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教育志

淅川县教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书上限时间,根据《嘉靖邓州志》记载,以明宪宗成化八年置县(设淅川县)之初创立儒学开始,下限基断于1985年度止。二、依据横排竖写方法,事以类从,采用叙、记、述、志、传、图、表、录八种体裁,以志为主综合使用。全书共分十六章二十五节。

目录

封面
《淅川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题词
图片
-- 《浙川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全体成员合影
-- 《浙川县教育志》编辑室人员合影
-- 浙川县教育局大门(1988年摄)
-- 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1986年摄)
-- 民国卅年黄帮小学大门(原禹王宫门)现为荆关镇小(1988年摄)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荆关高等小学堂大门
-- 教育局幼儿园(1988年摄)
-- 县一小教学楼一角(1988年摄)
-- 民国时期上集罗寨小学办公楼
-- 民国时期西岭小学大门(现为西岭初中)
-- 县一高中教学楼(1986年摄)
-- 教师进修学校教学区(1986年摄)
-- 县职工学校(内含汽车驾驶培训、民兵训练文化学习班)(1984年摄)
-- 县教育生产公司印刷厂印刷车间(1987年摄)
-- 县城中小学示意图
-- 渐川县各乡(镇)直属中小学分布图
序言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大事记
第三章 教育宗旨与实施方针
第四章 教育行政
-- 附表一:清代淅川厅历任教谕一览表
-- 附表二: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一民国二十年(1931年)淅川县教育局职员一览表
-- 附表三:淅川县教育会组织系统人员名表
-- 附表四:中华民国时期淅川县各区、镇历任教育会长文化股主任一览表
-- 附表五:1948年-1985年淅川县教育科、局长一览表
-- 附表六:淅川县教育局体制改革前后(1984年-1985年)各股、室、长、主任一览表
-- 附表七:淅川县建国后各乡、镇历任文教助理一览表
-- 附表八:淅川县各乡(镇)历任重点学校一览表
第五章 学制沿改与课程设置
-- 第一节 学制沿革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附表一:清代学制系统图
---- 附表二:清末癸卯学制系统图
---- 附表三:中华民国“壬子癸丑”学制图(亦称1912年-1913年学制)
第六章 教育管理
-- 附:学校管理几种会议制度
第七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共产党
---- 附表一:中共淅川县教育局委员会正、副书记一览表
---- 附表二:中共淅川县各乡、镇教育支部书记一览表
-- 第二节 青年团
-- 第三节 少先队
---- 附:红领巾激流救人(纪实)
-- 第四节 工会
第八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儒学
---- 一、创建与复修
---- 二、儒生定额与科考
---- 三、书院
---- 四、社学、义学与私塾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附:淅川县直幼儿园简介
---- 淅川县教育局幼儿园简介
-- 第三节 初等教育
---- 附:淅川县第一小学校历史沿革
------ 淅川县第一小学历任校长一览表
---- 淅川县立第一女子小学堂简介
---- 下寺宗教寺院小学创办情况简介
---- 荆紫关黄帮小学,朱氏小学和联小创办简介
------ 附表一: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淅川厅小学堂创建概况
------ 附表二:清宣统二年(1910年)淅川厅半日制学堂统计表
------ 附表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小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表
------ 附表四:民国十九年(1930年)淅川县小学概况一览表
------ 附表五: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淅川县小学统计表
------ 附表六:淅川县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
---- 附录①: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
---- 附录②:197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 第四节 中等教育
---- 附记:一、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史摘录
------ 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校舍平面图
------ 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历任党支部书记一览表
---- 二、私立北塘初中简介
---- 附录:1955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 1979年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 附表一:民国二十九年初中教学科目各学期、每周各科时数表
---- 附表二: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淅川县中等学校调查表
---- 附表三:1963年淅川县普通初中、高中分布图
---- 附表四:1949年度淅川县立中学校,第一学期概况
---- 附表五:1959年淅川县公办中学几种数字调查表
---- 附表六:淅川县全日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1年(81)普教字010号》
