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志

宁强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2

出版时间: 1995年01月

目录

封面
宁强县城区图
宁强县志
宁强县政区图
宁强县志编纂委员会
宁强县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宁强县志审稿单位
图片
-- 中共宁强县委
-- 宁强县人民政府
-- 宁强县人大常委会
-- 宁强县政协
-- 宁强县城古西门城楼
-- 金牛峡
-- 宁强县城全景
-- 汉源飞瀑
-- 即将成为天生桥水库的西流河峡谷
-- 即将成为宝珠寺水库库区的金山寺
-- 郁郁葱葱的五丁关飞播林区
-- 长防区标志塔
-- 厚朴林
-- 耳山
-- 香茹栽培
-- 杜仲林
-- 出没在青山乡川西北山林的金丝猴
-- 栖息在本县东南部的金雕
-- 五丁关下西洋参栽培基地
-- 古老的提水工具—筒车
-- 雪梨丰收
-- 林麝
-- 宁强矮马
-- 林茂禾壮的山间谷坝
-- 茶园飘香
-- 二道河水坝
-- 老厂新姿——宁强火柴厂外景
-- 卧龙台水电站外景
-- 清宣统年间的宁羌州保惠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 代家坝铅锌选矿厂外景
-- 县城玉带河大桥夜景
-- 牢固关的盘山公路
-- 阳平关嘉陵江大桥
-- 座落在玉带河畔的宁强县铁合金厂
-- 天麻野生变家种标本暨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奖状
-- 县一中教学大楼
-- 县城南街小学校园
-- 天真活泼的县幼儿园小朋友
-- 宁强县第八届全运会
-- 宁强县人民医院门诊楼
-- 蓬勃兴起的中老年健身活动
-- 联合国卫生组织援赠本县的妇幼保健车
-- 《嶓冢禹碑》拓片
-- 革命烈士陈锦章的山水画
-- 清·宁羌知州钱鹤年的人物画卷
-- 清·张文敏行书寿序册
-- 阳平关木化石华表
-- 广坪革命烈士纪念塔
-- 1935年红军在宁羌县城的政治部旧址
-- 1935年红军在宁石刻标语
-- 明代宁羌卫铁钟
-- 铜鼎
-- 菊花瓷瓶 素面瓷瓶
-- 行书 梁新云
-- 草书 王中达
-- 篆书 赵世德
-- 书配画 赵世钧
-- 行书 封海红
-- 赴法国展出的《喜摘木耳》年画 杨银乐
-- 汉源印存 胡肇清等
-- 行书 白新民
-- 计生火花宣传画 孙建国
-- 宁强城关镇新市区大街
-- 汉源宾馆
-- 大安镇街市一角
-- 宁强县1991年秋季物资交流会中心会场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前337-1992)
卷一行政建置志
-- 第一章位置与辖域沿革
---- 第一节县境外设治
---- 第二节县境内设治
------ 一、金牛县
------ 二、三泉县、嘉牟县与大安军
-------- 宋代大安军三泉县形势图
------ 三、大安州及大安县
------ 四、宁羌卫和宁羌州
------ 五、宁羌县和宁强县
-------- 宁羌州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里牌团建置
---- 第二节区乡镇联保保甲建置
------ 宁强县民国时期乡镇图
---- 第三节人民政权建置
------ 一、苏维埃
------ 二、区乡镇村
------ 三、人民委员会、人民会社、管理区、生产大队
-- 第三章现行区、乡、镇简况
---- 第一节城关镇
---- 第二节城关区
---- 第三节大安区
---- 第四节代家坝区
---- 第五节阳平关区
---- 第六节广坪区
---- 第七节铁锁关区
---- 第八节巴山区
卷二自然地理志
-- 第一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类型
------ 宁强县地势图
---- 第二节谷坝高山
------ 一、谷坝
------ 二、山峰
-- 第二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水田坪天生桥溶洞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类型及分布
---- 第二节气温
------ 宁强各月温度(℃)
---- 第三节降水
------ 一、降水分布
------ 二、降水强度
------ 三、冰雹
---- 宁强县各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及湿润状况表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一、汉江水系
------ 二、嘉陵江水系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水稻土类
---- 第二节黄棕壤类
---- 第三节其他土类
------ 一、潮土类
------ 二、淤土类
------ 三、沼泽土类
------ 四、紫色土类
-- 第六章植被
---- 第一节植被分布
------ 一、水平分布
------ 二、垂直分布
---- 第二节植被类型及种类
------ 一、植被类型
------ 二、植被种类
-- 第七章野生动物
-- 第八章矿藏资源
---- 第一节金属矿藏
---- 第二节非金属矿藏
卷三自然灾害志
-- 第一章灾害记实
---- 第一节水灾
---- 第二节旱灾
---- 第三节冰雹 霜冻 大风
---- 第四节地震
---- 第五节其它灾害
-- 第二章成灾因素
---- 第一节地形
---- 第二节气候
---- 第三节其他
-- 第三章抗灾救灾
---- 第一节测报 预防
---- 第二节救灾
------ 宁强县1956~1992年发放救灾款统计表
卷四人口·土地管理志
-- 第一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总量变动
---- 第二节自然变动
---- 第三节迁移变动
---- 宁强县解放前部分年份人口统计表
---- 宁强县1949~1992年人口总量动态表
---- 宁强县人口自然变动择年统计表
---- 宁强县人口迁移年统计表
-- 第二章人口状况
---- 第一节分布
------ 一、人口政区分布
------ 二、人口自然地理分布
------ 三、人口城乡分布
------ 四、人口密度
---- 第二节人口结构
------ 一、性别结构
------ 二、年龄结构
------ 三、文化结构
------ 四、民族结构
------ 五、职业结构
---- 第三节户口调查
------ 宁强县各区乡镇人口密度分布表(1989)
------ 宁强县1989年自然域人口分布表
------ 宁强县人口性别结构择年统计表
------ 宁强县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类型表
------ 宁强县四次人口普查各年段人口比例(%)表
------ 宁强县人口文化素质择年统计表
------ 宁强县三次人口普查负担系数表
-- 第三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状况
---- 第二节家庭状况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和措施
------ 一、机构
------ 二、宣传教育
------ 三、节育技术
---- 第二节人口规划与实施效果
------ 一、人口规划
------ 二、实施效果
---- 第三节政策与规定
---- 宁强县1971~1992年择年节育措施情况统计表
-- 第五章人口与耕地
