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山镇志

衢山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全镇基本地情、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记述纵贯古今,详今略古,上限力求事物发端,下限至2003年12月。插页及个别事情适当延至定稿前。二、记述地域与范围:以2003年衢山行政区域为主,历史上的事物按当时境域;“住人岛”、“无人岛”指有常住户口的岛屿和无常住人口的岛屿。三、本志坚持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际相结合原则,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以文为主,辅以图、表、照片。全志分编

内容时限: -2003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编委会
图片

凡例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制
-- 第一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乡镇
---- 第四节 建制村
-- 第二章 乡镇村情
---- 第一节 乡镇选介
---- 第二节 行政村
第二编 环境与自然资源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岛礁
---- 第五节 海域
---- 第六节 气候
---- 附:衢山历史灾害节录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港口资源
---- 第二节 水产资源
---- 第三节 自然能资源
---- 第四节 陆域资源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数量与分布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姓氏
---- 附:宗谱简介
---- 附:祖堂号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人口结构
---- 第二节 家庭与婚姻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晚婚晚育
---- 第二节 节 育措施
第四编 渔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
---- 第一节 解放前生产关系
---- 第二节 渔区民主改革
---- 第三节 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 渔场渔港
---- 第一节 渔场
---- 第二节 渔港
-- 第三章 捕捞工具
---- 第一节 渔船
---- 第二节 渔具
-- 第四章 捕捞作业
---- 第一节 对网作业
---- 第二节 灯围作业
---- 第三节 流网作业
---- 第四节 拖网作业
---- 第五节 张网作业
---- 第六节 海钓作业
-- 第五章 渔获物
---- 第一节 鱼类
---- 第二节 甲壳类
---- 第三节 水母类
-- 第六章 养殖
---- 第一节 浅海养殖
---- 第二节 滩涂养殖
---- 第三节 围塘养殖
-- 第七章 加工及销售
---- 第一节 加工
---- 第二节 销售
-- 第八章 渔业管理
---- 第一节 渔政渔监管理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第五编 工业
-- 第一章 经济体制
---- 第一节 手工业
---- 第二节 二轻工业
---- 第三节 乡镇工业
---- 第四节 队办企业
---- 第五节 个私(集资)企业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机械工业
---- 第二节 船舶修造(拆解)业
---- 第三节 水产加工业
---- 第四节 纺织服装绣编 业
---- 第五节 化工塑料制造业
---- 第六节 建材业
---- 第七节 建筑业
---- 第八节 饮料与酿酒业
-- 第三章 工业小区开发
---- 第一节 小区简况
---- 第二节 工业企业选介
第六编 农林水利
-- 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
----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互助合作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农技推广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林木产品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病虫防治
---- 第五节 林业管理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饲养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第五章 农机
---- 第一节 农机种类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排灌设施
-- 第七章 围垦
---- 第一节 海塘建设
---- 第二节 碶闸
---- 第三节 垦区开发利用
第七编 盐业
-- 第一章 盐场
---- 第一节 桂花盐场
---- 第二节 太平盐场
---- 第三节 四平盐场
---- 第四节 岛斗盐场
-- 第二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
---- 第二节 互助合作
---- 第三节 专业经营
-- 第三章 生产工艺
---- 第一节 制盐
---- 第二节 产品与质量
-- 第四章 购储销
---- 第一节 收购
---- 第二节 储存
---- 第三节 销售
-- 第五章 盐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盐警
---- 第三节 缉私
第八编 商贸旅游
-- 第一章 商业贸易
---- 第一节 商业体制
---- 第二节 商业经营
-- 第二章 风景旅游
---- 第一节 景区资源
---- 第二节 景区设施建设
第九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地情调查
---- 第二节 土地整治
---- 第三节 农田保护
---- 第四节 用地管理
---- 第五节 用地补偿
---- 第六节 地籍管理
---- 第七节 创建“三无”乡镇
-- 第二章 商业管理
---- 第一节 工商管理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第十编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税务
---- 第一节 税务
---- 第二节 乡镇财政
-- 第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地方货币
---- 第三节 民间借贷
第十一编 基础建设
-- 第一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规划
---- 第二节 街道
---- 第三节 房屋
---- 第四节 环境卫生
---- 第五节 水电气供应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交通设施
---- 第二节 海上运输
---- 第三节 陆路运输
---- 第四节 港口开发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三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第十二编 党政社团
-- 第一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政权组织
-- 第三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社团组织
-- 第四章 民政侨务
---- 第一节 民政
---- 第二节 侨务
第十三编 军警司法
-- 第一章 军事
---- 第一节 解放前地方武装
---- 第二节 解放后驻军
---- 第三节 人民武装
---- 第四节 军民共建
---- 第五节 兵事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民)事处理
---- 第三节 户籍管理
---- 第四节 消防
-- 第三章 司法
---- 第一节 司法机构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第十四编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义学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教职工待遇
---- 第七节 教育经费
---- 第八节 教学设施设备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普机构
---- 第二节 科技活动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四节 新能源应用
第十五编 文化传媒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文化设施
---- 第二节 传统文艺
---- 第三节 文物古迹
-- 第二章 大众传媒
---- 第一节 广播电视
---- 第二节 新闻电影
第十六编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医疗与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第二节 防疫
---- 第三节 公共卫生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第十七编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收入与消费
---- 第一节 渔民收入
---- 第二节 农盐民收入
---- 第三节 城镇职工收入
---- 第四节 居民消费
-- 第二章 生活质量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衣着
---- 第三节 用具
---- 第四节 交通
---- 第五节 通信消费
---- 第六节 住房
-- 第三章 社会风俗
---- 第一节 亲族称谓
---- 第二节 民间习俗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宗教活动
---- 第二节 寺庙教堂
-- 第五章 方言
---- 第一节 衢山话
---- 第二节 老话头
-- 第六章 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 谚语
---- 第二节 歇后语
第十八编 人物先进集体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第二节 荣誉录
---- 第三节 副处、副高级以上人员
-- 第二章 先进集体
---- 第一节 模范集体
---- 第二节 先进集体
---- 第三节 先进基层党组织
丛录
-- 一、专记
-- 二、逸文
-- 三、碑文
-- 四、诗文
-- 五、歌谣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