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公元前135-1985
目录
封面
会泽县志
图片
--
会泽县行政区划图
--
民国时期会泽县图
--
地理概况
----
天池塘林区
--
县城概况
----
县城鸟瞰
----
1980-1984年建钟屏街,全长1171米,街面平均宽18.86米。
--
水果资源
----
1.田纪云副总理1985年在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馆参观会泽黄果。
----
2.盐水石榴。
----
3.秦冠苹果。
----
4.猕猴桃。
--
地质地貌
----
1.发生在大海区泥得坪的泥石流。
----
2.五星区风波戛的小水窖。
----
3.梨园区江底三桥。
--
地方工业
----
1.会泽县磷肥厂普钙车间。
----
2.者海镇水泥厂。
----
3.会泽县橡胶厂生产的压滤板框。
--
烟草工业
----
1.包装生产线。
----
2.名优产品。
----
3.厂区一角。
--
农业规模
----
1.1988年8月,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负责亚太地区的专家彼得·扎格博士到会泽考察。
----
2.马铃薯、玉米“双套”种植。
----
3.科学种植西瓜在小江沙滩获得成功。
----
4.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在山区得到推广。
--
林业建设
----
1.森林防虫。
----
2.茁壮成长的幼林。
----
3.县鱼种场捕捞鱼苗。
--
畜牧加工
----
1.草茂畜肥的大海牧场。
----
2.会泽新云火腿。
----
3.畅销港澳市场的会泽汤煺黑山羊。
--
商业 财贸
----
1.县运输公司候车室。
----
2.农村集市。
----
3.城市储蓄。
----
4.县百货公司综合商场。
--
民兵建设
----
2.县武装部组织中学生军训。
----
3.消防中队进行灭火演习。
--
医疗卫生
----
1.县医院使用B超为患者检查。
----
2.为儿童注射乙肝疫苗。
----
3.在农村集市宣传计划生育。
--
教育 文化
----
1.中学生作生物实验。
----
2.会泽第一中学田径运动会。
----
3.中学生政治小论文演讲答辩竞赛。
----
4.幼儿文艺演出。
--
名胜 旅游
----
2.新街区核桃树清真寺。
----
3.毛家村水库游艇。
----
4.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戏楼。
----
5.金钟山庙会演出。
----
1936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九军团长征经过会泽,罗炳辉军团长在水城梨园整编新兵营。
----
《会泽县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得到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上级业务部
会泽县志编纂委员会
《会泽县志》审定人员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
第二节 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代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三章 城镇 区乡
----
第一节 城镇
----
第二节 区乡
卷二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三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泉水
--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
----
第二节 矿物资源
----
第三节 生物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象性灾害
----
第二节 地震
----
第三节 泥石流
卷三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一节 数量
----
第二节 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年龄 性别
----
第三节 城乡
----
第四节 文化
----
第五节 职业
----
第六节 婚姻 家庭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宣教
----
第三节 奖惩
----
第四节 节育成效
卷四 经济综合
--
第一章 国民经济
----
第一节 工农业发展速度
----
第二节 比重 结构
----
第三节 净产值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物价
----
第三节 工商行政
----
第四节 标准计量
----
第五节 统计
----
第六节 审计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
----
第二节 农民
卷五 农业
--
第一章 土地开发
----
第一节 垦荒屯田
----
第二节 耕地面积
--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六节 国营农场
--
第三章 农作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产值
--
第四章 农机 农技
----
第一节 农机具
----
第二节 土壤改良
----
第三节 品种改良
----
第四节 栽培技术
----
第五节 种植制度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卷六 畜牧
--
第一章 饲养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二章 疫情防治
----
第一节 防疫
----
第二节 治疗
----
第三节 药剂
--
第三章 草山
----
第一节 普查
----
第二节 建设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培训
卷七 林业
--
第一章 资源
----
第一节 面积蓄积覆盖率
----
第二节 森林 林种 树种
----
第三节 灌木
----
第四节 驾车湾自然保护点
----
第五节 古树名木
--
第二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用材林
----
第二节 经济林
----
第三节 薪炭林
----
第四节 四旁植树
----
第五节 育苗
--
第三章 护林
----
第一节 防火
----
第二节 防病
----
第三节 防虫
--
第四章 林产品
----
第一节 木材
----
第二节 籽种
--
第五章 茶桑果
----
第一节 茶叶
----
第二节 蚕桑
----
第三节 果树
--
第六章 林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砍伐购销管理
----
第三节林业“三定”
----
第四节 处理乱砍滥伐
--
第七章 林场
----
第一节 野马林场
----
第二节 者海林场
卷八 水利
--
第一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水
----
第二节 蓄水
----
第三节 提水
----
第四节 河道治理
----
第五节 排涝
----
第六节 人畜饮水
------
附 伤亡抚恤
--
第二章 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水费
------
附 库、塘养鱼
卷九 工业
--
第一章 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及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节 省属全民企业
----
第三节 县属全民企业
