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载了丹阳市农林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农业区划、粮棉油种植、林业、畜牧业、蚕桑业、园艺业、渔业等。
内容时限:
0000-2004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
目录
封面
丹阳市农林志
版权页
图片
--
丹凤朝阳
--
原江苏省委副省长 原江苏省人大副主任凌启鸿题词
--
全国农业展览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常委书记王线谊题词
--
丹阳市地图
--
丹阳市农业区划图
--
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在丹阳举行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启动仪式上讲话
--
原江苏省副省长凌启鸿、全国农业展览馆党委书记王红谊、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李明参加《丹阳市农林志》志稿评
--
国家农垦部长王震(中)在练湖农场视察
--
江苏省黄莉新副省长,中共镇江市委史和平书记,省农林厅刘立仁厅长在中共丹阳市委杨根林书记陪同下视察丹阳
--
镇江市副市长张学东、中共丹阳市委书记杨根林、副市长徐三保品尝丹阳绿茶
--
全国著名水稻专家陈永康在练湖农场
--
江苏省农林厅王明祥副厅长(中)视察丹阳新农村建设
--
全国著名植保专家朱凤美在练湖农场
--
外宾莫伊总统在练湖农场参观
--
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在丹阳农技推广中心水稻实验田参观
--
农业局曹福生参加中国援外农业专家组在几内亚
--
农业局副局长黄崇德在日本爱知县农业综合实验场考察
--
农业局赵秋然参加中国援外农业专家组在几内亚
--
农业局韦楼才参加中国援外水稻专家组在马里
--
以稻麦生产为主的洮滆平原区
--
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丹北低山丘陵区
--
稻麦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的西部丘陵区
--
旱涝保收的沿江圩区
--
全国种子生产基地丹阳练湖农场
--
农村新貌
--
农民住宅
--
集镇夜景
--
农民住宅
--
农民公寓
--
新桥镇农民公寓群
--
丹阳火车站
--
九曲河通长江水闸
--
沪宁高速公路丹阳段
--
农村公路
--
农村电网改造
--
京杭运河丹阳段
--
长江夹江江堤
--
丹阳南门分洪道
--
香草河河口
--
九曲河
--
新桥镇总灌渠
--
稻鸭共作示范基地
--
稻鸭共作
--
荞麦花开
--
机插水稻丰收在望
--
超级杂交稻
--
水稻繁种基地
--
罱河泥
--
特色水稻
--
拔秧
--
沪油16油菜
--
棉田管理
--
练湖农场飞机喷施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1986年)
--
灯光诱蛾
--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杀虫
--
水稻田人工治虫
--
化学药物除草试验田
--
家畜改良站
--
养猪
--
养羊
--
练湖乳品有限公司
--
养牛
--
养奶牛
--
养鸡
--
养鸭
--
养鹅
--
苗猪集市
--
桑树种植指导
--
育蚕
--
密植桑培育
--
万亩桑园
--
采茧
--
彩色蚕茧
--
虾
--
稻田养虾
--
蟹
--
水产养殖
--
螺旋藻产品
--
螺旋藻采收
--
珠蚌养殖
--
城墅白菜种植
--
无公害草莓
--
食用菌栽培
--
里庄芹菜
--
无公害蔬菜检测
--
蔬菜种植示范区
--
吊瓜
--
番茄
--
大棚丝瓜
--
油桃
--
葡萄
--
桃园
--
丹阳生产的阳春碧毫茶
--
茶园中耕
--
证书及奖杯
--
茶园
--
温室大棚培育花卉苗木
--
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
丹阳市市花——桂花
--
花王园艺公司培育的蝴蝶兰花
--
丹阳市市树——银杏
--
河道绿化
--
杨树良种引育科技示范园
--
竹园
--
道路绿化
--
丘陵山区绿化
--
河滨风光带
--
古树名木
--
盆景
--
意杨林
--
庭院绿化
--
城市滨河绿化
--
中共丹阳市委书记杨根林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授牌
--
大亚木业集团板材生产线
--
康力乳制品有限公司
--
中外合资丹阳荣源食品有限公司
--
正大油脂有限公司
--
江苏丹阳酒厂
--
中央一号文件宣传
--
送科技下田
--
科技项目咨询
--
《土地管理法》宣传
--
市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
--
稻鸭共作技术培训班
--
水稻精确施肥工作会议
--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会议
--
全国农民技术教育管理干部研讨会在丹阳召开
