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志

新昌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西昌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4年05月

目录

封面
新昌县志
图片
-- 新昌县卫星景象图
-- 大地山河
---- 山区地貌态势(航拍韩丰岭盘山公路、梯田)
---- 河谷盆地田园风光之二(拔茅至兰沿一带村落)
---- 河谷盆地田园风光之一(澄潭江龟岩潭两岸)
-- 县城新貌
---- 城关镇鸟瞰
---- 县机关大楼
---- 鼓山路街景
---- 节日之夜
---- 羊毛衫兔毛市场
---- 住宅小区
-- 农业
---- 喷灌
---- 梯田
---- 采茶
---- 山头改造成耕地
---- 良种长毛兔
---- 烟、茶、茧、术四大特产
---- 毛竹基地
-- 水电
---- 长诏水库大坝放水
---- 棣山水电站
---- 新昌江防洪堤
---- 电网调度室
---- 门溪水库
---- 巧英水库西山渡槽
---- 巧英水库大坝
---- 前丁水库
-- 工业
---- 轴承总厂(附产品)
---- 柴油机厂加工车间(附产品)
---- 毛纺厂流水线
---- 羊毛衫
---- 制药厂
---- 药品
---- 胶丸
---- 印花机械
---- 制冷产品
---- 冷冻冷藏
-- 文教
---- 广播电视大楼
---- 石城影都
---- 人民医院
---- 民间艺术“吹鼓亭”
---- 新昌中学语音室
---- 越剧尹派三代传人(右一为尹桂芳)
---- 调腔《闹九江》剧照
-- 古刹大佛
---- 石城古刹
---- 刘勰撰《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
---- 放生池
---- 石雕弥勒大佛
---- 隋智者大师纪念塔
---- 佛殿夜景
---- 千佛石窟
-- 风光胜迹
---- 万马渡朝板岩
---- 潜溪天烛峰
---- 南岩山
---- 倒脱靴
---- 穿岩十九峰
---- 台头山下千丈坑
---- 沃洲山真君殿
---- (山卬)水帘洞
-- 文物
---- 碑廊
---- 革命烈士纪念碑
---- 明成化戏台
---- 圣旨
---- 出土文物(新石器时代至隋代)
-- 新昌县政区图
-- 新昌县城关镇现状图
-- 新昌县地貌水系图
-- 新昌县水利电力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政区建置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置县
------ 附:建县时间、地域考
---- 第二节 隶属
---- 第三节 县境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古代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区划
-- 第三章 县城 乡村
---- 第一节 县城
------ 附:新昌县治所在地石牛镇考
---- 第二节 区乡(镇)
---- 第三节 历代村居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岩性
---- 第三节 构造
---- 第四节 矿藏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势
---- 第二节 山脉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日照 辐射
---- 第二节 气温
----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 第四节 风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水系
---- 第二节 径流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干旱 虫害
---- 第二节 洪涝
---- 第三节 暴风
---- 第四节 冰雹 冻害
---- 第五节 地震 滑坡
第三编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人民公社
--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改革
---- 第二节 工业体制
---- 第三节 商业体制
-- 第三章 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产值
---- 第二节 投资
---- 第三节 产业结构
-- 第四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统计
---- 第二节 工商行政
---- 第三节 物价
---- 第四节 审计
---- 第五节 计量
-- 第五章 财税 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赋税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货币 债券
---- 第五节 金融机构
---- 第六节 金融业务
---- 第七节 保险
第四编 农工商业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粮食生产
------ 附:农场简介
---- 第二节 林业
------ 附:名贵古木
------ 附:林场简介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养殖业
---- 第五节 农机具
-- 第二章 工业
---- 第一节 发展
---- 第二节 结构
---- 第三节 门类
---- 第四节 名优产品
-- 第三章 商业
---- 第一节 粮油购销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四节 对外贸易
---- 第五节 饮食 服务
第五编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蓄水
---- 第二节 引水提水
---- 第三节 防洪
---- 第四节 水利管理
-- 第二章 水电
---- 第一节 电站
---- 第二节 电网
---- 第三节 农村电气化
---- 第四节 电力管理
-- 第三章 土地开发
---- 第一节 土地利用
---- 第二节 农田建设
---- 第三节 耕地保护
-- 第四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梁 隧道
---- 第三节 运输
---- 第四节 管理
-- 第五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六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乡镇建设
---- 第三节 建筑设计施工
----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第六编 政党 社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发展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委员会
---- 第四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五节 宣传 教育 统战 信访
-- 第二章 其他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
---- 第四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
-- 第三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工人团体
---- 第二节 农民团体
----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
---- 第四节 妇女团体
---- 第五节 工商团体
---- 第六节 科技文化团体
---- 第七节 其他团体
第七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历代县政
---- 第一节 县衙
---- 第二节 县政府
---- 第三节 县议会、参议会
---- 第四节 汪伪县政府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历次会议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民主政权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区乡(镇)机构
-- 第四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委员会议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安
---- 第三节 检察
---- 第四节 审判
---- 第五节 司法行政
-- 第六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安置
