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安庆市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管理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97-1988
目录
封面
安庆市金融志
封面题签
《安庆市金融志》编纂领导小组
《安庆市金融志》编辑人员
序
勘误表
图片
--
安徽暨安庆各历史时期发行的部分货币图解
----
1-2.系安庆造币厂建厂初期铸造的两种银元主币。同期还铸有中元、二角、一角等银辅币
----
3.系民国9年铸造的倪嗣冲纪念币,面额有一元、伍角、二角角4种。
----
4.民国3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辅币,图为中元。
----
5-8.民国3年、8年、9年、10年铸造的4种袁世凯头像银元主币,同期还铸有中元、二角、一角等4种银
----
9-11.系光绪末期安庆造币厂开铸的当十铜币,同期铸造的还有当五、当廿铜币。
----
12.系安庆造币广铸造的当十铜币,正中为一方孔,此币铸量极少
----
13.系民国9年铸造的“安武军”纪念币,正面为倪嗣冲半身武装像,背面錾有“安武军”字样。
----
14-15.系裕皖官钱局发行的两种纸币。
----
16.系光绪末期由江苏裕宁官钱局制发的面额为一百枚的铜元票,苏、皖、鄂、赣、湘五省通用的盐课。
----
17.安徽中华银行于民国元年发行的一元之银元票
----
18-19.系安徽地方银行发行的两种地方货币。。
目录
前言
凡例
概述
安庆市金融大事记
第一篇 金融机构
--
第一章 建国前机构
----
第一节 民间金融业
------
一 典 当
------
二 钱 庄
------
三 银 楼
------
四 银钱业公会组织
----
第二节 地方官营机构
------
一 地方银行
------
二 其它机构
----
第三节 国家金融机构
------
一 国家银行
------
二 其它机构
----
第四节 商办银行
------
一 安庆农工银行
------
二 中国实业银行安庆办事处
------
三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安庆支行
----
第五节 保险业
------
一 官办机构
------
二 商办机构
----
第六节 日伪时期金融业
------
一 官办银行
------
二 地方机构
------
三 保险机构
--
第二章 新中国金融机构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
------
一 安庆支行
------
二 安庆中心支行
------
三 安庆专区中心支行
------
四 安庆市支行
------
五 安庆分行
----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
------
一 安庆市支行
------
二 科室及基层办事处所
----
第三节 交通银行安庆支行
----
第四节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
一 安庆支行
------
二 安庆市支行(简称市建行)
------
三 内部及下属机构
----
第五节 中国农业银行
------
一 安庆市支行及科室
------
二 基层机构
----
第六节 中国银行安庆支行
----
第七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
一 支公司与科室
------
二 人寿保险公司
----
第八节 信托、开发、咨询机构
------
一 市 人、工行信托公司
------
二 市农行信托公司
------
三 市建行投资信托部
------
四 市建行咨询服务处
------
五 市建行建设开发公司
------
六 市工行经济信息咨询公司
----
第九节 城乡信用合作社
------
一 安庆市信用合作联社
------
二 农村信用合作社
------
三 城市信用社
----
第十节 驻本市金融机构
------
一 中国人民银行安庆地区中心支行
------
二 中国工商银行安庆地区中心支行
------
三 中国农业银行安庆地区中心支行
------
四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安庆地区中心支行
------
五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安庆中支公司
第二篇 货 币
--
第三章 通用货币
----
第一节 建国前货币与发行
------
一 金属货币
------
二 纸质货币
----
第二节 新中国货币与发行
------
一 发行新币统一币制
------
二 建立发行库
------
三 建国后第一次币制改革
------
四 发行硬硬币和10元纸币
------
五 收回苏联版三种人民币
------
六 发行4种金属人民币
------
