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记述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自然地理、建置沿革、人口、经济植物和各种地名。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12月
目录
封面
德宏州志
版权页
编纂职名
本卷编纂职名
图片
--
附图
--
德宏州民族分布图
--
自治州府——芒市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毛泽东主席接见刀京版
--
刘少奇主席接见雷春国
--
周恩来总理参加中缅两国边民联欢
--
周恩来总理在芒市宾馆植的缅桂花树
--
五星红旗插上畹町桥
--
中央民族访问团接见德宏各土司
--
庆“五一”自治区改自治州庆祝大会
--
胡耀邦总书记视察德宏
--
胡耀邦总书记在芒市接见党政军领导干部
--
德宏解放40周年庆祝活动部分老干部合影
--
德宏州史志编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合影
--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左上)遗物(右上)
--
平麓城遗址
--
明·万历年间为防御外敌入侵设立的“上四关”遗址
--
南甸傣族土司署建筑群
--
傣族土司印(鉴)
--
邦角景颇族山官(副抚夷)衙门建筑群
--
周恩来总理纪念亭
--
芒市民族文化宫
--
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
--
革命烈士纪念塔
--
芒市普提寺
--
户撒皇阁寺
--
瑞丽大等喊奘房
--
潞西县邦外德昂族奘房
--
瑞丽姐勒佛塔
--
芒市树包塔
--
盈江允燕塔
--
陇川景罕佛塔
--
芒市风平佛塔
--
傣乡田原
--
景颇山寨
--
盈江铜壁关榕树王
--
盈江虎跳石
--
芒市三棵树
--
芒市大河
--
芒究水库
--
盈江卡场石共劳瀑布
--
傣族·德昂族泼水节
--
景颇族目脑纵歌节
--
阿昌族阿露窝罗节
--
傈僳族阔时节
--
水稻
--
小麦
--
油菜
--
茶
--
蔗
--
橡胶林
--
408软米
--
油梨盛花期
--
紫糯米
--
菠萝蜜
--
芦都果
--
蕃荔枝
--
芒果
--
相珍柚
--
西番莲
--
傣族
--
景颇族
--
德昂族
--
阿昌族
--
傈僳族
--
竹
--
铁杉
--
珍稀树种——铁力木
--
盈江凤凰山橡胶母树
--
红豆杉
--
鸟巢蕨
--
鹿角蕨
--
娑罗双
--
州委办公楼
--
州人民政府
--
畹町口岸
--
章凤口岸
--
盈江口岸
--
姐告经济开发区标志
--
开发区货场一角
--
姐告中缅街
--
合作区大门
--
东南亚、南亚风情园
--
合作区规划图
--
新世纪宾馆
--
糖厂办公楼
--
陇川糖厂全景
--
糖厂第三期扩建工地一角
--
弄璋糖厂生产车间
--
糖厂第一“车间”
--
弄璋糖厂办公区
--
厂区一角
--
评为全国十强企业奖状
--
压榨车间一角
--
出糖车间一角
--
被消费者誉为“液体蛋糕”的盈江黄酒和盈江金桥牌紫糯米酒
--
盈江县平原华侨新村
--
浑水沟泥石流工程治理
--
户宋河电站开工会场一角
--
建设中的户宋河电站
--
芒市飞机场
--
滇缅公路(三台山段)
--
院长、主任医师思志云(傣)操作24小时实时心电监护仪
--
州医院门诊大楼
--
住院部花园
--
校园大门
--
学员在学习
--
德宏第一张汉、傣、景颇、傈僳四种文字的《团结报》
--
校园大门
--
各民族学员认真学习
--
课外劳动
--
州师范校园大门
--
校领导研究教学工作
--
教学楼
--
校园大门
--
教学楼
--
英国友人考察教学
--
现场标本教学
--
办公楼
--
人民银行支持新建的槟榔江电站
--
支持扩建的景罕糖厂
--
古钱币
--
办公楼
--
用微机处理各项业务
--
工商行支持建设的姐告货场
--
工商行支持新建的梁河县沙坝糖厂
--
中国银行德宏支行办公楼
--
中国银行畹町支行办公楼
--
外币兑换
--
热忱服务
--
储蓄服务点
--
办公楼
--
槟榔江电站
--
姐勒水库
--
蔗区
--
鱼苗池
--
乡办水泥厂
--
研究缉枪缉毒战斗方案
--
警民联防,共守边关
--
边境巡逻
--
苦练硬功
--
查获毒品
--
帮群众所需
--
武警英姿
序 一
序 二
凡 例
目录
总 述
--
总 述
大事记
--
先秦时期
--
两汉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唐宋时期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华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篇一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地 层
----
第二节 构 造
----
第三节 岩 石
----
第四节 地震地质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地 形
----
第二节 类型分布
----
第三节 山
----
第四节 盆 地
