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志 第五十三卷 文物志

黑龙江省志 第五十三卷 文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记述了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工作发展的历史,并且介绍了当地的历史遗迹、重要藏品等。

目录

封面
黑龙江省志 第五十三卷 文物志
《黑龙江省志·文物志》编纂委员会
《黑龙江省志·文物志》编辑人员
《黑龙江省志·文物志》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黑龙江省博物馆
--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视察黑龙江纪念馆
-- 哈尔滨文庙(大成殿)
-- 东北烈士纪念馆
-- 渤海上京龙泉府址宫城门台基址
-- 金上京会宁府址宫城门址
-- 卜奎清真寺
-- 渤海国石灯幢
-- 肇源衍福寺双塔
-- 鸭嘴恐龙化石骨架
-- 昂昂溪遗址出土的石镞
-- 亚布力出土的三连璧
-- 阎家岗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刮削、尖状器)
-- 新开流遗址出土的陶罐
-- 白金宝遗址出土的绳纹陶鬲
-- 大道三家子墓地采集的鸭形器
-- 滚兔岭出土的柱柄状陶罐
-- 莺歌岭遗址出土的陶猪
-- 富裕出土的仿皮囊陶罐
-- 东宁团结遗址出土的陶豆
-- 泰来出土的铜鹿牌饰
-- 绥滨出土的双鹿纹玉雕
-- 阿城出土的靖康通宝
-- 绥滨中兴出土的金列鞢
-- 承安宝货
-- 伊春出土的金牌
-- 阿城出土的金凤凰冠饰
-- 阿城出土的铜坐龙
--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 鱼皮衣裤(赫哲族)
-- 狍头帽(鄂伦春族)
-- 桦皮桶(鄂温克族)
-- 中共满州省委机关旧址
-- 哈尔滨车辆厂制造的六○炮
-- 赵尚志的手枪
-- 赵文才的毛泽东奖章
-- 大庆松基三井
目录
概述
第一篇历史遗迹
-- 第一章 遗址、史迹
---- 第一节 古生物化石出土地
------ 一、龙骨山恐龙化石出土地
------ 二、三站猛犸象化石出土地
------ 三、乌拉嘎硅化木出土地
------ 四、富拉尔基披毛犀化石出土地
---- 第二节 遗 址
------ 一、阎家岗遗址
------ 二、顾乡屯遗址
------ 三、黄山遗址
------ 四、大兴屯遗址
------ 五、十八站遗址
------ 六、新开流遗址
------ 七、昂昂溪遗址
------ 八、亚布力遗址
------ 九、莺歌岭遗址
------ 十、白金宝遗址
------ 十一、老山头遗址
------ 十二、庆华遗址
------ 十三、厢蓝头遗址
------ 十四、牛场遗址
------ 十五、大牡丹屯遗址
------ 十六、东康遗址
------ 十七、团结遗址
------ 十八、东升遗址
------ 十九、滚兔岭遗址
------ 二十、同仁遗址
------ 二十一、弯沟二十四块石遗址
------ 二十二、杏山窑址
------ 二十三、小岭冶铁遗址
------ 二十四、松峰山道教遗址
------ 二十五、巴彦通要塞遗址
------ 二十六、抗联四块石密营遗址
------ 二十七、七星砬子兵工厂遗址
------ 二十八、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锅盔顶驻地遗址
------ 二十九、槟榔沟密营遗址
------ 三十、朝阳山密营遗址
---- 第三节 战 迹 地
------ 一、葛成隆起义军战迹地
------ 二、元聚烧锅抗俄战迹地
------ 三、卡伦山抗俄战迹地
------ 四、匡安岭抗俄战迹地
------ 五、大岭抗俄战迹地
------ 六、粱廷栋、梁廷樾武装起义地
------ 七、嫩江桥抗日战迹地
------ 八、墙缝抗日战迹地
------ 九、土龙山农民暴动地
------ 十、新兴洞抗日战迹地
------ 十一、老钱柜抗日战迹地
------ 十二、冰趟子抗日战迹地
------ 十三、十二烈士山抗日战迹地
------ 十四、敖木台抗日战迹地
---- 第四节 纪 念地
------ 一、殊河反日游击队建立纪念地
------ 二、赵一曼治伤处
------ 三、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地点
------ 四、中共殊河中心县委、汤原中心县委和三、六军党委联席会议地点
------ 五、赵尚志殉国地
------ 六、大庆油田松基三井址
---- 第五节 帝国主义侵略罪证地
------ 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
