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08月
目录
封面
安北县志
图片
--
为安化县志题
--
安化县政区图
--
县治东坪镇一瞥
--
中共安化县委办公大楼
--
县政府办公大楼
--
省顾委主任万达(右)、省人大副主任罗秋月(左2)视察安化
--
省委书记熊清泉中视察县林科所
--
省长陈邦柱(前右1),副省长卓康宁(前右3)视察县纤维板厂
--
省委宣传部长夏赞忠(左二)视察辰山电视差转台
--
副省长汪啸风(前右1)视察奎溪乡水灾
--
省纪委书记杨敏之(前右1)在柘溪电站视察
--
农民喜收地膜玉米
--
柘溪库区网箱养鱼
--
辰山梯田
--
杂交晚稻
--
柘溪库区森林一瞥
--
县柘溪林场
--
仙溪棕场棕榈林
--
陆地集材场一角
--
水上集材场一角
--
五龙山竹林
--
唐溪乡五一茶场一角
--
苏联专家在安化茶厂品茶
--
绿茶“安化松针”从1985年起,连续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
--
山区草场牛群
--
放牧羊群
--
早孰宫川蜜柑一枝结果六十五个
--
山楂
--
田纪云副总理(前右1)、省委书记毛致用(前右2)、农业部副部长朱荣(前右3)等,参观省首届优质农产品
--
杨梅
--
宝塔山园艺场
--
良种烤烟
--
竹荪
--
省内第一个无病柑桔良种繁殖场
--
何首乌
--
百合
--
厚朴
--
将军电站
--
梅城11万伏变电站变压器
--
柘溪电站
--
红岩水库
--
廖家坪水库
--
密岩水库大坝溢洪道
--
木榴乡治河造田
--
雷公山倒虹
--
安化茶厂筛分车间
--
县氮肥厂
--
渣滓溪锑矿
--
烟溪区针织厂
--
坪口镇瓷厂
--
东华乡棕丝斗笠厂
--
县结晶硅厂冻炼车间
--
纤维板
--
天罩坪鞭炮厂
--
县百货公司第一门市部一角
--
中砥区供销社中东商场一角
--
县内规模最大的梅城农贸市场
--
繁华的东坪镇解放路
--
坪口镇集贸市场
--
探溪客运码头
--
廖家坪水库吊索桥
--
县内最高的(38米)公路桥——硐冲桥
--
清嘉庆十五年(1810)修建的大福坪石拱桥
--
安化县第二中学
--
位于海拔900多米的黄峰界小学
--
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
东坪镇完全小学
--
县中医医院
--
海拔1200多米处的辰山电视差转台
--
国际羽毛球明星唐七红(右2)
--
镇东桥
--
文化长廊
--
陶澍陵园
--
文澜塔
--
陶澎手书对联
--
陶澍画像
--
县内出土的新石器
--
全省仅有的文物——人物楼阁大果盒
--
黄自元墨迹
--
十八拐森林公园(左图、下图)
--
《安化县志》审稿小组和编纂人员。
--
县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安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安化县志》审稿小组
安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办公室
《安化县志》编纂人员
益阳地区地方志编委会审稿人员
湖南省地方志编委会审查验收人员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地域 沿革
----
第一节 地域
----
第二节 沿革
------
附:安化开史略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宋至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三章 县治 集镇
----
第一节 县治
----
第二节 集镇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三节 地震
----
第四节 矿藏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安化古陆的形成
----
第二节 地貌类型
----
第三节 山系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三节 灾害性气候
--
附:自然灾害年表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水系
----
第二节 水量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成土母质
----
第二节 土壤分布规律
----
第三节 土壤种类
--
第六章 植被
----
第一节 植被分布和类型
----
第二节 植被变化
--
第七章 野生动物
----
第一节 品种
----
第二节 变化
第三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安化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党务
----
第三节 党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安化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党员
----
第二节 党务活动
------
附一 “中统”在安化的组织与活动
------
附二 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化地方组织
--
第三章 民主党派和其他党派
----
第一节 民主党派
----
第二节 其他党派
--
第四章 人民团体
----
第一节 工人团体
----
第二节 农民团体
----
第三节 妇女团体
----
第四节 青年团体
----
第五节 工商团体
第四篇 政权 政协 议会
--
第一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署 县政府
----
第二节 县临时行政办事处
----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政协首届委员会历次会议
----
第二节 政协首届常务委员会
--
第四章 议会 参议会
----
第一节 议会 参事会
----
第二节 参议会
第五篇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职工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职工培训
----
第三节 乡、镇企业职工
--
第二章 干部
----
第一节 编制
----
第二节 培训
----
第三节 任用与管理
--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奖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劳保福利
----
第三节 奖惩
----
第四节 退职 退休 离休
第六篇 民政
--
第一章 优待抚恤与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 抚恤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接待安置
--
第二章 救灾 救济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救灾
----
第二节 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三章 移民 城镇居民与知识青年下放
----
第一节 柘溪库区移民
----
第二节 城镇居民下放
----
第三节 城镇知识青年下放
