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真实地记载南汇区(县)统计工作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采用章、节、目的结构排列方式。述、记、志、图、表、录兼用。力求体现出结构合理、繁简适当、层次分明的特点。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目录
封面
南汇统计志
题词
--
上海市统计局局长王志雄题词
--
南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董仁义题词
--
南汇区政协主席戴群华题词
图片
--
南汇的一天
--
1956年第五届全国统计工作会议。
--
1984年12月,上海郊县统计局长会议合影。
--
1988年6月,县统计局施龙舟等陪同上海市统计局领导徐子陵(前排左二)参观张闻天故居。
--
1988年8月,南汇县统计工作会议后,国家级、市级和县级统计先进个人合影。
--
1989年春节期间,南汇县统计师迎春座谈会合影。
--
1991年上海郊区首批高级统计师合影。
--
1996年12月10日,市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留影。
--
1998年沪郊高级统计师联谊会合影
--
2001年2月26日,县计划统计工作会议召开,副县长倪耀明讲话。
--
2003年3月18日,区计划统计工作会议。
--
2004年3月23日,沪郊高级统计师第十次交流会合影。
--
2005年4月21日,沪郊高级统计师第十一次交流会合影。
--
2005年10月26日,市统计局召开第二发沪郊统计局离退休老领导座谈会,会后台影留念。
--
2009年5月11日,上海市统计局局长王志雄(中)到南汇调研统计工作。
--
2009年,南汇区统计局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合影。
--
2010年11月12日,《南汇统计志》部分编辑人员合影。
--
2010年11月12日,参加《南汇统计志》评审验收人员合影。
--
南汇统计人员书法作品
--
南汇统计局获得的部分奖杯
--
南汇统计局获得的部分奖牌
--
南汇统计局获得的部分奖状、证书和奖牌
--
南茫统计局编印的部分统计分析出版物
--
新中同成立以来历年的统计资料汇编、年鉴和普查资料
--
部分普查资料汇编本
--
部分统订分析和月度快报
--
南汇统计局干部沈镇邦历年来获得的国家级、市级先进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
--
施龙舟
--
颇永祥
--
诸野元
--
袭惠本
--
孙联生
--
袁胜明
--
黄建康
--
顾美丽
--
张可镛
--
叶金龙
--
乐秀嵘
--
魏安学
--
沈天奇
--
储建达
--
黄晓梅
--
吴伟忠
--
徐萍
--
南汇区政区图
《南汇统计志》编纂人员名录
--
编纂委员会
--
编委会办公室
--
编纂工作人员
凡例
序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统计组织体系
--
第一节 政府统计
----
一、区(县)政府统计机构
----
二、乡镇及开发区统计组织
--
第二节 部门统计
----
一、采用单轨制的部门
----
二、采用双轨制的部门
--
第三节 在地统计
--
第四节 调查队
----
一、农产量抽样调查队
----
二、农村抽样调查队
----
三、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
四、国家统计局南汇调查队
--
第五节 民间统计
----
一、社会团体统计
----
二、民办统计
--
第六节 统计学术团体
第二章 统计报表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
----
一、国民收入核算
----
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第二节 农业统计
--
第三节 工业统计
--
第四节 建筑业统计
--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
第六节 国内外贸易统计
--
第七节 物资与能源统计
--
第八节 交通运输、邮电统计
--
第九节 劳劲工资统计
--
第十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
----
一、人口常规统计
----
二、计划生育统计
----
三、死亡人口统计
--
第十一节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统计
----
一、教育统计
----
二、文化统计
----
三、卫生统计
----
四、体育统计
----
五、民政统计
----
六、政法统计
----
七、环境统计
----
八、城市建设统计
----
九、公用事业统计
第三章 国情国力普查
--
第一节 人口普查
----