---- 第二节 救灾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 第七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
---- 第二节 工人
---- 第三节 待遇
第八编 军事
-- 第一章 武装
---- 第一节 历代地方武装
---- 第二节 人民武装
---- 第三节 驻军
---- 第四节 工事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制 征兵制
---- 第二节 志愿兵 义务兵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三章 重大兵事
---- 第一节 农民起义
---- 第二节 日军暴行
---- 第三节 抗日兵事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兵事
---- 第五节 剿匪
第九编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私塾 书院 县学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书院
---- 第三节 县学 社学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小学
---- 第三节 中学
---- 第四节 教学
--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农业教育
---- 第三节 工业、商业教育
---- 第四节 卫生、艺术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除文盲
---- 第二节 业余文化技术教育
---- 第三节 业余中高等教育
-- 第五章 教师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待遇
---- 第三节 民办教师
-- 第六章 经费 设施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勤工俭学
---- 第三节 设施
-- 第七章 科技组织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八章 科技普及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科技培训与交流
---- 第三节 星火计划
-- 第九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成果选介
---- 第二节 发明专利 科研论文
第十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卫生机构
---- 第一节 县属院站
---- 第二节 区、乡、村院站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生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章 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章 妇幼卫生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新法接生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五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第二节 饮水卫生
---- 第三节 卫生监测
-- 第六章 医药
---- 第一节 药材开发
---- 第二节 药品供应
---- 第三节 药政管理
-- 第七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四节 人才培养
第十一编 文化
-- 第一章 文物
---- 第一节 遗存 窑址
---- 第二节 古墓群 古墓葬
---- 第三节 石窟造像 石刻
---- 第四节 古建筑
---- 第五节 馆藏文物
-- 第二章 名山胜迹
---- 第一节 大佛寺
---- 第二节 南岩 潜溪
---- 第三节 沃洲 东(山卬)
---- 第四节 天姥 刘门
---- 第五节 穿岩
---- 第六节 胜景拾零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天主教
-- 第四章 戏剧
---- 第一节 调腔
---- 第二节 越剧
---- 第三节 乱弹 目连 木偶
---- 第四节 演出场所
-- 第五章 民间艺术
---- 第一节 民间舞蹈
---- 第二节 杂耍
---- 第三节 民间音乐
-- 第六章 新闻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七章 图书 档案
---- 第一节 图书发行
---- 第二节 图书收藏
---- 第三节 档案
-- 第八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事业单位
---- 第二节 文艺创作
---- 第三节 电影放映
第十二编 居民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迁移
---- 第四节 姓氏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节育
---- 第二节 晚婚优生
---- 第三节 政策措施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职工生活
-- 第四章 风俗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岁时习俗
---- 第五节 社会习俗
-- 第五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方言字
---- 第三节 词汇
---- 第四节 语法
第十三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石待旦
---- 石公弼
---- 林安宅
---- 石墪
---- 黄度
---- 陈祖 陈雷
---- 王爚
---- 潘音
---- 梁贞
---- 吕不用
---- 杨信民
---- 甄完
---- 何鉴
---- 吕光洵
---- 潘晟
---- 万鹏
---- 吕光午
---- 吕抚
---- 潘西凤
---- 俞国望
---- 俞汝本
---- 梁葆仁
---- 张万成
---- 梁柏台
---- 童学琦
---- 叶向阳 俞菊生
---- 张载阳
---- 俞歧山 俞大同
---- 兴慈
---- 潘岩火
---- 张家瑞
---- 潘国钧 潘国贤
---- 陈宗器
---- 陈石民
---- 陈麟瑞
---- 俞德丰
---- 祝其乐
---- 吕绍虞
---- 俞德葆
---- 陈之霖
---- 梁鋆立
---- 杨柳青
---- 潘念之
---- 吕允福
---- 陈正
---- 徐诵明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 石牧之
------ 石邦哲
------ 石斗文
------ 石宗昭
------ 盛符
------ 周俌
------ 俞浙
----
------ 董旭
------ 王公显
------ 丁若水
----
------ 贾骥
------ 丁川
------ 吕昌
------ 胡祯
------ 俞铎
------ 俞振才
------ 吕献
------ 曹祥
------ 曹天宪
------ 俞朝妥
------ 萧敏道
------ 田琯
------ 吕继儒
------ 吕光化
------ 吕光升
------ 潘志省
----
------ 吕正音
------ 吕爚
------ 陈捷
------ 陈榭簨
------ 梁敦怀
------ 杨世植
------ 杨际泰
------ 陈谟
---- 近现代
------ 丁伯荣
------ 吕衷谦
------ 唐觉民
------ 梁渭溪
------ 陈恭藻
------ 吴星灿
------ 张南坡
------ 吕衷和
------ 梁毓芝
------ 梁福祥
------ 石劼夫
------ 吕钟杰
------ 袁野秋
------ 熊剑东
------ 钱世昌
------ 王惠成
------ 梁介白
------ 陈肇科
------ 陈叔庄
------ 章选青
------ 张梦旦
------ 章成森
------ 竺永华
------ 吕家振
------ 石仲华
------ 林黛英
------ 高德藩
------ 章一萍
------ 梁松元
------ 梁以忠
------ 吕惠堂
------ 俞宗杰
------ 潘少楼
------ 陈士标
------ 俞国强
------ 赵守恒
-- 第三章 英名录
---- (一)革命烈士
---- (二)阵亡将士
第十四编 文存
-- 第一章 书目
---- 一、古代书目
---- 二、近现代书目
-- 第二章 诗文选辑
---- 一、诗词
---- 二、文选
---- 三、文告
-- 第三章 地情资料存目
-- 第四章 专题资料辑存
---- 一、历代客籍文化名人资料辑录
---- 二、石雕弥勒大佛历代造型变化及维修
---- 三、历代县志修纂纪要
---- 四、新昌同名县郡录
---- 五、生态环境变化资料拾零
-- 第五章 传说 轶闻
人名索引
编后记
修志机构及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