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系统、全面、实事求是地记述红草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二、本志按照贯例,汇融古今,详今略古,古为今用的原则。上限追本溯源,下限截至1995年,个别史实适当延伸至1996年(已有注明)。
目录
封面
红草镇志
图片
--
红草镇行政区域图
--
镇长:钟成佳
--
镇党委书记:祝建川
--
中共红草镇委、红草镇人大、红草镇政府三套班子领导成员研究工作
--
城区公安分局红草派出所
--
红草邮电局营业大楼
--
红草信用社
--
深汕高速公路横贯埔边新区
--
尖山水库、自来水厂
--
红草堤围
--
穿越镇区的海(城)汕(尾)公路
--
南雅水库
--
荔枝基地
--
优质荔枝——糯米糍
--
蔬菜基地
--
万亩水稻丰产区
--
红草养殖的对虾
--
精养虾池
--
养殖基地一角
--
红草名产——丝蚶
--
明蚝晒制
--
牡蛎养殖基地
--
养鸭场
--
宝山猪场猪舍一角
--
①红草第一中学一角
--
②红草第二中学
--
③逸辉基金学校——教学楼
--
大丰农副产品加工厂展销部
--
大丰农副产品加工厂榨油车间
--
德昌电子厂
--
德昌电子厂生产车间
--
红草卫生院
--
红草养老院
--
五叶莲石马
--
秦汉风格的南汾古石马
--
古代石狮
--
五叶莲前九州纵览
--
海丰县第八区建筑工会会旗
--
狮山书院旧址——原貌已变
--
1927年中共第八区委的旧址
--
古代(清初)壁画
--
古代中举的旗杆夹
--
南阳名胜亭(明)
--
晚清时期当铺一角
--
人民公社化时期的食堂
--
大香炉(清)
--
石碑
--
光绪丁酉年(1897)叶泽深的“贡元”扁额
--
清朝光绪戊戍年(1898)叶贻谷“岁魁”扁额
--
彰善义学的牌刻(清)
目录
前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人口建置
--
第一节 人口源流
----
一、人口来源
----
二、人口流向
----
三、人口变化
----
四、人口构成
--
第二节 管理区村落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四节 建置沿革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一、气候特征
----
二、地貌概况
----
三、港湾、滩涂与岛屿
--
第二节 自然资源
----
一、自然资利利用概况
----
二、物产资源
----
三、其他资源
第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体制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一、水稻
----
二、蕃薯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农机具、耕作法
----
一、农机具
----
二、耕作法
----
三、病虫害防治
--
第五节 农田水利
----
一、农田
----
二、水利
--
第六节 农药、农肥
--
第七节 林业
--
第八节 畜牧业
第四章 渔业
--
第一节 生产体制
--
第二节 捕捞业
--
第三节 养殖业
----
一、养殖业概述
----
二、海水养殖
----
三、淡水养殖
--
第四节 水产品经营
----
一、综述
----
二、红草水产代收组
第五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建筑
--
第三节 厂场、供电
--
第四节 埔边工业区的开发
第六章 商业、服务业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个体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一、供销合作社
----
二、合作商店
--
第四节 国营商业
----
一、食品分公司
----
二、粮食管理所
--
第五节 商品购销
----
一、收购
----
二、销售
--
第六节 集市贸易
--
第七节 商业管理
----
一、管理沿革
----
二、管理机构
--
第八节 服务业
----
一、旅店
----
二、饮食店
----
三、其它服务行业
第七章 金融财政
--
第一节 金融
----
一、货币
----
二、民间借贷
----
三、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财税
----
一、财政机构
----
二、税务
第八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一、综述
----
二、陆路
----
三、水路
----
四、桥梁
----
五、运输工具及其改革
----
六、运输机构
--
第二节 交通管理及公路养护
----
一、交通管理站
----
二、红草公路管养站
--
第三节 邮电
----
—、机构沿革
----
二、邮电业务
第九章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
第一节 文化
----
一、综述
----
二、文化文艺场所
----
三、文化管理机构
----
四、古迹、文物
------
附录
----
五、民间戏剧
--
第二节 教育
----
一、综述
----
二、幼儿教育
----
三、小学教育
----
四、中学教育
----
五、教育管理
----
六、集资办学
--
第三节 卫生
----
一、综述
----
二、妇幼保健
----
三、医疗制度
----
四、医疗机构
--
第四节 体育
----
一、舞狮
----
二、赛龙舟
----