一、第一次人口普查
----
二、第二次人口普查
----
三、第三次人口普查
----
四、第四次人口普查
----
五、第五次人口普查
--
第二节 农业普查
----
一、第一次农业普查
----
二、第二次农业普查
--
第三节 工业普查
----
一、第一次工业普查
----
二、第二次工业普查
----
三、第三次工业普查
--
第四节 第三产业普查
----
一、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
----
二、第二次第三产业普查
--
第五节 基本单位普查
----
一、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
----
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
--
第六节 经济普查
----
一、第一次经济普查
----
二、第二次经济普查
第四章 专项调查
--
第一节 农产量调查
--
第二节 农村住户调查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
第四节 工业交通调查
----
一、工业调查
----
二、交通经济调查
----
三、非交通系统民用载赁汽车抽样调查
--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调查
--
第六节 贸易业调查
--
第七节 科技调查
--
第八节 人口抽样调查
----
一、1%人口抽样调查
----
二、人口变动抽样调查
----
三、外来流动人口调查
--
第九节 劳动力及工资调查
--
第十节 其他专项调查
----
一、育龄妇女生育情况调查
----
二、妇女、儿童发展监测调查
----
三、城镇职工家庭收入情况调查
----
四、城镇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调查
----
五、企业、家庭购买汽车调查
----
六、结婚户情况调查
----
七、电信业客户满意度调查
----
八、人口出行调查
第五章 统计分析及研究
--
第一节 报表资料分析
----
一、进度分析
----
二、总量分析
----
三、经济效益分析
----
四、郊区(县)横向比较分析
----
五、警示性分析
--
第二节 普查资料分析
----
一、工业普查分析
----
二、农业普查分析
----
三、第三产业普查分析
----
四、基本单位普查分析
----
五、经济普查分析
----
六、人口普查分析
--
第三节 专题分析
----
一、工业分析
----
二、农业分析
----
三、商贸分析
----
四、城乡人民生活分析
----
五、劳动工资分析
----
六、人口分析
--
第四节 重要历史时期分析
----
一、新中国建立时期分析
----
二、改革开放时期分析
----
三、五年计划分析
--
第五节 统计分析研究
第六章 统计资料和信息
--
第一节 资料汇编
----
一、统计资料汇编一览表
----
二、专项资料汇编一览表
----
三、普查资料汇编
--
第二节 信息提供与发布
--
第三节 统计公报
--
第四节 信息交流
----
一、协作会议
----
二、学习考察
----
三、资料交换
第七章 统计数据处理手段
--
第一节 统计计算工具变革
----
一、算盘
----
二、电子计算器
----
三、微机
----
四、统计信息自动化处理
--
第二节 机构和设备配置
--
第三节 微机使用
----
一、统计数据处理
----
二、数据库的情况
----
三、计算机知识普及与开发应用
--
第四节 数据传输与网络建设
----
一、数据传输
----
二、网络建设
第八章 统计法规及监管
--
第一节 法规宣传和制度建设
----
一、法规宣传教育
----
二、制度建设
--
第二节 统计法制检查与监督
----
一、统计数据质量检查
----
二、统计执法检查
--
第三节 统计报表管理
--
第四节 统计登记
--
第五节 统计执法监督
----
一、贯彻《统计法》情况汇报
----
二、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贯彻《统计法》情况
第九章 机构与队伍建设
--
第一节 局机关建设
--
第二节 基层基础建设
----
一、乡镇统计建设
----
二、局行统计建设
----
三、企事业单位统计建设
----
四、农村调查点建设
--
第三节 学会建设
----
一、组织建设
----
二、学会的主要活动
--
第四节 统计教育
----
一、统计学原理电视讲座
----
二、统计职业班
----
三、各类短期培训
--
第五节 职称考评
--
第六节 表彰先进
----
一、首届先进统计工作者会议
----
二、经常性评比先进
--
第七节 历任区(县)统计部门负责人和高级统计师简介
附录
--
南汇区(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提要
--
统计法律法规及方法制度辑录
--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