七 发行开国35周年纪念币一套
------
八 开展反假斗争
--
第四章 安庆铸币
----
第一节 铜、铁钱的铸造
----
第二节 银元铸造
------
一 安徽银元局与安庆造币厂
------
二 制造工艺与规模
------
三 银元版式与种类
------
四 银元成色与计量
------
五 经营状况
----
第三节 铜元制造
------
一 铜元制造背景与铜元局的成立
------
二 铜元版式与成色
------
三 经营状况
--
第五章 出土古币及文物饰品
----
第一节 出土古币
------
一 金 币
------
二 银 币
------
三 铜 币
----
第二节 金银文物饰品
------
一 金银饰品
------
二 金银文物
--
第六章 币制与管理
----
第一节 建中前币制与管理
------
一 币制沿革
------
二 铸币与发行管理
------
三 银钱比价与管理
----
第二节 金银管理
------
一 取缔金银黑市
------
二 银饰业改造及其合作化
------
三 新时期金饰品业
------
四 金银收购与配售
------
五 出土金银与文物政策
第三篇 存 款
--
第七章 单位存款
----
第一节 建国前存款
----
第二节 清偿解放前存款
----
第三节 人民银行存款
----
第四节 专业银行存款
------
一 市工行存款
------
二 市农行存款
------
三 市建行存款
------
四 安庆中行存款
----
第五节 城乡信用社存款
------
一 农村信用社存款
------
二 城市信用社存款
--
第八章 储 蓄
----
第一节 建国前储蓄
----
第二节 人、工行城市储蓄
------
一 储蓄种类
------
二 储蓄业务
------
三 互助储金
------
四 储蓄宣传
------
五 储蓄网点建设
------
六 业务量
----
第三节 市农行储蓄
------
一 储蓄政策
------
二 储蓄种类
------
三 储蓄工作
----
第四节 市建行储蓄
----
第五节 中国银行储蓄
----
第六节 邮政储蓄
----
第七节 信用社储蓄
------
一 农村信用社储蓄
------
二 城市信用社储蓄
第四篇 信 贷
--
第九章 建国前信贷
----
第一节 贷款范围与种类
----
第二节 国家银行贷款
------
一 中国银行安庆办事处
------
二 交通银行安庆支行
------
三 中国农民银行安庆办事处
----
第三节 地方银行贷款
----
第四节 商办银行贷款
------
一 上海商业银行安庆支行
------
二 中国实业银行安庆办事处
------
三 安庆农工银行
----
第五节 信用合作贷款
----
笫六节 民间金融业放款
----
第七节 日伪金融业贷款
--
第十章 城市工商信贷
----
第一节 信贷方针政策与管理体制
------
一 信贷管理体制与沿革
------
二 工商贷款种类
------
三 新时期信贷工作特点
----
第二节 建国初期信贷
------
一 建国初期市场状况
------
二 开展存款积聚信贷资金
------
三 开展信贷业务,恢复与发展生产
----
第三节 一五计划时期信贷
------
一 协助政府完成对私改造
------
二 支持国、合营经济的发展
----
第四节 “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信贷
----
第五节 调整时期(1961-1965年)信贷
----
第七节 “抓纲治国”时期(1977-1978)年
----
第八节 新时期(1979-1988年)信贷
------
一 贯彻新的调整方针
------
二 优先支持发展轻纺工业
------
三 加强信贷监督严格控制投放
------
四 注重资金投向提高经济效益
------
五 开展调研掌握行情择优扶持
------
六 按销售资金率掌握贷款
------
七 中短期设备贷款
------
八 市、工行成立后的信贷
--
第十一章 外贸外汇贷款
----
第一节 外贸贷款方针政策
----
第二节 70年代以前贷款
----
第三节 新时期外贸贷款
--
第十二章 农业贷款
----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制
------
一 指标管理
------
二 农贷基金制
------
三 农贷指标包干制
------
四 存贷挂钩、差额包干制
------
五 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
六 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实借实存自主经营
----
第二节 各个时期农村贷款
------
一 经济恢复时期
------
二 “一五”计划时期
------
三 “大跃进”时期
------
四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六 国民经济新的发展时期
------
七 农业贷款的豁免
----
第三节 国营农业贷款
----