---- 附表七:1961年淅川县高考各科成绩情况
---- 附表八:1977年-1985年普通高招情况统计
---- 附表九:淅川县全日制中学基本情况登记表
---- 附表十:淅川县中小学调整压缩情况统计表
-- 第五节 抗日战争时期外地迁淅学校概况
-- 第六节 体育卫生
---- 附表一:淅川县教育局体育专职干部及少年业余体校教练名单
---- 附表二:淅川县初、高中体育设施概况
---- 附表三:1928-1982年淅川县田径运动会概况
---- 附表四:1951年-1982年淅川县职工、学生篮球赛简况表
---- 附表五:1951年-1972年淅川县排球赛及出席地区排球赛简况表
---- 附表六:1966年-1973年淅川县出席地区篮球赛概况表
---- 附表七:1980年淅川县中、小学生长跑赛记录成绩一览表
---- 附表八:1981年-1985年淅川县中、小学体育“达标”成绩一览表
第九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实业学堂
-- 第二节 师范学校
-- 第三节 淅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 附表一:1978年-1986年教师进修历届毕业生统计表
---- 附表二:1978年-1985年历年短期培人数统计表
---- 附表三:南阳地区函授站淅川分站简况
-- 第四节 淅川县林业中学
-- 第五节 淅川县农业高中
第十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半日制学堂
-- 第二节 社会民众教育
-- 第三节 工农业余教育
-- 第四节 干部职工业余补习学校
---- 附表:1953年-1958年淅川县直属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概况表
-- 第五节 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 附表一:1985年淅川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
---- 附表二:1982年淅川县农民初等中等教育概况表
---- 附表三:1983年冬-1984年春各乡镇扫盲情况一览表
---- 附:1981年淅川县农民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第十一章 教学研究与普及
-- 第一节 教学研究机构的设置
---- 附表一:淅川县教研室历任行政领导一览表
---- 附表二:淅川县各乡、镇教办室历任正、副主任一览表
--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 第三节 电化教学
---- 附:浙川县集资办电教的八条渠道
第十二章 教师
-- 附录:198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
-- 附表一:淅川县教育系统干部各种数字统计表
-- 附表二:淅川县1948年-1985年中、小学教职工历年数字统计表
-- 附录一:19850年教师节出席县模范教师代表名单
-- 附录二:淅川县中教六级、小教四级、教龄30年以上教师名录
-- 附录三:淅川县教育系统1949年-1985年出席省以上英模人物名单
-- 附录四:淅川县教育系统离休教师名录
-- 附录五:淅川县教育系统退休教师名录
第十三章 教育经费
-- 附表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淅川厅普通学堂学务岁入统计表
-- 附表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淅川厅普通学堂学务岁出统计表
-- 附表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淅川厅城内学堂学务岁入、出统计表
-- 附表四: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淅川厅学务资产统计表
-- 附表五:民国十九年(1930年)淅川县教育经费收入概况表
-- 附表六:民国十九年(1930年)淅川县各区教育经费收入概况表
-- 附表七:1950年度下期淅川中学教师工资及享受公费学生情况表
-- 附表八:淅川县中、小学学生交纳学费情况表
-- 附表九:1948年-1985年淅川县教育经费情况统计表
-- 附表十:1979年-1985年淅川县各乡、镇集资办学概况统计表
第十四章 勤工俭学
-- 附记:淅川县教育生产供应公司创办及发展简介
---- 附表一:淅川县教育生产供应公司概况表
---- 附表二:淅川县教育生产供应公司生产效益情况
第十五章 人物
-- 一、传略
---- 武文
---- 彭凌霄
---- 闫仲彝
---- 宋泽生
---- 宋玉吾
---- 宋秉林
---- 王仝仄
---- 段抚摩
---- 章风梧
---- 王子高
---- 刘兴汉
---- 柴云亭
---- 胡郅藩
---- 杨子振
---- 姚秉廉
---- 全清洁
---- 刘仰吾
---- 李仲甫
---- 陈于清
---- 朱朗轩
---- 王学夫
-- 二、简介
---- 贾文昭
---- 刘英俊
---- 全石琳
---- 寇金昌
---- 郑志纯
---- 陈光旭
---- 李廷杰
---- 杨蔚英
---- 王明魁
---- 王浩
---- 孙高升
---- 候殿华
---- 张达生
---- 梁子惠
---- 金英武
---- 王宗杰
-- 三、名表
---- 表一:明朝时期淅川县三名进士名表
---- 表二:晚清时期淅川县举人、秀才统计表
---- 表三:淅川县出国留学生名表
---- 表四:淅川籍在外地工作的教育界著名人物表
---- 表五:淅川县大专毕业生名表
第十六章 附录与杂记
-- 一、石刻
---- 范宁碑文
---- 观工部政翰林院庶吉士全公铭记
---- 李同舟先生德教碑文
---- 淅川县平等镇中心学校第一校成立四十周年纪念碑文
---- 淅川县滔河乡中心二校成立十周年纪念碑文
---- 荆关龙泉观集资助学碑记
-- 二、学运
-- 三、杂俎
---- 河南省六区观察报告(教育部分)
---- 请立学校
---- 韩愈过淅川
---- 欧阳修读书处——龙巢寺
---- 范蠡故居考
---- 浙川县各乡、镇中、小学校简况
---- 民国时期西坪镇教育概况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