---- 宁强县民国31年(1942)土地统计表
---- 宁强县1949~1992年人口中、耕地统计表
-- 第六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机构与职能
------ 一、机构
------ 二、职能
---- 第二节措施
卷五农牧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业务机构
------ 一、农业推广所
------ 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三、农业科学研究所
------ 四、畜徼兽医工作站
------ 五、蚕茶果技术工作站
------ 六、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 七、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 八、县种子公司
------ 九、县良种场
------ 十、县种猪场
-- 第二章生产关系
---- 第一节封建生产关系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一、互助组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宁强县土改前后各阶级耕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粮食作物
---- 第三节油料作物
---- 第四节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
------ 一、蔬菜
------ 二、其它经济作物
---- 第五节耕作制度与技术
------ 一、耕作制度
------ 二、耕作技术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一、病虫害种类
------ 二、病虫测报、植物检疫
------ 三、植保药械
---- 1949~1992年宁强县历年主要农作物产量表
-- 第四章畜牧 养殖业
---- 第一节草场资源
---- 第二节畜牧业结构
---- 第三节畜禽品种
---- 第四节畜禽疫病防治
---- 第五节水产养殖及其他
------ 一、水产养殖
------ 二、其他
-- 第五章蚕 茶 果生产
---- 第一节蚕茧
------ 一、桑蚕
------ 二、柞蚕
---- 第二节茶叶
---- 第三节水果
-- 第六章农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一、耕作与田管类
------ 二、收割、脱粒类
------ 三、加工类
-------- 脚碓
-------- 稻谷剥壳农具—砻子
------ 四、运输类
------ 五、生产、生活两用类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第七章“农业学大寨”运动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整组”和“路线教育”
---- 第三节教训
卷六林业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管理机构
------ 一、县、区林业工作站
------ 二、县飞播造林管理站(简称飞播站)
------ 三、县五丁关飞播实验林区工作站
------ 四、县食用菌工作站
------ 五、县野生动物管理站
------ 六、宁强县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办公室
---- 第三节林业治安检查机构
------ 一、县木材检查站
------ 二、林业公安机构
---- 第四节经营机构
------ 一、县国营苗圃
------ 二、县国营红石梁林场
------ 三、县林产品经销公司
------ 四、县食用菌研究所
-- 第二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森林资源调查
---- 第二节林产品类结构
------ 一、树种
------ 二、林特产资源
------ 三、薪炭材资源
------ 四、竹资源
---- 第三节森林资源分布
------ 一、各区森林资源分布
------ 二、森林的海拔(垂直)分布
------ 三、树种的海拔分布
------ 四、森林的坡度分布
-------- 1983年宁强县各区森林资源分布表
-- 第三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一、人工造林
------ 二、飞播造林
-- 第四章林业管护
---- 第一节林政林权
------ 一、林政管理
------ 二、山林权属
---- 第二节护林防火
------ 一、封山育林
------ 二、防火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一、普查
------ 二、检疫
------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林业经济
---- 第一节投资
---- 第二节林产经营
------ 一、抚育间伐
------ 二、采伐
---- 第三节竹木购销
------ 一、木材购销
------ 二、竹类购销
-------- 宁强县解放后择年林业产值状况表
-------- 宁强县解放后择年林业收入状况表
卷七水利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一、宁强县水利、水电工作队
------ 二、宁强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三、宁强县东方红站
------ 四、铁锁关水文站
-- 第二章江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第一节水系分布
---- 第二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一、地表水
-------- 宁强县各区径量统计表
------ 二、地下水
------ 三、水质及河水污染
------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三章防汛及引水工程
---- 第一节江河堤防建设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宁强县水利资源分布图
------ 宁强县灌溉面积150亩以上渠道统计表
-- 第四章蓄水工程
---- 第一节水库
------ 一、秦家垭水库
------ 二、李家沟水库
------ 三、高家沟水库
------ 四、石关门水库
------ 五、大沟水库
------ 六、刘家沟水库
------ 七、赵家坝水库(未竣)
---- 第二节陂塘
------ 宁强县有效灌溉面积50亩以上水塘统计表
-- 第五章提水工程及人畜饮水
---- 第一节传统提水工具
------ 一、戽斗
------ 二、筒车
------ 三、龙骨水车
---- 第二节抽水站和机井
------ 一、抽水站
------ 二、机井
---- 第三节水轮泵水锤泵及喷灌
------ 一、水轮泵
------ 二、水锤泵
------ 三、喷灌
---- 第四节人畜饮水
------ 一、基本状况
------ 一、阳平关镇人饮改水工程
------ 二、高寨子人饮改水工程
------ 三、广坪街人饮改水工程
------ 宁强县灌溉面积百亩以上抽水站统计表
------ 宁强县灌溉50亩以上机井统计表
-- 第六章水力开发与水电建设
