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地区民政志

玉溪地区民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玉溪地区民政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抚恤、优待补助、灾害救济、社会救济、行政管理等。

内容时限: 1912-1995

出版时间: 1996年12月

目录

封面
玉溪地区民政志
名誉编委主任
图片
-- 玉溪地区行政区划图
-- 玉溪地区民政事业分布示意图
-- 民国二十二年地图
-- 清宜统地图
-- 明代万历地图
-- 元代至顺地图
-- 宋·大理地图
-- 唐·南诏地图
-- 题词
-- 地区烈士纪念碑
-- 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华生、地区民政局副局长张玉辅、通海县民政局长溥发岳对通海部队作春节慰问
-- 地区民政局长杨文祥向全区民政工作优秀县——峨山县颁奖,图为民政局长张为呈领奖
-- 原地区民政局长何吉富、现任副局长王天顺在民政工作会上
-- 通海县福利企业罐头厂
-- 1993年澄江县更新制作地名标志现场
-- 玉溪市福利企业彩扩部
-- 通海县罐头厂部份产品
-- 1988年易门县民政局长王田强,参加木厂乡储粮储金会成立大会
-- 澄江县右所乡婚姻登记现场
-- 通海县民政局检查违法婚姻现场
-- 地区民政处救济科长周增能在灾区调查
-- 原元江县民政局长旃保兴在灾区发放救济衣服
-- 地区民政处组织军队离退休干部在易门县开运动会
-- 华宁、峨山二县扶贫种植的盘溪柑桔园和清水河桃园
-- 新平县扶持黑查莫村退伍军人普光饲养长毛兔
-- 峨山县福利企业果木林场的牛群
-- 原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学文分区司令员在『双拥』表彰会上
-- 1991年江川县各界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 1986年玉溪市马桥办事处慰问烈军属
-- 元江军供站大门
-- 澄江县二等革命残废军人一家
-- 1992年江川县长李绍辉在了解海边村火灾
-- 1991年江川县人民政府在西藏慰问驻藏部队
-- 1995年春节华宁县人民政府组织发行福利彩票
-- 1994年易门县委、政府领导带头购买福利彩票
-- 1990年《华宁县民政志》编写研讨会
-- 1996年地区民政处组织各县(市)民政局领导到新平县地霸李润芝故居,进行革命历史教育
-- 1995年澄江县民政局长李玺等检查民政台账工作
-- 1992——1994年全区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图为峨山县外业调查之一
-- 内业整理之一
-- 1989年华宁县原县长孟祖永(现行署副专员)、宁州镇长在敬老院和五保老人谈心
-- 1993年元江县民政局、残联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残疾人工作
-- 1992年春节,江川县长李绍辉给残疾人贫困户陈元亮送温暖
-- 1988年已故原地区民政处长余恩阳带病在新平县调查农民生活情况
-- 1991年新平县为小旧印村滑坡后建造的新村全景
-- 易门县民政局开办的社区服务业务
-- 殡仪馆全貌
-- 1992年通海县残联在『助残日』活动期间组织检查残疾人就业情况
-- 1994年地区召开社团会
-- 缴费动员大会之一
-- 峨山县宣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澄江县禄充办事处农民踊跃投保
-- 江川县翠峰乡欢迎五保老人入院
-- 1992年元江县副县长白仲华、民政局长旃保兴带领医疗队给五保老人治病和检查身体
-- 1993年地区民政处在峨山县对全区部份民政干部进行业务培训
-- 1994年峨山县建盖的民政大楼
-- 1992年易门县人民政府在各乡,镇设置民政所
-- 全区在各公路沿线和城镇街、路、巷设置地名标志。图为1989年新平县机关干部义务安装自然村地名标志
-- 地、县(市)两级完成了地名档案建档工作。图为地区建档情况
-- 1994年省地名委员会对玉溪地区地名『补更』工作进行省级验收。图为地图组验收情况
-- 《地区民政志》编写工作情况
序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大事记
-- 民国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第三章 民政建制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科室业务范围
-- 第三节 党、团、工会
-- 第四节 干部培训
---- 民政处历年领导干部名录
---- 各县(市)历年民政局领导干部名录
---- 民政处历年工作人员名
---- 民政系统近年受表彰的工作人员名录
第四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今玉溪地区在历史上的隶属关系
-- 第二节 民国区划实录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区划管理
---- 现行政区划统计表
---- 历年乡、镇(区、公社)政区名称沿革及行政村、办事处(管理区、大队、小队)统计表
---- 历年政区统计表
第五章 基层政权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六章 选举
-- 第一节 民国“国大”代表选举
-- 第二节 民国县参议员选举