第四节 农村工商贷款
------
一 区别对待择优扶持
------
二 支持农付产品收购和商业供应
------
三 支持多渠道、少环节、多种经营形式的商品流通
------
四 支持改革、搞活流通
------
五 查清库存报废机电产品,做好降价冲销贷款工作
--
第十三章 固定资产贷款
----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沿革
----
第二节 各项贷款及其经济效益
------
一 施工企业短期贷款
------
二 小型技术措施贷款
------
三 出口工业品专项贷款
------
四 基本建设贷款
--
第十四章 城乡信用合作贷款
----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贷款
----
第二节 城市信用社贷款
第五篇 拨 款
--
第十五章 建设银行基建拨款
----
第一节 基建投资与拨款支出
------
一 “一五”时期
------
二 “大跃进”调整时期
------
四 新的历史时期
----
第二节 基建财务管理与监督
------
一 落实投资计划
------
二 动员内部资源
------
三 预付备料款与扣回
------
四 工程价款结算
------
五 编审年度财务决算
------
六 柜面监督与审查
----
第三节 自筹资金管理
----
第四节 建筑经济管理
------
一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
二 基本建设概、预(决)算审查
------
三 基建投资包干与工程招标
------
四 编制和修订地区材料预算价格和单位估价表
----
第五节 大中型项目管理
--
第十六章 交行农行拨款
----
第一节 交通银行拨款
------
一 业务概况
------
二 清理公股公产
------
三 管理与监督公私合营企业
------
四 基本建设拨款
----
第二节 农业银行拨款
------
一 资金管理与拨款监督
------
二 拨款支出与资金投向
第六篇 会计出纳
--
第十七章 人工行会计
----
第一节 会计核算
----
第二节 转帐结算
----
第四节 票据交换
------
一 市人行票据交换业务
------
二 人行安庆分行票据交换
----
第五节 经济核算
--
第十八章 专业银行会计
----
第一节 建行会计
------
一 会计科目的设置与演变
------
二 会计核算
------
三 资金供应与管理
----
第二节 农行会计
----
第三节 农村社队会计辅导
----
第四节 侨汇
----
附记:民国时期汇兑业务
--
第十九章 出纳工作
----
第一节 出纳机构与人员
----
第二节 现金收付
----
第三节 柜面工作
----
第四节 出纳制度与规范
----
第五节 点钞技术的演进
第七篇 信托代理
--
第二十章 信托代理
----
第一节 信托业务
------
一 建国前信托业务简介
------
二 建国后信托业务
----
第二节 代理业务
------
一 国库
------
二 债券
第八篇 保 险
--
第二十一章 建国前保险
----
第一节 业务简况
----
第二节 保险种类
----
第三节 经营状况
--
第二十二章 新中国保险
----
第一节 保险方针与政策规定
----
第二节 险种及其业务
------
一 财产险
------
二 人身险
------
三 责任险
------
四 农村险
------
五 涉外险
----
第三节 防灾理赔
------
一 防灾
------
二 理赔
------
三 重大赔案
第九篇 金融管理
--
第二十三章 金融业务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一 现金管理
------
二 工资基金监督
------
三 综合信贷计划管理
------
四 货币流通量调查
----
第二节 利率管理
------
一 管理体制及其沿革
------
二 人行安庆分行利率管理
----
第三节 资金市场管理
------
一 社会集资的管理
------
二 短期资金拆借市场管理
------
三 民间借贷市场管理
------
四 票据贴现管理
----
第四节 稽核工作
------
一 稽核审计制度
------
二 建国后的稽核工作
----
第五节 调研信息工作
------
一 人行、工行信息工作
------
二 人行安庆分行调研信息工作
----
第六节 外汇管理
------
一 外汇管理体制及其沿革
------
二 外汇管理
--
第二十四章 金融机构管理
----
第一节 对专业金融机构的管理
------
一 协调工作
------
二 机构的审批与发证
----
第二节 新中国融金业内部建设与管理
------
一 职工队伍建设
------
二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三 工资福利
------
四 业务技术职称及其评定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