---- 第一节水力机械
---- 第二节小水电建设
---- 第三节二郎坝引嘉入汉工程及卧龙台电站
------ 宁强县二郎坝引水工程梯级开发鸟瞰示意图
---- 宁强县装机30千瓦以上水电站统计表
-- 第七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水土治理
卷八工业志
-- 第一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火柴
---- 第二节油漆
---- 第三节塑料
---- 第四节焊剂
---- 宁强县火柴厂1950~1992年择年产量、利税表
-- 第二章食品 饮料业
---- 第一节食品
------ 一、粮油加工
------ 二、副食、调味品加工
---- 第二节饮料
------ 一、酿酒
------ 二、制茶业
-- 第三章造纸 印刷
---- 第一节造纸及纸制品业
---- 第二节印刷业
-- 第四章冶炼 机械与小五金
---- 第一节金属冶炼
---- 第二节机械与小五金
-- 第五章建材 采矿
---- 第一节建筑材料业
------ 一、砖瓦生产
------ 二、石灰生产
------ 三、水泥及其制品生产
------ 四、保温材料生产
------ 五、大理石加工
---- 第二节采矿业
------ 一、锰矿采选
------ 二、淘沙金
------ 三、铅锌矿采选
------ 四、石棉开采
------ 五、铜锌矿开采
------ 六、磷矿生产
------ 七、硫铁矿采选
-- 第六章电力工业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供电
------ 宁强县用电情况择年统计表
-- 第七章纺织 缝纫 制革
---- 第一节纺织
---- 第二节缝纫
---- 第三节制革
-- 第八章手工制作业
---- 第一节竹木藤棕草编织
---- 第二节陶瓷生产
---- 第三节衡器制作
---- 第四节煤制品生产
---- 第五节工艺品制作
------ 一、雕刻
------ 二、玻璃器皿生产
------ 三、刺绣
------ 四、首饰加工
---- 宁强县1949~1992县年工业总产值及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表
---- 宁强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择年统计表(石棉含地企产量)
---- 宁强县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择年统计表
-- 第九章工业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经营
------ 一、生产
------ 二、销售
------ 三、财务
卷九交通·邮电志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小路
---- 第三节公路
------ 一、国家干线公路
------ 二、专用公路
------ 三、县属公路
------ 四、乡属公路
---- 第四节铁路
-- 第二章桥津
---- 第一节木桥与索桥
------ 木桥
------ 索桥
---- 第二节砖石拱桥
----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桥
---- 第四节津渡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人畜运输
------ 一、驿运与航运
------ 二、人力运输
-------- 背架子背运
-------- 手推车运输
------ 三、畜力运输
---- 第二节机械运输
------ 一、汽车运输
------ 二、拖拉机运输
------ 三、摩托车运输
------ 四、火车运输
---- 第三节运输组织
------ 一、运输合作组织
------ 二、汽车运输组织
------ 三、铁路运输组织
------ 四、车辆修理
-- 第四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公路管理机构
---- 第二节公路管理
------ 一、公路工程与养护管理
------ 二、路政管理
------ 三、公路征费管理
---- 第三节运输管理
---- 第四节交通监理
------ 一、机构
------ 二、安全管理
------ 三、重大交通事故录
-- 第五章邮电
---- 第一节邮电机构
---- 第二节邮路和电路
------ 一、邮路
------ 二、电话电路
------ 三、电报线路
---- 第三节邮电业务
------ 一、邮政业务
------ 二、电信业务
---- 第四节邮电资费
------ 一、邮资
------ 二、汇率
------ 三、电报费
------ 四、电话费
---- 宁强县内邮路表
---- 1990年7月31日国内邮件资费调整简表
卷十商业志
-- 第一章私营商业
-- 第二章集体商业
---- 第一节合作商业
---- 第二节对私营工商业改造及私合营商业
------ 一、改造私营工商业
------ 二、公私合营商业的工资制度
------ 三、股息制度
-- 第三章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一、解放前互助合作组织
------ 二、县供销合作社
------ 三、直属企业
---- 第二节管理体制与供销业务
------ 一、管理体制
------ 二、供销业务
---- 第三节扶持农村多种经营
------ 一、基础建设
------ 二、重点农副产品
---- 宁强县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供应择年统计表
---- 宁强县供销合作社农副土特产品收购一览表
-- 第四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一、管理机构
------ 二、经营机构
---- 第二节商品采购
------ 一、工业品采购
------ 二、生猪鲜蛋收购
------ 三、其它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三节商品销售
------ 一、工业品销售
------ 二、工业品零售
------ 三、农副产品销售
------ 四、工业品供应政策
---- 第四节饮食服务业
------ 一、饮食业
------ 二、服务业
---- 第五节经营设施
------ 一、房产
------ 二、车辆
---- 第六节商业体改
---- 宁强县1956~1989年生猪、鲜蛋购、销、调择年统计表
---- 宁强县1954~1989年主要工业品销售数量择年统计表(一)
---- 宁强县1954~1989年主要工业品销售数量择年统计表(二)
---- 宁强县商业系统1959~1989年销售、利润完成情况一览表
-- 第五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企事业单位
---- 第二节粮食收购
------ 一、随赋征购与随赋借征
------ 二、自由贸易到统购
------ 三、合同定购与委托代购
---- 第三节油脂油料收购
------ 一、食用油脂油料收购
------ 二、非食用油脂油料收购
---- 第四节粮油销售
------ 一、城镇粮油供应
------ 二、城镇食油供应
------ 三、农村粮食销售
------ 四、粮油议购议销
------ 五、粮油证券
------ 六、粮油集市贸易
---- 第五节粮油储运
------ 一、仓储
------ 二、保管
------ 三、调运
