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事求是记述勐海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按照“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原则,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突出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鉴于本县历史上没有存世志书,故上限不限,也不略古,古今兼书,下限断于1998年。
出版时间:
2000年12月
目录
封面
勐海县卫生志
《勐海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暨编辑人员名单
图片
--
勐海县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图
--
1、县卫生局、县药检所办公楼
--
2、县计划生育委员会
--
3、县医院门诊部
--
4、县医院医技康复部
--
5、县中医院门诊部
--
6、县卫生防疫站综合实验楼
--
7、县妇幼保健站门诊部
--
1、县医药公司门市部
--
2、县皮肤病防治站一角
--
3、勐遮乡中心卫生院一角
--
4、打洛镇中心卫生院
--
5、勐阿拉祜族乡卫生院鸟瞰
--
6、布朗山布朗族乡卫生院
--
7、西定哈尼族乡卫生院
--
1、勐混乡卫生院
--
2、格朗和哈尼族乡卫生院
--
3、勐宋乡卫生院
--
4、勐满拉枯族哈尼族布朗族乡卫生院
--
5、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卫生院
--
6、勐海乡卫牛院
--
7、勐往乡卫生院
--
1、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卫生院
--
2、采血检查疟原虫
--
3、食品卫生检查
--
4、指导乡村医生产前检查
--
5、中医在为患者诊病
--
6、左起:中国麻风协会主席李桓英、云南省皮研所所长黄文标、国际麻风协会主席汤浅洋、卫生部防疫司一处主
--
7、县五套班子领导在给儿童口服脊灰糖丸疫苗。
--
1、X光摄片
--
2、世界银行和卫生部联合监督团对勐海“卫Ⅵ”、“卫Ⅶ”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察
--
3、外科手术
--
4、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验
--
5、B型超声波诊断
--
6、药品检验
--
7、计划生育宣传
--
卫生防病宣传
--
文明医院
--
二级甲等医院
--
文明妇幼保健单位
--
先进集体
--
文明卫生院
--
第一批农村卫生员训练班合影
--
参加北京医疗队内儿科学习班师生合影
--
《勐海县卫生志》志稿评议会
--
《勐海县卫生志》第一届编委。
--
《勐海县卫生志》编辑人员
--
参加志稿评议会人员合影。
--
全省灭疟后期管理工作座谈会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卫生局
----
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四、其他管理机构
------
(一)除害灭病领导小组
------
(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
(三)抗疟领导小组
------
(四)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
------
(五)计划免疫领导小组
------
(六)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
------
(七)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
------
(八)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
------
(九)鼠害联防领导小组
------
(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
(十一)社会医疗机构领导小组
------
(十二)“卫Ⅵ项目”领导小组
------
(十三)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
(十四)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
------
(十五)“卫Ⅶ项目”领导小组
------
(十六)“6268工程/艾滋病防治”项目领导小组
------
(十七)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委员会
------
(十八)等级医院评审领导小组
------
(十九)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
(二十)民主评议行风领导小组
------
(二十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一、县直医疗卫生机构
------
(一)县人民医院
------
(二)县卫生防疫站
------
(三)县妇幼保健站
------
(四)县皮肤病防治站
------
(五)县药品检验所
------
(六)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
(七)县中医院
----
二、乡(镇)卫生院
------
(一) 勐遮乡中心卫生院
------
(二) 打洛镇中心卫生院
------
(三) 勐阿拉祜族乡卫生院
------
(四) 布朗山布朗族乡卫生院
------
(五) 西定哈尼族乡卫生院
------
(六) 勐混乡卫生院
------
(七) 格朗和哈尼族乡卫生院
------
(八) 勐宋乡卫生院
------
(九) 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乡卫生院
------
(十) 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卫生院
------
(十一) 勐海乡卫生院
------
(十二) 勐往乡卫生院
------
(十三) 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卫生院
----
三、乡村医疗卫生组织
------
(一) 民办医院
------
(二) 合作医疗
------
(三) 村卫生所
----
四、企事业单位医务室(所)
----
五、诊所
------
(一)联合诊所
------
(二)个体诊所
--
第三节 药业企业
--
第四节 队伍
----
一、人员结构
------
(一) 卫生人员
------
(二) 药业人员
----
二、技术培训
------
(一) 专业人员培训
------
(二) 农村卫生人员培训
----
三、技术职称定职和晋升
第二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卫生
----
一、爱国卫生运动
------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兴起
------
(二)“除四害讲卫生
------
(三)“两管五改
----
二、卫生宣传
----
三、环境辐射及卫生监测
