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志(中)

韶关市志(中)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韶关市的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党群建设、经济综合管理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韶关市志(中)
目录
卷七工业
-- 第一章 煤炭
---- 第一节 煤炭资源
------ 一、资源调查与勘探
------ 二、资源的分布与储量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
------ 一、开拓掘进
------ 二、采煤
------ 三、提升运输
---- 第四节 安全工作
---- 第五节 产品产量
---- 第六节 主要企、事业单位
-- 第二章 电力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火力发电
------ 一、燃料供应
------ 二、发电能力
------ 三、技术革新
---- 第三节 水力发电
------ 一、国家投资开发
------ 二、农村小水电
---- 第四节 电力输送
------ 一、输电网络
------ 二、变电站
------ 三、配电网络
------ 四、调度
---- 第五节 供、用电管理
------ 一、安全管理
------ 二、经营管理
------ 三、农电管理
------ 四、三电管理
---- 第六节 主要厂家
-- 第三章 冶金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
---- 第四节 安全生产
---- 第五节 产品与效益
---- 第六节 主要企、事业单位
------ 一、部属企、事业单位
------ 二、省属企、事业单位
------ 三、市属企业
------ 四、县属企业
-- 第四章 森工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木材采伐
------ 一、采伐管理
------ 二、采伐组织
------ 三、采伐方式
------ 四、采伐工具
---- 第三节 木材运输
------ 一、陆运
------ 二、水运
---- 第四节 木材经营
------ 一、经营体制
------ 二、木材调拨
------ 三、木材购销
------ 四、奖售政策
---- 第五节 木材加工
------ 一、锯材
------ 二、家具
------ 三、人造板
------ 四、竹木工艺品
---- 第六节 林产化工
------ 一、松香及松脂系列产品
------ 二、栲胶
------ 三、土纸
-- 第五章 建材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
---- 第四节 主要产品产量
---- 第五节 主要厂家
-- 第六章 机械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
---- 第四节 产品与效益
---- 第五节 主要厂家
------ 一、省属国营企业
------ 二、市属国营企业
-- 第七章 化工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
---- 第四节 环保与综合利用
---- 第五节 产品与效益
---- 第六节 主要厂家
-- 第八章 纺织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
---- 第四节 产品与效益
---- 第五节 主要厂家
-- 第九章 电子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
---- 第四节 产品与效益
---- 第五节 主要厂家
-- 第十章 皮塑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一、皮革
------ 二、塑料
---- 第三节 技术与设备
---- 第四节 产品与效益
---- 第五节 主要厂家
-- 第十一章 医药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
---- 第四节 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生产
------ 一、中成药生产
------ 二、中药饮片生产
---- 第五节 化学药生产
---- 第六节 主要厂家
-- 第十二章 食品
---- 第一节 行业沿革
---- 第二节 技术与设备
---- 第三节 主要产品
---- 第四节 主要厂家
-- 第十三章 烟草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烟叶复烤
---- 第三节 烟丝加工
------ 一、概况
------ 二、制作
---- 第四节 卷烟加工
------ 一、私营卷烟生产
------ 二、集体卷烟生产
------ 三、国营卷烟生产
-- 第十四 章制糖
---- 第一节 行业沿革
---- 第二节 技术与设备
---- 第三节 生产管理
---- 第四节 综合利用
---- 第五节 产量与效益
---- 第六节 奖励政策
---- 第七节 主要厂家
-- 第十五章 造纸
---- 第一节 行业沿革
---- 第二节 技术与设备
---- 第三节 产品与效益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第五节 主要厂家
-- 第十六章 印刷
---- 第一节 行业沿革
---- 第二节 技术与设备
---- 第三节 产品与效益
---- 第四节 主要厂家
-- 第十七章 饲料
---- 第一节 行业沿革
---- 第二节 技术进步
---- 第三节 产品
---- 第四节 主要厂家
-- 第十八章 二轻工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业沿革
---- 第三节 行业结构
---- 第四节 技术进步
------ 一、技术队伍培养
------ 二、设备更新改造
------ 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 一、污染情况
------ 二、综合治理
---- 第六节 主要厂家
卷八农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建国前管理机构
------ 二、建国后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一、水稻
------ 二、旱粮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一、油料作物
------ 二、豆类
------ 三、棉花
------ 四、麻类
------ 五、烟草
------ 六、茶叶
------ 七、甘蔗
------ 八、蚕桑
---- 第四节 水果蔬菜
------ 一、水果
------ 二、蔬菜
---- 第五节 种植制度
------ 一、水田种植制度改革
------ 二、水旱轮作
------ 三、旱地种植制度
------ 四、间种与套种
---- 第六节 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 一、病虫测报与植物检疫机构
------ 二、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 三、主要经济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 四、主要果树病虫害及防治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森林资源
------ 一、林地和立木资源
