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小金口镇志

惠州市小金口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小金口镇的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文化遗产、教育、历史人物、风俗、灾异和重大史实等内容。

内容时限: 1840-1987

目录

封面
惠州市小金口镇志
编志领导小组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章 行政地理
-- 第一节 建置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一、圩镇
---- 二、行政村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貌
---- 一、地形地貌
---- 二、植被和用地
-- 第二节 气候
---- 附录:物候农谚
-- 第三节 水文
---- 一、水位
---- 二、地表水
---- 三、地下水
-- 第四节 自然资源
---- 一、矿藏
---- 二、水力资源
---- 三、野生动植物
------ 小金口镇野生动植物调查表
------ 小金口镇百年以上的古树调表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概况
---- 一、人口来源和演变
------ 本地男姓家长姓氏祖先按历史分期迁入路线表
---- 二、人口分布
---- 三、人口构成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一、节育绝育
---- 二、优生优育
---- 三、耆寿老人
-- 第三节 移民
---- 一、移民来源
---- 二、移民安置
---- 三、移民生活状况
---- 四、移民的特色
---- 五、移民同当地群众的关系
-- 第四节 港台同胞和侨务
---- 一、港台同胞
---- 二、侨务
第四章 政权
-- 第一节 公社、区、镇、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政府机构
第五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中共小金口(公社、区)镇委员会
-- 第二节 国民党机构
-- 第三节 农会
--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 一、共青团
---- 二、少年先锋队
-- 第五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六节 工会
第六章 民政
-- 第一节 社会保障
---- 一、社会救济
---- 二、扶助生产
---- 三、敬老院
---- 四、五保户
---- 五、残疾人福利
--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三节 老区建设
-- 第四节 地名沿革
---- 一、村圩地名
---- 二、山水地名
第七章 公安 司法 民兵 征兵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司法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征兵
第八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制度沿革
----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 二、新民主主义土地所有制
------ (一)土地改革
------ (二)互助组
------ (三)初级社
---- 三、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 (一)高级社
------ (二)人民公社
------ (三)家庭联产责任制
-- 第二节 农业生产
---- 一、农田建设
------ (一)耕地
------ (二)低产田改造
---- 二、耕作技术
------ (一)耘田
------ (二)轮作
------ (三)晒霜
------ (四)密植
------ (五)用肥
------ (六)土壤改良
------ (七)良种引进
---- 三、农具 农机
------ (一)传统农具
------ (二)农业机械
---- 四、粮食作物
---- 五、经济作物
-- 第三节 林业
---- 一、山林权属
---- 二、造林育林
---- 三、山林保护
------ (一)山火
------ (二)护林
---- 四、珍稀林木简介
第九章 水利 电力
-- 第一节 水利
---- 一、民国时期的水利
---- 二、惠州解放以来的水利
------ (一)山塘
------ (二)水库
------ (三)堤坝
------ (四)排洪渠
------ (五)引水渠、槽
------ (六)提水设施
-- 第二节 电力
第十章 工商业
-- 第一节 工业
---- 一、工业概况
------ (一)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工业
------ (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工业
---- 二、主要工业企业简介
---- 三、工人来源
-- 第二节 商业
---- 一、商业概况
------ (一)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商业
------ (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商业
---- 二、圩市
------ 1987年小金口镇商业所有制结构
---- 三、职工来源
第十一章 乡镇企业
-- 附录:小金口镇境乡镇企业经济概况
-- 第一节 行业
---- 一、农业企业
---- 二、工业企业
---- 三、建筑企业
---- 四、交通运输企业
---- 五、商业饮食服务企业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乡镇企业简介
第十二章 交通 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一、水路
---- 二、陆路
-- 第二节 邮电
---- 一、邮政
---- 二、电报电话
第十三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一、财政收入
---- 二、财政支出
-- 第二节 税务
-- 第三节 金融
---- 一、民间借贷
---- 二、信用社、银行储蓄所
第十四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乡村建设
---- 一、集体建设
---- 二、村民住宅建设
-- 第二节 圩镇建设
第十五章 教育
-- 第一节 普通教育
---- 一、私塾
---- 二、小学
---- 三、中学
-- 第二节 成人教育
---- 一、扫盲
---- 二、职业教育
------ (一)职业培训
------ (二)技校
第十六章 文化、体育、卫生、科技
-- 第一节 文化
---- 一、文化站
---- 二、图书
---- 三、电影
---- 四、电视
---- 五、广播
---- 六、群众文艺
---- 七、文物古迹
-- 第二节 体育
---- 一、群众体育
---- 二、学校体育
---- 三、镇(公社、区)历届运动会
---- 四、输送体育人才
-- 第三节 卫生
---- 一、医疗卫生
---- 二、爱国卫生
---- 三、卫生保健
-- 第四节 科技
---- 一、科技宣传
---- 二、科技推广与应用
---- 三、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
---- 四、技术培训
---- 五、技术改革
第十七章 社会风貌
-- 第一节民间风俗
---- 一、岁时节令风俗
---- 二、居家 请客礼仪
---- 三、婚嫁习俗
---- 四、丧葬习俗
---- 五、寿诞习俗
---- 六、生产习俗
---- 七、迷信习俗
---- 八、禁忌
---- 九、陋俗
-- 第二节 优良风尚
-- 第三节 乡规民约
第十八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经济生活
-- 第二节 文化生活
第十九章 宗教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