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志

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述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的历史和现状。内容突出专业防治研究机构的特点,、力求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和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二、本志包括概述、大事记、防治、科研、培训、内外交往、机构、管理、人物等内容。

目录

封面
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志
图片
-- 发展中的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
-- 1997年5月16日,在思茅举行建所40周年庆典大会。
--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哈什米博士(右一)与铃木守教授(右二)在所内考察。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余森海在省疟防所查看疟原虫。
-- 省卫生厅杨慈生厅长在本所视察。
-- 1997年10月~12月,本所与泰国卫生部举办亚洲疟疾培训网络培训班。
-- 本所专家为患者诊断治疗。
-- 泰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尤斯司长向培训班学员颁发证书,左一为云南省卫生厅陈洪副厅长。
--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史蒂文·威廉博士(左二)在本所考察。
-- 杨煌、周新文与英美外宾合影。
-- 《所志》部分顾问
-- 《所志》部分编委
-- 本所几任领导与高治国同志合影
-- 指导业务人员制作血片镜检疟原虫。
-- 采血检查疟原虫
-- 疟疾造成患者肝脾肿大。
-- 云南主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
-- 本所专家在进行蚊虫分类鉴定。
-- 1970年1月,部分职工在思茅合影。
-- 为儿童诊断疾病。
-- 检查肝脾肿大情况。
-- 1980年5月17日,全省疟疾基础理论培训班合影。
-- 建所初期的部分老同志在思茅合影97.5
-- 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成立40周年
-- 云南省八十年代疟疾流行态势图
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疟疾防治
-- 第一节 1956年前疟疾流行及防治
---- 一、1911年前的疟疾流行史
----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1949~1956)
-- 第二节 1957年到1980年灭疟试点及防治示范
---- 一、勐海坝灭疟试点
---- 二、盈江县新民大队防治
---- 三、扑灭贺勐大队疟疾暴发
---- 四、景谷县钟山公社疟疾防治
---- 五、滇东北盐津疟疾防治
---- 六、潞西县灭疟工作
---- 七、景谷县灭疟工作
-- 第三节 实施八个五年疟防规划综述
---- 一、“一五”规划期间调查研究及指导防治工作
---- 二、“二五”规划期间的调查及防治指导工作
---- 三、“三五”规划期间调查及指导防治工作
---- 四、“四五”规划期间调查研究及扑灭疟疾暴发流行
---- 五、“五五”期间疟疾调查研究及防治指导
---- 六、“六五”期间的防治工作
---- 七、“七五”期间调查研究及防治指导
---- 八、“八五”期间疟疾流行调查与防治指导
-- 第四节 蚊类调查
---- 一、云南蚊类调查
---- 二、云南蚊类名录
---- 三、云南蚊类新种(1985~1995)
---- 四、云南蚊类的中国新记录
---- 五、中国蚊科中迄今仅发现于云南的属、亚属和种
---- 六、云南疟疾媒介及其地理分布
-- 第五节 疟疾病源分布调查
-- 第六节 疟区划分
---- 一、疟区的变迁
---- 二、疟区划分
-- 第七节 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
-- 第八节 疟疾联防
-- 第九节 边境疟疾防护
第二章 疟疾研究
-- 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研究
---- 一、恶性疟原虫抗药性虫株的发现与监测
---- 二、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
---- 三、间日疟原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 四、血清免疫学俭测方法和应用研究
-- 第二节 药物及治疗方法研究
---- 一、中草药防治疟疾研究
---- 二、服用化学药物预防疟疾研究
---- 三、疟原虫携带者治疗方法研究
---- 四、疟疾现症病人化学药物的应用
-- 第三节 疟疾临床学研究
---- 一、恶性疟临床特征研究
---- 二、实验室检查研究
---- 三、特殊疟疾病症研究
-- 第四节 云南疟疾媒介研究
---- 一、云南西部地区微小按蚊类群研究
---- 二、大关县吉利公社黄荆坝按蚊调查
---- 三、滇东北地区赫坎按蚊传疟作用生态习性研究
---- 四、嗜人按蚊在云南的分布、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防治对策研究
---- 五、昆明按蚊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防治研究
---- 六、大劣按蚊的生态习性初步观察
---- 七、云南微小按蚊种型和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 八、云南多斑按蚊地理分布、生态习性与疟疾关系的研究
---- 九、按蚊饲养
---- 十、云南蚊类标本室
---- 十一、按蚊胃血鉴定
-- 第五节 灭蚊试验研究
---- 一、勐海县曼真乡六六六畜体喷洒灭蚊试验
---- 二、中华按蚊成蚊接触六六六、二二三试验
---- 三、六六六、二二三、敌敌畏、敌百虫灭蚊幼虫果观察
---- 五、倍腈松、马拉硫磷等对按蚊、库蚊幼虫及蛹的毒效观察
---- 六、马拉硫磷滞留喷洒灭蚊观察
---- 七、三种杀虫剂超低容量喷洒杀灭微小按蚊效果观察
---- 八、云南蚊类抗药性调查研究
---- 九、益滴涕窗阱灭蚊实验
---- 十、双乙威灭蚊试验
---- 十一、云南主要传病蚊虫对五种杀虫剂敏感度的研究
---- 十二、野生植物杀灭蚊虫幼虫的试验观察
---- 十三、野生植物对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幼虫毒效观察
---- 十四、稻瘟净配伍六六六或DDT的增效作用
---- 十五、溴氰菊酯对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的毒效观察
---- 十六、DDT对三种按蚊毒杀效果观察
---- 十七、DDT现场滞留喷洒防疟效果观察
---- 十八、稻瘟净配伍六六六、二二三和马拉硫磷增效观察
---- 十九、应用区分剂量对云南蚊类抗药性调查研究
---- 二十、应用滤纸比色法对致倦库蚊抗有机磷酯酶活性聚集度研究
第三章 培训及内外交往
-- 第一节 全省疟防人员培训
-- 第二节 本所人才培训
-- 第三节 国内交往
-- 第四节 国际交往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制度
-- 第二节 经费管理
---- 一、事业经费
---- 二、职工公医费管理
---- 三、 第三产业创收活动
-- 第三节 基本建设
-- 第四节 交通工具
-- 第五节 物资设备
-- 第六节 档案和图书资料
---- 一、档案
---- 二、图书
---- 三、资料工作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建制
---- 一、沿革
---- 二、人员编制
-- 第二节 科室设置
---- 一、1957—1967年
---- 二、1967年5月—1978年8月
---- 三、1979年9月—1998年
-- 第三节 党群学术组织
---- 一、党支部
---- 二、团支部
---- 三、工会与职代会
---- 四、学术团体
---- 五、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第六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后晋修
---- 吴三
---- 杨寿荣
---- 卢树德
---- 周朝珠
---- 张彦正
---- 付桂臣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郑祖佑
---- 章祖庆
---- 黄耀宗
---- 卫全达
---- 汪文仁
---- 余文祥
---- 董学书
---- 车立刚
---- 张国森
---- 李学忠
---- 张宜董
---- 朱兆鸿
---- 朱德福
---- 杨煌
---- 杨恒林
---- 陈国伟
-- 第三节 人物表
附录
-- 云南省卫生厅关于疟防所的领导关系及工作任务的答复
-- 关于授予麻栗坡等29个单位为执行“七五”疟防规划先进单位称号的决定
-- 云南省边境地区疟疾防护暂行办法
-- 关于表彰“八五”期间疟疾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