--
渔政执法检查
--
人力水车
--
人推小车
--
牛力水车
--
稻麦脱粒掼床
--
木辕犁
--
插秧机
--
农作物种子烘干机
--
收割机
--
拖拉机
--
稻米加工厂
--
市农林局办公楼
--
江苏省练湖农场
--
市种子检测中心和农业服务中心
--
市农业干部学校
--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
乡镇畜牧兽医站
--
太极拳表演
--
乒乓球健身
--
农林局老年体协门球队参加市“公安杯”门球比赛
--
农林系统体育运动队
--
才艺演示
--
歌咏比赛
--
荣誉榜
--
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奖杯
--
志稿评审会
--
局老干部志稿评审座谈会
--
丹阳市农林局领导合影
--
《丹阳市农林志》编纂办公室成员合影
--
《丹阳市农林志》志稿评审会代表合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农林资源与农业区划
--
第一章土地资源
----
第一节资源结构
----
第二节资源规模
----
第三节土地等级
----
第四节土类与理化性状
----
第五节土地利用
--
第二章气候资源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象要素
----
第三节气象灾害
------
附:丹阳市(县)气象灾害录
--
第三章水资源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可引用过境水
----
第三节地下水
----
第四节水资源利用
--
第四章生物资源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动物
--
第五章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
第一节人口
----
第二节劳动力
--
第六章农业区划
----
第一节区划编制
----
第二节区划分区
卷二生产关系与农村经济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人民公社化
----
第四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经济概况
----
第一节民国时期经济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经济
--
第三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产业结构
----
第三节农林业内部结构
--
第四章收入分配与投资
----
第一节收入分配
----
第二节农业投资
--
第五章农业税费
----
第一节田赋
----
第二节农业税
----
第三节房地产税
----
第四节耕地占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
第五节契税
--
第六章农村财政金融
----
第一节金融业务
----
第二节农村合作基金
----
第三节镇村财务
----
第四节减轻农民负担
--
第七章农民生活
----
第一节生活水平
----
第二节社会保障
卷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章兴修水利
----
第一节河道建设
----
第二节库塘与闸涵兴修
----
第三节农田灌排
--
第二章土地整治
----
第一节土地平整
----
第二节圩区治理
--
第三章土壤普查与改良
----
第一节土壤普查
----
第二节土壤改良
--
第四章农村电力建设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电网建设
----
第三节农村用电
--
第五章农村道路建设
----
第一节人行道
----
第二节公路 机耕道
卷四粮棉油种植
--
第一章耕作制度
----
第一节熟制种类
----
第二节熟制改革
--
第二章作物面积与产量
----
第一节作物面积
----
第二节作物产量
--
第三章作物栽培
----
第一节水稻栽培
----
第二节三麦栽培
----
第三节棉花栽培
----
第四节油菜栽培
----
第五节大豆栽培
----
第六节杂粮栽培
--
第四章作物品种
----
第一节品种演变
----
第二节良种繁育与推广
----
第三节选种留种与制种
----
第四节种子检验与使用
----
第五节种子经营
--
第五章植物保护
----
第一节组织与队伍
----
第二节水稻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三麦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棉花病虫害防治
----
第五节化学药物除草
--
第六章作物肥料
----
第一节有机肥料
----
第二节无机肥料
----
第三节微生物与腐殖酸肥
----
第四节施肥技术
--
第七章农机具
----
第一节农具
----
第二节农业机械化
卷五林业
--
第一章林木状况与权属
----
第一节林木现状
----
第二节林木权属
--
第二章采种育苗
----
第一节类别
----
第二节育苗技术
--