三、球赛
第十章 城建
--
第一节 市镇建设
----
一、街道
----
二、房屋
----
三、照明
----
四、供水
----
五、环境保护
--
第二节 市镇建设与规划
----
一、旧墟区
----
二、新镇区及规划
第十一章 社会风情
--
第一节 人民生活
----
一、政治生活
----
二、经济生活
----
三、文化生活
--
第二节 民情风俗
----
一、节日
----
二、婚姻(嫁娶)
----
三、丧葬
----
四、习俗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一、民政事业
----
二、社会救济
----
三、老区扶贫
--
第四节 社会治安
----
一、建国前后的治安状况
----
二、治安机构沿革
----
三、司法机关和民事调解
第十二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一、中共红草镇组织状况
----
二、建国后党组织活动状况
--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一、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组织状况
----
二、团代会
--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少先队)
--
第四节 妇女组织及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
----
二、历届妇代会
--
第五节 人大会、工会、农会
----
一、人民代表大会
----
二、工会
----
三、农会
--
第六节 国民党及三青团
----
一、国民党
----
二、三青团
--
第七节 其它组织
----
一、个体劳动协会
----
二、东纵、边纵老战士联谊会红草马宫分会
----
三、天主教
第十三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事
----
一、古代兵事
----
二、近代兵事
----
三、现代兵事
--
第二节 驻军
----
一、国民党军队
----
二、日本侵略军
----
三、人民解放军
----
四、民兵
--
第三节 机构
--
第四节 根据地
----
一、红色游击区
----
二、抗日游击区
----
三、红色根据地
第十四章 人物
--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
吴颂
----
李钟炎
----
邓英惰
----
叶水粘
----
周朝定
----
蔡钟氏
----
叶潭潮
----
余潭泉
----
陈乃火
----
赖黑
----
赖贵邓
----
林城进
----
林妈积
----
赖镰
----
张登宫
----
杨糁
----
叶潭钳
----
刘文杰
----
叶妈许
----
韩松泗
----
刘保弟
----
刘望
----
刘芳九
----
刘愚九
----
刘芎
----
曾懒
----
刘妈问
----
邓潭容
----
刘妈林
----
刘义
----
韩瑜
----
刘妈氽
----
邱赤浓
----
刘妈金
----
叶集诗
----
林端杨
----
杨捷广
----
曾乃苍
----
曾本一
----
黄娘集
----
洪向随
----
黄正赎
----
陈娘氏
----
郑潭溪
----
吴潭浆
----
洪庆心
----
洪本祝
----
黄妈就
----
翁潭清
----
冯锦容
----
辛迭
----
刘钟氏
----
蔡贵香
----
王庭保
----
杨元箱
----
林伟遴
----
吴雨
----
徐钗
----
陈娘氏
----
江潭德
----
沈茂之
----
方金水
----
吴聪
----
方变
----
余富
----
吴猴
----
林胜玉
----
黄本海
----
庄妈扶
----
林敬
----
刘氏
----
方服
----
余灰
----
方潭来
----
方坎
----
方再墟
----
黄正教
----
吴齐
----
林仍佑
----
刘坤
----
李钟泅
----
曾妈泽
----
魏友德
----
黄怎拖
----
陈树林
----
陈覃銮
----
黄大迪
----
曾乃仓
----
吴厅
----
陈月琴
----
方围
----
洪文构
----
洪林氏
----
叶如坦
----
吴覃掌
----
林居莲
----
方堵
----
余潮
----
刘添锦
----
杨捷江
----
杨小岳
----
洪庆史
----
吴振明
----
曾眉
----
曾包
----
缪潭政
----
黄绍义
----
张潭宝
----
吴腾意
----
叶乃寅
----
曾豆
----
江国新
----
黄雷义
----
黄俊义
----
曾郎
----
黄番九
----
叶色平
----
叶水纯
----
吴木会
----
黄拾壹
----
钟炳兴
--
第二节 知名人士
----
张剑英
----
郑绍德
----
陈演生
----
缪振业
----
王迎
----
黄湘
----
林道
----
杜礼彬
----
谢金平
----
张至
----
李贻辉
----
林俊腾
----
柯耀翰
----
杨璞
----
曾纪葵
----
许美安
----
彭悦
----
洪逸
----
陈建生
----
谢其祥
----
黄绍麟
----
叶绍
----
林基义
----
洪逸挥
----
刘家平
----
陈响群
----
刘克权
----
张家蔚
----
陈癸尊
----
陈春成
----
陈石泉
附录:
--
《红草镇志》编委成员
--
一、捐款出版《红草镇志》名录
--
二、明清时期度量衡制度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