----
第四节 集体企业
--
第二章 门类
----
第一节 矿业
----
第二节 电力
----
第三节 化工
----
第四节 建材
----
第五节 机械制造
----
第六节 食品加工
----
第七节 卷烟
----
第八节 煤炭
----
第九节 印刷
----
第十节 皮革
----
第十一节 五金
----
第十二节 陶瓷
----
第十三节 服装
----
第十四节 毛毡 粉笔 爆竹
------
附 主要企业简介
--
第三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 体制
----
第二节 产值及主要产品产量
----
第三节 分布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卷十 交通
--
第一章 驿道 运输
----
第一节 驿道
----
第二节 桥梁 溜索
----
第三节 运输
--
第二章 公路 运输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运输
--
第三章 航道 渡口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渡口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车辆
----
第二节 安全
----
第三节 路政
----
第四节 公路养护
卷十一 邮电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邮电局
----
第二节 支局 邮电所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件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投递
----
第四节 汇兑
----
第五节 报刊发行
----
第六节 机要通信
----
第七节 集邮
----
第八节 国际邮政
----
第九节 邮资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话
----
第二节 电报
----
第三节 载波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质量管理
----
第二节 财务 管理
卷十二 商业
--
第一章体制
----
第一节 国营
----
第二节 集体
----
第三节 私营
--
第二章 市场
----
第一节 网点
----
第二节 集市
--
第三章 农副产品购销
----
第一节 家畜家禽
----
第二节 畜产品
----
第三节 土特产品
----
第四节 干鲜果
----
第五节 蔬菜
--
第四章 烤烟收购
----
第一节 扶持生产
----
第二节 收购
--
第五章 计划供应商品购销
----
第一节 机电 金属 建材
----
第二节 木材
----
第三节 石油 煤炭
----
第四节 化肥 农药农膜
--
第六章 日用工业品销售
----
第一节 针织 百货 文化用品
----
第二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
第三节 日用杂品
----
第四节 副食品
--
第七章 出口商品
----
第一节 收购
----
第二节 经营
--
第八章 饮食 服务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服务
卷十三 粮油
--
第一章 征购
----
第一节 粮食
----
第二节 油料(脂)
--
第二章 供应
----
第一节 粮食
----
第二节 油脂
--
第三章 储运
----
第一节 仓库
----
第二节 保管
----
第三节 调动
卷十四 财税
--
第一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预算内收入
----
第二节 预算外收入
--
第二章 财政支出
----
第一节 预算内支出
----
第二节 预算外支出
--
第三章 赋税征收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工商各税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
----
第三节 税务
卷十五 金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当铺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泽县支公司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流通 管理
--
第三章 信贷
----
第一节 工商信贷
----
第二节 农贷
--
第四章 存款 储蓄 债券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储蓄
----
第三节 债券
--
第五章 基建资金管理拨款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拨款
--
第六章 保险
----
第一节 险种 保费
----
第二节 防灾 理赔
卷十六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县城
----
第一节 城池
----
第二节 衙署 钱局 庙宇
----
第三节 街道
----
第四节 房屋
----
第五节 供水 排水
----
第六节 环卫管理
----
第七节 绿化
----
第八节 防空工程
--
第二章 集镇
----
第一节 者海镇
----
第二节 干沟镇
--
第三章 农村
----
第一节 农村
----
第二节 主要乡镇
--
第四章 房产土地征用管理
----
第一节 直管公产房
----
第二节 自管公产房
----
第三节 土地征用管理
--
第五章 建筑市场管理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设管理
----
第三节 设计管理
--
第六章 规划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集镇
--
第七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
----
第二节 治理
卷十七 党群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 县党部
----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会泽分团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会泽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党员
----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重大活动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七节 统一战线
--
第三章 群众团休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农会
----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
----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卷十八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府衙 县衙
----
第二节 县公署 县政府
----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
第四节 政务纪要
--
第三章 参政议政
----
第一节 县参议会
----
第二节 县政协
卷十九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侦破
----