---- 宁强县1949~1989年粮食征购统计表
---- 宁强县1953~1992年食油收购统计表
---- 宁强县城镇人口粮食定量标准分等规定(1956)
---- 宁强县1955~1989年农村粮食销售统计表
卷十一财税金融志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财政体制
---- 第三节财政收入
------ 一、预算内收入
------ 二、预算外收入
---- 第四节财政支出
---- 宁强县1950~1992年财政收入统计表
---- 宁强县1954~1992财政预算外收入统计表
---- 民国时期部分年度宁强县财政支出统计表
---- 宁强县1950~1992财政支出统计表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务体制
---- 第三节税种 税额
------ 一、农业各税
------ 二、主要工商税
---- 第四节税务管理
------ 一、稽征管理
-------- 宁强县1951~1959年各税收入表
------ 二、促产增收
------ 三、减免与查补
------ 宁强县1960~1969年各税收入表
------ 宁强县1970~1979年各税收入表
------ 宁强县1980~1984年各税收入表
------ 宁强县1985~1989年各税收入表
------ 宁强县1981~1989年税收查补统计表
-- 第三章金融与保险
---- 第一节机构
------ 一、中央银行等驻县金融机构
------ 二、中国人民银行县支行
------ 三、中国农业银行县支行
------ 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宁强县支行
------ 五、中国工商银行宁强县支行
------ 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强县支公司
------ 七、信用合作社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储蓄
---- 第四节信贷
------ 一、民间借货
------ 二、工商信贷
------ 三、农业信贷
---- 第五节保险事业
---- 第六节有价证券
---- 宁强县1950~1989各银行分类存款余额统计表
---- 宁强县银行择年贷款资金运用统计表
---- 宁强县历次国债发行数额表
卷十二城乡建设志
-- 第一章建设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业务机构
---- 第二节城区规划与测绘
------ 一、规划
------ 二、测绘
---- 第三节工程管理
------ 一、基建管理
------ 二、施工管理
------ 三、质量监督
---- 第四节房屋普查
------ 1986年城镇居民住房状况一览表
-- 第二章县城
---- 第一节城区变迁
------ 附图
---- 第二节街巷分布
------ 县城略图
---- 第三节市政建设
------ 一、道路
------ 二、城防河堤
------ 三、路灯
------ 四、供水
------ 五、排水
---- 第四节房产
------ 一、私房改造
------ 二、公房建设
------ 三、房产管理与开发
-- 第三章村镇
---- 第一节乡村建设
---- 第二节集镇建设
---- 村镇现状与规划用地对比
---- 宁强县新村镇规划简表
---- 宁强县1984年房屋、宅基地状况表
-- 第四章建筑工程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建筑技术
------ 一、建筑设备
------ 二、建筑材料
------ 三、建筑设计
---- 第三节建筑成就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一、环境状况
------ 二、排污
---- 第二节公害治理
------ 嘉陵江宁强县燕子砭断面污染物年度变化统计表
卷十三经济管理志
-- 第一章经济计划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计划管理体制
---- 第三节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 第二章统计
---- 第一节综合统计
---- 第二节专业统计
---- 第三节人民生活调查
------ 一、农村住户调查
------ 二、城市住户调查
-- 第三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与职能
------ 一、机构
------ 二、职能
---- 第二节集市与市场管理
------ 一、集市变化
------ 二、集市贸易管理
---- 第三节工商登记、商标管理及其它
------ 一、工商登记
------ 二、商标管理
------ 三、其它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宁羌州集市表
---- 宁强县80年代城乡集市表
---- 宁强县1989年工商企业登记表
---- 宁强县(1950~1989年)个体工商业基本情况择年表
---- 宁强县(1992年)注册商标简表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市场物价
---- 第二节粮油价格
------ 一、集市贸易价格
------ 二、粮食统购统销价格
------ 三、油脂油料统购统销价格
---- 第三节物价监督检查
------ 1988年7月28日宁强县副食公司国家名酒名烟开盘售价表
------ 宁强县民国29年(1940)粮食产量和价格表
------ 宁强县民国33年(1944)择月物价调查统计表
------ 宁强县1960年至1989年主要粮食统购价格表
------ 宁强县1953年至1989年粮食销售价格简表
------ 宁强县1971年油料油脂调整收购价格简表
-- 第五章审计计量与物资管理
---- 第一节审计
---- 第二节计量
------ 一、机构
------ 二、标准化管理
------ 三、计量器具管理
---- 第三节物资管理
------ 一、机构与职能
------ 二、经营
-------- 宁强县1976年至1990年国家主要统管物资购进表
-------- 宁强县1963年至1990年国家主要统管物资供应情况
卷十四政权志
-- 第一章代议机构
---- 第一节临时参议会
---- 第二节参议会
-- 第二章权力机关
---- 第一节工农兵代表会议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宁强县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基本情况表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一、人民代表
------ 二、会议概况
-------- 宁强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基本情况表
------ 三、常务委员会
-------- 宁强县1981~1992年人大常委会领导一览表
-- 第三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卫、州及民国县级行政机构
------ 宁强县(羌)民国时期历任知事(县长)任职时间一览表
---- 第二节县人民政府
------ 宁强县人民政府(县人委)领导人一览表(1949~1966)
------ 宁强县革命委员领导人一览表(1968~1981)
------ 宁强县人民政府领导人一览表(1981~1992)