------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
------ 三、中药材资源
------ 四、林副产品资源
---- 第三节 造林绿化
------ 一、种苗
------ 二、造林
------ 三、封山育林
------ 四、低残林改造
---- 第四节 抚育管理
------ 一、幼林抚育
------ 二、抚育间伐
---- 第五节 森林管护
------ 一、护林防火
------ 二、病虫害防治
------ 三、制止乱砍滥伐
------ 四、林业公安
------ 五、自然保护区
---- 第六节 山林权属与经营形式
------ 一、山林权属
------ 二、经营形式
---- 第七节 林场
------ 一、省、地属国营林场
------ 二、县属国营林场
------ 三、集体林场
---- 第八节 育林基金
------ 一、征收标准
------ 二、使用与管理
------ 三、收支概况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家畜
------ 一、猪
------ 二、牛
------ 三、羊
------ 四、兔
---- 第三节 家禽
------ 一、鸡
------ 二、鸭
------ 三、鹅
------ 四、其他家禽
------ 五、家禽孵化
---- 第四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
------ 一、疫病
------ 二、防治
---- 第五节 畜禽检疫
------ 一、检疫机构
------ 二、检疫概况
-- 第四章 水产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种苗
------ 一、种苗场建设
------ 二、鱼苗繁殖与培育
------ 三、种苗引进
---- 第三节 成鱼养殖
------ 一、池塘养鱼
------ 二、山塘水库养鱼
------ 三、其它方法养鱼
---- 第四节 鱼病防治
---- 第五节 江河捕捞
------ 一、渔民状况
------ 二、捕捞手段
------ 三、捕捞量
---- 第六节 渔政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管理措施
-- 第五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地、市管理机构
------ 二、县、区管理机构
------ 三、乡、镇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构成
------ 一、种类结构
------ 二、产业构成
------ 三、层次构成
---- 第三节 产品、产量
---- 第四节 经营形式
---- 第五节 企业管理
------ 一、生产经营管理
------ 二、计划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第六节 企业效益
------ 一、企业自身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水利勘测设计
------ 一、勘测
------ 二、设计
---- 第三节 水利建设
------ 一、农田灌溉工程
------ 二、石灰岩地区食水工程
------ 三、工业和生活供水工程
------ 四、血吸虫病防治工程
------ 五、小型水力发电工程
----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五节 水利工程收费
------ 一、农业灌溉收费
------ 二、工业、生活供水收费
------ 三、小水电电价
---- 第六节 水土流失治理
------ 一、流失
------ 二、危害
------ 三、治理
-- 第七章 气象事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气象台站的任务与分类
------ 一、任务
------ 二、分类
---- 第三节 探测技术
------ 一、探测种类
------ 二、探测要求
------ 三、探测能力
---- 第四节 气象通信
------ 一、网络与设备
------ 二、通信项目
---- 第五节 天气预报
------ 一、短期预报
------ 二、中长期预报
---- 第六节 气象科研
------ 一、科技队伍
------ 二、天气预报研究
------ 三、农业气象研究
---- 第七节 气象服务
------ 一、公众服务
------ 二、专业服务
-- 第八章 名优特产
---- 第一节 农产品
---- 第二节 林产品
---- 第三节 畜禽产品
---- 第四节 水产品
卷九国内商业
-- 第一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机构与网点
------ 一、行政管理机构
------ 二、商业经营网点
------ 三、主要商业公司(站)简介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一、农副产品购销
------ 二、日用工业品购销
------ 三、糖烟酒购销
------ 四、医药品购销
---- 第三节 专卖商品的管理
------ 一、酒类专卖管理
------ 二、烟草专卖管理
---- 第四节 商品储运管理
------ 一、商品运输
------ 二、商品仓储
---- 第五节 商办工业
--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
---- 第一节 机构与网点
------ 一、管理机构
------ 二、经营网点
---- 第二节 土特产购销
---- 第三节 农村供应
------ 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二、生活资料供应
------ 三、农村饮食服务业
---- 第四节 商品储运
------ 一、仓储
------ 二、调运
---- 第五节 废品回收
---- 第六节 加工企业
-- 第三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机构与网点
------ 一、管理机构
------ 二、网点
---- 第二节 粮食收购
------ 一、自由收购
------ 二、统购
------ 三、合同定购
------ 四、议购
---- 第三节 粮食供应
------ 一、农村供应
------ 二、城镇供应
---- 第四节 食油购销
------ 一、食油收购
------ 二、食油供应
---- 第五节 储运
------ 一、仓储
------ 二、调运
---- 第六节 粮油加工
------ 一、概况
------ 二、主要加工厂简介
-- 第四章 物资供应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管理机构
------ 二、经营机构
---- 第二节 物资购销
---- 第三节 储运
------ 一、仓储
------ 二、运输
--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饮食业
---- 第三节 旅业
---- 第四节 理发业
---- 第五节 照相业
-- 第六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韶关市区集市
------ 一、市场建设
------ 二、市场管理
------ 三、市场贸易
---- 第二节 农村集市
------ 一、墟市建设与分布
------ 二、农村集市贸易
---- 第三节 工矿集市
------ 一、工矿市场建设
------ 二、工矿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名特市场
------ 一、南华墟市
------ 二、市区第一市场
