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嘉峪关志》严格遵守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甘肃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的记载嘉峪关城建关至今自然、历史、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二、《嘉峪关志》是嘉峪关初创的关城文物古迹志,由嘉峪关市关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志书中地名使用各级政府确定的标准名称。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目录
封面
嘉峪关志
《嘉峪关志》编纂委员会
《嘉峪关志》编辑部
凡例
序
大事记
概述
目录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 先秦及两汉时期
----
第一节 先秦时期
----
第二节 西汉时期
----
第三节 东汉时期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一节 魏晋时期
----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
第三章 隋唐时期
----
第一节 隋朝至唐朝中期
----
第二节 “安史之乱”后
--
第四章 唐末五代夏元时期
----
第一节 唐末至夏期间
----
第二节 蒙元时期
--
第五章 明清时期
----
第一节 明朝时期
----
第二节 清代至民国时期
第二编 建关置隘
--
第一章 长城关隘
----
第一节 汉塞遗迹
----
第二节 古玉门关
--
第二章 关城构筑
----
第一节 建关筑城
----
第二节 依关建楼
----
第三节 修筑长城
--
第三章 关城构成
----
第一节 关城结构
----
第二节 关城内部建筑
----
第三节 关城外部建筑
第三编 兵防
--
第一章 防卫
----
第一节 甘肃镇在明代防卫体系中的作用
----
第二节 防卫制度
----
第三节 防卫体系
----
第四节 防御兵器
----
第五节 拱卫体系
--
第二章 防御体系
----
第一节 周边长城
----
第二节 周边隘口
----
第三节 周边烽燧
----
第四节 周边城堡
--
第三章 嘉峪关守卫
----
第一节 兵员编制
----
第二节 守关将士的兵饷
----
第三节 驻军戎器配备
----
第四节 驿传通讯
----
第五节 关内外古战场
----
第六节 近代嘉峪关
第四编 交通、经营
--
第一章 丝路交通
----
第一节 古丝绸之路
----
第二节 建关后的丝路交通
----
第三节 现代丝路交通
--
第二章 屯田
----
第一节 汉、唐时期
----
第二节 明朝时期
----
第三节 清朝时期
--
第三章 茶马互市
----
第一节 明代
----
第二节 清代
--
第四章 朝贡贸易
----
第一节 明朝之前
----
第二节 明代
----
第三节 明代以后
第五编 文物古迹
--
第一章 建关前的文物遗迹
----
第一节 黑山石刻
----
第二节 古代遗迹
----
第三节 墓葬砖壁画
--
第二章 出土文物和征集文物
----
第一节 出土文物
----
第二节 文物征集
--
第三章 碑碣 匾额 楹联
----
第一节 碑碣
----
第二节 匾额
----
第三节 楹联
第六编 嘉峪关关城的保护、维修与开发利用
--
第一章 保护与管理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保护
--
第二章 长城的保护与维修
----
第一节 清代的修缮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维修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维修
--
第三章 长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整治长城文化资源
----
第二节 长城文物的保护
----
第三节 完善旅游条件
----
第四节 加强对外宣传
----
第五节 举办特色活动
----
第六节 拓展旅游事业
----
第七节 接待境外游客和代表团
第七编 文化
--
第一章 历史文化
----
第一节 火烧沟文化
----
第二节 历史文化遗迹
--
第二章 丝绸之路文化
----
第一节 嘉峪山文化
----
第二节 新城魏晋墓画像砖壁画艺术
--
第三章 长城文化
----
第一节 长城博物馆
----
第二节 长城文化研究
----
第三节 长城文化作品创作
--
第四章 艺文
----
第一节 诗歌词赋
----
第二节 过往名人游记、日记
----
第三节 当代散文
----
第四节 历史人物资料辑录
----
第五节 文献
--
第五章 嘉峪关的传说
----
第一节 建关选址的传说
----
第二节 防御设施的传说
第八编 人物
--
第一章 过往“玉石障”的历史名人
----
第一节 开拓西域的建勋立功者
------
路博德
------
张骞
------
赵破权
------
李广利
------
赵充国
------
郑吉
------
冯奉世
------
陈汤
------
窦固
------
耿忠
------
班超
------
班勇
------
吕光
------
李嵩
------
候君集
