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用和管理等内容。
内容时限:
1952-1995
出版时间:
2000年04月
目录
封面
荆江分洪工程志
版权页
序
总序
凡例
《荆江分洪工程志》编纂委员会
《荆江分洪工程志》编修人员
图片
--
毛泽东题词
--
周恩来题词
--
李先念题词
--
唐天际题词
--
王任重题词
--
童文辉题词
--
徐林茂题词
--
一九九一年六月三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率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成员,在湖北省省长郭树言陪同下视察荆江分洪
--
一九九八年五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在荆
--
一九九一年三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率国务院三峡考察团考察荆江分洪区
--
荆江分洪委员会主任,荆江分洪总指挥部总政委李先念在节制闸落成典礼会上剪彩
--
图为唐天际总指挥入南闸工地视察,并与虎渡河上抢修拦河塘的战士谈话
--
军民奋战在荆江分洪工地
--
担任黄山头节制闸混凝土浇灌工程的工人
--
参加这一工程的工人、民工和人民解放军在太平口进洪闸前庆祝这一工程的伟大胜利
--
黄天湖上淤泥最浅也有两米,战士们,克服一切困难,以扁担传送法排送淤泥
--
英雄的键儿们在水深齐胸的虎渡河上,强堵虎渡河
--
水利部长傅作义和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视察荆江分洪工程工地
--
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健儿们,在积水排净后的黄天湖上,以脸盆、木桶、被单等物,一盆一兜的将淤泥连续送至湖外
--
荆江分洪区开闸蓄洪全景
--
这是荆江分洪区的农民,在分洪前把收割下的农作物送回家,积极进行分洪前的准备工作
--
1954年荆江遭遇自有记录以来特大洪水,严重威胁着荆江大堤的安全,在最紧张时期曾三次运用荆江分洪工程
--
这是洪水过闸的情形
--
太平口进洪闸(北闸)
--
黄山头节制闸(南闸)
--
荆江分洪区围堤
--
南线大堤
--
护堤防卫防浪林
--
四种形式的转移桥
--
转移路之一
--
转移路之二
--
图为四种不同形式的集体避水楼
--
安置房之一
--
安置房之二
--
安置房之三
--
荆江分洪区的联户避水楼之一
--
荆江分洪区的联户避水楼之二
--
经过更新改造后的安置楼,平时供居民使用,分洪后供移民住房
--
分洪后及时排水复种的闸口二站
--
转移用救生船
--
救生衣
--
无线电通讯单,双功台——分洪报警装置
--
荆江分洪区黄水套升船机
--
建在斗湖堤安全区的湖北车桥厂产品畅销国内外
--
人民大院分着洪区的鄂南糖厂
--
人民大院荆港华达纺织公司厂区
--
建在藕池安全的曲酒厂产品获部优称号
--
湖北省《荆江分洪工程志》评审会合影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常委童文辉和省水利厅副厅长万汉华在研究志稿
--
湖北省水利厅副厅长张感山在评审会上讲话
--
《荆江分洪工程志》编委会主任陈志超在评审会上讲话
--
《荆江分洪工程志》编辑室成员合影
--
荆江地区蓄滞洪区位置图
目录
概述
第一章区域概况
--
第一节地质及地貌
----
一、地质
----
二、地貌
--
第二节水域
----
一、荆江干流
----
二、沮漳河
----
三、松滋河
----
四、虎渡河
----
五、藕池河
----
六、调弦河
----
七、江湖关系
--
第三节气候与水文
----
一、气候
----
二、洪水特性
----
三、水文特征
--
第四节社会经济
--
第五节洪灾
----
一、1788年的洪灾
----
二、1860年的洪灾
----
三、1870年的洪灾
----
四、1931年的洪灾
----
五、1935年的洪灾
----
六、1945年的洪灾
----
七、1949年的洪灾
----
附表荆江历史洪灾年表
--
第六节历代治理
----
一、堤防建设
----
二、治江意见
第二章规划设计
--
第一节荆江分洪前期工程规划设计
----
一、第一期工程设计
----
二、第二期工程设计
--
第二节流市扩建工程规划设计
--
第三节虎西备蓄工程规划
--
第四节人民大垸分蓄洪工程规划
--
第五节安全建设规划
第三章兴建工程
--
第一节荆江分洪一二期工程
----
一、第一期工程
----
二、第二期工程
----
附表英模名单
--
第二节虎西备蓄工程
----
一、虎渡河西堤培修工程
----
二、山岗围堤工程
----
三、排水工程
--
第三节涴市扩建工程
--
第四节人民大垸分蓄洪工程
----
一、上人民大垸工程
----
二、下人民大垸工程
第四章荆江分洪区建设
--
第一节社会经济
----
一、农业
----
二、工业
----
三、交通
----
四、邮电
----
五、文化、教育、卫生
--
第二节主体工程
----
一、分洪区围堤
----
二、进洪闸
----
三、节制闸
----
四、泄洪(排溃)闸
--
第三节安全设施
----
一、安全区、台
----
二、转移路
----
三、转移桥
----
四、避水楼
----
五、安置房及仓库
----
六、黄水套升船机
----
七、通讯设备
--
第四节排(泄)灌工程
----
一、渠道
----
二、泵站
----
三、涵闸
第五章涴市扩建区建设
--
第一节社会经济
--
第二节主体工程
----
一、涴里隔堤
----
二、长江干堤
----
三、虎西支堤
--
第三节安全设施
----
一、转移路
----
二、转移桥
----
三、通讯设备
--
第四节排灌工程
----
一、渠道
----
二、泵站
----
三、涵闸
第六章虎西备蓄区建设
--
第一节社会经济
--
第二节主体工程
----
一、虎西干堤
----
二、山岗围堤
--
第三节转移工程
--
第四节排(泄)灌工程
----
一、排水渠
----
二、机电排灌站
----
三、涵闸
第七章人民大垸分蓄洪区建设
--
第一节社会经济
--
第二节主体工程
--
第三节安全设施
----
一、道路
----
二、桥梁
--
第四节排(泄)灌工程
----
一、泵站
----
二、涵闸
----
三、渠道
第八章分洪准备
--
第一节运用条件及程序