第七篇 公安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
----
第三节 户政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林业审判
----
第六节 案件复查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林业检察
----
第六节 控告 申诉检察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律师事务
----
第三节 公证
----
第四节 调解
----
第五节 监狱 看守所 劳教所
第八篇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机构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志愿兵
----
第四节 义务兵
----
第五节 预备役
--
第三章 兵备
----
第一节 防务
----
第二节 军工企业
--
第四章 兵事
----
第一节 过军驻军
----
第二节 战事
第九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与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人民公社
----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水平
----
第二节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三章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统计管理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第四节 物价管理
----
第五节 审计
----
第六节 计量 标准管理
----
第七节 工商行政管理
第十篇 农业
--
第一章 耕地
----
第一节 耕地面积与分布
----
第二节 耕地改良与建设
--
第二章 水稻
----
第一节 产区分布
----
第二节 耕作制度
----
第三节 品种
----
第四节 栽培
----
第五节 病虫防治
--
第三章 旱粮
----
第一节 种植制度
----
第二节 主要品类
----
第三节 品种改良
----
第四节 栽培
--
第四章 茶叶
----
第一节 茶区分布
----
第二节 茶园面积与产量
----
第三节 茶叶栽培与科研
----
第四节 茶叶加工与贸易
--
第五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油料
----
第二节 水果
----
第三节 棕片
----
第四节 其他
--
第六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家禽
----
第三节 渔业
----
第四节 其他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设施
----
第二节 水利管理
----
第三节 小水电建设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八章 农具机具
----
第一节 传统农具
----
第二节 农具改良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四节 农机具管理
--
第九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企业效益
第十一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量
----
第二节 林种结构
--
第二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育苗
----
第二节 造林
----
第三节 封山育林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林业科研
--
第三章 林政
----
第一节 山权 林权
----
第二节 竹木市场管理
--
第四章 森林工业
----
第一节 采伐
----
第二节 购销
----
第三节 储运
----
第四节 加工
------
附:国营林场简介
第十二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地方国营工业
----
第二节 二轻工业
----
第三节 乡镇工业
----
第四节 部门工业
----
第五节 个体联户工业
--
第二章 工业行业
----
第一节 采矿冶金工业
----
第二节 化学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食品工业
----
第五节 机械工业
----
第六节 电力工业
----
第七节 造纸印刷工业
----
第八节 缝纫工业
----
第九节 纺织工业
----
第十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五节 质量管理
----
第六节 企业民主管理
--
第四章 驻县中央、省、地属厂矿
----
第一节 中央属企业
----
第二节 省属企业
----
第三节 地区属企业
第十三篇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陆路
----
第一节 民间道路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铁路
----
第四节 搬运装卸
--
第二章 水路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港口
----
第三节 水运
----
第四节 航运管理
--
第三章 邮政
----
第一节 铺递
----
第二节 邮电局 所
----
第三节 邮运与投递
----
第四节 邮政业务
--
第四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机构
----
第二节 电报
----
第三节 电话
第十四篇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二章 市场 网点
----
第一节 市场
----
第二节 网点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生产资料
----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
----
第三节 副食品
----
第四节 食盐
----
第五节 烟草
----
第六节 石油 煤炭
----
第七节 农副产品
----
第八节 废旧物资回收
----
第九节 外贸商品
--
第四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旅社与饮食业
----
第二节 照相业
----
第三节 理发业
--
第五章 商品培植
----
第一节 扶植
----
第二节 基地
--
第六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征购
----
第二节 储运加工
----
第三节 销售
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城镇建设
----
第二节 乡村建设