------ 三、和平路日用品市场
------ 四、南郊鲜果市场
------ 五、香菇市场
------ 六、牛市场
------ 七、竹品市场
-- 第七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旅游景点
------ 一、山川名胜
------ 二、名利古塔
------ 三、溶岩奇观
------ 四、温泉秀水
------ 五、园林游乐
------ 六、自然保护区
------ 七、文化遗址争珍贵文物
------ 八、民族风情
---- 第三节 旅游服务设施
------ 一、主要宾馆
------ 二、主要旅行社
------ 三、旅游线路
卷十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章 对外经济合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招商宣传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四节 涉外服务
---- 第五节 利用外资
------ 一、发展概况
------ 二、“三资”企业
------ 三、“三来一补”
------ 四、贷款
---- 第六节 技术设备引进与劳务输出
------ 一、技术设备引进
------ 二、劳务输出
-- 第二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机构
------ 一、管理机构
------ 二、外贸公司简介
---- 第二节 出口贸易
------ 一、出口商品收购与经营
------ 二、出口商品结构
------ 三、名优、传统、大宗出口商品
---- 第三节 进口贸易
------ 一、发展概况
------ 二、进口物资
------ 三、进口用汇
---- 第四节 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 一、发展概况
------ 二、基地简介
-- 第三章 对外经贸监管
---- 第一节 口岸
------ 一、机构
------ 二、口岸管理
------ 三、口岸服务
---- 第二节 海关
------ 一、机构
------ 二、货物监管
------ 三、关税征收
---- 第三节 进出口商品检验
------ 一、机构
------ 二、报验手续与检验方式
------ 三、商品检验
---- 第四节 进出口动植物检疫
------ 一、机构
------ 二、检疫手续与方式
------ 三、动植物检疫
卷十一财政 税务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一、经济建设费
------ 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三、行政管理费
------ 四、上解
------ 五、其他费用
---- 第四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 一、财政管理机构
------ 二、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 三、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四、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务机构
------ 一、古代税务机构
------ 二、民国时期税务机构
------ 三、建国后的税务机构
---- 第二节 税制
------ 一、农业税制
------ 二、工商税制
------ 三、关税
---- 第三节 税收
------ 一、建国前的税收
------ 二、建国后的税收
---- 第四节 税务管理
------ 一、管理制度
------ 二、管理方法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一、韶州“永通监”
------ 二、典当
------ 三、金银铺
------ 四、银行
------ 五、保险公司
------ 六、信用合作社
------ 七、信托部与信托投资公司
---- 第二节 货币
------ 一、货币种类
------ 二、货币流通
---- 第三节 存款
------ 一、企事业存款和财政性存款
------ 二、农村存款
------ 三、基本建设存款
------ 四、信托存款
------ 五、城乡储蓄
---- 第四节 贷款
------ 一、工业贷款
------ 二、商业贷款
------ 三、农业贷款
---- 第五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
------ 一、基建投资体制
------ 二、投资与效益
---- 第六节 对外金融业务
------ 一、国际贸易结算业务
------ 二、外汇贷款
------ 三、外贸贷款
------ 四、外币存款
------ 五、侨汇解付
------ 六、外币兑换
------ 七、外汇兑换券
---- 第七节 保险业
------ 一、财产保险
------ 二、人身(寿)保险
------ 三、保险的防灾防损
---- 第八节 代理业务
------ 一、代理债券
------ 二、代理股票
卷十二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一、长远计划
------ 二、中期计划
---- 第三节 计划执行
------ 一、计划执行措施
------ 二、计划执行概况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一、统计报表管理
------ 二、统计数字管理
---- 第三节 分类统计报表
------ 一、工业统计
------ 二、交通运输统计
------ 三、农业统计
------ 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 五、物资和能源统计
------ 六、商业统计
------ 七、劳动工资统计
------ 八、综合平衡统计
------ 九、外经和旅游统计
------ 十、其他统计
---- 第四节 统计专门调查
------ 一、普查
------ 二、抽样调查
---- 第五节 统计分析整理
------ 一、统计台帐
------ 二、统计资料汇编
------ 三、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一、就业渠道
------ 二、政策性人员安置
---- 第三节 用工制度
------ 一、计划内用工
------ 二、计划外用工
------ 三、用工制度改革
---- 第四节 职工调配
------ 一、调动原则
------ 二、调动审批程序
------ 三、调配概况
---- 第五节 精简、清退职工
------ 一、精简职工
------ 二、清退计划外用工
---- 第六节 劳动工资
------ 一、工资改革与调整
------ 二、工资计酬形式
------ 三、工资基金管理
---- 第七节 劳保与福利
------ 一、劳动保险
------ 二、福利待遇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 一、私营、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
------ 二、全民、集体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三、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集市贸易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商标管理
---- 第六节 广告管理
-- 第五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审计实绩