-- 第三节 民国乡、镇长选举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选举
-- 第五节 宪法颁布以后的选举
第七章 抚恤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抚恤和优属、安置
---- 抚恤
---- 优属
---- 安置
---- 修祠
---- 国民党官兵抗战阵亡给恤名录(部分)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抚恤
---- 牺牲、病故抚恤
---- 伤残抚恤
-- 第三节 褒扬
---- 地、县(市)烈士陵园、纪念碑概况
---- 革命烈士传略摘抄
------ 安家喜
------ 飞荣贵
------ 潘翼天
------ 黄河清
------ 马克昌
------ 张 盾
------ 彭顺宽
------ 杨丕德
------ 孙兰英
------ 王启勋
------ 董建中
------ 沈传学
------ 姜存礼
------ 李慧芬
------ 马 慧
------ 王朝明
---- 编写《革命烈士英名录》
---- 玉溪地区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四节 拥军优属
-- 第五节 表彰先进
---- 陈兰英
---- 方文顺
---- 杨小锁
---- 刘家云
---- 官汝高
---- 余李氏
---- 卢家旺
---- 李正红
---- 赵兴德
---- 适应高
---- 施桂兰
---- 郭玉书
---- 普开亮
---- 普家海
---- 巴光福
---- 陈迪顺
---- 王家福
---- 许文忠
---- 胡本喜
---- 李珍妮
---- 范永兴
---- 李开那
---- 孟思文
---- 陶 凤
---- 李长安
-- 第六节 优抚对象普查
-- 第七节 民工动员和支前
---- 民工动员
---- 支前
-- 第八节 各军供站概况
第八章 优待补助
-- 第一节 群众优待
-- 第二节 国家补助
第九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三节 地方工作人员高、退休安置
-- 第四节 城镇人口疏散下放安置
-- 第五节 前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宽释人员安置
-- 第六节 越南难民安置
第十章 灾害救济
-- 第一节 洪涝、冰雹、低温和旱灾
----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拾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自然灾害及救灾
-- 第二节 火灾
-- 第三节 地震灾
-- 第四节 其他灾害拾零
第十一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城镇救济
---- 民国时期的城镇救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城镇救济
-- 第二节 农村救济
---- 民国时期的农村救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农村救济
-- 第三节 冬衣救济
-- 第四节 精简退职老职工生活补助
-- 第五节 老乡干部生活补助
-- 第六节 积谷防荒
---- 民国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第十二章 农村“扶贫”及民政经济实体
-- (附:玉溪地区主要民政福利企业概况)
第十三章 民政福利事业
--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
-- 第二节 殡葬改革
-- 第三节 麻风病人收容供养
---- 民国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 第四节 有奖募捐
第十四章 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社会团体管理
-- 第三节 残疾人工作
-- 第四节 盲流人员收容遣送
-- 第五节 土地征用
-- 第六节 禁烟(鸦片)
---- 民国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第十五章 地名工作
-- 第一节 地名和地名资料普查
-- 第二节 编写地名图、书及地名论文、考释
---- 编写编绘《地名志》、《县地图》
---- 编写编绘《玉溪地区地名手册》、《玉溪地区地图》(尼龙绸印张)、《玉溪地区地名词典》、《玉溪地区乡镇地
---- 选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云南分卷》玉溪地区词目释文
---- 地名论文及考释
-- 第三节 地名资料档案及建档工作
-- 第四节 地名标志设置
-- 第五节 地名工作人员和经费
-- 第六节 地名“补更”工作
第十六章 民政财会和统计
附录
-- 记玉溪地区行署民政处长余恩阳——《第九次全国民政会议典型材料汇编》节录
-- 通海县军人抚恤优待实施细则
-- 玉溪地区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规定
-- 玉溪地区殡葬管理实施办法
-- 玉溪地区民政处1995年各科室工作任务目标考核责任制
-- 通海县九街乡民政助理员的工作量(1990年度)——摘自基层调查系列材料之一
-- 中共中央文件
-- 玉溪地区地名工作论文及地名考释文选
编纂始末
编撰人分别负责编撰章节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