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陇县戏剧的剧目、剧种、音乐、表演、演出习俗等。
目录
封面
《陇县戏曲志》编写人员
序言
陇县戏曲志篇目提纲
一、引言
--
1、陇县地理位置、自然状况与行政区划沿革
--
2、历代文化传统与陇县戏曲艺术的关系
--
3、陇县戏曲剧种概况及在陕西戏曲中的地位
二、陇县戏曲的历史与现状
--
1、古代戏曲
----
原始歌舞与宗教祭祀遗响
----
秦汉百戏杂陈与角抵戏、歌舞戏、傩戏、秦声歌舞。
----
陇县秋神报赛与戏曲的昌盛
----
从广场庙会到剧场商业性经营
--
2、近、现代戏曲
----
清中叶及民国时期陇县戏班——自乐班——临时性班社
----
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戏
----
建国前群众业余戏剧活动
--
3、社会主义时期的陇县戏曲
----
改人、改制、改戏与中央一系列政策的贯彻
------
改制
------
改戏
------
改人
----
业余剧团及农村皮影班社的整顿
----
社会主义时期的现代戏
----
建国后群众业余戏剧活动
----
会演、调演及观摩演出大会
----
戏曲人才培养
----
舞台美术的改革
----
导演制的建立
----
导演制的建立
----
戏曲交流与革新
大事年表
陇县戏曲大事年表
陇县业余剧团剧校示意图
陇县剧种分布示意图
剧种
--
秦腔
--
西府秦腔
--
西府灯盏碗碗腔
--
曲子
--
眉户
--
木偶戏
--
秦腔剧目(概述)
--
西府秦腔三十二个
----
射九阳
----
绝龙岭
----
摘星楼(本)
----
回西岐(本)
----
湘江会(本)
----
宁康王射天(本)
----
碧天院(本)
----
子期论琴(小)
----
黄金台(本)
----
庄子三探妻(本)
----
富贵图(本)
----
伯牙摔琴(小)
----
双出五关(本)
----
鸿门宴(本)
----
斩经堂(本)
----
石佛寺(本)
----
司马茂夜断阴曹(本)
----
九莲灯(本)
----
竹林会(本)
----
孤魂阵(本)
----
风波亭(本)
----
十二寡妇征西(本)
----
杨八姐盗刀(本)
----
安安送米(本)
----
鸿鸾喜(本)
----
斩杨继盛(本)
----
反大同(本)
----
党阁老辞朝(本)
----
包子馆(本)
--
常演节目
----
抱烙柱(本)
----
反冀州(本)
----
卧薪尝胆
----
蜜蜂计(本)
----
苏武牧羊(本)
----
扫松下书(本)
----
王魁盘城(本)
----
蛟龙驹(共四本)
----
王祥卧冰(本)
----
春秋笔(本)
----
平城解围(本)
----
麒麟山(本)
----
薛刚反唐(本)
----
沙陀国(本)
----
富贵图(本)
----
洪羊峪(本)
----
铁角坟(本)
----
昊天塔(本)
----
逼上梁山(本)
----
鲁尧知马壮(本)
----
梵王宫(本)
----
赵德胜带剑(本)
----
游西湖(本)
----
烈火杨州(本)
----
双相容(本)
----
双背鞭(小)
----
一棒雪(本)
----
秦雪梅教子(小)
----
姊妹易嫁(本)
----
玉凤簪(本)
----
海瑞训虎(本)
----
剪红灯(小)
----
双明珠(本)
----
卖苗郞(本)
----
秋江月(本)
----
失火印(本)
----
双玉四莲(本)
----
状元与乞丐(本)
----
九华山(本)
----
文成公主(本)
----
陇县上演西府秦腔剧目一览表
--
时装剧:16个
----
节振国(本)
----
朝阳沟(本)
----
夺印(本)
----
焦裕录(本)
----
奇袭白虎团(本)
----
人月园(本)
----
家庭痛史(本)
----
血泪仇(本)
----
穷人恨(本)
----
黄花岗(小)
----
燕子河(本)
----
第一个浪头(本)
----
三世仇(本)
----
雷锋(本)
----
李双双(本)
----
花换布(小)
----
追猪(本)
----
龙王投降
----
女长工(本)
----
不准出生的人(本)
----
假途灭豹(本)
----
假婿乘龙(本)
----
胭脂案(本)
----
挡雷岭(小)
----
陇县剧团历年上演时装剧览表
----
县剧团历年上演传统剧目一览表
----
创作、改编、整理、移植剧目表
----
刊物发表剧本一览表
音乐
--
志略部分音乐
----
音乐
--
秦腔乐队的体制沿革
--
秦腔音乐
--
西府秦腔及板式结构
--
碗碗腔谱例说明
--
眉户
表演
--
基本功训练
--
表演艺术选例之二
----
谢德魀的表演艺术
--
表演艺术选例之三
----
温良民“踏河”剧中之盖苏文
舞台美术
--
布景与舞台装置
--
化妆
--
灯光
----
吊灯组合
----
粗瓷碗
----
铁吊灯架
--
头盔
--
效果
--
道具
机构
--
一、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民间班社
----
正义班
----
顺义班
----
秦三家戏班
----
蔡德江戏班
----
朱家戏班
----
刘森戏班
----
聚义社
----
益俗社
----
青年剧社
--
二、建国后的戏曲团体
----
陇县人民剧团
----
剧团领导人更迭
----
演出节目
------
现代剧
----
陇县文艺工作队
----
农村业余剧团
----
东南乡业余剧团
----
凌底下业余剧团
----
八渡乡业余剧团
----
东风镇业余剧团
--
三、皮影戏班
----
1、民间皮影班社
----
2、县办皮影剧团
--
四、木偶剧团
--
陇县剧校
--
农村剧校
演出场所
--
寺庙戏楼
--
舞台
--
东风煤矿俱乐部
--
东南乡文化站俱乐部
--
边家庄村舞台
--
县体育场舞台
--
火烧寨乡舞台
演出习俗
--
庙会戏
--
还愿戏
--
平安戏
--
不落台戏
--
斗台戏
--
捎戏
--
奠酒
--
斗奠酒
--
开光戏
--
崭殿戏
--
打台戏
--
禁忌戏
--
祭器
--
跳加官
--
挂灯戏
--
反串
--
开逛场(坐台)
--
丧戏
--
挂彩
--
喝彩、喝倒彩
--
卖戏、海报
--
字幕
轶闻传说
传记
--
“戏根”刘森轶事
--
皮影雕刻艺人陈召贤
--
西府鼓师王满民
--
艺人张金铭简介
陇县剧团组织机构示意图
陇县新建舞台一览表
陇县寺庙旧戏楼一览表
陇县业余剧团活动情况一览表(一)
陇县戏剧、皮影调演一览表(一)
附:陇县历代郡县沿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