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粮食志

宁德市粮食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编制《宁德市粮食志>旨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提供地情和粮情的基础资料,以对人民、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为地方史及各专业专题研究提供有用的地情和粮情资料,人志取裁,以此为准。

目录

封面
宁德市粮食志
《宁德市粮食志》编纂委员会
《宁德市粮食志》编写人员
《宁德市粮食志》编审、验收、审定人员
题词
-- 中共宁德市委书记陈少勇题词
-- 时任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张学清题词
-- 时任福建省粮食厅厅长同庆题词
-- 宁德市人民政府市长陈荣凯题词
-- 福建省粮食局局长刘昌霖题词
-- 原福建省粮食厅厅长庄飞云题词
-- 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陈增光题词
-- 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应辉题词
-- 原福建省粮食厅厅长杨文义题词
图片
-- 宁德市行政区域区
-- 宁德市粮食局大楼
-- 宁德市粮食局储备库
-- 宁德市粮食局粮油质检站化验室测定粮油质量
-- 宁德市恒信粮油贸易公司
-- 闽东面粉厂
-- 福建省南阳米业有限公司全景
-- 福建省南阳米业有限公司饲料车间
-- 2003年中共宁德市粮食局党组全体成员
-- 2005年5月全市粮食局长会议在宁德蕉城召开
-- 2005年6月宁德市粮食局、方志委召开审定《宁德市粮食志》座谈会
-- 宁德市粮食局领导与离退休老同志合影
-- 宁德市人民政府市长陈荣凯、蕉城区区长陈宗生在宁德市南阳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乐玉海陪同深入米厂调研
-- 2003年10月16日福建省粮食局局长刘昌霖、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应辉等领导参加宁德市粮食行业协会
-- 2005年5月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应辉与粮食局领导参加全市粮食系统学习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会议
-- 2003年8月宁德市赛岐粮食储备库预收会议在宁德召开,福建省粮食局局长刘昌霖、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
-- 宁德市人民政府市长陈荣凯在宁德市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缪希富陪同深入田间调研
-- 1991年8月中共宁德地委书记陈增光、行署专员汤金华率地直有关部门领导到寿宁坑底慰问灾民,解决生活问
-- 1986年5月31日福建省粮油科技工作会议在宁德蕉城召开省粮食厅厅长杨文义参加会议
-- 1992年7月地区财委、粮食、商业局与三都驻海军部队调研共建副食品基地
-- 1990年4月商业部科技司领导林昌瑞考察宁德风味食品厂科技项目
-- 1990年3月商业部经管处、武汉市食品科研所领导、专家到宁德、寿宁、福 安,周宁等考察薯类综合利用项
-- 1990年4月福建省五地(市)横向经济联合会宁德粮食冶谈会在宁德蕉城召开
-- 1986年11月中商部纪检组领导与省粮食厅副厅长黄绍章参加在福鼎召开的全省粮食系统党风廉政会议
-- 1994年5月福建省粮食厅原厅长白盤夫、杨文义,宁德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学清和财委领导及粮食局在宁德历任
-- 1994年12月6日全省粮食系统办公室主任及政务信息工作会议在宁德蕉城召开省粮食厅副厅长孙竹参加会议
-- 1965年5月4日福安专署粮食局全体同志欢送粮食局局长邱兆明荣调
-- 太姥山下文明花——福鼎秦屿粮店
-- 1998年2月宁德地区粮食局全体同志欢送粮食局局长谢兴旺荣调
-- 1994年11月18日宁德地区从事粮食工作40年以上老同志表彰大会在宁德蕉城召开
-- 2000年5月31日全省粮食经济研讨会在宁德蕉城召开,省粮食厅厅长茅同庆、省粮食经济学会会长庄飞云参
-- 1985年10月福鼎、古田、屏南等县粮食系统参加地区财贸系统举行的建国40周年文艺会演分别获1、2、
-- 1992年2月福建省粮食厅厅长茅同庆,宁德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学清,中共柘荣县委书记、柘荣县县长及地区粮
-- 全国通用粮票
-- 福建省地方粮票
-- 福建省华侨粮票
-- 军用粮票
-- 福建省奖售粮票
-- 福建省地方流动粮票
-- 福建省料票
-- 福安专区(宁德地区)地方粮票及县(市)粮票(卷、证、卡)