--
第二节分洪决策及指挥机构
--
第三节转移安置
----
一、居民转移及安置
----
二、主要牲畜的转移及安置
----
三、外转桥梁、港口及渡口
--
第四节安全措施
--
第五节分洪损失调查
第九章1954年分洪
--
第一节分洪准备
--
第二节第一次分洪
--
第三节第二次分洪
--
第四节第三次分洪
--
第五节泄洪
--
第六节行水测验
--
第七节抗灾
--
第八节堵口复堤
第十章工程管理与养护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一、公安县荆江分洪区建设工程管理局
----
二、公安县长江修防总段
----
三、北闸管理所
----
四、南闸管理所
--
第二节管理法规
--
第三节管理养护
----
一、河道堤防
----
二、进洪闸
----
三、节制闸
----
四、安全设施
--
第四节综合经营
----
一、农业(林、渔、副)
----
二、企业
第十一章人物
--
钱发珍
--
潘正道
--
赵尔陆
--
程淋
--
张广才
--
邓子恢
--
张体学
--
王树声
--
张家振
--
田维扬
--
任士舜
--
石成(巾并)
--
唐忠英
--
饶民太
--
阎钧
--
漆少川
--
刘斐
--
张执一
--
黄克诚
--
许子威
--
白文华
--
唐天际
--
李先念
--
杨本成
--
雷锦章
--
王玉田
--
徐觉非
第十二章艺文
--
第一节散文
----
一、荆江分洪纪念碑文
----
二、荆江分洪工程落成纪念
----
三、在荆江分洪工地上的人们
----
四、创造着人类奇迹的英雄们
----
五、建设乐园的人们——在荆江分洪工程工地上
----
六、战斗在黄天湖上的英雄们
----
七、美好的希望
----
八、为担负新的使命而奋斗
----
九、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加快荆江分洪区经济发展步伐
----
十、蓄泄兼筹江湖两利——忆荆江分洪工程建设
----
十一、李先念讲起伏罗希洛夫的故事
----
十二、荆江不会忘记——悼唐天际将军
--
第二节论文
----
一、荆江分洪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思想
----
二、根治荆江水患的战略措施(节录)
----
三、试论分洪损失(节录)
----
四、荆江分洪区的安全措施问题(节录)
----
五、荆江分洪区的建设与管理(节录)
----
六、荆江分洪区非工程防洪措施构想(节录)
----
七、对荆江分洪区安全工程建设的建议
----
八、荆江分洪区分洪损失调查分析(节录)
--
第三节诗词
----
一、现代诗歌(13首)
----
二、近体诗(65首)
----
三、词(29首)
----
四、赋(1首)
----
五、楹联(14副)
--
第四节电影及录像
--
第五节歌曲
大事记
附录
--
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
--
二、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
--
三、中共中央中南局的通知
--
四、中南军政委员会第七十四次行政会议决定荆江分洪工程施工
--
五、中南军政委员会第八十四次行政会议批准荆江分洪总结报告
--
六、荆江县防汛分洪指挥部紧急动员令(一)
--
七、荆江县防汛分洪指挥部紧急动员令(二)
--
八、荆江防汛分洪总指挥部通知(第零壹号)
--
九、荆江县防汛分洪指挥部令(荆江分洪字第零零叁号)
--
十、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对湖北省荆江分洪区群众转移安置问题的处理意见
--
十一、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文件“鄂革[1972]76号”批转《关于公安县荆江分洪区建设问题的报告》
--
十二、公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堤防水利设施安全管理的布告
--
十三、公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荆江分洪区移民建设工程管理的通告
--
十四、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关于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报告的通知
--
十五、公安县荆江分洪区防洪工程管理规定(公安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八日通过
--
十六、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
十七、水利部关于长江荆江地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的批复
--
十八、湖北省水利厅关于荆江分洪区移民安置有关问题的批复
--
十九、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成立荆江分洪区安全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
二十、中共荆沙市委、荆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荆江分洪前线指挥部的通知
--
二十一、湖北省分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条例(1996年11月22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
--
二十二、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鄂编发[1997]094号关于调整荆江分蓄洪区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批复
--
二十三、中共荆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荆机编[1998]8号关于调整荆江分蓄洪区管理体制的通知
跋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