------ 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孙吴支队遗址
------ 三、鸡西煤矿滴道万人坑
------ 四、鹤岗东山万人坑
------ 五、鸡西滴道矿炼人炉
-- 第二章墓 葬
---- 第一节墓 群
------ 一、牛尾巴岗墓地
------ 二、二克浅墓地
------ 三、小登科墓葬
------ 四、官地墓葬
------ 五、东八里墓群
------ 六、平洋墓葬
------ 七、大道三家子墓地
------ 八、团结砖厂墓地
------ 九、平等村墓地
------ 十、三号墓群
------ 十一、卡伦山墓群
------ 十二、新香坊墓群
------ 十三、中兴墓群
------ 十四、永和、德丰墓群
---- 第二节 重要古墓
------ 一、倭肯哈达洞穴墓
------ 二、三灵坟
------ 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
------ 四、萨布素将军家族墓
---- 第三节 革命烈士墓
------ 一、陈翰章墓
------ 二、汪亚臣墓
------ 三、卢冬生墓
------ 四、马识途墓
------ 五、孙西林墓
------ 六、李兆麟墓
------ 七、王肃墓
------ 八、王大化墓
------ 九、杨子荣墓
------ 十、朱瑞墓
------ 十一、王凤江墓
------ 十二、刘美泉墓
---- 第四节 名人墓
------ 一、寿山墓
------ 二、绿川英子与刘仁合葬墓
------ 三、马忠骏墓
------ 四、黄恒星墓
-- 第三章城 址
---- 第一节 山 城
------ 一、四丰山山城
------ 二、前董家子山城
------ 三、炮台山山城
------ 四、五排山城
------ 五、小四方山城
------ 六、城墙砬子山城
------ 七、红石砬子山城
------ 八、大锅盔山山城
------ 九、马鞍山山城
------ 十、鸟河古城
------ 十一、城子后山城
---- 第二节 平原城
------ 一、雁窝岛古城
------ 二、凤林古城
------ 三、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
------ 四、大城子古城
------ 五、南城子古城
------ 六、塔子城古城
------ 七、五国头城
------ 八、瓦里霍吞古城
------ 九、奥里迷古城
------ 十、固木纳城
------ 十一、邵家店古城
------ 十二、上京会宁府故城
------ 十三、蒲峪路故城
------ 十四、石家崴子古城
------ 十五、南湖头古城
------ 十六、前后对面城古城
------ 十七、郝家城子古城
------ 十八、土城子古城
------ 十九、好田格勒古城
------ 二十、三道通古城
------ 二十一、常安古城
------ 二十二、冲河南城子、北城子古城
------ 二十三、仁合古城
------ 二十四、沙家街古城
------ 二十五、肇东八里城
------ 二十六、中兴古城
------ 二十七、查哈阳古城
------ 二十八、营城子古城
------ 二十九、嘎尔当古城
------ 三十、莽吉塔城
------ 三十一、宁古塔旧城
------ 三十二、宁古塔新城
------ 三十三、黑龙江城
------ 三十四、墨尔根城
------ 三十五、齐齐哈尔城
------ 三十六、阿勒楚喀城
---- 第三节界 壕
------ 一、牡丹江北郊边墙
------ 二、金东北路界壕边堡
------ 三、镜泊湖边墙
-- 第四章 建筑、石刻
---- 第一节 寺庙、教堂
------ 一、卜奎清真寺
------ 二、虎头关帝庙
------ 三、兴隆寺
------ 四、极乐寺
------ 五、寿公祠
------ 六、哈尔滨文庙
------ 七、大秉寺
------ 八、圣尼古拉教堂
------ 九、圣母帡幪教堂
---- 第二节 碑、塔、坊
------ 一、曹道士碑
------ 二、“永宁寺记”碑
------ 三、“重建永宁寺记”碑
------ 四、阿那保碑
------ 五、李杜去思碑
------ 六、哈尔滨文庙碑
------ 七、吴愙斋筹边遗迹碑
------ 八、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
------ 九、八女投江地纪念碑
------ 十、三五九旅烈士纪念碑
------ 十一、刘英俊纪念碑
------ 十二、六角密檐砖塔
------ 十三、衍福寺双塔
------ 十四、极乐寺塔
------ 十五、哈尔滨苏联红军纪念塔
------ 十六、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塔
------ 十七、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