---- 第三节基层行政机构
-- 第四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一、司法兼理理到县地方法院
------ 二、县人民法院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复查纠正冤假错案
-- 第五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检察工作
------ 一、刑事检察
------ 二、自桢工作
------ 三、监所检查监督
------ 四、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章劳动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事业单位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一、劳动就业
------ 二、劳动安全
---- 第三节人事管理
------ 一、管理范围
------ 二、干部录用
------ 三、干部调配
---- 第四节工资管理
------ 宁强县全县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与工资总额统计表(1953~1992)
---- 第五节编制
------ 一、编制机构
------ 二、编制数额
-------- 宁强县党政群机关编制与实有人员结构表
-------- 宁强县事业单位编制与实有人数
-- 第七章民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优抚和安置
------ 一、解放前的优抚
------ 二、解放后的优抚与安置
---- 第三节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 一、社会经济
------ 二、社会福利事业
-- 第八章信访
---- 第一节机构与制度
------ 一、机构
------ 二、制度
---- 第二节信访实绩
卷十五司法行政·公安志
-- 第一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公证业务
---- 第五节律师事务
-- 第二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镇反
------ 一、镇反运动
------ 二、反动党、团、特自首登记
------ 三、取缔反动会道门
------ 四、打击现行反革命
---- 第三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四节社会治安管理(附宁强火灾实录)
------ 一、治安保卫
------ 二、户口管理
------ 三、禁烟禁赌
------ 四、消防
------ 五、交通管理
------ 七、其他治安管理
------ 附 宁强火灾实录
---- 第五节内部保卫
------ 一、内保组织
------ 二、清理中内层
------ 三、内部肃反运动
---- 第六节平反冤假错案
卷十六政党·政协·群团志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
------ 一、宁强解放前的共产党组织
------ 二、新中国成立后宁强县的共产党组织
---- 第二节党员
---- 第三节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委领导的中心工作
------ 一、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
------ 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三、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五节思想建设
---- 第六节纪律检查与行政监察
------ 一、检查机构
------ 二、检查主要实绩
------ 三、监察机构与职能
---- 第七节统战工作
---- 宁强县建国后择年中共基层组织分布情况统计表
---- 宁强县建国后择年度中共党员性别民族文化程度情况表
---- 宁强县建国后择年度中共党员年龄行业分布情况表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地方组织
---- 第二节特务活动
---- 第三节三青团与童子军
------ 一、三民主义青年团
------ 二、中国童子军
-- 第三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强县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历次委员会议
------ 宁强县政协历届历次委员会议
---- 第三节主要工作
------ 一、经济活动
------ 二、科教文卫活动
------ 三、祖国统一及民族宗族活动
------ 四、学习
------ 五、文史资料征集
------ 六、提案工作
------ 七、其他
-------- 宁强县政协各届委员分布情况表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一、组织
-------- 宁强县基层工会、会员择年表
------ 二、代表大会
-------- 宁强县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情况简表
------ 三、活动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一、农民协会
------ 二、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
---- 第三节青少年组织
------ 一、共产主义青年团
------ 二、少年先锋队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一、妇女会和妇女运动会
------ 二、民主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工商业组织
------ 一、工商联合会
------ 二、个体劳动者协会
卷十七军事志
-- 第一章军事要地
---- 第一节关隘 洞穴
------ 一、关隘
------ 二、洞穴
---- 第二节军事设施
-- 第二章军事机构与驻军
---- 第一节机构
------ 一、解放前武装机构
------ 二、人民武装机构
---- 第二节驻军
------ 蜀汉
------
------
------
------
------
------ 民国
------ 解放后
-- 第三章兵役与地方武装
---- 第一节兵役
------ 一、招募制
------ 二、征兵制
------ 三、志愿兵役制
------ 四、义务兵役制
-------- 宁强县征兵人数统计表
---- 第二节地方团队
---- 第三节人民地方武装
------ 一、游击队
------ 二、县大队与警卫队
---- 第四节民兵
------ 一、组织
------ 二、训练
------ 三、装备
------ 四、作用
-- 第四章重大战事和人民抗暴
---- 第一节战事
------ 一、秦惠王伐蜀的葭萌之战
------ 二、钟会攻占阳安关(今阳平关)
------ 三、杨文德据白崖称王
------ 四、任太洪北征
------ 五、达奚武败萧循
------ 六、王建戍三泉而兴帝业
------ 七、蜀败岐兵于金牛(今大安镇)
------ 八、后唐伐蜀大战三泉
