讲座
--------
(三)科技兴农
------
二、青少年科技活动
--------
(一)科技夏令营
--------
(二)科技知识竞赛
--------
(三)生物标本与科技成果展览
--------
(四)观察哈雷彗星
--------
(五)广州市区小学生科普写作征文活动
----
第三节专业技术培训与继续教育工程
------
一、专业技术培训
--------
(一)基础知识、技术培训
--------
(二)新技术培训
--------
(三)企业管理培训
--------
(四)大专学历培训
--------
(五)外语培训
--------
(六)专业证书培训
--------
(七)岗位培训
------
二、继续教育工程
社会科学志
--
社会科学志插图
--
社会科学志编纂人员
--
概述
--
第一章建国前广州的学术思想
----
第一节林则徐的“师夷长技”思想
----
第二节中学的绵延
------
一、经学
------
二、史志地理
------
三、音韵语言学
----
第三节洪秀全、洪仁玕的太平天国革命思想
------
一、洪秀个的拜上帝教思想
------
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
第四节新学的输入
------
一、刊印新学书籍
------
二、刘锡鸿接触政治经济学
------
三、张之洞的新式教育思想与实践
------
四、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
第五节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
一、引入"科学"一词和新型的研究方法
------
二、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
三、康有为的经学思想
------
四、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
五、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
六、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
第六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
一、早期的救国思想
------
二、知难行易学说
------
三、三民主义
------
四、五权宪法的政治法制思想
----
第七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一、朱执信介绍马克思主义
------
二、杨匏安、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
----
第八节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
一、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
二、关于农民问题
------
三、关于军队问题
----
第九节其他社会思潮
------
一、无政府主义
------
二、戴季陶主义
------
三、复古尊孔思潮
------
四、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
--
第二章哲学
----
第一节哲学原理
----
第二节哲学史
------
一、中国哲学史
------
二、西方哲学史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第三节逻辑学
------
一、中国逻辑史
------
二、形式逻辑
------
三、辩证逻辑
------
四、西方逻辑、数理逻辑、现代逻辑
----
第四节科学哲学·伦理学·美学
------
一、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哲学
------
二、伦理学
------
三、美学
----
第五节新的研究领域
------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和改革开放的哲学研究
------
二、管理哲学等新兴学科的开拓
--
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
第一节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
第二节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
第三节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
第四节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
第五节统一战线和“一国两制”理论研究
--
第四章经济学
----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
----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三节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
第四节价格理论
----
第五节金融理论
----
第六节工业经济研究·管理科学
----
第七节农业经济研究
----
第八节商业和第三产业经济研究
----
第九节对外经济研究
----
第十节房地产经济研究
----
第十一节劳动工资研究
----
第十二节特区经济研究
----
第十三节港澳经济研究
----
第十四节计量经济学
--
第五章历史学
----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
------
一、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
------
二、社会经济史
------
三、史学史及其他
----
第二节中国近代史
------
一、鸦片战争与林则徐
------
二、太平天国史
------
三、戊戌维新与康有为、梁启超
------
四、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
第三节地方史·地方党史
------
一、地方史
------
二、地方光史
----
第四节中外关系史·东南亚史
------
一、中外关系史
------
二、东南亚历史
----
第五节香港、澳门、台湾史·华侨华人史
------
一、香港、澳门、台湾史
------
二、华侨华人史
----
第六节考古学
------
一、西汉南越王墓的发掘与研究
------
二、其他考古发掘
------
三、学术论著
--
第六章方志学
----
第一节方志编纂
------
一、建国前
--------
(一)<广州志>
--------
(二)吴中高橙修王文凤纂<广州府志>32卷
--------
(三)黄佐纂修<广州府志>70卷
--------
(四)汪永瑞修余云祚杨锡震纂<广州府志>54卷
--------
(五)金烈张嗣衍修沈迁芳纂<广州府志>60卷首1卷
--------
(六)戴肇辰修史澄李光廷纂<广州府志>163卷
相关图表
------
二、建国后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新编地方志系列一览表
----
第二节方志研究
--
第七章语言学·文字学
----
第一节语言学理论研究
----
第二节古代汉语研究
------
一、语法研究
------
二、词汇研究
------
三、音韵学研究
------
四、工具书
----
第三节现代汉语研究
----
第四节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
----
第五节外国语言研究
----
第六节中国文字学
--
第八章文学研究
----
第一节中国文学研究
------
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二、中国近、现、当代文学研究
------
三、中国民间文学研究
----
第二节台港澳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一、台港澳文学研究
------
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第三节外国文学研究
----
第四节比较文学研究
--
第九章岭南文化研究
--
第十章教育学·心理学
----
第一节教育学
----
第二节心理学
--
第十一章社会学·人口学
----
第一节社会学
------
一、发轫期(1891~1927)
------
二、发展期(1928~1951)
--------
(一)社会学教育和研究机构逐渐建立和完善
--------
(二)社会学教学和科研队伍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
(三)社会学调查与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
------
三、中断期(1952~1978)和重建期(1979~1990)
--------
(一)理论社会学研究
--------
(二)应用社会学研究
----
第二节人口学
--
第十二章法学·政治学
----
第一节法学
----
第二节政治学与行政学
--
第十三章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
----
第一节人类学·民族学
----
第二节民俗学
----
第三节宗教学
--
第十四章新兴学科
----
第一节企业文化研究
----
第二节公共关系学
----
第三节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
第四节领导科学·决策科学
--
第十五章其他学科
----
第一节新闻学
------
一、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
二、新闻事业史研究
------
三、宣传学
----
第二节图书馆学·情报学
----
第三节档案学
--
第十六章研究机构和队伍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一、省属科研机构
--------
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2.广东省计划经济研究所
--------
3.广东省民族研究所
--------
4.广东省物价研究所
--------
5.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金融研究所
--------
6.中国银行广东省国际金融研究所
--------
7.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金融研究所
--------
8.广东省文史研究馆
------
二、市属科研机构
--------
1.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
2.广州市经济研究院
--------
3.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4.广州市财正科学研究所
--------
5.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6.广州市软科学研究所广州市软科学公司
--------
7.广州市信息中心
--------
8.广州市地方志研究所
--------
9.广州市文史研究馆
----
第三节科研队伍
------
一、社科队伍发展概况
------
二、社科队伍现状
--------
1.省属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
2.市属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
第十七章社会科学团体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学术团体
------
一、省社科联
------
二、市社科联及其所属学会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一览表
----
第三节社会科学基金会
----
第四节学术评奖
--
第十八章学术报刊和学术活动
----
第一节学术报刊
----
第二节学术活动
----
第三节对外学术交流
------
一、广州学者出国交流
------
三、中外学者联合活动交流
--
附录
----
一、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目录
------
相关图表
--------
表:(一)广东省首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2年)
--------
表:(二)广东省第二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3年)
--------
表:(三)广东省第三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4~1985年)
--------
表:(四)广东省第四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6~1987年)
--------
表:(五)广东省第五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8~1992年)
----
二、广州市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目录
------
相关图表
--------
表:(一)广州市首次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2~1983年)
--------
表:(二)广州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4~1985年)
--------
表:(三)广州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6~1987年)
--------
表:(四)广州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获奖项目(1988~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