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民政志(1941-2006)

沐川县民政志(1941-2006)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真实、科学地记载沐川县民政工作的发展与变化。 二、本志上限自有资料记载的民国年间,下限止于2006年底,部份内容延伸至2007年。

内容时限: 1941-2006

出版时间: 2008年06月

目录

封面
沐川县民政志
《沐川县民政志》编纂领导小组名录
图片
-- 国家民政部官员视察沐川民政工作。
-- 国家民政部官员到沐川县视察。
-- 省人大副主任康振黄(左四)和曾在沐川战斗过的地下党员座谈并观看《血洒沐川》专题片。
-- 时任县民政局局长江一帆陪同省民政厅冯厅长、市民政局伍局长视察沐川烈士陵园。
-- 市长刘运生(右四)、县委书记陈俊林(右三)、县长刘忠福(左四)等视察沐川新村。
-- 市民政局局长乔华明(左一)到沐川县检查民政工作。
-- 副市长张海波(左二)、市民政局长王秀珍(左三)、县民政局长罗桂林(左一)检查新凡小河新村建设工作。
-- 市民政局救灾科长欧阳到沐川查看灾情。
-- 县委书记王善强(右二)、县长江洪(右四)参加拥军优属座谈会。
-- 县委书记王善强(右一)、县长江洪(右二)对民政工作进行调研。
-- 县委书记王善强(右一)、县长唐安齐(右二)召集研究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
-- 县委、县政府领导组织向灾区捐款。
-- 县长罗德敏(左二)向香港考察团介绍沐川县村委会选举情况。
-- 县长罗德敏(右四)参加沐川县发行福利彩票开幕式。
-- 县人大副主任王桂槐(左)、副县长张大林(前排中)、政协副主席陈庆嘉(前排右)率队实地督导勘界工作。
-- 县政协主席陈玉冰(左)向新村赠门联。
-- 副县长陈景贵(中)主持召开县安身工程工作会。
--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雷在阳(左二)、副县长陈玉冰(左三)三下乡发放红十字会捐赠物资。
-- 县委书记叶三强(左)、县民政局长刘禄惠(中)在大楠镇敬老院看望五保老人。
-- 县长杨伟(左一)到幸福乡共和村检查受灾情况。
-- 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文欢(中)下乡检查农户受灾情况。
-- 沐川县村民接受香港扶贫考察团采访。
-- 民政干部到社区讲解低保政策。
-- 社区干部看望贫困户。
-- 时任县民政局局长江一帆在沐川烈士陵园主持安葬仪式。
-- 二野军大校友会沐川分会向纪念碑敬献花圈。
-- 解放军56041部队车辆义务为沐川新村建设运输建筑材料。
-- 县民政局局长罗晓琳(左一)慰问老复员军人张德发。
-- 沐川县村委会选举工作。
-- 香港扶贫团到沐川县考察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
-- 香港福慧基金会资助孤儿捐赠仪式。
-- 沐溪镇茨梨村第五届村民选举大会。
-- 沐溪镇敬老院。
-- 2004年重阳节庆祝活动。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局机关
-- 第三节 下属机构
第二章 党支部
-- 第一节 工作规则
-- 第二节 支部工作
第三章 机关管理
-- 第一节 制度
-- 第二节 目标管理办法
-- 第三节 内部管理
第四章 行政区划
第五章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组织制度
--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建设
-- 第三节 村民自治
第六章 拥军优抚安置
-- 第一节 双拥共建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三节 烈士传略
-- 第四节 英名录
-- 第五节 烈士墓烈士陵园
第七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赈灾
-- 第二节 救助
--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
第八章 社会事务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地名勘界
-- 第三节 殡葬改革
-- 第四节 社团登记
-- 第五节 收养遣返
第九章 老年人工作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权益保障
-- 第三节 活动
第十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简介
---- 苗善水
---- 覃海东
---- 罗桂林
---- 罗晓琳
---- 黄宗伦
---- 刘禄惠
-- 第二节 荣誉录
---- 先进集体
---- 先进个人
重要文存
-- 沐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沐川县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 沐川县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 沐川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
-- 中共沐川县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 中共沐川县委办公室沐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 中共沐川县委沐川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