------ 十八、巴彦德政坊
---- 第三节古 桥
------ 一、七孔桥
------ 二、五孔桥
------ 三、大石桥
---- 第四节 会址、故居
------ 一、中国同盟会黑龙江支部成立会议会址
------ 二、刘少奇召集工人代表会议会址
------ 三、中共满洲省委贯彻“一·二六”指示信会议会址
------ 四、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会址
------ 五、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会址
------ 六、马骏旧居
------ 七、萧红故居
---- 第五节 旧 址
------ 一、哈尔滨救国唤醒团总部旧址
------ 二、东华学校校址
------ 三、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
------ 四、哈尔滨口琴社旧址
------ 五、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旧址
------ 六、东北军政大学校址
------ 七、东北大学校址
------ 八、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
------ 九、毛泽东视察黑龙江住地
------ 十、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旧址
------ 十一、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
------ 十二、伪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 十三、伪满洲国第四军管区司令部旧址
---- 第六节 石 刻
------ 一、石灯幢
------ 二、大石佛
------ 三、大安七年残刻题记
------ 四、宝严大师塔铭志
------ 五、亚沟石刻图像
------ 六、乐舞石幢
------ 七、群力岩画
第二篇 重要藏品
-- 第一章历史文物
---- 第一节 古脊椎动物化石
------ 一、平头鸭嘴龙骨架化石
------ 二、松花江猛犸象骨架化石
------ 三、披毛犀骨架化石
---- 第二节 石 器
------ 一、单刃刮削器
------ 二、半月形与圆头刮削器
------ 三、楔状石核
------ 四、压制石镞
------ 五、骨梗石片刀
------ 六、桂叶形石器
------ 七、打制石铲
------ 八、磨制石斧
------ 九、齿轮状石器
------ 十、束腰形石斧
------ 十一、磨制石矛
------ 十二、石磨盘和石磨棒
------ 十三、石 剑
------ 十四、靴形石刀
------ 十五、双孔石刀
------ 十六、长身石斧
------ 十七、石镰
------ 十八、龟形石砚
------ 十九、石雕飞天
---- 第三节 玉 器
------ 一、玉佩饰
------ 二、玉斧
------ 三、玉环
------ 四、玉雕天鹅
------ 五、玉雕双凤
------ 六、水晶小兔
------ 七、双鹿纹玉雕牌饰
------ 八、玉人
------ 九、玉 鱼
---- 第四节 陶 器
------ 一、方口陶罐
------ 二、仿桦皮器陶罐
------ 三、绳纹陶鬲
------ 四、动物纹陶钵
------ 五、筒形陶罐
------ 六、仿皮囊陶壶
------ 七、戳点三角纹陶壶
------ 八、銎斧陶内模
------ 九、柱状耳陶罐
------ 十、陶拍
------ 十一、高足陶豆
------ 十二、陶甑和陶釜
------ 十三、陶釜
------ 十四、陶 猪
------ 十五、双耳直径壶
------ 十六、鸭形器
------ 十七、红衣三足陶钵
------ 十八、单把陶罐
------ 十九、盘口陶罐
------ 二十、泥塑佛像
------ 二十一、莲花瓦当
------ 二十二、文字瓦
------ 二十三、板瓦
------ 二十四、忍冬花纹残砖
------ 二十五、宝相花纹砖
------ 二十六、陶覆盆
------ 二十七、鸱 尾
------ 二十八、灰陶鸡腿瓶
------ 二十九、澄泥砚
------ 三十、宣微大师法性葬记瓦
------ 三十一、云龙纹勾滴
------ 三十二、鸱 吻
---- 第五节 骨 器
------ 一、龙凤山的骨器
------ 二、骨雕鹰首
------ 三、骨针
------ 四、骨铠甲片
------ 五、骨鱼钩
---- 第六节 瓷 器
------ 一、白瓷盒
------ 二、白釉葫芦瓷瓶
------ 三、白釉褐花四系瓷瓶
------ 四、双鹅戏水四系瓶
------ 五、“清酒肥羊”四系瓶
------ 六、猪首瓷埙
------ 七、钧釉瓷盘
---- 第七节 铜 器