------ 九、王全斌三泉败蜀军
------ 十、刘子羽保三泉
------ 十一、杨震促宁死不叛宋
------ 十二、石宣光复大安军
------ 十三、曹友闻阳平关抗蒙之役
------ 十四、田九成起义
------ 十五、蓝、鄢义军转战宁羌
------ 十六、明末农民起义
------ 十七、王辅臣宁羌州反戈
------ 十八、白莲教义军在宁羌之战
------ 十九、太平军克宁羌
------ 二十、红军宁羌游击战
------ 二十一、陕南战役的宁羌之战
-------- 东山观
---- 第二节抗暴
------ 一、燕子砭教案
------ 二、红灯教之“汉邑保安军”
------ 三、大刀会奇袭甘军
------ 四、“大定佛国”攻打县成
-- 第五章兵祸匪患和剿匪
---- 第一节兵祸
---- 第二节匪患
---- 第三节剿匪
卷十八科学技术志
-- 第一章科技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研究机构
------ 一、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 二、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三、县天麻科学研究所
------ 四、县食用菌研究所
------ 五、县木耳科学研究所
---- 第三节科普机构
------ 一、县科学技术协会
------ 二、区、乡(镇)科协组织
------ 三、学会、协会、研究会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科技人员普查
---- 第二节职称评定
------ 一、全民事、企业单位职称评定
------ 二、乡、镇集体单位职称评定
------ 三、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
---- 第三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一、平反冤、假、错案
------ 二、改善待遇
---- 宁强县首次职称改革专业技术人员评聘情况表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
------ 一、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技术推广
------ 二、旱地规格间套技术推广
------ 三、水稻白叶枯病综合防治
------ 四、飞播造林技术推广
------ 五、云南松毛虫防治研究
------ 六、山地牛改良技术推广
------ 七、不同组合杂交一代牛肥育性能试验
------ 八、山地牛杂交一代生长发育和役用性能测定
------ 九、杂交一代母牛人工诱导泌乳试验
------ 十、天麻野生变家栽的研究
------ 十一、天麻有性繁殖方法的研究
------ 十二、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的发现及其应用研究
------ 十三、西洋参引种及农田栽培技术研究
------ 十四、黑木耳高产所需水份等外界条件配合研究
------ 十五、黑木耳QE14菌株选育研究
------ 十六、段木香茹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 十七、苍溪雪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十八、“金牛早”名茶研制
---- 第二节工业科技成果
------ 一、桐籽饼浸出试验
------ 二、食用菌代料栽培配套机械设备研制
------ 三、野草莓酒研制
------ 四、荞麦大曲酒研制
------ 五、埋弧自动焊剂的开发与生产
------ 六、宁强县阳广公路夏家嘴嘉江大桥
---- 第三节其他科技成果
------ 一、调查报告
------ 二、学术交流
-- 第四章科技服务
---- 第一节气象测报
------ 一、气象观测
------ 二、气象预报
---- 第二节地震测报
---- 第三节科学普及
卷十九教育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局直属事业单位
------ 教研室
------ 招生办公室
------ 电教站
------ 县工农教育办公室
------ 督导室
-- 第二章学前及初等教育
---- 第一节学前教育
---- 第二节科举初等教育
------ 一、学宫
------ 二、书院
------ 三、试院
------ 四、社学、义学、私塾
---- 第三节新制初等教育
------ 一、国民初等教育
------ 二、人民初等教育
-- 第三章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一、起步奠基阶段
------ 二、恢复与曲折发展阶段
------ 三、巩固提高阶段
---- 第二节中等职业教育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一、民众教育
------ 二、人民政府的农村扫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函授、自学考试和电大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结构与任用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待遇
------ 宁强县1989年教职员工情况表
-- 第六章经费与设备
---- 第一节教育经费
------ 一、明清教育经费
------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
------ 三、解放后的教育经费
---- 第二节教学设备
---- 第三节勤工俭学
---- 附 宁强县学校分级管理一览
------ 宁强县1989年学校设备情况统计表
------ 宁强县1989年校舍情况统计表
卷二十体育·卫生志
-- 第一章体育机构与设施
---- 第一节机构
------ 一、体育行政机构
------ 二、业余体校与老年体协
---- 第二节设施
------ 一、场地
------ 二、器材
------ 三、经费
-- 第二章体育活动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一、幼儿体育
------ 二、中、小学体育
---- 第二节社会体育
------ 一、民间体育
------ 二、职工体育
------ 三、老年体育
-- 第三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本县运动会
------ 宁强县田径赛少男甲组最高记录一览表
------ 宁强县田径赛少女甲组最高记录一览表
------ 宁强县田径赛少男乙组最高记录一览表
------ 宁强县田径赛少女乙组最高记录一览表
---- 第二节出席汉中地区运动会
------ 近年参加汉中地区运动会部分竞赛成绩及名次
---- 第三节出席全国及国际竞赛
-- 第四章卫生机构
---- 第一节县级卫生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协调机构
------ 三、事业机构
------ 宁强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床位择年统计表
---- 第二节基层暨其他卫生机构
------ 一、基层卫生机构
------ 二、其他卫生机构
-- 第五章防疫保健
---- 第一节卫生防疫
------ 一、除害灭病