-- 第六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市场物价
------ 一、民国时期物价
------ 二、建国后物价
---- 第四节 商品流通差价
------ 一、购销差价
------ 二、地区差价
------ 三、批零差价
---- 第五节 物价监督检查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土地征用与垦复
------ 一、土地征用
------ 二、土地垦复
---- 第四节 土地税、费
------ 一、土地税征收
------ 二、公有土地出租
---- 第五节地名普查
-- 第八章 标准计量管理与监督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量演变
---- 第三节 计量管理
----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五节 质量监督管理
------ 一、优质产品评审
------ 二、工业产品质量检验
------ 三、市场商品质量监督
卷十三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韶关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活动
----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 一、粤北区党委第一次代表会议
------ 二、韶关地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
------ 三、中共韶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 四、中共韶关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 五、中共韶关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 六、中共韶关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 七、中共韶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一、基层组织
------ 二、队伍建设
------ 三、干部队伍建设
---- 第四节 思想理论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政治形势教育
------ 三、理论教育
------ 四、社会新风尚的宣传教育
---- 第五节 党风党纪建设
------ 一、纪检队伍建设
------ 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 三、纪律检查与案件审理
------ 四、复查甄别案件
----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 一、民主党派工作
------ 二、民族工作
------ 三、宗教工作
------ 四、侨务工作
------ 五、港、澳、台胞工作
------ 六、工商团体工作
---- 第七节 调查研究与来信来访
------ 一、调查研究
------ 二、来信来访
---- 第八节 党校建设
------ 一、历史沿革
------ 二、教师队伍
------ 三、干部培训
---- 第九节 地(市)党委工作机构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韶关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一、大革命时期主要活动
------ 二、土地革命时期主要活动
------ 三、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活动
------ 四、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活动
---- 第三节 党务工作
------ 一、组织工作
------ 二、宣传工作
------ 三、训练工作
------ 四、调查统计
------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章 民主党派韶关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韶关市委员会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活动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韶关市委员会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活动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韶关市委员会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活动
----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韶关市委员会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活动
----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韶关市委员会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活动
---- 第六节 九三学社韶关市委员会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活动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一、组织沿革
------ 二、建国前的工人运动
------ 三、建国后的工会工作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一、建国前的农民组织
------ 二、建国后的农民组织
----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 一、建国前的青年运动
------ 二、共青团韶关市委员会
------ 三、韶关市少年先锋队
------ 四、韶关市青年联合会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一、组织沿革
------ 二、主要活动
-- 第五章 建国后政治运动概略
---- 第一节 抗美援朝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一、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废除旧债务
------ 二、划分阶级,分配土地
------ 三、土改复查,颁发土地证,发展生产
---- 第三节 民主改革
---- 第四节 “三反”、“五反”
---- 第五节 “三大改造”
------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六节 整风反右和反地方主义
------ 一、整风反右
------ 二、反地方主义
---- 第七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 一、全民大炼钢铁
------ 二、全民大办工业
------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八节 反右倾
---- 第九节 “四清”运动
---- 第十一节 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