------ 一、青铜剑
------ 二、虎纹铜牌饰
------ 三、鹿纹铜牌饰
------ 四、铜牌饰
------ 五、铜泡
------ 六、鎏金匍佛
------ 七、鎏金铜带銙、带銙垫
------ 八、鎏金铜项圈
------ 九、“上京鞋火千户”铜牌
------ 十、铜坐龙
------ 十一、鎏金铜带銙
------ 十二、镂空铜带銙
------ 十三、铜 甑
------ 十四、六耳大铜锅
------ 十五、铜火铳
------ 十六、一路连科纹浮雕铜盘
------ 十七、铜权
------ 十八、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 第八节铁 器
------ 一、铗铧
------ 二、铁腰带
------ 三、铁铧
------ 四、铁镰
------ 五、鱼形铁铡刀
------ 六、铁坩锅
------ 七、铁斧
------ 八、铁马镫
------ 九、车 辖
------ 十、六耳铁锅
------ 十一、铁权
------ 十二、铁手铐
------ 十三、铁脚镣
------ 十四、大定二十九年款铁刀
---- 第九节金银器
------ 一、渤海舍利函
------ 二、金帽饰
------ 三、金佩铃
------ 四、鎏金荷花银盏
------ 五、鍪耳银钵
------ 六、银药壶
------ 七、鎏金银马鞍
------ 八、银骨朵(权杖)
------ 九、金牌
------ 十、金凤凰
------ 十一、金带銙
------ 十二、金列鞢
------ 十三、上京翟家银鐲
------ 十四、银龙头衔香炉
------ 十五、如意纹银盘
------ 十六、八曲葵瓣式龙纹银器盖
------ 十七、禅杖形金簪
------ 十八、扁金簪
---- 第十节 铜 镜
------ 一、瑞兽鸾鸟铜镜
------ 二、海兽葡萄铜镜
------ 三、飞鹊铜镜
------ 四、瑞兽葡萄铜镜
------ 五、蝴蝶勾连纹铜镜
------ 六、“卐”字纹铜镜
------ 七、菊花铜镜
------ 八、牡丹纹铜镜
------ 九、金仿宋元祜罗汉铜镜
------ 十、吴牛望月铜镜
------ 十一、许由巢父故事铜镜
------ 十二、柳毅传书故事铜镜
------ 十三、仙人故事铜镜
------ 十四、童叟嬉戏铜镜
------ 十五、佛教人物故事铜镜
------ 十六、人物故事铜镜
------ 十七、童子缠枝铜镜
------ 十八、折枝莲花人物铜镜
------ 十九、奔马飞禽铜镜
------ 二十、菱花海船铜镜
------ 二十一、水波纹铜镜
------ 二十二、泰州录判铜镜
------ 二十三、双龙铜镜
------ 二十四、双鱼铜镜
------ 二十五、人物双鱼铜镜
------ 二十六、乐器铜镜
------ 二十七、舞乐铜镜
------ 二十八、家常富贵铜镜
------ 二十九、乳丁纹和莲花纹铜镜
------ 三十、二龙戏珠铜镜
------ 三十一、状元及第铭文铜镜
------ 三十二、五子登科铭文铜镜
------ 三十三、规矩铜镜
---- 第十一节 印 鉴
------ 一、魏丁零率善佰长印
------ 二、天门军之印
------ 三、汉军万户之印
------ 四、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
------ 五、哥扎宋哥屯谋克印
------ 六、恼温必罕合扎谋克印
------ 七、拜因阿邻谋克之印
------ 八、封全印
------ 九、辽东路转运副使印
------ 十、勾当公事龙字号之印
------ 十一、行军万户笙字号之印
------ 十二、经略使司之印
------ 十三、上京路军马提控盈字号印
------ 十四、堂厨公使酒库之印
------ 十五、札札万户之印
------ 十六、上京路总押荒字号印
------ 十七、蒲峪路印
------ 十八、胡里改路之印
------ 十九、都弹压所之印
------ 二十、上京路万户王字号印
------ 二十一、上京路安抚副使印
------ 二十二、上京路都统塞字号印
------ 二十三、都提控所之印
------ 二十四、招抚副使之印
------ 二十五、古州之印
------ 二十六、猪儿年副统之印
------ 二十七、监造提控所印
------ 二十八、夺与古阿邻谋克印
------ 二十九、“郎( )”印
------ 三十、大辽行省委差勾当印
------ 三十一、譬民千户之印
------ 三十二、管水达达民户达鲁花赤之印
------ 三十三、镇宁州诸军奥鲁之印
------ 三十四、朵颜卫左千户所百户印
------ 三十五、囊哈尔卫指挥使司印
------ 三十六、管辖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扎萨克印
------ 三十七、黑龙江满洲佐领图记
------ 三十八、黑龙江正黄旗索伦第三佐领图记
---- 第十二节 货 币