第三节 治安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五节 监所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案件复查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律师 公证
----
第三节 调解
----
第四节 法制宣传
卷二十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制
----
第二节 征兵制
----
第三节 志愿役 义务役
--
第二章 武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驻军
----
第五节 设施
--
第三章 战事
----
第一节 剿匪 平叛
----
第二节 唐游击自卫军覆灭
----
第三节 中国工农红军攻占会泽
----
第四节 革命武装起义
----
第五节 永焜支队攻克会泽
卷二十一 民政
--
第一章 优抚 安置
----
第一节 优抚
----
第二节 安置
--
第二章 救济 救灾 扶贫
----
第一节 救济
----
第二节 救灾
----
第三节 扶贫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孤寡老人供养
----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
----
第三节 殡葬
--
第四章 移民安置
----
第一节 工业建设移民
----
第二节 农业建设移民
卷二十二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就业
----
第二节 管理
--
第二章 工人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章 干部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管理
--
第四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福利
卷二十三 文化
--
第一章 机构 设施
----
第一节 文化馆、站
----
第二节 县档案馆
----
第三节 文艺团体
----
第四节 电影发行放映
----
第五节 广播站 电视台
----
第六节 图书馆 书店
--
第二章 图书 报刊
----
第一节 图书发行
----
第二节 图书阅览
----
第三节 报刊
--
第三章 文学 艺术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戏曲
----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
第四节 民间文艺
----
第五节 书法 篆刻 美术 摄影
--
第四章 文物 胜迹
----
第一节 文物
----
第二节 胜迹
卷二十四 教育
--
第一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义学 书院 私塾
----
第二节 幼儿园
----
第三节 小学
----
第四节 中学
--
第二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
----
第二节 农业中学
----
第三节 技工学校
----
第四节 卫生学校
--
第三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职工
----
第二节 农民
--
第四章 教师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培训
----
第三节 文化结构
----
第四节 工资福利
--
第五章 管理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学校管理
----
第三节 教职工管理
--
第六章 经费 校舍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校舍
卷二十五 科技
--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农业
----
第二节 林果
----
第三节 畜牧
--
第三章 科技推广
----
第一节 农业
----
第二节 温州蜜柑
----
第三节 沼气
----
第四节 畜牧
--
第四章 其它
----
第一节 气象测报
----
第二节 地震监测
----
第三节 水文观测
----
第四节 人工降雨
卷二十六 体育
--
第一章 机构 设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施
--
第二章 活动
----
第一节 球类
----
第二节 田径
----
第三节 其它项目
--
第三章 培训
----
第一节 篮球 田径
----
第二节 人才输送
卷二十七 医药卫生
--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设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三节 设备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西医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 制度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第二节 食品卫生
----
第三节 饮水卫生
--
第四章 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预防接种
----
第三节 麻风病防治
--
第五章 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六章 药材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经营
----
第三节 加工 制剂
卷二十八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彝族
----
第二节 回族
----
第三节 苗族
----
第四节 壮族
----
第五节 汉族
----
第六节 民族工作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伊斯兰教
----
第三节 道教
----
第四节 天主教
----
笫五节 基督教
卷二十九 风俗习惯
--
第一章 生活习惯
----
第一节 衣着 饮食
----
第二节 居住 行路
--
第二章 节日 庙会
----
第一节 节日
----
第二节 庙会
--
第三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婚嫁 生育
----
第二节 庆寿 丧葬
----
第三节 建屋与迁居
--
第四章 迷信 禁忌
----
第一节 迷信
----
第二节 禁忌
----
第三节 陋习
--
第五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水城文明村
----
第二节 好人好事
卷三十 方言 谣谚
--
第一章 方言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语音
----
第三节 词汇
--
第二章 谣谚
----
第一节 谚语
----
第二节 歇后语
----
第三节 歌谣
卷三十一 人物
--
一、人物传
----
崔乃镛
----
义 宁
----
邓伯生
----
肖文言
----
孟光铎
----
张 莹
----
黄毓英
----
刘盛堂
----
唐继尧
----
邓泰中
----
蒋开榜
----
刘文明
----
戴澍春
----
金绍清
----
王德茂
----
刘尧民
----
陆兴廉
----
杨润枝
----
雷体仁
----
汤佩金
----
戴开美
----
李达五
----
陆子英
----
刘兴昌
----
吴永康
----
陈礼昌
----
陈远明
----
李开华
----
赵朝魁
----
易培春
----
安纯三
--
二 人物表
--
三 革命烈士英名录
附录
--
文献
--
诗文
--
传说轶闻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