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播真情

岱岳播真情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为纪念泰山转播台建台35周年,由新老广播工作者携手编纂的史料书——新中国第一座高山广播发射台志《岱岳播真情》付梓问世,确实是件好事。

目录

封面
岱岳播真情
题词
--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光林题词
-- 原山东省广播电视厅厅长金钊题词
-- 原山东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刘守璞题词
-- 原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陈日辰题词
图片
-- 附图
-- 泰山十八盘
-- 1995年6月广电部孙家正部长(前排右四),在厅党组书记陈光林(前排右兰),厅长张海涛(前排左三),
-- 孙家正部长(中)视察机房,听取张海涛厅长(左一)介绍
-- 刘学德局长(左二)在山下基地检查工作
-- 晓英副局长(右五)会同高山台管理处前仟处长刘洪奎(左五)、现任处长于敬滑(右四)与山转播台七届领导班
-- 刘守璞同志(中)在岱顶天街留影
-- 金钊同志在玉皇顶下留影
-- 1997年建成的综合机房
-- 1963年机房设在玉皇顶庙堂
-- 1965年建成的机房
-- ①1965年向岱顶运送电缆
-- ②③二次创业搬运设备
-- ④⑤新新设备装调试
-- 发射塔、微波亭
-- 调频、电视企固态发射机
-- 微波机架
-- 综合值班室
-- 王晓英副局长接见《岱岳播真情》编审人员。左起孙春亭、王成钧、匡有斌、王晓英,郭宪龙、刘洪奎、窦延云、
-- 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识
-- 地图附图
本书编委会
高山台之歌
序·以史为鉴 以史育人
前言
目录
上篇 回忆录
-- ·综述·新中国第一座高山广播发射台
---- 第一章 寻路
---- 第二章 探路
---- 第三章 问路
---- 第四章 铺路
---- 第五章 上路
-- 历届班子话发展
---- 张建伟:用调频传送节目是一条有效途径
---- 朱开发:岱顶实验“玉皇”做伴
---- 郭宪龙:我对广播情有独钟
---- 王思庆:受命于“动乱”年代
---- 韩润生:忆在泰山台艰苦创业的岁月
---- 万惠乾:建台初期的泰山转播台
---- 王成钧:重振泰山雄风
---- 石守军:接过“接力棒”争创第一流
-- “老广播”忆当年
---- 范汇杰:忆泰山台艰苦创业的五条经验
---- 窦延云:雷电是安全播出的天敌
---- 刘同堂:灯下拾零
---- 徐渭元:长“龙”爬山
---- 孙春亭:那时他们正年轻
---- 丁建英:泰山极顶的“娘子军”
---- 窦延云:一堂生死搏斗的实验课
---- 张振云:一次扑灭山火的战斗
---- 阮效俊:我干业务台长十五年
---- 高德民:让微波畅通四面八方
---- 李慎启:不寻常的泰山调频广播发展史
---- 陈学贤:我做工会工作的点滴体会
---- 吴乃彦:为安全优质播出保驾护航
---- 王成钧:一项新兴的公益事业
-- 媒体载文选
---- 王成钧:一幅荧屏上看不到的图像
---- 卢栋:坚守在岱顶的岗位
---- 陈东升:写自泰山极顶的报道
---- 窦延云:趣闻四则
---- 王海峰、王成钧:泰山转播台
---- 岱松:泰山极顶的战斗
---- 孙绪珠、李长风:新生在泰山
---- 王成钧:泰山上下有我“家”
---- 王成钧:泰山有顶 事业无限
---- 孙衍昌、唐春彪、黄银楼:谁持彩练当空舞
---- 王成钧:我是一名广播电视兵
---- 窦延云:向高山台的同志们致敬
---- 刘洪奎、王成钧:山东高山广电人
---- 王成钧:写在播放《高山台之歌》前面的话
-- 党建论文选
---- 王成钧:关于加强高山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思考
---- 石守军、陈学贤:浅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同管理工作相结合
---- 李慎启:共产党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 直机党:共产党员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 转播台:文明建设贵在抓实
---- 直机党:泰山转播台组织干部职工联系实际学习理论
-- 附录
---- 刘洪奎:有感于泰山台写《志》
下篇 泰山台志
-- 概述
-- 第一章 调频广播
---- 第一节 客观需要
---- 第二节 反复测试
---- 第三节 所需电源
-- 第二章 中波广播
-- 第三章 电视广播
---- 第一节 发展序幕
---- 第二节 彩色电视
-- 第四章 微波线路
---- 第一节 最初微波
---- 第二节 从收转机到试用小微波
---- 第三节 8吉赫大微波设备的安装
---- 第四节 从微波机房亭到搬进新机房
-- 第五章 播出设备
---- 第一节 白手起家
---- 第二节 不断更新
---- 第三节 全面更新
---- 第四节 新建机房
-- 第六章 安全优质播出
---- 第一节 高山防雷
---- 第二节 设备维修
---- 第三节 播出质量
---- 第四节 技术革新
---- 第五节 奖惩机制
-- 第七章 管理工作
---- 第一节 队伍管理
------ (一)机构沿革及班子交替
------ (二)党群换届更选
------ (三)领导班子建设
-------- (1)明确岗位职责
-------- (2)讲究工作方法
-------- (3)端正思想作风
-------- (4)培养接班人
------ (四)队伍素质建设
-------- (1)思想政治工作
-------- (2)文化技术培训
---- 第二节后勤管理
------ (一)规章制度
------ (二)安全保卫
------ (三)接待工作
-------- (1)一次大型接待引发的思考
-------- (2)开办山顶招待所
-------- (3)兴办广播影视之家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