------
裴行俭
------
苏定方
------
王方翼
------
薛仁贵
------
高居海
----
第二节 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
------
竺法护
------
鸠摩罗什
------
法显
------
宋云
------
玄奘
------
马可·波罗
----
第三节 儒家文化的弘扬者
------
宋纤
------
郭瑀
------
刘昺
--
第二章 建关后人物
----
第一节 修筑关城、长城的突出贡献者
------
冯胜
------
曹赟
------
彭清
------
李端澄
------
芮宁
------
陈九畴
------
李涵
------
翟銮
------
崔麒
------
柳栋
------
刘勋
------
张愚
------
陈其学
------
周尚文
------
杨博
------
庞尚鹏
------
王以旂
------
廖逢节
------
达云
------
王斌
------
李楠
------
王忠昱
------
李应魁
------
张勇
----
第二节 守关戍边官员
----
第四节 清未民初过往嘉峪关的外籍人士
------
盖洛
------
斯坦因
------
伯希和
------
华尔纳
------
桔瑞超、吉川小一郎
----
第五节 民国时期过往嘉峪关的知名人物
------
一、党政军要员
--------
杨飞霞
--------
周务学
--------
潘龄皋
--------
孙道仁
--------
马仲英
--------
陈立夫
--------
邵元春
--------
毛泽民
--------
钱昌照
--------
贡沛诚
--------
于右任
--------
蒋经国
--------
蒋介石
--------
杨德亮
--------
丁贵堂
--------
马呈样
--------
张治中
--------
陶峙岳
------
二、科技、宗教、文化名人
--------
马良骏
--------
广禄
--------
黄文弼
--------
范长江
--------
孙建初
--------
茅盾
--------
杜重远
--------
赵丹
--------
关士聪
--------
张大千
--------
向达
--------
谢稚柳
--------
常书鸿
--------
董希文
--------
吴作人
--------
关山月
--------
苏莹辉
--
第三章 视察访问嘉峪关的知名人士
----
第一节 参观视察的国内知名人士
----
第二节 参观访问嘉峪关的境外著名人士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附录
--
领导人视察嘉峪关城的文献资料
----
嘉峪关上吟绝句
----
胡锦涛视察嘉峪关城和长城博物馆
----
江泽民总书记在嘉峪关
----
李瑞环视察嘉峪关
----
赵朴初题匾赋诗赞雄关钢城
----
刘澜涛访嘉峪关
----
李子奇同志1985年视察嘉峪关的采访回忆
--
保护、维修长城的回忆文章
----
嘉峪关长城维修工程回眸
----
嘉峪关长城维修回顾
----
嘉峪关市文物工作概述
----
“天下第一雄关”匾额重题记
----
成大林先生谈长城研究与保护
----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纪事
----
悬壁长城石关峡文物景区建设纪实
----
清嘉高速公路穿越段长城保护方案的拟定及实施
--
史地研究资料
----
遗址新考
----
我发现的汉长城遗址及文物
----
我所知道的北大河天生桥
----
“嘉峪关”碑发现记
----
蕉蒿沟石刻发现记
----
嘉峪关印象
----
嘉峪东关牌坊
----
《嘉峪关漫纪》碑浅识
--
保护、维修长城的有关文件
----
甘肃省文化厅文件关于转发文化部文物局“关于嘉峪关维修工程的函”
----
甘肃省文化厅关于转发文化部文物局“关于嘉峪关关城墙体加固维修方案的批复”的函
----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维修嘉峪关的报告
----
嘉峪关市文化局关于再次呈报嘉峪关墙墙体维修方案的报告
----
中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文物维修、旅游景点建设现场办公会议纪要
----
嘉峪关市计划委员会关于复原关城关帝庙工程的立项批复
----
嘉峪关市计划委员会关于建设嘉峪关关城内仿古碑廊工程的立项批复
----
嘉峪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关于复原关城关帝庙工程的立项请示
----
嘉峪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关于嘉峪关关城内仿古碑廊修建工程申请立项的报告
----
关于审批悬壁长城——黑山峡丝绸之路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的请示
----
关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文物保护项目资金的请示
----
关于审批长城第一墩旅游景区初步设计方案的请示
--
专记
----
文物保护要“修旧如故,加以传承”——嘉峪关市雷厉风行落实李长春保护文物的指示精神
名人墨迹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