------ 二、预防接种
------ 三、卫生检查与监测
------ 四、传染病防治
------ 五、地方病防治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第六章医疗
---- 第一节医术种类
------ 一、草医
------ 二、中医
------ 三、西医
------ 四、中西医结合
---- 第二节医术培训
---- 第三节医术水平与公费医疗
------ 一、医术水平
------ 二、公费医疗
-- 第七章药材
---- 第一节药材资源
---- 第二节药材生产与炮制
------ 一、药材生产
------ 二、药材炮制
---- 第三节药材经营与药政管理
------ 一、药材经营
------ 二、药政管理
-------- 宁强县择年份西药、医疗器械经营情况表
-------- 宁强县择年中成药经营情况表
卷二十一文化·文物志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馆与文化站
------ 一、文化馆
------ 二、农村文化站
---- 第二节图书与地方报刊
------ 一、图书阅览
------ 二、图书发行
------ 三、地方报纸
------ 四、地方期刊
-- 第二章民间艺术
---- 第一节民间歌舞
---- 第二节大山的韵律
------ 一、山歌
------ 二、山歌选录
---- 第三节民间音乐
-- 第三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宁强县文学社情况表
---- 第二节音乐创作
---- 第三节书法与篆刻
---- 第四节美术与摄影
------ 一、美术
------ 二、摄影
-- 第四章戏剧 电影
---- 第一节剧种与剧团(含戏班)
------ 一、剧种
------ 二、剧团
---- 第二节改编与创作剧目
------ 一、改编剧目
------ 二、创作演出剧目
---- 第三节电影
------ 一、电影传人
------ 二、县电影队
------ 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宁强县电影放映择年情况统计表
-- 第五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机构与设施
------ 一、机构
------ 二、设施
---- 第二节有线广播
------ 一、传输线路网络
------ 二、广播技术服务
---- 第三节电视
------ 一、电视差转台和卫星接收台
------ 二、电视录像放映
-- 第六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与设施
------ 一、机构
------ 二、设施
---- 第二节馆藏档案及利用
-- 第七章地方志
---- 第一节明代方志
------ 一、明嘉靖《宁羌州志》
------ 二、明万历《重修宁羌州志》
---- 第二节清代方志
------ 一、清道光《续修宁羌州志》
------ 二、清光绪《重修宁羌州志》
------ 三、清光绪《宁羌州乡土志》
---- 第三节民国方志
------ 一、修志之举
------ 二、《宁强县经济调查报告书》
---- 第四节新《宁强县志》编纂
------ 一、修志机构
------ 二、资料收集
------ 三、县志组稿
------ 四、县志评审
-- 第八章文物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石刻和古木
------ 一、石刻
------ 三、古木
---- 第三节馆藏文物
------ 宁强县明、清及近现代馆藏书画
---- 第四节革命遗迹和革命文物
------ 红军铜币
------ 1935年红军在宁石刻标语
------ 宁强县1935年红军石刻标语表
卷二十二艺文志
-- 第一章散文
---- 龙洞记
---- 金牛峡赋
---- 栈道栽桑记
---- 劝民种麦以济春食记
---- 祭抗日阵亡将士文
---- 汉之溯源
---- 金家坪
---- 小城的女人
---- 汉源笔会小记
-- 第二章诗词
---- 第一节唐代
------ 夜发三泉即事
------ 晓发方骞驿
------ 经三泉路作
------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 早上五盘岭
------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八)
------ 观汉水
------ 五盘
------ 夕次嶓山下
------ 赴资阳经嶓冢山
------ 渡汉江
------ 三泉驿
------ 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
------ 嘉陵江
------ 符亭二首并序
------ 金牛驿
------ 嶓家
------ 放猿
------ 遇放猿再作
---- 第二节宋代
------ 三泉龙洞
------ 龙门
------ 晚泊金牛
------ 老君洞
------ 金牛道中遇寒食
------ 晓发金牛
------ 次韵张季长题龙洞
------ 自三泉泛嘉陵至利州
------ 三泉驿舍
------ 自兴元赴宫成都
------ 嘉川铺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
------ 长木晚兴
------ 长木夜和抵金堆市
------ 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谋以明年下三峡
------ 壬辰十月十三日,自阆中还兴元,游三泉龙门。十一月二日,自兴元适成都,复携儿曹往游赋诗
------ 予行蜀汉间,道出潭毒关下,每憩罗汉院山光轩。今复过之,怅然有感
------ 春感
------ 园中杂书
------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
------ 晨起
------ 春雨复寒遣怀
------ 夜行
------ 独酌有怀南郑
------ 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
------ 初冬杂题
------ 初冬至近村
------ 偶怀小益南郑之间怅然有感
------ 上已小饮,追忆乾道中尝以是日病酒留三泉江月亭,凄然有感
------ 怀旧
------ 雪夜感旧
------ 感旧
------ 夜雨感旧
------ 感昔
------ 夜与子遹说蜀道因作长句示之
---- 第三节明代
------ 金牛峡
------ 汉江源
------ 汉江歌赐襄王
------ 沔县抵宁羌
------ 五丁峡
------ 嘉陵江
------ 五丁涵照
------ 古观晨烟
------ 天台夜雨
------ 清溪环带
------ 滴水悬崖
------ 龙洞仙桃
------ 莲花池
------ 嶓冢连云
------ 龙门洞
------ 阳平关
------ 五丁峡
------ 金牛峡
------ 浣石铺
------ 燕子河
------ 天台夜雨
------ 东山观
------ 丙穴嘉鱼
------ 龙洞仙桃
------ 古观晨烟
------ 滴水悬崖
------ 集景二首
------ 金牛峡
------ 五丁峡
------ 石牛道
------ 七盘关
---- 第四节清代
------ 七盘山
------ 大安驿
------ 五丁峡
------ 雨度五丁峡
------ 夜至黄坝驿短歌
------ 宁羌夜雨
------ 宁羌州
------ 梁州
------ 晚渡汉江
------ 宁羌州