----
四、食品卫生
------
(一)食品卫生管理
------
(二)食物中毒
----
五、饮水卫生
----
六、劳动卫生
------
(一)工业卫生
------
(二)农业劳动卫生
----
七、学校卫生
----
八、污染治理
--
第二节 防疫
----
一、传染病管理和报告
------
(一)传染病管理
------
(二)疫情报告
----
二、预防免疫
------
(一)预防接种
------
(二)计划免疫
--
第三节传染病
----
一、甲类传染病
------
(一)鼠疫
------
(二)霍乱
------
(三)天花
----
二、乙类传染病
------
(一)病毒性肝炎
------
(二)痢疾
------
(三)伤寒、副伤寒
------
(四)脊髓灰质炎
------
(五)麻疹
------
(六)百日咳
------
(七)白喉
------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九)猩红热
------
(十)行性出血热
------
(十一)钩端螺旋体病
------
(十二)炭疽病
------
(十三)斑疹伤寒
------
(十四)恙虫病
------
(十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
(十六)流行性感冒
------
(十七)登革热
--
第四节 疟疾
--
第五节 地方病
----
一、麻风病
----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
----
三、地方性氟中毒
--
第六节 寄生虫病
----
一、肠道寄生虫病
----
二、旋毛虫病
----
三、肺吸虫病
--
第七节 性病 皮肤病
----
一、性病
----
二、疥疮及其他皮肤病
--
第八节 水肿病 干瘦病
----
附:三年死因回顾调查(1974.1976)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一、孕产妇保健
------
(一)接生
------
(二)孕产妇保健管理
------
(三)孕产妇死亡监测
----
二、妇女病查治
----
三、婚姻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一、托儿工作
----
二、保健管理
----
三、疾病防治
----
四、死亡调查
----
附、儿童情况抽样调查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
第四节 健康教育
--
第五节 临床工作
第四章 计划生育
第五章 医疗
--
第一节 民族民间医
----
附 单方验方简介
--
第二节 中医
----
一、传入及发展
----
二、临床技术
----
三、加工炮炙煎药
----
四、医案 验方
--
第三节 西医
----
一、传入及发展
----
二、医疗学科
------
(一)内儿科
------
(二)外科
------
(三)麻醉科
------
(四)妇产科
------
(五)口腔科
------
(六)五官科
------
(七)传染科
------
(八)皮肤科
------
(九)药剂科
------
(十)理疗室
------
(十一)急诊科
----
附 勐海县恶性肿瘤资料摘录
----
三、医技
------
(一)检验
------
(二)放射
------
(三)超声波
------
(四)病理
------
(五)心电图
----
四、护理
--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
第五节 巡回医疗
第六章 药品器械
--
第一节 中草药材
----
一、资源
----
二、栽培
----
三、收购
--
第二节 药械购销
--
第三节 药品生产
第七章 卫生经济
--
第一节 卫生经费
----
一、财务收支
----
二、公费医疗
----
三、免费医疗
--
第二节 固定资产
----
一、房屋建筑
----
二、专业设备
--
第三节 财务
----
一、财务人员
----
二、财务工作
第八章 管理
--
第一节 医政管理
----
一、县、乡医疗卫生单位管理
----
二、村卫生组织管理
----
三、企事业单位医务室(所)管理
----
四、诊所管理
--
第二节 药政管理
----
一、一般药品管理
----
二、毒麻限剧药品管理
----
三、游医药贩管理
----
四、药剂工作管理
----
五、药品检测
----
附 禁毒戒毒
第九章 科技学会
--
第一节 科技
----
一、科技成果
----
二、学术交流
------
(一)全国学术会议交流论文
------
(二)省级学术会议交流论文
----
三、论文著述
----
附 科技论文译文摘要选登
------
一、预防医学
------
二、临床医学
------
三、其他
--
第二节 学术团体
----
一、中华医学会勐海分会
----
二、红十字会
人物
--
一、人物传
----
李灿东
----
王炳盛
----
陈绍琴
----
程绍敏
----
诺勇
--
二、人物简介
----
杨张才
----
王德生
----
岩墩
----
岩拉
----
岩囡
----
岩坎恩
----
玉儿
----
岩向
----
康朗元
----
杨廉
----
白文翰
----
杨忠祥
----
侯泽英
----
宋如生
----
喻家国
----
吴寿棋
----
雷袷田
----
蒋兴能
----
汤 训
----
刘克礼
----
朱德福
----
后凤英
----
赵声能
----
徐永言
----
刘祥英
----
戴元祥
----
靳有玉
----
刀文华
----
徐定一
----
肖水仙
----
陈志美
----
杨子元
----
李家祥
----
马超人
----
罗庭珠
----
张辉
----
钱雪松
----
马月芝
----
沈桂珍
----
金正祥
----
杨正华
----
杨云山
----
王定安
----
付兆渊
----
陆瑞林
----
张庆康
----
孙纯勇
----
段德亮
----
谭幸生
----
韩学斌
--
三、人物名录
----
(一)民国时期中西医名录
----
(二)卫生系统历任党支部书记名录
----
(三)卫生系统历届州、县人民代表名录
----
(四)卫生系统历届州、县政协委员名录
----
(五)其他名录
--
四、人物表
----
(一)中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
(二)获州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
----
(三)荣誉表彰
----
(四)1958年l1月30日(勐海、勐遮二县合并)前卫生人员
附录
--
一、民间卫生习俗
--
二、破除迷信活动
--
三、干部卫生化
--
四、贯彻“六·二六”指示
--
五、一胎三子
--
六、百岁老人
--
七、谚语歌谣
--
八、文辑
----
(一)民国时期史料辑录
----
(二)第三产业普查资料
----
(三)报刊摘录
----
(四)红十字会的历史和标志
----
(五)爱国卫生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
(六)历届世界卫生日主题及其他
----
(七)当代中国母婴保健大事记
----
(八)2000年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全球策略
--
九、批复
后记
为《勐海县卫生志》提供资料及文稿的单位和个人名录
为《勐海县卫生志》编纂出版提供赞助的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