----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四节 建筑队伍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第十六篇 财政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工商税及其他税收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贷款
----
第五节 保险
第十七篇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学宫 书院 学塾
----
第一节 学宫
----
第二节 书院
----
第三节 学塾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附:学校选介
--
第三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教育
----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
--
第五章 教师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培训
----
第四节 待遇
--
第六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费
----
第三节 校舍
----
第四节 教学设备
--
第七章 科技组织机构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机构
--
第八章 科技活动与成果
----
第一节 科普工作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第十八篇 文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机构
----
第二节 民间文艺形式
----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章 创作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艺术
--
第三章 戏剧、电影
----
第一节 戏剧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演出放映场所
--
第四章 新闻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节 通讯
--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县志
----
第一节 藏书场所
----
第二节 书店
----
第三节 档案
----
第四节 县志
--
第六章 文物 胜迹
----
第一节 文化遗址
----
第二节 文物
----
第三节 墓葬 碑刻
----
第四节 寺庙 古桥 塔阁
----
第五节 风景 名胜
------
附:传情记事全凭歌谣,祖师是个倒立英雄 梅山文化湮沉千载今被确认
第十九篇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医疗机构
----
第一节 县级医疗单位
----
第二节 基层医疗单位
----
第三节 私立医院、诊所
--
第二章 中西医疗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西医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三章 卫生保健
----
第一节 卫生防疫
----
第二节 妇幼保健
----
第三节 卫生运动
----
第四节 卫生监督 监测
--
第四章 医疗经费
----
第一节 自费与免费医疗
----
第二节 公费医疗
----
第三节 合作医疗
--
第五章 医药
----
第一节 药材资源
----
第二节 地产药材开发
----
第三节 医药供应
----
第四节 药政
--
第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传统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体育竞技
----
第五节 人才培训
----
第六节 体育场地
第二十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姓氏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素质
----
第四节 人口分布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第二章 婚姻 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三章 风俗
----
第一节 节日习俗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第四节 生产习俗
--
第四章 会社
----
第一节 行会
----
第二节 帮会
----
第三节 会道门
--
第五章 宗教
----
第一节 基督教
----
第二节 佛教 道教
--
第六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系
----
第二节 语音
----
第三节 词汇
----
第四节 县内方言差异
第二十一篇 人物
--
一、人物传
----
扶汉阳
----
王南美
----
李焕文
----
贺兴隆
----
姜子万·姜用章
----
张骥
----
王秉廉
----
龙必昌
----
袁义民
----
尹三聘
----
赵尺壁
----
王崇礼
----
王崇纲
----
黄时帱
----
陶必铨
----
黄崇光
----
陶澍
----
黄德濂
----
罗绕典
----
黄国旭
----
刘凝俊
----
王永桂
----
丁连科
----
丁品章·熊庭芳
----
龙锡庆
----
周寿霖
----
李桃
----
李唐
----
阮斌士
----
黄自元
----
陈(王景)梅
----
张伯璜
----
夏山
----
罗宗瀚
----
刘肇经·卢天放·姚炳南
----
李燮和
----
王铭
----
谢墩山
----
吉光勋
----
夏甸
----
夏德渥
----
李步膺·蒋挹桢
----
李道宗
----
蒋晔
----
曾翊屏
----
李诲
----
王屋
----
李华实·李驾球
----
龚绍庵
----
黄凤岐
----
廖湘芸
----
陈澈
----
罗亮杰
----
夏竹修
----
王渊
----
吴汉杰
----
刘炎
----
陈策
----
邓聚奎
----
梁焜耀
----
李柏南
----
陶思曾
----
严瑾瑜
----
蒋涛
----
文登科
----
萧凯
----
邓寿荃
----
黄幼岩
----
夏开权
----
李克欧
----
蒋本支
----
韩侯·申林
----
谢式南
----
姚玉山
----
彭先泽
----
彭国钧
----
蒋固
----
张艺林
----
严元度
----
阮印长
----
吴静
----
龚翼星
----
莫福升
----
龙则灵
----
廖晋
----
熊榘
----
刘宏光
----
吴惕园
----
刘白
----
张甫成
----
周建侯
----
尹楠
----
曾资生
----
罗专才
----
俞少杰
----
李果仁
----
廖如愿
----
陈植庭
----
张自立
----
吴晃
----
刘永康
----
刘清凡
----
贺毅
----
李芑荪
----
邓克明
----
罗驭雄
----
隆敏
----
熊启凡
----
樊海书
----
谌贵先
----
张永泰
----
李静山
----
熊邵安
----
陈毅发
--
二、革命烈士英名录
--
三、劳动模范名录
后记
为县志提供资料的部门志(史)
为县志提供资料的单位
版权页