第三章绿化造林
----
第一节平原绿化
----
第二节城市绿化
----
第三节丘陵山区造林
----
第四节义务植树
----
第五节意杨林工程
--
第四章森林资源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野生动物保护
--
第五章林业产品
----
第一节林产品
----
第二节木竹制品
----
第三节人造板
卷六畜牧业
--
第一章畜禽饲养
----
第一节家畜饲养
----
第二节家禽饲养
--
第二章特种动物饲养
----
第一节梅花鹿
----
第二节鹌鹑
----
第三节雉鸡
----
第四节蜜蜂
----
第五节其他
--
第三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综合防制
----
第二节分类防治
--
第四章饲料
----
第一节饲料加工与生产
----
第二节饲料经营
----
第三节饲料管理
--
第五章兽药
----
第一节兽药生产
----
第二节兽药(械)经营与管理
--
第六章家畜集市与生猪屠宰
----
第一节家畜集市
----
第二节生猪屠宰
卷七蚕桑业
--
第一章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技术队伍
--
第二章桑树栽培
----
第一节桑地面积
----
第二节桑种演变
----
第三节桑苗培育
----
第四节栽培技术
----
第五节病虫害防治与氟污染治理
--
第三章蚕养殖
----
第一节育种
----
第二节饲养
----
第三节蚕病防治
----
第四节特色茧蚕饲养
--
第四章蚕茧生产
----
第一节布局与产量
----
第二节蚕茧收购
----
第三节蚕茧处理
--
第五章援助外地蚕桑生产
----
第一节援助遵义地区蚕桑生产
----
第二节援助江西省新干县蚕桑生产
卷八园艺业
--
第一章蔬菜
----
第一节蔬菜种类
----
第二节蔬菜栽培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地方特色蔬菜
----
第五节基地建设与产销
--
第二章茶叶
----
第一节茶树品种
----
第二节茶树栽培
----
第三节茶叶采制
----
第四节茶叶产品
--
第三章瓜果
----
第一节瓜类
----
第二节水果
--
第四章麻类 中药材 花卉
----
第一节麻类
----
第二节中药材
----
第三节花卉
卷九渔业
--
第一章水面与水产类别
----
第一节水面开发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三节水产类别
--
第二章成鱼养殖
----
第一节苗种
----
第二节养殖方式与技术
--
第三章特种水产养殖
----
第一节虾蟹养殖
----
第二节鲈(鲴)鲳养殖
----
第三节鳜鲌鲶黄颡鱼养殖
----
第四节鳝鳅养殖
----
第五节鳖蛙与藻类养殖
--
第四章捕捞与渔具
----
第一节捕捞
----
第二节渔具
--
第五章河蚌育珠
----
第一节河蚌繁育
----
第二节珍珠生产
--
第六章水生经济植物
----
第一节种类
----
第二节品种
卷十教育 科技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学校教育
----
第二节社会教育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单位与队伍
----
第二节科普宣传与服务
----
第三节科技信息
----
第四节科技创新
----
第五节科技成果
----
第六节职称评定
卷十一法制建设
--
第一章农林法规
----
第一节规章建设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二章执法监督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行政执法
----
第三节专项管理
--
第三章案件查处
----
第一节范围与程序
----
第二节数量与类型
卷十二机构 团体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市(县)机构
----
第二节直属单位
----
第三节乡镇机构
--
第二章中共党组织
----
第一节党支部 党总支
----
第二节党委
--
第三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会 共青团 妇委会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体育协会
专题
--
一、农业结构调整
--
二、生态农业建设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
四、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
--
五、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
六、商品粮基地县(市)建设
附录
--
一、文献 文告
--
二、农谚 歌谣
--
三、荣誉录
后记
对《丹阳市农林志》志稿总体评价
《丹阳市农林志》编审机构与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