--
第三章 气 候
----
第一节 特 征
----
第二节 气候带
----
第三节 温 度
----
第四节 雨 量
----
第五节 蒸发量
----
第六节 空气湿度
----
第七节 日照 幅射
----
第八节 风
----
第九节 物 候
--
第四章 水
----
第一节 河 流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 质
----
第四节 河流泥沙
--
第五章 土
----
第一节 类 型
----
第二节 分 布
----
第三节 特 点
----
第四节 利 用
--
第六章 资 源
----
第一节 土
----
第二节 水
----
第三节 植 物
----
第四节 动 物
----
第五节 矿 藏
----
第六节 气 候
----
第七节 自然景观
----
第八节 自然保护区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地震灾害
----
第二节 气象灾害
----
第三节 农作物病虫害
----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
篇二 建 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远古至元代
----
第二节 明清时期
----
第三节 中华民国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二章 县 市
----
第一节 潞西县
----
第二节 梁河县
----
第三节 盈江县
----
第四节 陇川县
----
第五节 瑞丽县
----
第六节 畹町市
篇三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源流
----
第一节 历史梗概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政区构成
----
第二节 城乡构成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
第四节 年龄构成
----
第五节 民族构成
----
第六节 文化构成
----
第七节 职业构成
----
第八节 社会构成
--
第三章 人口管理
----
第一节 户籍管理
----
第二节 人口计划
----
第三节 人口普查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宣 传
----
第三节 政策法规
----
第四节 技术措施
------
附 文 件
篇四 经济植物
--
第一章 粮食作物
----
第一节 稻 谷
----
第二节 玉 米
----
第三节 小 麦
----
第四节 豆 类
----
第五节 薯 类
----
第六节 其它粮食作物
--
第二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甘 蔗
----
第二节 油 菜
----
第三节 烟 草
----
第四节 棉 花
----
第五节 花 生
----
第六节 其它油料作物
--
第三章 经济林木
----
第一节 油料植物
----
第二节 淀粉植物
----
第三节 纤维植物
----
第四节 树脂 树胶植物
----
第五节 鞣料 染料植物
----
第六节 紫胶寄主植物
----
第七节 竹类植物
--
第四章 水 果
--
第五章 饮料植物
----
第一节 茶
----
第二节 咖 啡
--
第六章 蔬 菜
----
第一节 特有品种
----
第二节 常见品种
----
第三节 菌 类
--
第七章 香料植物
--
第八章 药用植物
--
第九章 花 卉
篇五 地 名
--
第一章 潞西县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居民点
----
第二节 名胜古迹
----
第三节 人工建筑物
----
第四节 自然地理实体
--
第二章 梁河县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居民点
----
第二节 名胜古迹
----
第三节 人工建筑物
----
第四节 自然地理实体
--
第三章 盈江县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居民点
----
第二节 名胜古迹
----
第三节 人工建筑物
----
第四节 自然地理实体
--
第四章 陇川县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居民点
----
第二节 名胜古迹
----
第三节 人工建筑物
----
第四节 自然地理实体
--
第五章 瑞丽县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居民点
----
第二节 名胜古迹及游览地
----
第三节 人工建筑物
----
第四节 自然地理实体
--
第六章 畹町市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居民点
----
第二节 人工建筑物
----
第三节 自然地理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