------ 一、靖康通宝
------ 二、大定路课银锭
------ 三、承安宝货
------ 四、翟家记银锭
------ 五、使司款银锭
------ 六、扬州元宝
------ 七、金代窖藏铜钱
---- 第十三节 古画、善本
------ 一、蚕织图
------ 二、瑶池醉归图
------ 三、斗浆图
------ 四、九歌图卷
------ 五、西域舆图长卷
------ 六、鹖冠子
------ 七、大宝积经
------ 八、佛藏经
------ 九、资治通鉴纲目
------ 十、佛说身毛喜竖经
------ 十一、韵府群玉
------ 十二、东莱先生校正北史详节
------ 十三、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
------ 十四、新编方舆览胜
------ 十五、元丰类稿
------ 十六、纂图互注扬子法言
------ 十七、中 说
------ 十八、乐府诗集
------ 十九、国朝诸臣奏议
------ 二十、后村居士集
------ 二十一、慈悲水忏法
-- 第二章革命文物
---- 第一节 武器、机具
------ 一、子弹壳
------ 二、拦江索
------ 三、大土炮
------ 四、火药枪
------ 五、轻机枪
------ 六、缝纫机
------ 七、机床
------ 八、收音机
------ 九、电台
------ 十、扎枪头
------ 十一、油印机
------ 十二、六○炮
------ 十三、刷管器
------ 十四、喷油嘴
---- 第二节 印鉴、旗帜
------ 一、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印
------ 二、东北反日延方抗日救国总会印
------ 三、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印
------ 四、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印
------ 五、江山村贫雇农委员会印
------ 六、护城村人民政府印
------ 七、海伦战勤支队部印
------ 八、“团结工商发展经济”锦旗
------ 九、“苦奔千里参战灭蒋”锦旗
------ 十、“胜利之源”锦旗
------ 十一、“你们家属有困难由我们负责”锦旗
------ 十二、“中苏两国共管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纪念”锦旗
------ 十三、“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队旗
------ 十四、柳河“五·七”干校校旗
---- 第三节 呈文、布告、宣传品
------ 一、海伦县抗车捐万民折
------ 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成立宣言
------ 三、大中华民国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布告
------ 四、黑龙江当局镇压学生运动的布告
------ 五、《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读本
------ 六、贺年片
------ 七、大北新报画刊
------ 八、哈尔滨口琴社招生广告及演奏用的口琴
------ 九、东北抗日联军歌集
------ 十、东北军政大学纪念专刊
------ 十一、剿匪传单
------ 十二、《土改消息》简报
---- 第四节 题词、手稿
------ 一、毛泽东给松江省暨哈尔滨市的题词
------ 二、周恩来给东北烈士纪念馆的题词
------ 三、刘少奇给伊春林区的题词
------ 四、朱德给大庆油田的题词
------ 五、关于希勤村全面规划的报告原稿
------ 六、同记商场公私合营申请书
------ 七、青年志愿垦荒队誓词
------ 八、“两参一改三结合”报告发言稿
---- 第五节 烈士遗物、诗文、书信
------ 一、杨靖宇的大衫和褥子
------ 二、张宗伟的藤箱
------ 三、李学福的手提箱
------ 四、裴成春的铜碗
------ 五、雷炎的刺刀
------ 六、冯志纲的匣枪
------ 七、赵尚志的手枪
------ 八、许亨植的匣枪
------ 九、李兆麟的血衣
------ 十、赵文才的毛泽东奖章
------ 十一、朱瑞的血衣
------ 十二、宋恩珍的棉裤
------ 十三、金训华的日记本
------ 十四、张华的自行车
------ 十五、沙涛的日记本
------ 十六、孙玉奎的军功奖章
------ 十七、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
------ 十八、徐泽民遗诗
------ 十九、军属肖彬的信