编辑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安专署、宁德地区、宁德市辖县区变动情况
凡例
目录
序言
概述
上篇 (一九四九年前-一九九四年)
-- 第一章 闽东粮食市场
---- 第一节 粮食生产和产地市场
---- 第二节 粮食自由市场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粮食市场
-- 第二章 历代赋粮变迁
---- 第一节 历代田赋变迁
---- 第二节 公粮
-- 第三章苏 区粮食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筹集
---- 第三节供给
-- 第四章 粮食计划收购
---- 第一节 初期统购
---- 第二节 粮食“三定”
---- 第三节 “一年—定”
---- 第四节 “一定三年”
---- 第五节 “一定五年”
---- 第六节 合同定购
---- 第七节 品种与奖售
---- 第八节 商品粮基地
-- 第五章 农村粮食销售
---- 第一节 统销办法
---- 第二节 口粮统销
---- 第三节 奖售用粮
---- 第四节 补助用粮
---- 第五节 其他用粮
---- 第六节 留粮分配
-- 第六章 城镇粮食供应
---- 第一节 定量人口
---- 第二节 口粮定量
---- 第三节 各项补贴
---- 第四节 行业用粮
---- 第五节 华侨用粮
---- 第六节 证票管理
---- 第七节 军粮供应
---- 第八节 粮店管理
-- 第七章 油脂(料)收购、销售及价格
---- 第一节 油脂(料)收购
---- 第二节 油脂(料)销售
---- 第三节 油脂(料)价格
-- 第八章粮 油议购议销
---- 第一节 粮食议购
---- 第二节 粮食议销
---- 第三节 油脂议购议销
---- 第四节 议购议销管理
-- 第九章 粮油调运
---- 第一节 历代粮运
---- 第二节 调拨运输
---- 第三节 调运管理
-- 第十章 粮油仓储
---- 第一节 仓储设施
---- 第二节 粮油保管
---- 第三节 储备粮管理
---- 第四节 仓库害虫防治
-- 第十一章 粮油加工
---- 第一节 碾米
---- 第二节 制粉
---- 第三节 制油
---- 第四节 粮制食品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 第十二章 饲料加工
---- 第一节 饲料生产
---- 第二节 饲料科研
---- 第三节 饲料销售与作价
---- 第四节 饲料经营管理
-- 第十三章 粮食购、销、调价格
---- 第一节 粮食市场贸易价格
----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粮食价格
---- 第三节 粮食各项差价
-- 第十四章 计划、统计、财务及质量监测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统计监督
---- 第三节 财务会计
---- 第四节 质量监测管理
-- 第十五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粮食队伍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职工教育
----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下篇 (一九九五年-二○○三年)
-- 第一章 粮食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粮食企业内部改革
---- 第三节 粮食企业扭亏增盈
-- 第二章 粮食宏观调控
---- 第一节 掌握粮源
---- 第二节 粮食销售
---- 第三节 粮食价格
---- 第四节 粮食运输
-- 第三章 粮食安全体系
---- 第一节 粮食储备制度
---- 第二节 粮食储备管理
---- 第三节 粮食仓库建设
---- 第四节 粮食安全预警
---- 第五节 粮食安全保管
---- 第六节 粮食质量监测
-- 第四章 粮食行业协会
---- 第一节 协会成立概况
---- 第二节 入会登记工作
---- 第三节 目标任务重点
-- 第五章 粮食工业企业
---- 第一节 粮油工业概况
---- 第二节 重点工业企业
---- 第三节 工业发展途径
-- 第六章 财务计划统计
---- 第一节 财务会计
---- 第二节 计划统计
---- 第三节 强化执法
-- 第七章 粮食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构沿变
---- 第二节 粮食队伍
---- 第三节 老干工作
---- 第四节 工资福利
-- 第八章 政治思想工作
----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节 机关效能建设
附录
-- 附录一:粮食工作大事记
-- 附录二:主要法规与条例
-- 附录三:粮食问题的论述
--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