------ 七盘关
------ 七盘关
------ 宁羌道中九日
------ 五丁关
------ 登宁羌
------ 金牛峡
------ 五丁峡
------ 张仪楼
------ 大安驿
------ 大安阻雨
------ 雨后过五丁峡
------ 宁羌州
------ 怀介兹
------ 四月十八日宿柏林驿枕上作
------ 入七盘关宿转斗铺即事
------ 夜发大安驿趋黄坝
------ 雨后由大安至宽川溪 水新涨屡次乱流记险
------ 牢固关
------ 入七盘关
------ 出七盘关踏雪抵宁羌州
------ 大安驿旅夜闻院东弹月琴
------ 大安驿雨
------ 是夜大风复口占一绝寄亥白
------ 咏五丁关前大树
------ 转斗铺题壁
------ 宽川铺
------ 五丁关
------ 宽川铺
------ 五丁关
------ 滴水岩
------ 界牌岭
------ 七盘关
------ 七盘山
------ 雨次黄坝
------ 七盘关
------ 大安驿
------ 五丁关
------ 至宁羌奉赠严乐园太守
------ 夜度七盘关
------ 七盘关
------ 五丁力士开山处放歌
------ 三龙洞
------ 宁羌州
------ 七盘关
------ 回水河晓发
------ 大安驿元夕(二首)
------ 烈金堡
------ 金牛峡
------ 五丁关
------ 七盘关
------ 黄坝驿
------ 滴水铺
------ 文泉回文诗
------ 壬午季秋,承乏武都赴乡查验义谷,亲历层岩叠嶂,如人画图,其幽险处实生平所未见,归途口占纪之以诗
------ 嶓冢连云
------ 五丁关(二首)
------ 由汉中至宁羌途中杂书所见得小诗八首
------ 阳平关纪事
------ 五丁关怀古
------ 五丁峡
------ 五丁峡
------ 途次宁羌州
------ 五丁春景
------ 过五丁关
---- 第五节现代
------ 宁强道中
------ 阳平关
------ 白水江
------ 赠宁强图书馆
------ 宁强杂写
------ 宁强杂咏
------ 赠潘伯夫
------ 秦麓草堂述怀
------ 阳平关
------ 秋日游回龙寺题壁
------ 宁强九九令
------ 宁强怀古
------ 赴巴山搜集民歌过阳平关
------ 大雨过燕子砭
------ 七盘关
------ 汉源行
------ 五丁关怀古
------ 初过五丁关感怀
------ 七里坝大桥即景
------ 清平乐·阳平关
------ 咏大安
------ 石棉山上
------ 过安乐河大桥
------ 望凤凰山
------ 1991年社教中青木川修成青东水库
------ 咏梯子岩
------ 汉源笔会留墨
-- 第三章地方楹联
卷二十三社会·风俗志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道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三节天主教 基督教
------ 一、天主教
-------- 嘉陵江滨的燕子砭
------ 二、基督教
------ 附 燕子砭教案
-- 第二章会道门
---- 第一节帮会
---- 第二节一贯道 归根道
------ 一、一贯道
------ 二、归根道
---- 第三节同善社 明星善社 圣学会
------ 一、同善社
------ 二、明星善社
------ 三、圣学会
---- 第四节红灯教、火居道、皇坛
------ 一、红灯教
------ 二、火居道
------ 三、皇坛
-- 第三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衣食住行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房舍
------ 四、行旅
---- 第二节生育 寿辰
------ 一、生育
------ 二、寿辰
---- 第三节婚嫁 丧葬
------ 一、婚嫁
------ 二、丧葬
---- 第四节传统节日
---- 第五节陋习
---- 第六节新风尚
-- 第四章姓氏
---- 第一节姓氏源流
---- 第二节姓氏实录
-- 第五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一、城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二、城关与大安方言语音的比较
------ 三、文白异读
------ 四、本县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
-------- 附表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
------ 一、构词特点
------ 二、语法例句
---- 第四节民谚
------ 一、农谚
------ 二、气象谚语
------ 三、生活谚语
------ 四、卫生谚语
---- 第五节歇后语
卷二十四人物志
-- 第一章传记
---- 田九成
---- 刘棨
---- 陈才芳
---- 李国瀛·李蔚霖
---- 李荣栋
---- 刘长海
---- 谢廷麒
---- 黎彩彰
---- 王仆公
---- 陈锦章
------ 附图陈锦章
---- 陈文华
------ 附图陈文华
---- 杜大邦、杜大坤
---- 毛武超
---- 金化鹏
---- 石远峰
---- 魏辅唐
---- 李叔敏
---- 刘甲三
---- 屈成章
---- 宁济仲
---- 胡遽然
---- 金老么
---- 金礼仁
---- 王岱安
---- 黎琴南
---- 何锐
------ 附图何锐
---- 成连音
---- 郑治彰
---- 何永福
---- 高伯师
-- 第二章英名录
---- 第一节革命烈士录(一)——干部部分
---- 第二节革命烈士录(二)——战士及一般人员
------ 城关镇
------ 罗村坝乡
------ 王家坪乡
------ 金家坪乡
------ 沙河子乡
------ 舒家坝乡
------ 滴水铺乡
------ 大安镇
------ 南屏乡
------ 桑树湾乡
------ 白杨林乡
------ 庙坝乡
------ 烈金坝乡
------ 宽川乡
------ 代家坝乡
------ 南沙河乡
------ 徐家坝乡
------ 巩家河乡
------ 东皇沟乡
------ 阳平关镇
------ 大长沟乡
------ 唐渡乡
------ 燕子砭乡
------ 千丘乡
------ 新场乡
------ 双河乡
------ 竹坝河乡
------ 太阳岭乡
------ 玉泉坝乡
------ 八海乡
------ 安乐河乡
------ 铁锁关乡
------ 二郎坝乡
------ 周家坝乡
------ 龙王乡
------ 坪溪河乡
------ 水田坪乡
------ 胡家坝乡
------ 茅坪沟乡
------ 关口坝乡
------ 大竹坝乡
------ 毛坝河乡
------ 黄坝驿乡
------ 乡籍不明者
---- 第三节宁强县部分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第四节宁强县获省级以上(含省级)劳模及先进个人名录(1950~1989年)
---- 第五节宁强县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名录
附录
-- 宁强陨石安家山样品熔壳
-- 宁强陨石安家山样品新鲜断面
-- 宁强陨石内部结构
-- 宁强陨石碎块
后记
修志人员名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