------ 二十、朱瑞家信
-- 第三章民族、民俗文物
---- 第一节 生产工具
------ 一、骨制扎枪头
------ 二、别拉弹克式步枪
------ 三、组装子弹工具
------ 四、( )骨弹模
------ 五、鹿( )哨
------ 六、鱼叉
------ 七、狍皮鼓风箱
------ 八、熟皮工具
------ 九、纺线棰
------ 十、压花器
------ 十一、马尾眼罩
---- 第二节 生活用具
------ 一、木臼
------ 二、吊 锅
------ 三、铁锅
------ 四、木油勺
------ 五、鱼肚油瓶
------ 六、木盆
------ 七、桦皮桶
------ 八、奶茶桶
------ 九、蒙古刀
------ 十、摇篮
------ 十一、药 袋
------ 十二、旱烟袋
------ 十三、鼻烟壶
------ 十四、花纹皮包
------ 十五、口弦琴
---- 第三节 交通工具
------ 一、桦树皮船
------ 二、“快马子”船
------ 三、勒勒车
------ 四、马 鞍
------ 五、狗拉雪橇
------ 六、释皮底滑雪板
---- 第四节 服装、饰物
------ 一、鱼皮裤
------ 二、( )皮女衣
------ 三、花边皮袄
------ 四、旗袍
------ 五、妇女冬季坎肩
------ 六、貂皮龙袍
------ 七、鱼皮轨鞡
------ 八、砸皮靰鞡
------ 九、狍头帽
------ 十、四耳毡帽
------ 十一、步摇头钗
---- 第五节 神佛、祭物、祭器
------ 一、鎏金铜佛
------ 二、祖像
------ 三、女祖神
------ 四、男祖神像
------ 五、爱米神像
------ 六、“依那奇”神体
------ 七、龙神
------ 八、蛇 神
------ 九、萨满神帽、神鼓、腰铃
------ 十、萨满神衣
------ 十一、满文年彩
------ 十二、喇嘛铜号
------ 十三、铜汤壶
---- 第六节 印鉴、家谱、手稿
------ 一、鄂伦春佐领图记印
------ 二、鄂伦春协领公署印
------ 三、四排村政府印
------ 四、关氏家谱
------ 五、敖拉氏家谱
------ 六、范恰布家谱
------ 七、《巡边记》
第三篇 事业与管理
-- 第一章机构队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 二、地、盟、市文物管理站
------ 三、县文物管理所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一、罴龙江省博物馆
------ 二、东北烈士纪念馆
------ 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视察黑龙江纪念馆
------ 四、大庆油田开发科学实验陈列馆
------ 五、黑龙江省文物商店
------ 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细菌部队罪证陈列馆
------ 七、北方文物杂志社
-- 第二章考古调查、发掘
---- 第一节考古调查
------ 一、嫩江流域调查
------ 二、牡丹江流域调查
------ 三、金东北路界壕边堡调查
------ 四、松花江流域调查
------ 五、乌苏里江左岸调查
------ 六、绥芬河流域调查
------ 七、黑龙江右岸调查
------ 八、全省文物普查
---- 第二节 考古发掘
------ 一、配合生产建设发掘
------ 二、有计划的主动发掘
-- 第三章文物征集、陈列展览
---- 第一节 文物征集
------ 一、历史及民族文物征集
------ 二、革命文物征集
---- 第二节 陈列展览
------ 一、基本陈列
------ 二、临时及流动展览
-- 第四章学术研究
---- 第一节 学术团体、科研机构
------ 一、东省文物研究会
------ 二、大陆科学院哈尔滨分院
------ 三、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四、黑龙江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 第二节 学术交流
------ 一、国际学术交流
------ 二、国内学术交流
---- 第三节 研究成果
-- 第五章 文物保护管理
---- 第一节 文物立法、执法
---- 第二节 文物保护单位
------ 一、省级文保单位
------ 二、“四有”建设
------ 三、维修保护
---- 第三节 馆藏文物保护管理
------ 一、文物保管部门
------ 二、文物库房及设施
------ 三、文物保管制度
------ 四、安全保卫工作
---- 第四节 流散文物保护管理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